1. 经济法计算题
1、会计初级职称考试内容包括《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专计实务》科目试题属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经济法基础》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2、《初级会计实务》单选题24个,分值为36分;多选12个,分值为24分;判断题为10个,分值10分;不定项选择15个,分值30分。《经济法基础》单选题24个,分值36分;多选15个,分值30分;判断10个,分值10分;不定项选择12个,分值24分。
2. 经济法基础,税法计算题,求过程
150*60%*13%-10*13%
=11.7-1.3
=10.4
3.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考试计算题按步骤给分吗
您好,在中级会计师备考的基础阶段,虽然只有全面的研读教材,才能更好的把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形成会计思维和能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和学习时间上的安排,大家也要有所区分,切忌面面俱到,漫无目的的学习,大家可以结合考试大纲进行学习,尽量把宝贵的学习时间用在各章节重要的高频考点的学习上。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点众多,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很容易让大家将一些概念混淆,从而造成凌乱的感觉,影响学习效果,建议及时的进行归纳整理,把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思维导图,这样能够帮助大家缕清学习思路,让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也便于实际应用中的检索。祝您轻松过关!
4.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试卷上的一到计算题应该是多少
①对工资薪金收入:5月份领取工资收入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5000-3500=1500(元)
2011年9月以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之前适用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以下的税率为3%
5月工资薪金应纳税额=1500*3%=45(元)
②对劳务报酬:某次演出取得收入8000元
8000>4000,应纳税所得额=8000*(1-20%)=6400(元)<2万,不需要加征
5月劳务报酬应纳税额=6400*20%=1280 (元)
③对利息收入:另取得借给某演出公司的借款利息收入5000元
5月利息收入应纳税额=5000*20%=1000(元)
由上可得,该演员5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5+1280+1000=2325(元)
5. 劳动经济法计算题
1.一家锯木厂的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其中,L代表工人的人数。如果锯木厂工人的工资是每小时10美元,那么,这家工厂会雇用多少名工人?
答:该厂将雇佣工人,直到MRPL = 20 W - 0.5 L = 10,当L = 20名工人
2.托马斯的效用函数为,其中Y为年收入。他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第一个工作机会的年收入为40000美元,而且不存在短期解雇的问题。另外一个工作机会可能存在短期解雇的问题,大约有一半的年份是不景气的,导致劳动者的年收入会下降到225000美元,其他年份是好年份。在好年份中,托马斯的年收入要达到多少,才能补偿他所承担的较高的短期解雇风险呢?
答:①不存在短暂解雇
U=√40000=200
②可能存在短期解雇的问题
1/2 √225000+1/2 √X=200,则X=62500
6. 解答经济法练习题一 案例分析 答案
1. (1)优先受偿权。本案中,丙与乙达成抵押合同,即丙以自己的面包车作为乙的债权的担保。到1996年4月5日,甲未能履行债务使乙的债权未受清偿。因此,乙有权就抵押的面包车优先受偿,这就是乙就该面包车享有的优先受偿权。
(2)乙可以与丙协议以面包车折价或拍卖、变卖面包车所得价款受偿;如果协议不成,乙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案中,甲的债务履行期届满,乙作为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所以,乙可以采取前述措施。此外,乙在以面包车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5万元的部分归丙所有,不足部分由甲清偿。
(3)该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2.(1)王某可以要求销售者给予退货,并可以要求销售者赔偿损失。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王某购买的商品并不符合多功能的说明,是一种欺诈行为。
(2)刘某的损失由商店承担。因为保安在工作期间,非法侵犯了刘某的人身健康权造成刘某的人身伤害,由商店承担赔偿责任。商店可以向刘某追偿。
(3)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那属于店堂告示,那是不利于消费者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4)五种方式可以解决:协商、调解、申诉、仲裁、诉讼。
7. 经济法概论的计算题,需要详细过程,谢谢
工资部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200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5000-2000)x25%—1375
=4375元
房屋转让部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x20%
=(500000-350000)x20% 【此题中未考虑税的问题】
=30000元
红利部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x20%
=5600x20%
=1120元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375+30000+1120=35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