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曼昆和克鲁格曼的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本人资深研究经济学十几年,可以说得上是半个专家了吧?在此仅仅说说说我的看法。
无论曼昆还是克鲁格曼的,都是老外写的经济学教材。好处是你可以轻易看得懂,坏处是他们绕半天弯没有重点,没有恰到好处的总结。
所以我给楼主的建议,
1.如果你想认真学习经济学,强烈建议购买国内教授的经典教材。十年前我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现在才可谓感同身受。老外写的书,即便你能理解,也根本无法应对国内的答题逻辑和考察内涵。
举个例子,吉芬品,老外会一句话写“约翰收入少了,反而买土豆买多了,这种情况叫吉芬品”。你会很感谢他解释清楚了,但我们的考试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但凡吉芬品的考试都是跟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有关。
仅仅看老外的教材,你根本无法确认自己是否认清楚了吉芬品的实质。国内教授的,比如高鸿业老师的,讲解全面又清楚;高教版厉以宁的也重点推荐下,属于中级经济学的水准,数理不少。
2.如果你仅仅想了解一下,那么可能老外写的好些,可读性强,哪一本都无所谓。不同的学者的教材会编入他们自己的核心思想,曼昆偏新凯恩斯,克鲁格曼偏国际经济学和经济地理,斯蒂格利茨偏信息经济学,萨缪尔森则是新古典综合。但作为入门读物,核心部分是共通的。
『贰』 宏观经济学,初级和中级,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包含内容不同:
宏观经济学初级主要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点;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对初级宏观的深化。
2、内容层次不同:
初级一般是原理性的介绍,在国外是中学高年级或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材料,原理教材强调内容的故事性和现实性;
中级一般是经济学专业一年级或非经济学专业二年级的教材,中级教材具有学科领域完整的框架和主要的主题覆盖,但研究方法简化在中学数学或简单微积分的层面,该阶段更强调理论背后的直觉和直观。
3、侧重不同:
所谓初级宏观经济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原理的宏观部分,严格来讲只是一些和宏观经济学相关的一般概念以及一些学派(主要是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初级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定量成分,并且对于理论的阐述也更为严密,数学上需要读者掌握微积分的相关概念。
『叁』 求电子书! 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版)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 中级宏观经济学 曼昆
抱着试试的态度帮你搜索 但是 我只搜索吧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彩页版
小说作者: 曼昆
本书主要从供给与需求、企业行为与消费者选择理论、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本书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阐释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思想,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书中还提供了大量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本书适用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学生,也可作为经营管理人员的经济学指导书。 编辑推荐 : 目录 : 第一篇 导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I):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 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II):市场和福...
这个 不知道是否对你有用 我爱读电子书 那 就有这本 亲
『肆』 求电子书! 微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版)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 中级宏观经济学 曼昆
中英文都有,要的话,jia我
《微观经济学 第7版》 作者:(美)罗伯特·S·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页数:674 出版日期:2009.09 简介:本书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及其在微观经济领域的应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除包括供求理论、消费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价格与产量决策理论之外,还涵盖了最近几年来的理论发展。
『伍』 关于高老的宏观与曼昆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区别在哪
国内比较好的经济学教材是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是比较经典的教材,多恩布什 的也可以,微观的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曼昆的应该是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看你的水平而定,最好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陆』 宏观经济学曼昆pdf
宏观经济学曼昆
『柒』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不同
范围不同。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和宏观。难度不同,宏观经济学更难,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原理只是入门的初级。
曼罗《经济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
(1)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2)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出自《网络》
《宏观经济学》包括以下:
(1)全面系统。除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本原理之外,这套译丛还包括了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重要领域。
(2)简明通俗。与经济学的经典名著不同,这套丛书都是国外大学通用的经济学教科书,大部分都已发行了几版或十几版。作者尽可能地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并附有案例与习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出自《网络》
『捌』 曼昆经济学原理与曼昆宏观经济有什么区别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