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观经济学: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AS是垂
IS—LM与AD—AS模型比较:
(1)IS-LM模型
① IS 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 LM曲线描述的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 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 投资(I)= 储蓄(S),
货币需求(L)= 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
④ 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因此,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分析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
(2)AS-AD模型
① AD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函数关系。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以横轴表示总需求,纵轴表示价格水平,AD曲线一般向右下倾斜,这是因为: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会使得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均衡利率上升,抑制了投资与消费,总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会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出口相对价格的提高,从消费下降出口减少,总需求下降。
② AS曲线(总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函数关系。所谓总供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根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如劳动市场上的价格是否出清,工资是否具有粘性等)可分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派)与短期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与潜在产出的直线,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价格的上涨,而不能影响实际产出。短期总供给曲线则向右上倾斜,且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③ AS-AD模型是将AD曲线与AS曲线结合起来,说明宏观经济运行中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和宏观经济的波动。如可以运用AS-AD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波动中短期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状态以及长期中的充分就业状态。(图略)同时,可以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① 联系:
a、AS-AD模型中的AD曲线可由IS曲线和LM曲线推导得到。
b、AS-AD模型与IS-LM 模型都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图略)
② 区别:
a、IS-LM模型都是在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下进行的,并没有说明收入和价格之间的关系。AD-AS总供求模型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b、AS-AD模型不仅能说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而且还能说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这是IS-LM 模型所不能做到的 。
㈡ 宏观经济学中的as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㈢ 请比较IS—LM与AD—AS模型。为什么说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模型它如何经济状态
一、比较
1、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
该模型要求同时达到下面的两个条件:
(1)I(r)=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Y)+L2(r) 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r为利率。
两条曲线交点处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
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
AD=SAS
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
二、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模型的原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后凯恩斯主流派——新古典综合派用于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一个工具,这个模型是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
所以,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所依据的理论已经不是标准的或纯粹的凯恩斯理论。
(3)宏观经济学as扩展阅读:
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
其经济含义指,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灵活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
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1/h)趋向于无穷大,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向于无穷大)。
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间区域”。
㈣ 宏观经济学中的AS指的是什么
Aggregate Supply
㈤ 宏观经济学中的as指的是什么
AS就是Aggregate Supply,总供给。在宏观中总供给AS主要是指AS曲线(总供给曲线)。
在以价格水平(P)为纵坐标、产出水平(Y)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AS曲线和AD曲线(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P和产出水平Y。这就是AD-AS模型。
AD曲线可以通过联立考虑价格水平的IS曲线和LM曲线推导得到。
AS曲线的推导则比较复杂。根据不同前提假设,不同学派提出了各种形状的AS曲线:水平的、向右上倾斜的、竖直的,推导方法也不尽相同。我认为比较好的是布兰查德的推导方法,借助劳动力市场等途径,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里面对AS曲线也有详细讲解)。
㈥ 宏观经济学中的AS指的是什么
您好:
在宏观经济学中,AS通常表示总供给,AS-AD模型即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所投入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第六版》P454)”或者说“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P359)”
如果以上回答解决了您的疑问,请记得采纳;如果仍有不懂,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㈦ 宏观经济学问题AD-AS
1、通缩时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所以应该扩大总需使ad曲线右移,增加收入,提高物价。
2、刺激总需求(减税,增加政府购买),使收入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会上升。
3、减少总需求(增税,减少政府购买),使价格水平下降。
4、AD-AS模型表示的是在特定价格水平下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这个模型是在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解释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经济现象,是对前两个模型仅强调总需求方面的片面性进行的补充和修正。可以解释很多现实问题。
5、大萧条时,里根采用减税刺激需求,紧缩通货预防通胀的政策,
㈧ 宏观经济学中AS=F(N,K)是什么意思
AS是总供给,英文是Aggregate Supply 。长期来讲,一般认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F(N,K)是长期宏观生产函数,表示的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即劳动力。其中N代表劳动力, K常数。
㈨ 宏观经济学中的as指的是什么
AS就是Aggregate Supply,总供给。在宏观中总供给AS主要不是指一个拿来计算的量,而是指AS曲线(总供给曲线)。
在以价格水平(P)为纵坐标、产出水平(Y)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AS曲线和AD曲线(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P和产出水平Y。这就是AD-AS模型。
AD曲线可以通过联立考虑价格水平的IS曲线和LM曲线推导得到。
AS曲线的推导则比较复杂。根据不同前提假设,不同学派提出了各种形状的AS曲线:水平的、向右上倾斜的、竖直的,推导方法也不尽相同。我认为比较好的是布兰查德的推导方法,借助劳动力市场等途径,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里面对AS曲线也有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