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MIT经济学

MIT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1-27 03:50:06

1. 如何评价 MIT 经济学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

克拉克奖得主,聪明且勤奋。博士论文写了7个Chapter,一般人只写3篇,甚至有人1篇也毕业了的。至今每年大约有10篇paper发表在top和准top的journal上,相当恐怖。经济学家中少有的在几个领域都有建树的人,最主要包括新政治经济学和新增长经济学。前者研究政体和经济的相互影响,有数篇重要的理论与实证文章。后者重点研究技术变迁。此外也有一些其他领域(比如社会学)方面的交叉paper,体现的是经济学帝国主义。

2. 厦门大学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都是怎么来的

1、南方之强

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就强调要把厦大办成“南方之强”。厦门大学作为“南方之强”被广泛了解,是在抗战时内迁长汀办学时期。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广泛称誉为“南方之强”。

2、厦门第一人民公园

厦门大学是我国东南隅的重点高校,厦大的校园风景是全国有名的,号称是我国“最美大学”,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甚至需要预约排队购票才能一睹厦门大学的“芳容”,这个“厦门第一人民公园”的别称,实在是名副其实。

(2)MIT经济学扩展阅读:

厦门是个旅游城市,也是个热门旅游地,现在许多人前往厦门鼓浪屿、厦门大学都是必须要去的景点,厦门大学始建于1921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是我国近代第一座由华侨创办的大学,最初为私立大学,后来改为国立大学。

厦大之前成为了一部火热的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取景地,这部电视剧的男女主都青春靓丽帅气美丽,他们的校服也是让大家觉得这才是理想大学的状态。因此大家都想去体验一把明星们待过的地方,也是人们想去厦大的一个原因。

3. 如何评价 MIT 经济学教授达龙·阿西莫格鲁

作为已经逃离经济学的弱渣,斗胆来评价一下人称毛咕噜大神的Acemoglu先生。
Acemoglu真的可以被评价为无处不在的Acemoglu,经济史,国际贸易,新制度经济学,他在每个重要的领域都有高质量的论文发表。虽然没有OLG模型这样能够直接改变后世经济学教材书写方式的杰出成果存在,但是也都是非常优质的东西。新制度学派中的AJR三人组著述颇丰。而且他还得益于自己的姓氏是A开头的,参考文献引用的时候经常都变成了Acemoglu et. al. ,弄得他比他的co-author的知名度高了好多。毛咕噜大神不仅聪明,而且是一个work-aholic,一周工作70小时,这才是毛咕噜真正强力的地方。近年来,毛咕噜大神继承了Gary Becker传下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去掺和了一下人类学家的领域,虽然被炮轰的略惨。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哪个专业最值得读

将要升学本校的北航四年本科来答~

咱是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自然是要来推荐仪光学院的。

5. 想读MIT的经济学硕士,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麻省理工的硕士,首先要具有学士学位资格,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还要求提交IELTS或TOEFL成绩。
申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需要哪些条件:

1、四年制大学本科学历,且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具有学士学位资格。

2、新托福(IBT)90分以上,提供GRE成绩。

3、学校不提供无双录取。(双录取,顾名思义,就是两个录取通知书,主要是针对没有考托福或者雅思成绩想出国留学的孩子们,美国学校会提供两个录取通知书,一个是语言中心的,一个是大学专业课的,只要完成了语言的要求,就可以直接读大学的专业课,所以双录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有条件录取,即前提条件是完成语言的要求。无双录取就是没有上面的政策,只能托福或者雅思够了才能申请这个学校。)

4、申请材料:申请表,学历证明以及各科成绩单,托福成绩单,GRE成绩单,申请费,银行资金证明,个人简历

MIT通常是学分制度,一般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硕士要求最少1年,工程技术方面的学历要2年,博士学位要3年或3年以上。
本科生申请麻省理工的国际学生与美国学生提交相同的申请材料,另外还需提交相关的考试成绩。学校不使用统一的申请表格,需要学生通过my.mit.e,先设置好自己的账号,然后再使用此帐号在线进行个人信息的填写及申请。

该校分早期申请和常规申请两个时间段,而早期申请与常规申请的区别仅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校方一方面是为了把紧张、繁杂的录取工作分散开,以便更有效的评
估每一份提交上来的申请材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学生,依据各自的时间安排,更好的选择投档及入学时间。国际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要求
国际学生只能选择常规申请的方式。
1.$75的申请费。
2.提交个人信息,包括父母的信息,以及申请者将来想要发展的方向,即专业选择。学校提醒学生,一定要诚实地告知学校自己将来的专业选择,不要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而虚假地填报一些录取比率较高的专业。
3.回答校方设置的一些问题;完成校方设置的社会活动调查表;自我评价。
4.由三位了解申请者的老师写的推荐信。
* 上述第1、2、3、4项的内容,常规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月1日。
5.SAT或ACT成绩。
6.非英语国家的学生需提交TOEFL成绩:网考90分;纸笔考577分。为使考试成绩能够准时寄送至学校的新生录取办公室,参加常规申请的国际学生必须在每年的1月份之前,要完成上述的考试(包括SAT或ACT)。
7.中学时期的学习成绩。截止日期为2月15日。
8.面试。麻省理工学院不仅仅是通过申请材料上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情况,还强烈建议学生参加校方安排的面试活动,尽管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参加面试活动。为方便学生参加面试,学校拥有超过3,000人的志愿者,分布在世界各地,所以学生可以在当地完成面试活动。
9.音乐、艺术、体育等专业的学生,需另提交相关的补充材料。

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
深圳美孚跨文化

6. 波士顿学院跟波士顿大学的区别和优势对比

一、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
US.News排名:#38
地理位置:Chestnut Hill, MA(郊区)
本科生人数:9,358
学费:$55,464 (2018-19)
食宿费用:$14,478 (2018-19)
波士顿学院是一所建于1863年的私立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同时也是无数中国学子的梦校。在BC,你可以在体验美国文化的同时感受美国的教育精髓,在古堡式的建筑品味宗教哲学,在顶级商学院感受金融和创业气息......
在本科教学方面,BC是综合大学中非常重视本科教育的学校之一。从波士顿学院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它之前是一所只有本科的文理学院。虽说后来BC招收研究生和博士成为综合性大学,但波士顿学院依旧在尽力保持能和文理学院媲美的本科教育。
波士顿学院的本科学术重点依旧放在文理教育上,所以本科专业还是以人文、社科和理科为主,同时波士顿学院也是顶尖大学中少数有教育学院的大学之一。除此以外,BC还拥有美国顶级且极负盛名的商学院,在各大专业排名都不错:金融#9、管理#11、创业#13、市场营销#27、会计#31.....极佳的地理位置以及卓越的商科教育,BC也成为诸多投行的目标学校之一,并且校友网非常强大(这得益于宗教学校培养的学生乐于助人),对于想要学习商科、留美就业的同学来说,BC可谓是最佳选择之一。虽然BC目前不提供工程专业,但据说他们将在近年建立工程学院。
波士顿学院录取难度跟其排名及不相符,录取率为27%

,录取难度跟20名左右的学校相当。且学校对于标化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SAT录取平均成绩为1465(ACT为33),语言要求托福100+或雅思成绩不低于7.5(SAT阅读在650分以上,ACT英语成绩在29分以上可以不提供托福或雅思成绩)。因此,想要申请BC的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准备!
二、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
US.News排名:#42
地理位置:Boston, MA(城市)
本科生人数:18,080
学费:$53,948 (2018-19)
食宿费用:$15,720 (2018-19)
虽然不是波士顿五大名校之一,但波士顿大学在全球也享有一流的学术声誉,素有“学生天堂”之美名。校友包括马丁·路德·金和埃利·维瑟尔在内的8位诺贝尔奖得主,23位普利策奖得主,10位罗德奖学金得主,以及众多艾美奖和托尼奖得主......且波士顿大学在泰晤士世界大学就业能力排名中取得世界第6、美国第5的傲人排名,在就业方面,波士顿大学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本科教学方面,BU也是倡导小班教学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大多数班级都为小班授课,20人以下的班级占到60.7%。学校师生比为1:10,较低的师生比保证了学生与教授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机会。学校设有17个学院,提供超过250门课程,包括全美顶级的工程类专业:生物医学工程:#12、电气/电子/通信工程:#33、机械工程#33,商科,法律,经济学,医学预科等。
想要申请波士顿大学,TOEFL最低要求为90到100分,其中听说读写各单项不得低于20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口语的分数相对重要一些。学校也接受雅思成绩,且不低于7分。根据学校公布的去年录取学生平均成绩,SAT平均成绩1452分(ACT:32),录取率为18%,申请难度同样也不低。

7. MIT有多少物理诺贝尔奖得主 要完整的 不是部分

1940-1950年间,保罗·萨缪尔逊应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在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的模式。为了表彰这一成就,萨缪尔逊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荣获此项珠荣的第一个美国人;
1950年,佛朗哥·莫地利安尼提出了关系储备的“生命圈”理论和法人财政理论,这两项都是评判现代财政实践的基础。1985年,莫地利安尼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60年,塞尔维多·洛利亚继1940年发现了传染病毒的突变之后,在生命遗传方面又作出了领先的工作,因此于1969年与人合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61年,罗伯特·索劳提出了第一个经济增长的模型。他估计了技术进步对增长所具有的绝对意义的贡献,对国家制订刺激新技术的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967年,史帝文·温伯格提出了一种弱力和电磁力组合的基本理论,并因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0年,戴维·巴尔的摩发现了反向转录酶,这是一种从核糖核酸制务脱氧核酸(DNA)起催化作用的酶。这一发现,对生物学家研究某些病毒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技术。巴尔的摩因此于197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74年,塞缪尔C.C.J.即丁肇中、乌里奇·贝克尔和陈明,发现了“J”质子,这指出了自然界诱变夸克的构建基元。为此,丁肇中荣获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79年,即获奖之后,丁氏等又发现了“粘胶”夸克于基本粒子之上的一种“胶体”;
1984-1985年,苏苏穆·唐纳格瓦描述了基因的结构和排列,1987年,他由于领先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郝慰民 - 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198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
埃克里·马斯金 - 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乔治·斯穆特 - 获得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双学士学位(数学和物理);197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学位
安德鲁·法厄 - 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8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博士学位
理查德·施罗克 - 获得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罗伯特·约翰·奥曼 - 获得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5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纯数学博士学位
弗朗克·韦尔切克 - 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罗伯特·F·恩格尔 - 获得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罗伯·霍维兹 - 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硕士学位;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正教授
科菲·安南 - 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联合国秘书长(1997-2006);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硕士学位
沃夫冈·凯特利 - 获得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百瑞·夏普雷斯 - 获得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正教授
崔琦 - 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1968-1982年)
约翰·福布斯·纳什 - 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
丁肇中 - 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正教授
理察·费曼 - 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士学位
保罗 克鲁格 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经济学教授。

8. 无论是经济学术界还是全球货币政策决策层,mit学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

无论是经济学术界还是全球货币政策决策层,MIT学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从IMF、世界银行到美国、欧盟、英国、印度等国的央行和政府要职,MIT学派的学术理念和政策主张都深刻地影响着各国乃至世界的货币政策。

因此,研究MIT学派的学术思想和政策主张有助于理解全球货币政策的框架,并对未来的走向作出预判。

1,MIT学派群星闪耀

先来看看MIT学派有多牛: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拥有MIT的博士学位。 现任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拥有MIT的博士学位,他曾在世界银行担任了6年的执行行长,也曾担任过意大利央行行长。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在MIT获得本科学位,然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的博士学位,曾任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哈佛校长。 前英国央行行长金(Mervyn King)曾在上世纪80年代在MIT短期教过书,期间他曾与伯南克合用过一间办公室。 前希腊总理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1970年在MIT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前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DuvvuriSubbarap)也曾在MIT有过短暂的授课与进修。 即将退休的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以及他的继任者Maurice Obstfeld,都来自MIT。

位于这个团体最中心的,是现任美联储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伯南克、萨默斯、德拉吉都师从费希尔。费舍尔堪称全球财经界的“贾母”。

除了这些重量级的实权派人物,在学术界MIT学派也是呼风唤雨。2002年至今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中,来自MIT的经济学家有8位。

下面是一张华尔街见闻汉化的图表,可以清晰的看出MIT学派之间的关联:
2,背后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崛起

在MIT学派冉冉升起前,美国经济学界曾一度是芝加哥学派的天下。他们秉承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亨利·西蒙以及斯蒂格勒等。这些在经济学教材中闪闪发光的大师们相信,没有政府干预的竞争市场能使经济最有效地运行。

而MIT学派则尊崇凯恩斯主义,强调市场的缺陷,在经济陷入衰退时主张采用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按照宏源证券分析师陈光磊的描述,经济学家的两个主要阵营:“科学家”和“工程师”。科学家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世界,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在于改造世界。科学界的分野延伸到经济学界,产生了与此相对应的“新古典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

新古典学派是经济学科学界的科学家,坚信市场是有效的,不主张政策干预;新凯恩斯学派则是经济学界的工程师,笃信市场存在重要的不完善,主张政策干预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新古典学派是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而新凯恩斯学派则是在凯恩斯主义遇到批判过程中,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吸收和借鉴其他流派理论形成的。

芝加哥学派是新古典学派的代言人,而MIT学派可以作为新凯恩斯学派的代名词。在新凯恩斯学派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麻省理工学院的作用和地位可谓至高无上。

新凯恩斯学派的重量级学者中,除了MIT出身的经济学家,还有很多学术和政治旋转门中的重要人物,例如哈佛大学的曼昆,斯坦福大学的斯蒂格利茨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菲尔普斯。

实际上,MIT学派势头压倒芝加哥学派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

当时,芝加哥学派警告,通过宽松货币和积极财政政策应对危机,将导致滞涨,通胀和利率都会大幅飙升。而MIT学派则认为,在经济低迷情况下,通胀和利率都会保持低位,而试图短期内削减赤字会加深经济衰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一篇专栏文章提到,

在MIT,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从未远去。诚然,滞涨显现了政策的局限性,但学生学到了市场的缺陷,及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提振低迷经济所起的作用。这种思想开明又实用的方法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力地为自己正名。

克鲁格曼也是MIT学派的一员,他1977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

3,前赴后继的货币实验

早在2012年,华尔街见闻就曾发表过长文详细介绍过这一派系的崛起,其中以伯南克的思想最为详尽。

他们实施的货币政策在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无迹可寻。央行们实际上在做着一个高风险的实验,而这些措施的依据部分来自于一些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曾在MIT学习和教书的人们的学术成果。

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府未能就如何在经济疲软增长时期平衡税收和支出等财政政策达成一致,但央行家们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这些道路不受选民和政客的影响,却有着大学时期频繁交流和联系的渊源。

如果央行家们的这条路走对了,他们将引领全球经济避开长期滞胀的困境,避免重复上世纪30年代的错误。如果他们错了,他们可能引发通胀或者播下下一场金融危机的种子。这场失败也可能导致全球央行的权利和独立性受到限制,而这在2008-09金融危机的紧急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后,这场巨大的货币实验在一片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前行,到现在仍在继续。

在伯南克任内,他力排众议推出了规模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六年时间三轮QE轮番上阵,3.51万亿美元被注入金融系统,美国经济终于摆脱危机的阴霾走上复苏之路,今年美联储很可能时隔十年首次加息,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历程。

而美联储宣布结束QE3后,在欧洲,德拉吉接过伯南克的接力棒,今年3月正式宣布实施QE,规模为1.1万亿欧元,欧央行和成员国央行每月购买成员国国债、机构债、ABS等。到目前为止,欧洲经济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

这背后,实际上是MIT学派乃至更广义的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央行官员和政策学术背景与学术理念的一脉相承。

年初上任的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虽不是MIT 出身,但也是新凯恩斯学派重要人物,其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的丈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G.A. Akerlof)一起提出了著名的效率工资理论,解释了工资和价格粘性问题,对新凯恩斯学派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陈光磊称,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多将此举解读为此次派出新凯恩斯学派的掌门人物掌舵美联储,意在收拾金融危机残局,稳固新凯恩斯学派的地位。

9. 在复旦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10. 在MIT攻读经济学博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先从基本功开始 毕竟你还年轻 扎实的基本功也就是文化课是成才的关键

阅读全文

与MIT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