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学金融数学又想读精算,ps怎么办
金融数学与保复险精算,就制目前就业情景看,保险精算更容易就业。根据2014年统计,金融数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经济学类中的经济学类,其中经济学类共19个专业,金融数学专业在经济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0,在整个经济学大类中排名第11位,而保险精算均排名第一。在经济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保险(包含保险精算),金融学,经济学,投资学,税务,信用管理,金融工程,财政学,贸易经济等。
❷ psf3a在经济学里是指什么
经济学硕士表示没见过这个,应该是什么产品代码吧,,psf是点扩散函数的缩写,也表示压力单位——磅/平方公尺,你可以说下来源吗?从哪里看到的这个符号,上下文是什么,真心求教啊
❸ 管理学的转专业经济学 ps怎么写
转专业一般是在大一下学期开始申请,不同学校的难度和具体要求会有差别(具体要求可以在学院官网上找到相关说明)。
基本流程是:了解申请条件——填写申请书——准备考试及面试——等待通知。
❹ 请问考研经济学上了国家线,能调剂到哪些学校,求推荐! ps:报考的是外经贸
去经济改革的风口浪尖吧,上海
我也是今年的考生,同经济,报的南开,估计没戏,我打算调剂去上海,调剂不了就明年考上海
❺ 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硕士生(Research)是要写PS还是RP
你好,PS是必须写的,RP一般申请博十必须写,但是国立大学经济硕士生没有硬性要版求必须写,像个别的权专业领域是需要写的,经济专业的硕士可以不写,但是为了申请成功率,建议你还是写一下,这样对你的申请有一定的帮助,写的越详细越好。
❻ 学经济学,需要用psdw和日常办公软件,买什么电脑好
你这些日常办公软件对于电脑要求不高,加上你学经济方面的要求也不高,你不玩游戏就只需要买4000来块笔记本电脑就足够了,联想小新Air14 2020笔记本,Ryzen5 4600U六核十二线程CPU,16G内存条,512G固态硬盘,集成Vega8,14寸屏幕1080P分辨率,目前4300块就买到了,
❼ 西方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如何计算PS:举例说明。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那么如何理解上述这种现象呢? 我们设想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投入热狗工作P所得的收益仍然是22000美元,而(以相同的劳动)投入某种工作Q所得的收益也是45000美元。那么按照人们所理解的机会成本概念,他们投入工作P的机会成本是工作Q的收益即45000美元,同样,投入工作Q的机会成本是工作P的收益即22000美元。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 但是实际上,由于任何一个单位的投资(无论是劳动投资还是资金投资)都具有专注性,因此不能设想投资获得二注收入(所谓“二注”即是指同时分为2个或多个方面的注入,如1个单位投资额分为2个注入方面,这是不可能的。1个单位的投资额只能在同一时间专注于某个行业的某一点上,这即是“投资专注”性)。通俗地说,1笔投资不能同时被假设为获得2笔(或2笔以上)投资的收益。所以在计算机会成本时我们不能用1笔投资的二注收入来叠加,也不能用它的二注成本耗费来叠加。比如我们不能算他们在从事热狗工作的过程中又再想同时获得工作Q的收益,以致如果不能获得这个收益就认为产生了机会成本。如果他们真能获得这样的二注收益,那么他们应该获得22000+45000美元的二注收入,而不单止22000或45000美元。 但以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工作P、Q之收益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似乎具有这种投资与收益的二注性,因为它想在获得当前的工作P之收益的同时,又想要获得工作Q的收益,当不能获得工作Q的收益时,就被认为是亏损的。特别是当已经获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还想得到较低收益的情况。比如当从事工作Q已经获得比工作P更多的收益时,还想到失去了工作P的更少收益,这样的话,所理解的机会成本就不对了。 实际上机会成本应该是这样:工作P对于工作Q来说具有机会成本,但工作Q对于工作P来说就已经没有机会成本了,因为工作P的收益比工作Q小。因此所谓机会成本实际上只是“相对机会成本”而没有绝对机会成本。当一个人正在从事的工作收益比较低时,相对于你所能从事的更高收益的工作来说,就产生了机会成本。比如一个人能够做经理和教师,而经理工作的收入显然要比教师的收入大,因此当你从事教师工作时,相对于经理工作来说你就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反过来,说从事经理工作会使你失去教师工作的更低收入,从而产生一个机会成本。收入大的工作相对于收入小的工作来说,是没有机会成本的,因为你已经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机会使你更好的收入。在此所谓“机会”实际上就是寻求更大利益的机会,既然获得了更大利益,那么因失去机会所导致的利益丧失也就相对没有了。 那么,由于从事工作P比从事工作Q所获得的收入较小而产生了机会成本,其机会成本量是工作Q的收入减去工作P的收入,即45000-22000=23000美元。他们因此亏损了23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渐渐提高,从22000达到40000,则他们所失去的机会成本只是45000-40000=5000美元。如果他们的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与工作Q相等的45000,则他们的工作P与工作Q对比就只有等于零的机会成本了,即45000-45000=0。如果工作P的收入再提高到比如50000,则他们从事工作P的机会成本相对于工作Q来说就是45000-50000=-5000美元,机会成本为负数。机会成本为负数表明什么呢?表明他们工作P相对于工作Q来说已经非但没有机会成本,而是还大大“抵值”呢!由于成本作为一种代价耗费是总是趋向于最小化的,因此从事一项工作,它的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它的最小值自然要包括0值以下的负数。
❽ 西方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如何计算PS:举例说明。
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即为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
以下面的例子作为计算例子:
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假设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那么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机会成本是少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享受电视剧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在图书馆看书学习所得到的东西。
假若一人拥有一所房子,那人选择自住的机会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给他人所能拥得的收入。因为这机会成本并不牵涉实际金钱交易,所以也可成为隐含成本(implicitcost)。
(8)经济学PS扩展阅读:
机会成本的两个条件是:
1、所使用的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机会成本本质上是对不能利用的机会所付出的成本,因为企业选择了这种用途,就必然丧失其它用途所能带来的收益。如果资源的使用方式是单一的,那就谈不上各个机会的利益比较。只有当资源具有多用性的时候,企业才要考虑机会成本,这是考虑机会成本的一个前提条件。
2、把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视为机会成本
考虑机会成本时并不是指任何一个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获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这里,需要强调可能性。
❾ 微观经济学中cs.ps分别指什么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
Procer Surplus生产者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