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的经济类考试,是考些什么
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国版家有关财务、权会计、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内容。
事业单位笔试总共考三科: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其中经济类专业的考试内容会牵扯到经济学这个专业的所有知识,具体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但并不固定,有时候会有判断,有时候没有,但不可能全部是选择题。
㈡ 事业单位考试招考职位专业要求为“经济学”,不是“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报考吗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严格来说,如果某个岗位专业要求为“经济学”,而不是“经济学类”,也未提及“及其相关专业”,那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报考专业要求为“经济学”的岗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考试要求专业在同一个专业类别下的就能报考,决定权在审核单位,如果所学专业与招考条件不完全匹配,建议考生提前致电招考单位确认,以免错失该岗位的报考机会。
针对事业单位考试,如果本次考试发布了针对性的专业分类表(如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份的事业 单位考试往年会发布专门的专业分类表),需要以本省的分类为标准;如本省未发布针对性的分类目录,则可参考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这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但不等同于“经济学”专业)。
㈢ 事业单位考试的经济学门类包括哪些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国家有关财务、会计、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内容。
事业单位笔试总共考三科: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其中经济类专业的考试内容会牵扯到经济学这个专业的所有知识,具体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但并不固定,有时候会有判断,有时候没有,但不可能全部是选择题。
(3)经济学事业扩展阅读:
经济学类研究生专业: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国防经济,经济信息管理学,资产评估,公共经济学,网络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统计学,统计应用与经济计量分析,经济管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金额统计,经济统计与分析,应用统计,审计。
经济学类本科专业:
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海洋经济学,统计学,环境经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传媒经济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网络经济学,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统计,会计统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与计算机。
㈣ 事业单位报考中,经济学包括哪些专业
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财政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民经济管理、贸易经济、保险、环境经济、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海洋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商品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经济信息管理学、资产评估、公共经济学、服务贸易学、经济统计学;金融管理与实务、金融与证券、金融保险、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产权交易与实务、农村合作金融、机动车保险实务、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商务经纪与代理;农业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林业经济管理、食品经济管理、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工业经济、劳动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国际贸易、工业外贸、理财、投资经济等相关专业。
㈤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怎么考
一般是考察概念,可以看下以下三个经济学常见名词的概念。
一、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三、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㈥ 事业单位要求专业是经济学类,我是金融学,我这个属于金融学类,但是属于经济学,可以报名吗
按照学术分类,金融学不是大类,是隶属于经济学之下的分类,所以金融学应该属于经济学。但是审核人文化水平到什么程度谁知道呢……总之你可以先报,审核通过就能考,不通过你可以再报其他的。还有他们应该有留咨询电话,安全起见可以先打过去问问。
㈦ 事业单位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类专业
财务抄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袭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国家有关财务、会计、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内容。
事业单位笔试总共考三科: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其中经济类专业的考试内容会牵扯到经济学这个专业的所有知识,具体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但并不固定,有时候会有判断,有时候没有,但不可能全部是选择题。
㈧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有什么华图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关键词:愿意且能够 二者必须同时满足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自身价格(反相关)、消费者收入水平(正相关)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反相关)、消费者偏好(正相关)、价格预期。
2、需求定理: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在需求曲线途中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移动。
关键词: 价格与需求数量
3、逆向选择: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即优汰劣胜,导致市场失灵。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市场失灵
4、失业:主体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仍未得到工作机会,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关键词:有劳动能力 愿意就业 没有工作
失业类型: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正常流动)、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季节性失业(季节变化)、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
5、充分就业: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社会就业状况,国家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经济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并不等于没有失业。
关键词: 自然失业率 长期均衡
6、通货膨胀: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需求量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的现象。
关键词: 商品和劳务 价格普遍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影响:1)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浮动收入的人
2)不利于储蓄者
3)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4)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
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
该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高。
7、基尼系数:用于表明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测定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等于0说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等于1说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关键词:收入差距
8、恩格尔系数: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程度。
关键词:富裕程度
9、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一国或一地区 生产 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10、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产权明确 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 帕累托最优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关键词:政府支出增加 私人消费减少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㈨ 请问,经济学专业能报考事业单位哪些类别
每年报名之前每个省市都有一个职位表出来,每个岗位要求什么专业上边都写得很清楚,你可以看一看你想要报考的地区的往年职位表
㈩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
不可以。
经济学分为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学类这4大类。经济学(020101)属于经济学类,而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属于经济贸易学类,可以说两者分属不同的学类专业。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是由教育部制定,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参见经济学的详细专业分类:
0201 经济学类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经济统计学
0202 财政学类
020201K 财政学
020202 税收学
0203 金融学类
020301K 金融学
020302 金融工程
020303 保险学
020304 投资学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2 贸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