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

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

发布时间:2021-03-14 23:49:57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包含哪些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一国国内市场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国民经济学,二是研究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世界经济学。《资本论》所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学部分,我们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通常是就这一部分而言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世界经济学部分是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我们把国际价值论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第二基石。不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来看,或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来看,新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都应该包括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研究世界市场经济的世界经济学部分。 一、马克思计划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理论体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把用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成果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而这一部分又往往被当作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延伸和发展。 编写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首先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在马克思眼中,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整体系是什么,二是如何随着历史的发展,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当代经济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对于马克思眼中的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其实许多人是清楚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资本论》开始写作之前,马克思对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写作有一个“六册计划”。 《资本论》第一卷是1867年出版的。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40年代初,而到了50年代中,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了。1857年8月,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导言”第3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第一次提出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写作计划,即“五篇计划”。 他写道:“显然,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信用)。(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国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① 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他完整的研究和写作计划。显然,第四篇“生产的国际关系”和第五篇“世界市场和危机”明确地表明了马克思将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纳入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写作计划。“五篇”计划虽然前后三次进行了细节的修改,但是,把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作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这一点始终不变。 1858年2月,马克思在写给拉萨尔的信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他的政治经济学写作的“六册计划”:“全部著作分为六册:(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②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第一次向公众正式地宣布了他的“六册计划”。他写道:“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③ 很显然,“六册计划”是以严密的逻辑联结而成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体系中,马克思是以“资本”这一最为抽象也是最为本质的经济范畴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并且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和从简单上升到复杂的分析方法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的考察。必须注意到,马克思用分号将这六册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册“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考察的重点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即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赖以存在的经济范畴,后三册“国家、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考察的重点则是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因此,马克思始终都把对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的考察作为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前三册与后三册之间的逻辑关系。马克思“六册计划”中的后三册分别是《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第四册《国家》研究的是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内的总和,或称为“生产者国家”。④在这里,前三册所研究的三大阶级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国家”概括起来。同时,第四册《国家》又是研究第五册《对外贸易》和第六册《世界市场》的逻辑起点。在《对外贸易》中,逻辑的发展上升了一个层次,研究作为各个行为主体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者国家”跨出一国国界所发生的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资本输入与输出、汇率等内容。接着,在《世界市场》中,逻辑进一步发展,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联结成一个统一的经济整体,在世界市场上,各国国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发展成为“生产者国家的关系”。⑤因此,在后三册中,马克思也是根据逻辑与历史的发展行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及其通过对外贸易而实现的在世界市场上的总体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世界市场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逻辑结果。 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对于这六册前后两大部分的篇幅安排是有差别的,他在1858年3月11日给拉萨尔的信中写道:“整个著作将分为六册,不过我并不准备每一册都探讨得同样详尽;相反,在最后三册中,我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论述,而前三册专门阐述基本经济原理,有时可能不免要作详细的解释。”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土地所有制”和“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以存在的基础和本质特征,这些经济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联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必须详细地论述。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最本质、最抽象的经济范畴,才能在此基础上去研究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等其他经济范畴。此外,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总和的世界市场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还未最终形成,内在的各种矛盾尚未充分展开,因此,马克思本人“只打算作一些基本的论述”,但是,他认为,这样“别人就容易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了。”⑦ 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以及后来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第二、三卷,从总体上看只是“六册计划”中的第一册第一篇《资本一般》三章的内容演变而来的,但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和论述了“六册计划”中其他各册的内容。 马克思始终把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它作为《资本论》的一个“可能的续篇”。⑧他认为“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有在世界市场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⑩遗憾的是,马克思本人来不及完成其宏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写作计划,无法亲自建立其所设想的世界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二、国际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二基石 在马克思的“六册计划”中,前三册是以一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而后三册则突破国家界限来考察各国在世界市场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因此,可以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研究一国经济运行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学,二是以研究世界市场为主要内容的世界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当然,这里所说的国民经济学不仅仅指资本主义的国民经济学,也应该包括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 毫无疑问,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学部分,其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劳动价值论。没有劳动价值论,就不可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因此,我们把劳动价值论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基石。 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完整理论体系的另一个组成部分的世界经济学,它的基石是什么呢?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理论,应该是建立在国际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国际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上的运用与发展,是分析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分工和国际利益分配等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由于资本的本性,当国内狭小的市场限制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欲望时,资本就会跨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寻求自己的增殖空间。他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⑾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⑿因此,在世界市场上,生产以及它的每一个要素都表现为总体,才能获得自身性质的充分发展。这里隐藏着一个深层的含义,即只有在“世界总体”或世界市场这一更普遍、更高层次的商品社会中,商品才真正地表现为人类无差异的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的概念才得到最纯粹的表现并具有普遍意义,国际价值是价值实体运行的最高层次。也就是说,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在一国相对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和一国相对有限的产品系列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充分的展开,只有到了世界市场这一层次,商品内含的抽象劳动才真正表现为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这种人类抽象劳动就构成了国际价值的实体。 与国际价值这一概念隐含的内容相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一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所使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形成的社会价值可以称之为国民价值。与国民价值相比,国际价值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它不仅抽象掉了生产者个体之间的劳动差异,而且还进一步抽象掉国家之间的差异,从而使价值真正地体现为人类社会的一般的、无差异的抽象劳动。各国生产者的个别劳动在世界范围内经过再抽象,就转化为世界劳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抽象劳动构成国际价值的实体。诚然,与国民价值的实现相比,商品的国际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如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壁垒、国际金融制度、各国的法律政策等等。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否定商品的国际价值的存在,只是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影响国际价值的实现。国际价值仍然是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所具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价值”从个别价值,经过国民价值,最终到国际价值的逻辑演绎过程,始终遵循着马克思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从复杂中的简单入手,再从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方法和叙述方法。因此,以世界市场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自然就应该建立在世界市场层次上的“价值”即国际价值基础之上。我们认为,国际价值论在本质上属于劳动价值论在最高层次上的概括,它是劳动价值论在世界市场上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来不及写作完成的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后三册”,即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的理论大厦,应该也只能建立在国际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把国际价值理论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二基石。 三、关于新编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体系问题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是我国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体系一直是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都在致力于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改革,出现了一些具有新意的教材体系,例如将原来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合并,把侧重点放在探讨市场经济一般,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特征来探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律等等。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使理论更加接近于现实。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考虑到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代要求,我们将发现对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这种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都是有限的,既不能完全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也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理论本质。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当代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的理论成果,建立包括国民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体系。按照我们的理解,新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和体系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分析)。国民经济分析部分是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论,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共性到个性的逻辑过程,研究一国国内的生产方式、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国民经济分析”部分可分为三篇: 第一篇,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包括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循环与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平均利润和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 第二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发展与结果,探讨一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运行机制、运行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研究一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商品流通方式与收入分配方式等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分析)。世界经济分析部分是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研究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充分发展”及其运动方式,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分工、国际利益分配等具体内容,从而揭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 “世界经济分析”部分可包括以下三篇: 第一篇,世界市场经济一般。主要研究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分工的变化、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商品国际价值的世界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等世界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第二篇,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主要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等等理论。 第三篇,世界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在对经济全球化现象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利益分配和世界市场运行中产生的国际经济矛盾及其协调机制等内容。 四、国际价值论的两个基本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二基石的国际价值理论,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国际价值量的规定问题,二是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 第一,关于商品国际价值量的规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中说明劳动强度对工资国民差异产生的影响时较明确地谈到了国际价值的量的规定问题。马克思写道:“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在这个强度以下的劳动,在生产一种商品时所耗费的时间要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不能算作正常质量的劳动。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在以各个国家作为组成部分的世界市场上,情形就不同了。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⒀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商品的国际价值的量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商品的国民价值是由一国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而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⒁但是,具体地说,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又是如何平均而来的呢?是各国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算术平均,抑或是加权平均?如果是加权平均,如何确定各国的权数?尤其考虑到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蓬勃发展,区域集团内是否存在商品区域性的国际价值,它会对世界范围的国际价值产生何种影响?最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战略要求将一个商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布于各个国家,然后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那么,这种全球一体化生产格局又会如何影响商品的国际价值?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到马克思的本意,同时要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对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察。 第二,关于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马克思在谈到国际价值的作用时,曾经写道:“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还会由于下述情况而发生更大的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⒂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上,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是有所不同的,不仅如此,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表现出新的特征。这种“更大的变化”产生的原因,马克思把它主要归结为“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国内市场上,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结构是使得市场价格背离价值的主要因素。然而,在世界市场上,除了供求关系和市场结构之外,国家利益的独立性与各国主权的神圣性也是影响国际价值规律自发产生作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分配。从全球福利增进的角度看,应致力于消除限制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因素,促进全球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从各国的角度看,任凭国际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对于本国却未必有利,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因此,国际价值量的规定性与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既是国际价值论两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探讨包括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利益分配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联系,建立能够正确反映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 注: ①④⑤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7、391页。 ②③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1、553~554、53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6页。 ⑧《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7页。 ⑨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页。 ⑩⒀⒂《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1、613- 614页。 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5页。

2. 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挥和发展,则各自构成了既与前人一脉相承,又具有自己独特内涵的科学体系。任何一种伟大理论的产生,总是一方面脱颖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又闪烁着前人思想的理性火花;而一种新理论的诞生,并不意味它产生其中的理论不再重要,理论的每一次演进,都会是以更加充实的内涵指导着更加丰富的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思考,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只有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切实地以邓小平理论指导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只有真正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才谈得上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从为着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引向深入而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出发,几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有领域,都提出了他的新见解,这对于统一全党思想,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并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理论则发端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各项建设工作,当然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但这种指导已经不是、也不必是对哲学进行全方位的阐释,而是要抓住它的实质和核心,为建设事业开辟一个清晰而正确的思路。由此,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底蕴各有千秋,但其精髓却是出于一辙,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会经历若干发展阶段,相应的还会产生若干具有实质内涵的理论成果,而每产生一次理论成果,都会像毛泽东所说的“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阶段”,从而会指导更高一级的实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起点,它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极其复杂而又呈多样化,必然涉及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方方面面,以寻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毛泽东的许多著作,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把它运用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了理论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逻辑起点的毛泽东思想,需要它在理论体系的诸多方面首开先河,给未来中国的发展作一初步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哲学理所当然成为先导。因而,无论是毛泽东专门论述哲学问题的长篇巨著,还是他体现在各类文稿中的哲学思想,都成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础、支柱和精髓。毛泽东在哲学方面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他以全新的视角、深邃的见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而且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譬如,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面,毛泽东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等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的是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再如毛泽东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思想,不仅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而且对我们的改革实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借用“实事求是”这一民族化、中国化的语言,赋予它新意,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所作的简明概括,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毛泽东思想灵魂中最基本的原则。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实事求是,事关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决定了事业能否顺利前进。因此,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必然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富有勇气和魄力和阐释和运用并赋予它充满时代感的全新内涵,则成为邓小平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个伟大理论成果诞生的逻辑起点。
前已述及,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必然要造就若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以指导发展变化了的实践,而每一个理论成果,都必然是继承前人而又充满个性,邓小平理论就是从“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入手,“单刀直入”而又是极其迅速地确定了它科学体系的坚固基石,这对于中国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他曾反复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如同过去搞革命一样,必须靠实事求是,这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而在当前,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克服党内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思想僵化状态。他说,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这一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路线。应当说,为什么要实事求是的问题,这并不是邓小平所主要关注的,因为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是早已解决了的。但是,实事求是是一篇永远作不完的文章,它要时时关注发展变化着的客观情况,充满着动态特征。邓小平在特定条件下主要关注和反复论述的,是如何才能实事求是,以及如何才能把实事求是贯彻在具体工作当中。譬如针对“文革”结束后所遇到的“两个凡是”,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完全违背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此,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实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回归,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重新纳入正确轨道。因此,综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科学体系,它们都是以正确的哲学思维为先导,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阐释、发挥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充满理性而又切中实际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体系大厦的基石和支柱,体现了前后相继、相得益彰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关系;而两大成果的鲜明个性,则既是两代领导人的思想写照,更是中国两个时代的缩影,而两者的主脉络,就是发展——超越——发展……邓小平虽然没有阐述哲学的专论,但他见之于各种讲话和文稿中的哲学思想,虽然简单明了却又非常的博大精深,它同毛泽东对哲学问题的全面论述一样,足以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2.曾有一种观点认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有一个重大缺陷,即它没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其实,毛泽东在这方面的贡献同样是伟大的,只不过它不像毛泽东哲学思想那样以宏篇专著的方式出现,而是散见于各种论著之中,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紧紧围绕的目标,就是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这就不可能不论及政治经济学,然而,处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那样一种国际国内环境,毛泽东思考问题的侧重点,必然是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因而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就必然充满斗争性,必然处处体现为“破”,因为不破不立,有破才有立,即只有破除旧的生产关系,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比较之下,应当说政治经济学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而其立足点则是“立”,即如何建立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在这方面,邓小平有完整而系统的论述,它初步回答了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从破除旧的生产关系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是经过两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实践家的艰辛努力而完成的,理论和实践的前后相继,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事业顺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严格说来,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学思想,是从三大改造开始的,建国后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经过经济变革和改组,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建立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有人说,我国建国后的生产关系变革应当到此为止,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以后所走的弯路就可以避免,也就没有必要进行后来的改革了,因为后来的改革取向,实际上就是建国初期生产关系的回归……。其实,这五种经济成分虽然与当今改革中的生产关系有诸多相似之处,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我们当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显然,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就得对一切脱胎于旧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造,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都如同后来对生产关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革一样,具有必然性。这种情况,使得毛泽东开始认真地思考政治经济学问题,并最终确定了一条“求同”的思维路线,即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则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因此,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三大改造“出乎意料”的顺利和迅速,有些人把它简单理解为“全国人民的热情高涨所至”,这其实是很片面的。三大改造迅速成功,深层原因还在于毛泽东正确的政治经济学取向,即毛泽东要建立巩固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思想与人民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高度一致。没有毛泽东的这种政治经济学思想,在当时不建立起巩固的甚至是纯粹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是难以建立的,这一点,和后来的生产关系改革并不相矛盾,问题仅仅在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上,毛泽东虽然没能解决这一问题,但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却是有着历史性的贡献的。
与毛泽东不同的是,邓小平所遵循的是一条以“存异”为主的政治经济学思维路线。应当说,建国后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不仅使饱受苦难的中国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我认为,这是后来一切改革及其成就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一种社会制度并没有诞生,那也就谈不上改革,自然也就谈不上成就了,这种前提——发展——改革——成就的历史沿革与演进,当然离不开包括政治经济学思想在内的思想理论的既相互继承、融合,又迥然不同,风格各异的相继、互补关系。 在人类进入20 世纪70年代,在中国经过几多天灾人祸之后,邓小平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以“存异”为主线思考触及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改革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学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由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生产关系不应当是单一、纯粹的,而应当在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主体的前提下允许不同性质生产关系的存在,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样,我们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有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分配制度……。这种生产关系改革的重大定位,为改革顺利进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有人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现代政治经济学,其实不尽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不但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且总结出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可以这样认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而且正在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邓小平则是它的伟大的奠基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存异”为主的思维路线与毛泽东“求同”为主的思维路线,它们是产生于两个不同时代、两种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思想理论,但又不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求同”是“存异”的基本前提,“存异”则是“求同”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求同存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前途乃是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任,则历史地落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毛泽东在建国后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必然是如何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即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勾画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上,毛泽东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中国化地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及如何按照这些内涵和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而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后,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的内涵,而是如何把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初步实现中国化的社会主义进一步具体化,因此,邓小平必然是首先从中国实际出发考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邓小平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显著特征,实践证明,这样的思想路线对于几经挫折、几乎断了前程的中国来说,是多么的及时和重要。
我国在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即全面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对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全面探索,有许多方面对于今天的建设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譬如,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矛盾的学说,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思想,关于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理论,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经济关系的论述,关于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等等,无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探索。尚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初步的但十分重要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他指出,否认价值规律,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资本主义范畴——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不严肃的态度,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进入了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只要还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商品生产就是不可避免的。不能把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混为一谈,要看商品生产与什么经济相联系,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他还着重指出,不要怕,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经没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商品生产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由此可见,毛泽东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是进行了相当多的可贵探索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成功范例,不仅有效地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先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总的方面来说,从经典作家社会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来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本立足点。这一方面有其必然性,即不这样做就难以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也使得“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教条主义有了盛行的土壤。这实际上隐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寻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最佳结合点。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却又是必须做到的。
作为成长于第一代领导集体,又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则十分注意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因此立足于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从中国国情出发考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问题,应当说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基本路径,坚持基本原理而又不唯原理,全面把握科学内涵而又突出重点,是邓小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特色所在,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因为这一理论所依据和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坚持的基本原则、强调的基本理论无不源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自然是这一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而邓小平理论所致力解决的问题则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在我们这个特定的国情下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充满理性睿智而又高度务实的思维路线支配下,才有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系统理论。因此,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的最佳结合点,这将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会实现历史性的飞跃。

3. 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1.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1.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1.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1.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1.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1.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2.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2.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2.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2.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2.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2.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9、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11、个别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个商品生产者各自花费的劳动时间。

2.12、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

2.13、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2.14、劳动熟练程度:是指劳动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程度。

2.15、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2.16、简单劳动:是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17、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2.18、劳动生产率:指劳动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时间来表示。

2.19、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提供给社会的,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其劳动具有社会性质。

2.20、私人劳动: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进行的,其劳动具有私人性质。

2.2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

2.22、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2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24、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2.25、货币流通:是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

2.26、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2.27、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

2.28、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

2.29、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2.30、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2.31、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2.32、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

2.33、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种方式,它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34、市场机制:是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

2.35、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6、供求机制: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7、竞争机制:是市场竞争与价格、供求等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和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38、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即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3.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在进行生产劳动时运用的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2、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3.3、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程。

3.4、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3.5、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3.6、必要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3.7、剩余劳动时间:是雇佣工人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3.8、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3.9、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3.10、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11、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其公式为m‘=m/v.

3.12、绝对剩余价值:是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13、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14、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家由于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获得的剩余价值。

3.1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3.16、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3.17、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3.18、血汗工资制度:是通过科学的操作研究,极大地提高劳动强度,以加强对工人剥削的工资制度。

3.19、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

3.20、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3.21、社会再生产: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3.22、简单再生产: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3.23、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3.2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3.25、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3.26、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3.27、资本积聚:是由资本积累所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

3.28、资本集中:是指众多分散的中小资本通过互相合并而成为少数大资本。

3.29、资本技术构成:是反映技术水平的一定数量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所形成的资本构成。

3.30、资本价值构成:是由一定数量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所形成的资本构成。

3.31、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32、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来说,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从而形成相对的过剩的人口,即失业人口。

3.33、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揭示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同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规律在资产阶级一端积累;与此同时,贫困在无产阶级一端积累。

3.34、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初期,用暴力手段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

3.3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4.1、产业资本: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

4.2、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4.3、货币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4.4、生产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资本主义方式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

4.5、商品资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它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6、资本周转:是产业资本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过程。

4.7、资本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的一个循环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它是产业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4.8、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资本所经历的周转的次数。

4.9、生产时间:是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内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4.10、流通时间:是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4.11、劳动时间: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厂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的时间。

4.12、非劳动时间:是生产资料已进入直接生产领域,但尚未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

4.13、固定资本:指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重要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4.14、流动资本: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4.15、流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总称。

4.16、固定资本磨损:是固定资本的价值按照其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包括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和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4.17、固定资本有形磨损:又称固定资本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4.18、固定资本无形磨损:又称固定资本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 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4.19、固定资本折旧:是指固定资本按照其磨损程度而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作为折旧基金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

4.20、折旧费:又称折旧基金,是在固定资本折旧中所提取的补偿金额。

4.21、折旧率:是固定资本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

4.22、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4.23、单个资本:又称个别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4.24、社会资本:又称社会总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联系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4.25、社会总产品:是社会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当年的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

4.26、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构成相适应,社会生产可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4.27、经济危机:又称经济衰退。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4.28、固定资本更新: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替换。

4.29、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是从一次经济危机爆发到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所经历的时期。

5.1、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5.2、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利润形态。

5.3、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P'=m/(c+v)。

5.4、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5.5、平均利润: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所获的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5.6、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5.7、超额利润:是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它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1、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

6.2、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6.3、商业流通费用:是商业资本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费用。它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两大类。

6.4、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商品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它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

6.5、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在商品的单纯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如商店的建筑费、设备费、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6.6、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它是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6.7、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6.8、企业利润:是在存在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等于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

6.9、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6.10、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它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6.11、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获取利润而投下的自有资本以及通过吸收存款而借入的资本。

6.12、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6.13、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6.14、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额从企业利润中分得的收入。

6.15、股东:是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6.16、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6.17、企业法人:即经济法人,它是拥有自己经营的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建立的、能够独立地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6.18、股票控制额:是大股东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额。

6.19、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它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6.20、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6.21、租金:是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货币额。租金中除地租外,还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并可能包括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6.22、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6.23、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可耕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而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6.24、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而获取的地租,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绝对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6.25、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资本主义农业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以后,别人无法再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

6.26、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它与地租量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

7.1、垄断: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对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7.2、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7.3、金融寡头:是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7.4、参与制:是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7.5、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7.6、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7.7、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7.8、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7.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10.1、生产力标准:是指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存在与更替的合理性,要以是否适应于生产力状况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8.1、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政府、或是资本家、或是垄断集团,为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8.2、国际垄断同盟: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所建立的国际性垄断组织的联盟。

8.3、国际卡特尔:指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以谋取垄断利润。

8.4、新殖民主义:是二次大战后,随着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比较缓和和隐蔽的手法,主要是采取经济渗透办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控制的殖民主义政策。

8.5、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活动日益超越出一国和地区范围而相互紧密联系的趋势。

8.6、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

8.7、地区经济集团化:是地域上邻近的一些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生产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为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通过签订协议而组成的地区性经济或贸易集团。它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

8.8、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即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大型垄断企业。它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

8.9、自由贸易区:是区内各国在相互贸易中给予优惠,以加强地区间合作和增强地区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8.10、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

8.11、经济联盟:是指参加国除了达到关税同盟的要求外,并制定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在货币金融方面进行协调,实现同盟内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起一些超国家的经济调节机构的组织。

8.12、经济政治联合体:是参加国既在经济上进行国际协调和联合行动,又在政治上向一体化发展,建立起一些超国家的政治机构来统一管理和协调参加国的政治事务的组织。

9.1、食利者阶层:指完全脱离了生产经营活动,专靠“剪息票” (即吃利息或股息)为生的一批剥削者。

9.2、食利国:是依靠资本输出来剥削和掠夺其他国家和地区,以获取大量财富和收入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9.3、滞胀: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两种经济现象并存的简称。

9.4、财政危机:指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过度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使财政支出增加,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巨大的危机。

9.5、货币信用危机:指资本主义社会中货币流通和信用领域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的危机。

10.2、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开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止,这中间所经历的革命转变时期。中国的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

10.3、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发展必然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或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

10.4、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经济组织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10.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10.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7、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是由社会和集体以人们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10.8、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劳力、技术、信息、土地以及各种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进行的收入分配。

10.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得到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自觉地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社会按照他们的实际需要分配消费品。

10.10、旧社会分工:是指每个人长期乃至终生被束缚在一种职业上,即固定在由分工所形成的一种岗位上。特别是形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或根本差别。

10.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10.12、计划调节:是国家通过制定的长期、中期、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

10.13、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在数量上的表现。

10.14、“三个有利于”:是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属性的描述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一直是和资本主义这一经济社会形态联系在一起的。资本的出身不好。资本的名声不好。资本的本质不好。资本的本质是剥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种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理解资本主要从资本主义这种经济社会形态的角度着眼,把它看作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然而,资本虽然出身不好,名声不好,本质不好,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伴随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在不同经济社会形态存在的资本的一般属性,就是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将本求利的性质,是指资本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实现自我增殖的性质。资本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在于它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一般属性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成熟而产生,它和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如影随形。货币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在逐渐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的同时,也逐步具备了资本的一般属性。当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形成后,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角色”,在商品的买者和卖者身上打上了这两 个新的烙印。债务人使用债权人的货币要支付一定的报酬,这就使得债权债务关系中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开始具备资本的一般属性。“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就会越出商品流通领域。货币变成契约上的一般商品。” 当借贷越出商品流通过程的时候,货币所有者将本求利的借贷行为就使货币变成了资本。货币通过离开商品流通领域的运动,带着它的增殖物回到它的所有者手中。G—G′,是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存在时资本运动的通行公式。只要有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只要存在将本求利这样一种经济活动,货币就会通过运动变成资本,产生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属性。
资本总是一定经济社会形态中的资本,必然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资本的特殊属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剩余价值的来源不同,反映的经济关系的性质也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处于统治地位,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雇佣劳动者阶级的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仍旧处于经济生活的中心地位,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反映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和劳动者集体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关系,以及部分或个别社会成员从事有益劳动、享有劳动剩余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一直是和资本主义这一经济社会形态联系在一起的。资本的出身不好。资本的名声不好。资本的本质不好。资本的本质是剥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种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理解资本主要从资本主义这种经济社会形态的角度着眼,把它看作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然而,资本虽然出身不好,名声不好,本质不好,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伴随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成功,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创新发展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资本共同具有将本求利的一般属性,这种一般属性和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由货币的支付职能引起。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资本具有反映不同生产关系性质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由资本归谁所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归宿等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和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中的资本既有共同的一般属性,又有存在根本区别的特殊属性。惟有重新认识资本,确立资本二重性的观点,区分资本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具有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我们才能找到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枢纽。
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不相符,问题在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没有实现理论体系上的创造性对接。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种社会经济形态都采用市场经济这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因而在两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实。
资本二重性观点的确立有助于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纳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中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要素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要求,以资本二重性为基础,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和概念体系。根据上述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首先应该分析市场经济,其起点范畴同样应该是市场经济细胞和元素的商品,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揭示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然后在分析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一般规定性的基础上,分别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特殊性,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剩余价值规律。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揭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积累规律,证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必须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在资本二重性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分配过程和总过程,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别规律,构建起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科学体系,为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武器。

5.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

思想根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1、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①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时,便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②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到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起主导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2、什么是经济规律?它的客观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①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3、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答:科学技术会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①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②可以革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③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使劳动对象日益优化。④可以改进和变革工艺过程,从而有利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章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
⑵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这些矛盾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私有制下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价值规律为什么自发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商品生产者改进了生产技术,改善了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可按照社会价值销售商品,就可获得较多盈利;反之,就会收入较少,不能盈利,甚至亏本。所以,商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格机制作用。
答:价格机制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它可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及规模,即调节资源的配置,并可以调节商品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方向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从而起着推动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怎样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
答:商品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因而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不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货币数量的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越小;反之,劳动生产力越低,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三章
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
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
答: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①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②它也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客观必然性。
答:(1)资本积累的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别人劳动的成果,来继续无偿占有别人更多的劳动,以扩大资本规模和增值资本价值。
(2)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其一,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是资积累的内存动力。其二,资本主义竞争是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
答:(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是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是工人劳动力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的条件是工人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3)只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直接或间接使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4)各企业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各部门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最终导致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5、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答: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是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增加。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第四章
1、简述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
答:(1)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2)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3)这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答:(1)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划分的根据是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划分的根据则是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 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答:基本条件就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引申①Ⅰ(c+v+m)=Ⅰc+Ⅱc,即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的总和。②Ⅱ(c+v+m)=Ⅰ(v+m)+Ⅱ(v+m),即第二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第五章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如何?
答:(1)利润率(Pˊ)和剩余价值率(mˊ)的计算公式分别为Pˊ=m/(c+v),Mˊ=m/v。因此,二者只是同一个剩余价值的不同计算方法。(2)由于剩余价值(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因此,二者在量上必然会有差别,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3)二者所表示的经济关系也是不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生活方式,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否违背了价值规律?为什么?
答:(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2)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并没有脱离价值。第二,全社会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同的。第三,生产价格的确定及其变动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动。
3、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答:(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2)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3)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各部门资本家必然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部门之间的竞争。(4)通过资本转移使各部门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价格涨落,引起利润率升降,使各部门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5)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全部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一定量的资本按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第六章
1、什么是商业资本?它的职能作用是怎样的?
答:(1)商业资是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形式。也就是专业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2)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商业资本使产业利润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商业资本使产业资本家从商品销售解放出来,能够集中力量从事商品生产活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总额。②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商业资本家能把商业活动集中起来,而且商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快于产业资本,这就使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减少,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利润的增加。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的周转。商业资本加快了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速度,从而加速了产业资本的周转;同时由于商业资本的集中性,它的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还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从而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商业资本家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对市场状况、流通渠道和商品行情都比较熟悉,因而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2、股份公司的作用
答:股份公司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第二,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三,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第七章
1、垄断的形成
答:①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②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垄断。
2、为什么说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答: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未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1)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无限抬高到极大脱离价值的地步。(2)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全社会商品价格的总额仍然只能等于商品价值总额。垄断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必然和另外一些非垄断企业或小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价格对价值的反向偏离相对应。(3)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所以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未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3、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2)具体说:第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需要依靠国家规划安排和筹集巨额资金。第二,一些大型、基础、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国家投资支持。第三,市场产品过剩问题严重,必须依靠国家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第四,对社会化大生产中出现的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干预和调节,以及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者必须借助国家力量。
第八章
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加快的原因。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主要原因是:(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2)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
第九章
1、垄断资本迅速发展的原因(趋势)
答:垄断阶段生产和技术,从而整个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发展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第二,垄断统治虽限制了自由竞争,但并没有消除竞争,竞争成为生产发展的有力杠杆。第三,在生产社会化推动下产生的垄断,本身具有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第四,垄断资本主义各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开展综合国力,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也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第十章
1、简述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答:这是由生产力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关系,特别是公有制决定的。(1)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产品极大丰富、能够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必然实行按劳分配。(2)由于存在旧的分工,人们的劳动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且劳动还只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还没有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只能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3)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每个人所能提供给社会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因而已没有属于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可提供,所以必然采取有利于劳动者的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的必要性
答:(1)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3)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4)实行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结合,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震荡。
简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
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
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
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
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
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1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
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 )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体要素,是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7.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2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日益发展。
8.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答:(1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 )生产关系体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于一次或几次过程之中,而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从而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体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它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答:(1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2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10. 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答:(1 )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 )认识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3 )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1.什么是商品?它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体现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商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商品是有用的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无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成
为商品。
(2 )商品是劳动的产品。即这种物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3 )商品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
(4 )商品必须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说,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才能成为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
答:(1 )商品经济的内涵。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
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
始社会历史时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产品交换经济是直接通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
之间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而进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具有
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通过等价交换而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
会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社会分工
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
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它们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
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
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平等的权利,必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商品,
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这个
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4.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

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1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
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2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
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
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
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3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
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

5.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答:(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
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
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的、矛盾的。具体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
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各种具体劳动是不同质的,而抽象劳动在
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
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怎样确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1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
正常生产

7. 政治经济学常识

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归纳总结(经济学常识) 总起来不少 一本书那

⒈商品和商品经济
本部分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部分内容组成。
商品包括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包括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把握商品概念还要注意物品和商品转换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除了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定义外,还要明确它们与商品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的非本质属性,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因此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含义不同;同商品的关系不同,在交换过程中二者必须分离,不能兼得,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它们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考查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当前企业要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其经济学依据也在这里。
商品的价值量涉及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这三对关系是复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一定要彻底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同商品、价值等概念,都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对于货币的职能,重点把握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要把握:为什么;表现形式,价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流通手段要把握:商品流通:表现形式,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别。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需要储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现象、原因、影响、对策以及纸币的发行规律等。
关于价值规律,重点把握价值、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区分决定和影响作用的不同,还需要把握其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交易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此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内容。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都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部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两部分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经济
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区分公有制与所有制、公有与国有、主导与主体三对概念,虽都是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有重大创新,需要予以特别关注。其中,我国的分配制度也根据十六大精神有所更新:
(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对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掌握其各点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于我们观察市场经济中的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要能够记忆、理解和应用,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
对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国家宏观调控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教材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进行了修改,复习时学生也要注意。
3.企业和经营者
本部分由企业是巾-场的主体和企业的经营者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
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关于企业这一知识点,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容易在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关系上出现偏差: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都是市场主体,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不要误
解为只有企业才是市场主体;正确理解企业法人和法人代表,不要把法人代表误认为“法人”。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股票价格的公式在教材中虽然是以小字出现的,也要认真阅读,弄清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要侧重从国企改革的角度去把握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包括改革的重要性、方向、方针、改革进程发展的情况等。另外,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专门设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对它的主要职责要有所了解。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上,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把握;宏观上需要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微观上除了教材所说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以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如
扩大规模、面向市场、名牌战略、搞好服务、正当竞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等。
关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基础知识上要把握企业经营者素质的内容、企业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等内容,还要注意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
企改革的联系。4.产业和劳动者
本部分由三大产业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三大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业问题已扩展为“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根据十六大精神,此部分需要注意的变化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要把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的基础知识放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中去复习。
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还比较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力n快,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因此这个问题已成为近几年高考考核的重点,它与经济结构调整、解决下岗和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农”问题等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关于劳动者要把握劳动者主要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从和现实的联系上看,要重点把握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包括道德素质和技能素质,尤其是关于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另外,它和就业、人力资源发挥、劳动纠纷问题等都有内在联系。
劳动合同制度重点把握订立的原则、意义。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纠纷的增多、我国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同每个劳动者都有直接的联系。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容易混淆的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要注意加以区分。另外,复习时要注意与解决贫困人口、扩大就业问题相联系。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本部分由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税收与纳税人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需要在社会总产品(总产值)、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中去把握。
财政与税收的作用在比较中把握,注意其区别。财政预算的过程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因此可以和《政治常识》中人大的职权相联系。
需要注意的变化有:一个是财政收入,由于我国实行的“费改税政策”,因此目前主要是税、利、债三种形式,二是我国的费改税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堵住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的有效途径,是改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
另外对财政赤字要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
6.银行和储蓄者
本部分由我国的银行和公民的储蓄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银行的产生、分类和职能、业务和作用、存款储蓄和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重点把握中央银行的性质及职能,把握中央银行的职能时要注意和政治学部分国家职能、经济学部分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复习。另外,有关银行利润、利率的知
识也需要很好地复习和掌握。
我国银行已成为发展经济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我国为扩大内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正确消费政策都和银行的作用有直接联系。
对储蓄的作用,要能够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储蓄存款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折射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债券与商业保险的复习要放到关系中去看,包括债券与股票,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要用比较的方法,掌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如何投资理财使财产保值、增值,如何规避生活中的风险,都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本部分由商品服务市场和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
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市场交易原则要把握原因、内容、每—一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依据、如何遵守等内容。从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看,我国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
体系,就必须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这体现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与道德经济的统一,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消费观的内容。从与实际的联系看,本部分涉及消费对社会需求的拉动作用。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教材重点、社会热点、学生联系实际紧密的交叉点,当然也就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本部分由当代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两部分组成,具体包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对
外贸易的含义、主要内容、方式与作用、基本原则。关于经济全球化,要从含义、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实质、影响、我国应如何应对及与政治多极化的关系等多方面去把握。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熟悉与利用以及对我国各方面改革提出的要求、三大产业如何应对挑战等都可能成为高考考查的问题。另外,复习中要注意其与政府机构
改革、“三农”、国企改革、经济全球化问题等的内在联系。
在外汇、汇率的问题上,要分清本币与外币的升值或跌落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还要注意我国市场经济在面向世界上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对外贸易等知识的内在联系。
对待贸易顺差与逆差,不仅要会辨别,还要能做辩证的分析,对其评价更应依据具体的条件而定。
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和作用是重点,复习中要注意与我国与世界贸易与金融组织、世界市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国企改革、技术创新、“走出去战略”、国家的经济安全等知识点相联系。

8. 政治经济学的复习资料。

笫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一)商品
1.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经济?
商品是用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合,就是商品经济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无论是商品的生产者或购买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价值,必须通过交换,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反之亦然。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与交换价值是什么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的表现形式
(二)货币
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分别是什么?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3.什么是纸币?纸币是否有价值?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是货币符号,不是货币,没有价值
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见上册书23页)
5.什么是通货膨胀?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什么?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棒子作用)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鞭子作用)
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筛子作用)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4.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5.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它对公有制的发展有何意义?
有力的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他们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国对其政策是什么?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那两个方面?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我国为什么要确立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其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9.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一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资源配置的两种主要方式是什么?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2.什么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无形的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有哪些?这些特征表明了什么?
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5.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不是完美无缺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点。所以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6.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1.什么是企业?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地位: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作用:首先,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其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第三,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总之,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2.什么是企业法人?法人与自然人有何区别?
依法成立,由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就是企业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自然人是以生命或血缘为存在特征的单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人;而法人则不是以生命或血缘为存在特征的,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什么是公司?我国公司分为哪两类?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5.股票价格=见书73页
6.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有何异同?

7.为什么说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首先,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大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第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具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第四,国有企业,尤其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因此,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搞好国有企业。
8.什么是经济效益?为什么要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为什么:必要性:①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②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首先,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后,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怎么做:第一,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科技要效益)第二,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向管理要效益)第三,以市场为向导,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看不懂笔记了..后面还俩字),对路产品,重视企业信誉和形象(向市场要效益)第四,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做大作强,增强国际竞争力。(向规模要效益)
9.什么是企业破产?什么是企业兼并?它们分别有什么意义?
企业破产: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意义:首先,它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企业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及时淘汰落后企业,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企业兼并:是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意义:首先,企业兼并使国家减轻了财政负担。其次,企业兼并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实现了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了总体效益。
(二)企业的经营者
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什么?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2.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他们应该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第一,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三,企业经营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3.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如何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什么是: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为什么:
怎么做: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在市场上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
4.什么是正当竞争?什么是不正当竞争?二者有何区别?
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的前提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用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阅读全文

与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