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沿江经济学

沿江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2-14 23:16:48

㈠ 有谁知道经济类的核心期刊的在线投稿的网址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长春税务学院(130021)
6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7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八里台南开大学(300071)
10 财贸研究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1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12 学术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 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510074)
1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14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5 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400041)
16 当代经济科学 陕西省财经学院 西安市纬二街(71006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商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4 特区经济 《特区经济》编辑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咀西路椰数花园一栋二单元401室(518048)
5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科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科院(610072)
7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2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505室(200020)
13 特区理论与实践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广东省深圳市爱国路市委党校综合楼11层(518003)
14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5 江苏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6 湖南经济 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体改委 长沙市五一中路韭菜园新富城富安大楼四层一号(410011)
17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8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9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20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1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 广州市黄华路4号之二(510050)
22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23 中国劳动科学 劳动人事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学会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00029)
24 港澳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 广州市东山新河浦路6号之一(510080)
25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国家计委(100824)
2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市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27 经济改革 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经济体改委 西安市陵园路南路7号(710061)
28 改革与理论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郑州市政三街1号(450003)
29 改革与战略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 南宁市新竹路5号(530022)
3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1 中国房地产 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 天津市和平区南海路和安里6号(300050)
32 物资流通研究 辽宁省物资集团,了声物资流通协会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54号(110001)
33 城市改革与发展 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成都银丝街24号(610017)
34 北方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8号(010020)
35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6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37 中国物资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物资流通协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8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内(361005)
39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河南财经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80号(450002)

会计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100820)
2 上海会计 上海市会计学会 上海市山西路(宜山路口)2230号1415室(200233)
3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4 中国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5 财务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100036)
6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7 广西会计 广西会计学会 南宁市桃源路广西财政大厦(530021)
8 财会通讯 江西财经学院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21号(430070)
9 四川会计 四川省会计学会,四川省财务成本研究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610016)
10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1 财会月刊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19号大院内(430022)
12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市北圩路77号南京审计学院(210029)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审计理论与实践 辽宁省审计学会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38-1号辽宁省审计学会(110032)
15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6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学院 太原市南内环街339号(030012)
1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学会 北京市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会 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30号(100081)
3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长沙市马坡岭(410125)
4 农业经济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沈阳市东陵马官桥(110161)
5 中国农垦经济 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市西四砖塔胡同56号(100810)
6 农场经济管理 黑龙江农场管理学会,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会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41号(150036)
7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8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安外胜古南星17楼(100029)
9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村经济学会 成都市青羊宫社科院(610072)
10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1 农村经济导刊 浙江农村工作办公室 杭州市武林路戒坛寺巷25号宏昌宾馆写字楼一楼(310006)
12 江苏农村经济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7栋(210013)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4 江西农业经济 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农业经济协会 南昌市北京西路江西省农业厅大楼506室(330046)
15 世界农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100026)
16 南方农村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广州市五山白石岗(510640)
17 乡镇经济研究(改名为:乡镇经济) 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农村经济培训中心,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市西郊蜀山南(230031)
18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 昆明市五华山省政府18工程办公室(650021)
19 农村发展论丛 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大院综合大楼二楼(330006)
20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白石桥路30号(100081)
21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2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3 渔业经济研究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学会,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市道里通江街178号(150018)
24 中国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号(100011)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管理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科学院总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和平里煤炭科学研究院院总院经济所(100013)
4 中外管理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中心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望海楼宾馆《中外管理》发行部(100038)
5 福建论坛.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声社会科学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
7 企业经济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投资公司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55号(330006)
8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工作通讯(改名为:中国经贸导刊)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甲3号(100037)
11 现代企业导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601室(100045)
12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委员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3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14 上海企业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上海企业管理协会 上海市延安中路988号(200040)
15 建筑经济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
16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7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19 企业活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50号(450002)
20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21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400020)
22 经济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23号(050051)
23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00044)
2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北京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100081)
25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05室(200020)
26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7 企业家 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武汉市武昌民主路250号(430061)
28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732号(130021)
29 经济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30 集团经济研究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企业集团研究会 江苏省苏州市胥江路45号(215002)
31 经营与管理 天津市企业管理学会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16号(300191)
32 国有资产管理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三里河2区11号楼乙楼二层(100045)
33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2)
34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校内(100872)
36 邮电企业管理 人民邮电报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宛路11号邮电新闻大厦(100029)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贸易大学(100023)
2 商业经济研究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45号国家内贸局东楼(100801)
3 商业经济与管理 杭州商学院 杭州市教工路29号(310035)
4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100837)
5 国际经贸探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10450)
6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7 中国物价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100837)
8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9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商学院 北京阜成路33号(100037)
10 价格月刊 江西省物价局 江西省南昌市二七北路317号(330006)
11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路198号(430079)
12 商业研究 黑龙江商学院 哈尔滨道里区通达街138号(150076)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5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6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贸易大学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0029)
17 商场现代化 国家国内贸易局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11号楼(100045)
18 江苏商论 江苏省贸易厅,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210009)
19 商业经济文荟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 广州市东山菜园东19号(510080)
20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21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古北路620号(200335)

财政、国家财政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财政研究 中国财经学会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科研所(100820)
2 税务与经济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市人民大街102号(130021)
3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东北财经大学(116023)
4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5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7 湖北财政研究 湖北省财政厅调研室,湖北省财政学会 武汉市武昌洪山路省财政厅(430071)
8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广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9 四川财政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财政学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四川省财政厅内(610016)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1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 北京市玄武区枣林前街68号(100053)
1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西直门外学院路39号(100081)
1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14 上海财税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5 税收与企业 山西省税务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 太原市水西门大街64号(030002)
16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7 财经论从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市文一路西端浙江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8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9 涉外税务 中国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深圳市税务学会 广东省深圳市松园路11号(518008)
20 中国财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万寿路乙27号北京187信箱(100036)
21 中国税务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学街68号(100053)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金融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市丰产路21号河南省人民银行(450002)
2 银行与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支行 武汉市武昌中南路69号(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郑花路29号(450008)
5 国际金融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号(100818)
6 金融与经济 江西省金融学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11楼(330008)
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北京市区郊民巷17号(100031)
8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北京市复兴路丙12号建行总行转(100810)
9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0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北京市复兴路甲23号中国农业银行(100036)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2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3 广东金融 广东金融学会 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南楼4楼(510120)
14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街3号(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8号银都大厦802,809(200120)
16 投资研究 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险 上海市保险学会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9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4楼(518010)

㈡ 唐 宋 元 明 清 的经商故事

《三言二拍》里面有一个,它是从叫《辽阳海神传》,蔡羽的《辽阳海神传》,是嘉靖年间的,一个故事里面演义过来,它讲一个徽州人叫程宰,他到东北辽阳经商,因为经商不利,就是亏本了,然后就是穷困潦倒,就是在东北,在辽阳,就在那儿,有一个晚上,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子不期而至了,两个人就春风一度了,第二天以后,这个程宰就容光焕发,而且时来运转。当然这个女子她不是一个普通人了,她是海神,就指导程宰应该怎么做生意,就叫他囤积药材,囤积绸缎,囤积其他东西,每次都是获利的,而且赚了好几万两的银子。

万历初,苏州发生灾荒,采购粮食的商船云集于江西,这其中以徽商最多。

万历四十八年,即1620年,苏州粮价大涨,饥民强借徽商之米,遭到官府的弹压,激起了上万人的闹衙事件,差一点酿成大乱。

这两件案例表明,当时从上江贩粮东下者主要是徽商,在苏州囤积粮食待价而沽者也主要是徽商。由此可见,囤积商品,利用天灾人祸牟取暴利,徽商是最精于此道的一群商人。

金声说:“歙、休两邑,民皆无田,而业贾遍天下。”顾炎武也说,徽人“中家而下,皆无田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据记载,明朝中叶徽州的休宁、歙县、祁门等县已经是“服田者十三,贾者十七”,“十三本业,十七化居”了。这些记载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当时徽人经商者已经占当地人口很大一部分则是事实。在这样多的经商人口中,大多数人都是出自“无田业”的贫下之家,他们都是从小本生意做起的商人。

对于这一点,胡适深有体会,在他的回忆录里,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我家在150年前,原来是一家小茶商。祖先中的一支,曾在上海附近一个叫做川沙的小镇,经营一家小茶叶店。根据家中记录,这小店的本钱原来只有银洋一百元,约合制钱十万文。这样的本钱实在是太小了。可是先祖和他的长兄通力合作,不但发展了本店,同时为防止别人在本埠竞争,他们居然在川沙镇上,又开了一家支店。

据1880年,清光绪六年的估计,两家茶叶店的总值大致合当时制钱二百九十八万文,约合银元三千元左右。这两个铺子的收入便是我们一家四房,老幼二十余口衣食的来源。

作为徽州茶商的后裔,胡适对家乡人的商业活动当然了如指掌。胡适因此而说过,一般徽州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努力发展,有的就变成富商大贾了。

在徽商经营行业中,茶叶是四大支柱之一,究其原因,徽州是著名的产茶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它为徽州茶商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茶叶能源,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祁红屯绿”,说的就是徽州祁门的红茶和黄山脚下的绿茶。

明清时期,徽州茶叶的销售逐渐增加,茶叶贸易成为徽商经营的“巨业”,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世守其业”的专业茶商。徽州歙县人许承尧的先世早在明朝正统年间,就已远赴居庸关从事贩茶活动了,此后徽州茶商在北方日趋活跃。清乾隆时,徽人在北京开设的茶行有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达数千家。在汉口、九江、苏州、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城市中,几乎到处都有徽州茶商的活动。

〖采访内容〗苏州山塘街居民 胡润源

这个“杨安浜”全是安徽人开的茶厂,当时安徽人开的茶厂不亚于十个人、二十个人(规模),听我老丈人讲,当时他是从安徽歙县黄山一带到苏州开茶叶厂的。

〖采访内容〗北京森泰茶庄创始人王子树后裔 王建明

我们家在北京现在那个茶庄,以后还分了有王森泰茶庄,还有王福泰,还有利泰,解放以前有三帮,据我所知,到现在还有个四合院,四合院是现在煤市街培智胡同二号,现在四合院还在。

〖采访内容〗黄山毛峰谢正安第四代传人

我们家能兴旺起来,大概与我曾祖父的艰苦奋斗有关,就讲他对这个茶叶非常精通,他从管采集到营销,都非常内行……他跟外商谈判时,我的曾祖父他不懂外语,但是他洗脸有一个习惯,他洗脸的时候,毛巾在水里浸湿以后,敷到脸,头低下去,他毛巾是不动的,只有头这么摇,外商看到大老板摇头,肯定是价格谈不妥,他就加价,等他脸洗好,要摇四五摇,价格就要翻一番了。

由赣江溯流而上,越大庾岭,南入广东的路线是当时内地通向岭南的主要商运路线,也是徽州茶商进入广东的必经之路。由于茶叶外销量增加,这条运输路线既费时又费力,于是许多徽州商人改由海道贩运茶叶。清政府为防止商人“夹带货物私卖”,于嘉庆二十二年下令,禁止“出洋贩运”。

其实,早在明嘉靖年间,徽州商人就已经通过海上运输来贩运商品了。

〖采访内容〗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唐力行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在海外贸易当中的徽商主要有三支,一支是汪直,这是最大的,一支是许氏兄弟,许一、许二、许三、许四四个兄弟的海外贸易集团,还有一个集团就是徐海的,徐海是一个和尚,他是在杭州的虎跑出家的,他又转而去经商到海外。

他们海商行商的路线,一个是往东北方向,就是到日本,这是他们一条很重要的路线,比如说汪直,他主要就是到日本……第二条路线主要是到东南亚的,比如我刚刚讲到的许氏兄弟,他们就在今天的马六甲,马六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马六甲海峡是,中国的东部要想到非洲、欧洲,那是必须要通行的这样一个海道,这样一个海道当时是掌握在许氏兄弟手中,这样他们通往东南亚一带,也是非常方便的。

汪直、许氏兄弟,还有徐海,他们都是徽州歙县人,在明代禁海政策下,他们通过海上武装走私贸易,将中国的硫磺、兵器、铜等违禁物资,以及生丝、茶叶,还有景德镇的瓷器等,长途贩运到了东南亚以及非洲、欧洲等国家。

〖采访内容〗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 梁小民

海上贸易这一块其实主要是徽商汪直,这是一个代表。还有就是闽商,这些商人的特点我把它概括叫做亦盗亦商,所谓亦盗亦商,他是海盗兼商人,或者说商人兼海盗,这个话怎么说呢?当年政府禁止海上贸易的,因此必然有政府的武装力量,水上的,海上力量进行巡查,他们为了做商业,进行巡查的时候发生冲突了,那就要武力对抗,所以他们有自己的武装的,这个时候就有了亦盗亦商这个特点。当然我们知道亦盗亦商这个特点是时代决定的。

徽州人常说:“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足见徽商对经营盐业的重视。两淮是全国的盐业中心,盐场产盐最多,盐利最大,因而也就成了徽商竞趋逐利的地方。

嘉靖、万历时,徽州的黄、汪、吴诸族在两淮业盐致富的人很多,他们拥资多达数十万,乃至百万,且以“盐策祭酒甲天下”而名闻海内。所谓“祭酒”,是我国古代大飨宴时,对年龄、品德最高之人的一种称呼,由他首先举酒而祭得名的。以后,祭酒成了一种官名,但在民间依然是对德高望重之人的尊称。盐商中“盐策祭酒”,指的是盐商中人格、才略出众之人,是被众盐商推举出来的管理人和调解人,当然,此人也要得到官府的认可。

河下镇位于淮安西北三里之遥的古运河畔,是当年大批徽州盐商聚居之地,迄今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小镇风韵。当时,淮北食盐在坨地集中后大都由运盐河转入长江、淮河,然后分发转运至安徽、河南、湖北及苏南各地销售。当时河下曾设有数十处盐堆栈,经淮安年运销正纲盐达140余万引,有“天下盐利淮为大”一说。

河下镇最大的一户盐商是徽州的程本殿,程本殿从河下运出去的盐究竟有多少,今天已经无法考证了,但他利用返航船只从安徽、江浙等地运回的石板,就整整铺设了河下镇九条街道、二条小巷,并且还架了2座石桥。徽州商人盐业利润之巨由此可想而知。

“一罗穷,二罗富,三罗、四罗开当铺……”

这是旧时流传在徽州的一首《看罗纹》的民谣,其中的“开当铺”,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显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明清两代,典当商和盐商、木材商一起,号称“闭关三大商”。开当铺是徽州人的另一项大生意。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讲,当铺也就是早年的一种银行。徽商经营当铺,以休宁人最为著名。休宁商人的经营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甚至于江南许多的县、镇,开当铺的都是徽州休宁商人。可以说,在旧时江南,典当业是徽商垄断的行业。所以,江南人将典当业的头柜朝奉,称之为“徽老大”。也就是这些“徽老大”,他们掌管着江南人资本变现的命脉。

苏州评弹艺人为此编了一曲《描金凤》,说的就是徽州典当商人的故事。

〖采访内容〗评弹演员 江肇焜

《描金凤》是苏州传统的长篇弹词当中,非常主要、也是非常著名的一部长篇,主要是讲苏州江湖术士钱笃笤和徽州人典当老板汪宣两家的一段婚姻纠葛,那么,这两个人物,应该讲,在苏州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人人都晓得的,讲起钱笃笤也晓得,讲起汪宣也晓得。汪宣因为看中钱笃笤的女儿,准备送礼金,礼金银子一送就是五百两。汪宣的钱是偷得来的,还是抢得来的?既不偷,也不抢,是从他的父亲手里传下来的。用他的父亲的话讲起来,创这点家当,心思花得不少。汪宣的父亲名字叫汪裕大,从小父亲就死了,娘改嫁。汪裕大争气,14岁托一个徽州同乡把他带到苏州,进了一家典当里面学生意,做小徒……

过去称当铺里接生意的店员为“朝奉先生”,与“绍兴师爷”一样,“徽州朝奉”是全国闻名的专有职业。名声响了,大家见到了徽州商人,甚至徽州的士绅,就一起把他们称为“徽州朝奉”了。

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徽州人从前出门远行,送行的人要早上请他吃饭,吃饭之后,大家送他出村。到了桥头,远行的人向送行的道谢作揖后,就上轿了,大家都说:“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这是胡适先生说的一段话。当时徽商走遍全国,往往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徽饼,还有绳索。徽饼一路充饥,而“出门身带三条绳,可以万事不求人”,身背的行囊坏了,绳断了,或者是轿杠和扁担断了,都用得着绳索,必要时还可以用它来上吊。显然,徽州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还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投身商场。

这些跋涉在商海中的家乡人,胡适把他们称作“徽骆驼”
胡适先生说:我是安徽徽州人。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回忆录里这样描述他的家乡:徽州在旧制时代是个“府”;治下有六个“县”。我家世居的绩溪县,便是徽州府里最北的一县。从我县向南去便是歙县和休宁县;向西便是黟县和祁门县;祁门之南是婺源县。婺源是朱子的家乡。朱熹原来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却是他的祖籍。

绩溪上庄是胡适先生的老家,至今古貌依旧,溪水潺潺,树影婆娑。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赞美的就是上庄美景,这也是胡适先生经常为人挥毫泼墨所喜爱引用的一首诗词。

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山庄,让胡适先生魂牵梦萦。晚年蛰居台湾的胡适,念念不忘的是故乡徽州。“我将来如有工夫来写自己的传记,要用很大的一章来写我那个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胡适先生说这番话的时候,用的是绩溪家乡话。他还特别指出,徽州故里生活是他“个人的文化背景”。那么,胡适先生所生活的时代,徽州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的呢?胡适先生所言“个人的文化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1895年,四岁的胡适离开出生地上海,随母亲回到了家乡上庄,这一住就是九年。这一时期的上庄号称“小上海”。十里杨林镇,五里后岸街,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而乡里更多的族人则出外经营,有的已是赫赫有名。汪立政去了上海,创办“汪裕泰茶庄”,成为沪上著名的茶叶大王,还在杭州西子湖畔建了别墅。而与胡适同一家族的胡开文墨业则走向了全国市场。

九年的家乡生活,对胡适有着极深刻的影响。1933年11月15日,胡适在谈到绩溪县志编纂的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县志不可但见小绩溪,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若无那“大绩溪”,小绩溪早已饿死,早已不成局面。新志应列“大绩溪”一门,由各都画出路线,可看各都移殖的方向以及经营的种类。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做出了无奈的选择。胡适先生曾经说过:

徽州地区全是山地,由于黄山的秀丽而远近闻名。这一带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东南流的,最后注入钱塘江。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约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的成为生意人了。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商帮:徽商与晋商,他们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这种生存条件的劣势使得他们只有一条逼仄险峻的出路:经商。

〖采访内容〗浙江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学文

徽商就是徽州商人,是地域的商人,他开始应该是更加早一点,五代开始就有个别的商人,不是一个群体。到了宋代的时候,比较发达起来了,但是也没有形成全国规模的到处跑的这样一个商人集团,应该说他是在明朝中叶以后,就是嘉靖万历这段时间以后,隆庆开始这段时间以后,它已经形成全国庞大的商业集团……

南宋的时候,朝廷迁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促使临安附近的区域经济得以相应发展。由于徽州特殊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徽人开始为经营茶叶、笔墨、宣纸、木材而“行买四方”。

作为一个商人集团,徽州商帮的形成,大致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间。从这一时期开始,“徽”和“商”或者“徽”和“贾”两个字相联成词,成为一个特定意义的名词而被时人广泛应用。

〖采访内容〗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王振忠

有一个显宦,就是很显赫的官僚,退休以后,回到松江,就是上海附近。有一个老人,就是指地方上的耆老,比较有声望的一个人,跑到他家里面,对他一直是打躬作揖,对他表示尊敬。那么这个官僚就很诧异,你干嘛对我这么恭敬,这个老人就讲了一段话,就讲什么话呢?因为我们松江一带的财富都被徽州人搬走了,现在有劳你老人家把这个财富搬回来,所以我怎么不应该对你表示尊敬呢,感激啊,那么这个官僚当然很惭愧了。这个寓言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官僚是收集民脂民膏。

松江的钱都给徽商赚走了,《云间杂识》的记载,说明在明成化年间,松江是徽商早年最活跃的地方,徽商一词首先在这里流行是合乎情理的。

“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明嘉靖以后,徽州从事商贾的人数大量增加,徽商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乃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说的是徽商在盐业领域开创了独执牛耳的局面。此外,徽商在茶业、木业、典当业等贸易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康熙、乾隆年间,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这一时期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徽商进入了鼎盛时期。

〖采访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栾成显

徽州商帮在当时来讲,当时明代人就有这样的评价,在北方就是晋商,南方就是徽商,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徽州商帮它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其中根本的原因,是徽州商人自己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按照经济学来谈的话,一般的商业活动的条件,大致需要一个是市场,第二个呢就是资金,得有钱,第三个就是资本,这个资本指的是人力资本,也就是商人本身的素质,人们往往重视什么呢?市场,重视资金,也就是那种钱的资本,而往往忽视人力资本。其实在商业活动当中,人力资本在某种意义,某些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徽州商帮,也就是徽商,他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在人力资本这方面,是具有自己的特色的。

徽商能迅速崛起,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深层次的文化基因。

徽州是个移民社会,避乱是移民的第一位原因。从地理形态看,被群山封锁与外界隔绝的徽州就成为避乱的&ldq

㈢ 建设森林式校园可以获得哪些社会学/经济学/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效益

重庆与沿江中心城市合作发展的情况长江沿岸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力量强,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主要依托的地区。近年来,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引下,我市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市场统一融入为切入点,加强川、渝、滇、黔的重庆经济协作区合作,促进与沿长江省市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在服务和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推进协调机制,加强了战略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合作结合实施《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跨地区的交通通讯建设,联合旅游景区景点规划,联合培育共同市场,促进重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流、物流规模化的发展。我市参加了“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促进长江经济发展”沿江七省二市座谈会,确立了共同建设黄金水道的合作机制和合作重点。通过政府高层互访、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展区域经济新的发展空间。在川渝“1+6”、渝黔“1+16”等合作框架下,联合构建西南交通、能源大通道。2006年,我市主要党政领导分别率团访问了浙江、江苏、湖南、江西四省,为进一步推动重庆与江、浙、湘、赣四省合作交流奠定了新的基础。(二)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跨区域合作,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围绕《长江沿岸城市联合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经济发展优势的框架意见》,加强与流域间城市的合作,寻求长江中下游城市企业向重庆投资,重点是吸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资金、技术开展项目合作,加快了重庆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05-2006年9月,沿江8省市(沪、苏、浙、皖、赣、鄂、湘、川)在我市投资项目累计实际到位资金178亿,占同期国内实际到位资金总额的46.5%,其中,亿元以上合作项目146个,江、浙、沪占了67.8%(其中浙江31%、上海30%、江苏6.8%)。重庆啤酒、长安汽车、东银、宗申等企业集团在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了投资发展。两年来,沿江省市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在帮助破解库区产业空虚难题、库区移民迁建和安稳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改善生态环境,合力建设黄金水道。为发挥我市水运区位优势,增强港口辐射能力。我市和相关部门结合三峡工程和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水路交通建设,2005年重庆市航道里程达到4222公里,等级航道所占比重为43.1%。目前重庆港有20个主要港区,拥有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1392个、码头岸线98014米。“十五”末期,我市港口新增货运吞吐能力2104万吨,逐步完成普通客运向旅游客运的结构性调整,全市港口形成货运6865万吨、客运6962万人次的吞吐能力。富金坝、嘉陵江草街等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我市与沿江中心城市共同发起“联合起来,保护母亲河”的倡议,加强了城市空气、污水和垃圾的综合治理力度,我市生态环境质量趋于改善。(四)开展科技、人才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合作。重庆高交会、渝洽会在促进沿江省市之间经济技术与项目对接方面发挥了作用。我市派出人员,在长三角地区专业培训、对口挂职,扩大了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与沿江城市共同建立“长江网”,开辟长江网重庆栏目,为国内外客商了解重庆和来渝考察、投资,增设了交流的窗口。内陆边疆边疆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但由于地区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的差异较大,加之改革开放后采取倾斜发展战略,使得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超常发展。目前,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城市群及城市带的发展格局,并出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势态。相比之下,内陆边疆省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无论在城市规模和功能上,还是在城市效应及布局上,都还需要极大地提升和加强。一、内陆边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现状及成因分析所谓内陆边疆是指既有法定国界,又有直接国土相邻的国家,且位居国界线内侧并包括一定内腹地的经济社会区域。我国的内陆边疆地区是特指我国沿边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新疆、甘肃、西藏、云南、广西,这9省区在地缘上同俄、哈、吉、塔、蒙、朝、越、老、缅、印、不、锡、尼、巴、阿15个国家国土直接相邻。辽宁和广西因兼有陆地边境和海岸线,又属于东部地区,故不在此文研究范围内。1.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及城市化现状从经济状况来看,根据1999年统计数据,7个边疆省区的固定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0%、外资投资额占全国外资总额的1.8%。虽然在上个世纪末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及2003年开始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行动,但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总量与结构来看,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状况是经济总量较小,国有企业比重偏大,非国有企业比重偏小,合资及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三次产业的比重除西藏以外,基本上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并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同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相比较,这些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第二产业中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所占的比重较低。从城市发展状况看,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有吉林、黑龙江和内蒙。这其中主要是农垦、林区、矿区人口比重大等原因及“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变动导致城镇人口增加。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见下表:从表中可见,人口超过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2个,城市稀缺,大中城市过少。与沿海地区相比,小城市数量较少,规模过小。这种大、中城市过少,城镇布局松散、规模过小的状况,使得城市的聚集效益低,对经济的拉动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得不到有效的积聚和合理流动。2.影响内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从历史上看,中国的近代工业大多产生在东部地区。解放以后,由于历史、国际国内政治态势的种种原因,人们总是把边疆等同“边境”、“边防”、“国防线”,其着眼点仅仅是它的政治方面,强调“屯垦戍边”、“巩固边防”、“保卫边疆”等政治的和军事的地位,而把经济价值放在极其次要的位置。加之地处边缘、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缓滞等客观因素,就使我国广大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长期陷于落后境地。从政策上看,解放后,中央政府出于平衡布局的考虑,力图改变过去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更由于战备的需要,加强了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形成了一批内陆工业基地,如“一五”期间的156项工程和694个项目中,在甘肃就有16个。在106个民用工业企业中,东北有50个。然而,由于这种倾斜投资大多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项目,缺乏辐射力以致未能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其吸收就业和带动经济整体发展的功能较弱,以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的功能差距一直没有消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东部地区依靠特殊政策和率先改革的优越条件加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却相对落后了。从所有制结构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经济,而东部地区历史上本来就是具有较好的乡镇企业基础,对外开放的特殊政策又为这一地区引进外资和港澳台资金,以及建立三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而边疆省区的经济主要是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所有制结构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较低,没有出现东部地区国有经济、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增长局面,与东部地区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距。二、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对这两个地区城市化道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和把握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规律。长江三角洲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10,特大城市有上海、南京和广州,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25个。从整体而言,该地区城市密度大,大中小城镇分布比较合理,彼此形成了密切的社会、经济、生活、文化联系,呈现城市带的雏形,空间布局上已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城镇主群。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转化。另一方面,就是大城市的拉动作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区,正在构造上海国际金融、贸易和信息中心的大部分都市面貌,而把传统产业、传统产品转移到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地区,形成物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互补、互利、互动的统一市场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成为城市工业的配套与补缺,改变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有力支援了农业生产,并为中小城镇的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长三角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乡村社区自身的力量筹集资金,与大中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辐射相结合,促进城市化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城市在人口素质、技术开发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自我发展能力强,其城市化运行机制属于内发式。另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5个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和沪、浙、苏三省、市的常务副省(市)长的沟通渠道和机制已初步形成,从而该区域一体化进程将进入快车道。改革开放前,珠江三角洲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城市化水平很低,发展速度也很慢。1978年,珠三角只有5个城市和32个建制镇,城镇密度很低,每万平方公里只有9个城镇。目前,该地区城镇体系包括特大城市广州、大城市深圳、中等城市5个、小城市18个,以及建制镇401个。城镇星罗棋布,密度达到100个/万平方公里,城镇间的平均距离不到10公里,有些城镇的建成区已连成一片。该区面积占珠三角的总面积不到1/3,但却集中了珠三角一半以上的总人口和3/4的城市人口,以及超过3/4的GDP。与长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珠三角城市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区内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扩散,而是由大量外资快速推动。这些流入的外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投资者由于成本因素区位选择倾向于小城镇,不仅有效推进了小城镇的发展,而且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联度大大提高,市镇之间通过地理毗邻、产业关联等一系列因素而形成都市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由75%左右迅速下降到30%左右,不仅本地农业剩余劳动力为非农产业全部吸收,而且还吸纳了2000万外地劳动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外资主导型区域非农化过程中,珠江三角洲这种自下而上的、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建立在港澳台及外资推动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三、边疆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可行道路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群及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而言就是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要素在一定的空间聚集以形成规模效应,而城市就是这一重要的载体。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财富生产效应。众所周知,21世纪的经济集中表现为城市经济,经济竞争集中表现为城市竞争。提高城市化水平,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我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市场化和工业化等方面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可以说,边疆地区的落后就是城市经济的落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就成为边疆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起点。首先,以培育优势产业带动区域中心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区域内总有一二个增长极的超常规发展,从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如深圳、珠海的迅速发展对珠江三角洲以及整个华南地区的带动效应;上海浦东的崛起对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带动效应;厦门对闽南三角洲的带动效应。我国边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物质技术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城镇化水平低,缺乏具有辐射能力的产业和中心城市。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中心与外围地区的发展关系在现实经济中也就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动的关系。因此,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必须沿着中心地与外围地的发展逻辑,以现有的中心城市为发展极,培育支柱产业,重点投入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要素。如何吸引这些要素流入边疆地区呢一是借助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的机会,采取跟进策略,向发达地区让出来的产业扩展。边疆地区有资源、人力、市场、工资成本低等优势,而东部沿海一带有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目前正在寻找出路,让出原来的主导产业,向更高的主导产业转移。要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通过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发挥资源、技术、工业基础等综合优势,利用“后发优势”,使边疆地区在东南沿海地区目前的水平上起步。二是利用边疆地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发展与邻国的互补经济。边疆地区不可能“克隆”东部地区已走过的发展之路,如广东的外向型加工业;苏南的与城市大工业协作配套的产业;温州模式等城市发展道路。边疆地区只能因地制宜地对外开放,而与邻国发展互补贸易是当前一种有效方式。例如,北部边疆地区包括黑、吉、内蒙,面对的是俄罗斯远东、蒙古共和国及朝鲜,因其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重点应建设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基地及加工工业基地。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发经贸往来;西南边疆地区包括西藏、云南,面对的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特别是云南省要抓住湄公河开发的机会,与东南亚各国开发多种经济形式的往来;西北边疆地区包括新疆、甘肃两个省区,面对的是独联体的中亚和西亚地区。这两个地区工业基础都比较薄弱,应利用新欧亚大陆桥的陆路通道带动经济发展。三是借助西部大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在实现外开内联双推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党中央提出的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两大战略机遇。随着西部重点工程的全部实施和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激活西部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存量向西部流动,从而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又带动包括云南、甘肃等省在内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借助国家政策及资金倾斜,抓住机遇,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及城市功能的转换,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振兴东北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以边贸带动边境口岸城市的发展。外向型经济一直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柱,珠江三角洲是利用外资的海外销售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利用其成本和质量优势,打开海外市场。那么,边疆地区必须发展边贸经济,以口岸城市为切入点,建立贸易网络及产业带,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在我国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发展边境贸易,至少拥有地缘上的、资源上的和口岸上的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如黑龙江省边境开放城市以边贸为突破口,以贸促工,以贸促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资源,建立起黑河、绥芬河等各具特色的、不同规模的外贸出口体系和生产基地。最后,以地域经济带动特色中小城市。一个城市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市本性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强势产业。今日的城市经济竞争,其实是城市优势产业并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品牌的竞争。“大而全,小而全”就会缺乏鲜活个性与特色。城市的经济建设必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这样才能形成“名城效应”,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边疆地区经济不仅具有边贸性,而且还有浓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因而,应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包括旅游业、民族手工制品、民族土特产品等,这些产业应成为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支柱产业。边疆地区的城市化还应该走上发展个性化城市或者特色城市的城市化道路。纵观世界上知名城市,无论大小无一不是产业特色显耀、城市个性鲜明的功能城市。可见,城市的魅力不在其大而全,而在于其特色和强项。总之,边疆地区不能步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的后尘,而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走培育中心城市、构造特色中小城市及发展边贸口岸城镇三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带及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在地区之间乃至全国的流动机制。避免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的产业结构趋于雷同化,没有能够完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正如一些城市问题专家所指出的,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在于做精,重点是城市的特色化和专业化,也就是在特色化的产业和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规模效应及综合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大城市及周边地区在产业链上的整合。

㈣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西部落后原因

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成因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明显加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但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198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2.17:30.30:17.53,而到“八五”期末的1995年,比例为59.00:26.50:14.50。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提高了6.83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3.80和3.0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差距
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20%、50%和30%。其中,东部沿海地区非农业产值已占到农村社会总值的80%左右,农业产值仅占20%。而西部地区非农业产值则仅占20%,农业产值却占了80%。这种经济结构的差距,导致东部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效益较高、风险较小的第二、三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70%—80%则来源于效益较低、风险较大的第一产业。
3、综合性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
东西部地区的总体差距是多方面的,反映在综合性社会发展水平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综合发展水平看,东部大多数省市的综合发展水平的位次在前移,而西部大多数省区的位次在后移。
(2)从社会发展水平的具体指标看
人口素质方面,大学程度人口指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的北京,最低的是西藏(0.66%)和贵州(0.89%)。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人口指标,最高的为青海省32.55%,其次为甘肃36.73%。最低的是北京市10.74%。可见,由于人口素质的问题,西部地区实现小康困难重重。
(3)从反映生活质量指标之一的每百人电话拥有量看,东部为2.6部,西部仅为0.02部。
从以上几个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人口素质较高,社会结构和生活质量也优于中西部地区。
二造成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四个主要原因
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既有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本身方面的原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导致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历史原因与文化背景东西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部地区的黄河上中游,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经济社会重心逐渐南移。但沿海地带经济的发展,内陆相对衰落这种宏观地域结构的变化,则主要还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与商品首先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封建统治、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的影响,许多中西部的城市却相应地衰落或停滞不前。如古城西安三十年代的人口还不及1843年的一半。
2、沿海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效应区位条件的不同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沿海各主要城市均与世界经济有广泛联系,整个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城市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备,这对吸引外资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却处于相对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地形地貌复杂,交通不便,气候条件也差,远离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因此,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但难以引来外资,形不成生产力。
3、政策倾斜与投资倾斜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东部地区给予了一系列倾斜发展的优惠政策,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建起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和一大批沿江、沿边中心城市。同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引进外资、人事制度等方面赋予诸多优惠政策,使这些地区在全国逐步削弱计划控制的改革中,先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客观上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4、深层的产业结构问题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效益差异,是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区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区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性差异往往会导致地区间经济产出水平的巨大差距。据专家研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
西部地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地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

㈤ 哪种经济类杂志更适合大学生投稿,应该怎样投,什么类的文章更受欢迎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长春税务学院(130021)
6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7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八里台南开大学(300071)
10 财贸研究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1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12 学术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 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510074)
1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14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5 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400041)
16 当代经济科学 陕西省财经学院 西安市纬二街(71006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商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4 特区经济 《特区经济》编辑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咀西路椰数花园一栋二单元401室(518048)
5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科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科院(610072)
7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1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2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505室(200020)
13 特区理论与实践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广东省深圳市爱国路市委党校综合楼11层(518003)
14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5 江苏经济探讨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6 湖南经济 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体改委 长沙市五一中路韭菜园新富城富安大楼四层一号(410011)
17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8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9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20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1 南方经济 广东经济学会 广州市黄华路4号之二(510050)
22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23 中国劳动科学 劳动人事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劳动学会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00029)
24 港澳经济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 广州市东山新河浦路6号之一(510080)
25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国家计委(100824)
26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市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27 经济改革 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经济体改委 西安市陵园路南路7号(710061)
28 改革与理论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郑州市政三街1号(450003)
29 改革与战略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 南宁市新竹路5号(530022)
3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1 中国房地产 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 天津市和平区南海路和安里6号(300050)
32 物资流通研究 辽宁省物资集团,了声物资流通协会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54号(110001)
33 城市改革与发展 成都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成都银丝街24号(610017)
34 北方经济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8号(010020)
35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6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37 中国物资流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国物资流通协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100834)
38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内(361005)
39 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河南财经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80号(450002)

会计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100820)
2 上海会计 上海市会计学会 上海市山西路(宜山路口)2230号1415室(200233)
3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4 中国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5 财务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100036)
6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7 广西会计 广西会计学会 南宁市桃源路广西财政大厦(530021)
8 财会通讯 江西财经学院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21号(430070)
9 四川会计 四川省会计学会,四川省财务成本研究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610016)
10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11 财会月刊 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19号大院内(430022)
12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南京市北圩路77号南京审计学院(210029)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审计理论与实践 辽宁省审计学会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38-1号辽宁省审计学会(110032)
15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6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改名为: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学院 太原市南内环街339号(030012)
17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学会 北京市白石桥路甲4号(100086)

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会 北京市西郊白石桥路30号(100081)
3 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长沙市马坡岭(410125)
4 农业经济 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 沈阳市东陵马官桥(110161)
5 中国农垦经济 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市西四砖塔胡同56号(100810)
6 农场经济管理 黑龙江农场管理学会,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会 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41号(150036)
7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8 林业经济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安外胜古南星17楼(100029)
9 农村经济 四川省农村经济学会 成都市青羊宫社科院(610072)
10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11 农村经济导刊 浙江农村工作办公室 杭州市武林路戒坛寺巷25号宏昌宾馆写字楼一楼(310006)
12 江苏农村经济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7栋(210013)
13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4 江西农业经济 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农业经济协会 南昌市北京西路江西省农业厅大楼506室(330046)
15 世界农业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100026)
16 南方农村 广东省农村经济学会,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广州市五山白石岗(510640)
17 乡镇经济研究(改名为:乡镇经济) 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农村经济培训中心,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学院 合肥市西郊蜀山南(230031)
18 生态经济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 昆明市五华山省政府18工程办公室(650021)
19 农村发展论丛 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南昌市中共江西省委大院综合大楼二楼(330006)
20 农业技术经济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白石桥路30号(100081)
21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2 中国农业会计 农业部财务司,中国农业会计学会 北京农展馆南里11号(100026)
23 渔业经济研究 黑龙江省渔业经济学会,黑龙江省渔业经济研究所 哈尔滨市道里通江街178号(150018)
24 中国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号(100011)

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管理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3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科学院总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和平里煤炭科学研究院院总院经济所(100013)
4 中外管理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中心 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望海楼宾馆《中外管理》发行部(100038)
5 福建论坛.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6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声社会科学院 成都市青羊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10072)
7 企业经济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投资公司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255号(330006)
8 管理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12层(100011)
9 经济问题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市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10 经济工作通讯(改名为:中国经贸导刊)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甲3号(100037)
11 现代企业导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A2号中化大厦601室(100045)
12 经济纵横 吉林省经济学团体委员会 长春市文化胡同2号(130061)
13 浙江经济 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省府路九莲村19号(310007)
14 上海企业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上海企业管理协会 上海市延安中路988号(200040)
15 建筑经济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
16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7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成门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8 经济问题探索 云南省经济学会,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昆明市东风东路156号(650041)
19 企业活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郑州市文化路50号(450002)
20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21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400020)
22 经济论坛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石家庄市裕华西路423号(050051)
23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00044)
24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北京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100081)
25 上海经济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05室(200020)
26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市朝外红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100026)
27 企业家 湖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武汉市武昌民主路250号(430061)
28 工业技术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732号(130021)
29 经济师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30 集团经济研究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企业集团研究会 江苏省苏州市胥江路45号(215002)
31 经营与管理 天津市企业管理学会 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16号(300191)
32 国有资产管理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三里河2区11号楼乙楼二层(100045)
33 经济改革与发展(改名为:宏观经济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街25号(100832)
34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35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人民大学校内(100872)
36 邮电企业管理 人民邮电报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宛路11号邮电新闻大厦(100029)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贸易大学(100023)
2 商业经济研究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45号国家内贸局东楼(100801)
3 商业经济与管理 杭州商学院 杭州市教工路29号(310035)
4 价格理论与实践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100837)
5 国际经贸探索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广州市白云区大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10450)
6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7 中国物价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2号(100837)
8 财贸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9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商学院 北京阜成路33号(100037)
10 价格月刊 江西省物价局 江西省南昌市二七北路317号(330006)
11 对外经贸实务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协会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路198号(430079)
12 商业研究 黑龙江商学院 哈尔滨道里区通达街138号(150076)
13 财贸研究:安徽财贸学院学报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4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5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16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对外贸易大学 北京朝阳区惠新东街(100029)
17 商场现代化 国家国内贸易局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二区11号楼(100045)
18 江苏商论 江苏省贸易厅,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 南京市中山北路101号(210009)
19 商业经济文荟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 广州市东山菜园东19号(510080)
20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21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古北路620号(200335)

财政、国家财政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财政研究 中国财经学会 北京市复兴门外三里河财政部科研所(100820)
2 税务与经济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市人民大街102号(130021)
3 财经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黑石礁东北财经大学(116023)
4 财会研究 甘肃省财政学会 兰州市东岗西路616号(730000)
5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6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7 湖北财政研究 湖北省财政厅调研室,湖北省财政学会 武汉市武昌洪山路省财政厅(430071)
8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南昌广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9 四川财政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财政学会 成都市南新街37号四川省财政厅内(610016)
10 财经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1 税务研究 中国税务学会 北京市玄武区枣林前街68号(100053)
12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市西直门外学院路39号(100081)
13 财经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市外西光华村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14 上海财税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5 税收与企业 山西省税务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 太原市水西门大街64号(030002)
16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410079)
17 财经论从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市文一路西端浙江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8 外国经济与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200433)
19 涉外税务 中国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深圳市税务学会 广东省深圳市松园路11号(518008)
20 中国财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北京市万寿路乙27号北京187信箱(100036)
21 中国税务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学街68号(100053)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金融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市丰产路21号河南省人民银行(450002)
2 银行与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支行 武汉市武昌中南路69号(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郑花路29号(450008)
5 国际金融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号(100818)
6 金融与经济 江西省金融学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11楼(330008)
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北京市区郊民巷17号(100031)
8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北京市复兴路丙12号建行总行转(100810)
9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0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北京市复兴路甲23号中国农业银行(100036)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2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3 广东金融 广东金融学会 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南楼4楼(510120)
14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街3号(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8号银都大厦802,809(200120)
16 投资研究 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险 上海市保险学会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9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4楼(518010)

㈥ 武昌火车站到武汉经济学吗有地铁吗

没有直达的地铁, 需要换乘公交:

公交线路:540路 → 轨道交通4号线 → 轨道交通2号线 → 758路,全内程约23.8公里

1、从武昌站容步行约70米,到达武昌火车站东广场站

2、乘坐540路,经过2站, 到达文安路站

3、步行约260米,到达梅苑小区站

4、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经过1站, 到达中南路站

5、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6站, 到达光谷广场站

6、步行约300米,到达民族大道光谷广场站

7、乘坐758路,经过16站, 到达杨桥湖大道程杨湾站

8、步行约100米,到达湖北经济学院

公交线路:66路 → 轨道交通2号线 → 758路,全程约24.1公里

1、从武昌站步行约170米,到达武昌火车站东广场站

2、乘坐66路,经过5站, 到达武珞路地铁宝通寺站

3、步行约290米,到达宝通寺站

4、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5站, 到达光谷广场站

5、步行约300米,到达民族大道光谷广场站

6、乘坐758路,经过16站, 到达杨桥湖大道程杨湾站

7、步行约100米,到达湖北经济学院

㈦ 我国七大经济区中,铁路密度最高的是()区。 A、东北 B、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 C、环渤海 D、东南沿海

C
东北经济区:铁路营业里程14180.2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8.4%,路网密度114.4公里/万平方公专里。
环渤海属经济区:铁路营业里程22928.7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29.7%,路网密度171.8公里/万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及沿长江经济区:铁路营业里程17696.1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23.0%,路网密度119.2公里/万平方公里。
东南沿海经济区:营业里程3780.7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4.9%,路网密度126.4公里/万平方公里。
中部五省经济区:铁路营业里程14281.2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8.5%,路网密度164.0公里/万平方公里。
西南及华南部分省区:铁路营业里程12080.6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5.7%,路网密度46.3公里/万平方公里。
西北经济区:铁路营业里程10823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14.0%,路网密度31.5公里/万平方公里。
资料可能老了点,但估计这题也不新。

㈧ 政治经济学的案例

对企业而复言,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降制低生产成本,尽可能多地把牛奶货源纳入企业内部。以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化,降低成本
这是壮大国内企业实力,最终有与入关后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是
同时,全社会有众多生产牛奶的,s相互竞争,就社会而言,生产无序化,在一定阶段后,经常是生产大于需求。存在类似资本主义社会的测入伏,需要一定的政府引导、计划
政府保护、引导、计划,有个度,竞争与市场有序之间的度

㈨ 武汉的军事经济学院在哪

军事经济学院是培养我军后勤建设人才的高等军事学府,隶属于中国人民内解放军总后勤部。学容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濒临汉水,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齐全,是教书育人、求学深造的理想选择。军事经济学院在汉口罗家墩,在汉口火车站坐512路直达到罗家墩站下车。具体位置在汉口区罗家墩122号,汉口火车站距离较近,从汉口火车站出来之后,往西走,寻找到一个较大的公交站牌,乘坐512路公交车,到达终点站下车,站台附近是一个三路交叉的路口,从站台往东南方向的路口走,直达军校北门。如果从汉口火车站乘坐出租车,可直达北门,也可直达东门或者南大门,车费一般在20元人民币左右。从武昌火车站可乘坐222路公交车到解放大道换乘512路即可到达北门。

㈩ 经济学核心期刊问题

经济理论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2 经济评论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
3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当代经济研究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 长春市人民大街长春税务学院(130021)
6 当代财经 江西财经学院 江西财经学院(330013)
7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福建社会科学院 福州市小柳村(350001)
8 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610074)
9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八里台南开大学(300071)
10 财贸研究 安徽财贸学院 安徽省蚌埠市宏业路243号(233041)
11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楼(100871)
12 学术研究 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 广州市黄华路四号之二(510074)
13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大学 武汉市武珞路114号(430064)
14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5 探索 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重庆市渝州路160号(400041)
16 当代经济科学 陕西省财经学院 西安市纬二街(710061)

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2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中国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3 世界经济研究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97室(200020)
4 西亚非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非洲研究所 北京鼓楼西大街158号(100720)
5 拉丁美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北京1104信箱(100007)
6 东北亚论坛 吉林大学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7 经济学动态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8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100081)
9 东欧中亚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100007)
10 当代亚太 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100007)
11 现代日本经济 吉林大学,中华全国日本经济学会 长春市解放大路123号(130023)
12 亚太经济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350001)
13 国际经济合作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4 国际贸易 中国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市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100710)
15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外贸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029)
16 欧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493室(100732)
17 世界经济文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0433)
18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改名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江苏亚欧区域经济研究所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210013)
19 国际经济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100732)
20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室 北京西城区西斜街36号(100032)

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金融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郑州市丰产路21号河南省人民银行(450002)
2 银行与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支行 武汉市武昌中南路69号(430071)
3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8号华融大厦金融研究所(100037)
4 金融管理科学(改名为: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河南省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郑州市郑花路29号(450008)
5 国际金融 中国银行总行 北京市西交民巷17号(100818)
6 金融与经济 江西省金融学会,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江西省南昌市铁街25号11楼(330008)
7 国际金融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 北京市区郊民巷17号(100031)
8 中国投资管理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北京市复兴路丙12号建行总行转(100810)
9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100836)
10 农村金融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北京市复兴路甲23号中国农业银行(100036)
11 财经理论与实践 湖南财经学院 长沙市西河石佳冲湖南财经学院新址(310012)
12 财金贸易 山西省经贸委等 太原市迎泽大街229号山西省贸易大楼7层西端(030001)
13 广东金融 广东金融学会 广州市沿江西路137号南楼4楼(510120)
14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街3号(100055)
15 上海金融 上海市金融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路18号银都大厦802,809(200120)
16 投资研究 中国投资学会,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所 北京市金融大街25号中国建设银行行政研究室(100032)
17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北京市西郊民巷22巷(100031)
18 上海保险 上海市保险学会 上海市九江路60号(200002)
19 证券市场导报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市深南东路5045号深圳证券交易所14楼(518010)

阅读全文

与沿江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