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经济学中甘蔗跟糖的关系是什么
1、甘蔗与糖的关系,从单个企业来看,是原材料和产品的关系。
2、从产业链、供应链来看,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
3、就甘蔗而言,对糖而言是供给关系。
『贰』 身边的哪些事情属于经济学现象
1、酒与污水定律
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酒与污水定律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
案例: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各方面混乱的单位,尽管他始终保持“英雄本色”,但终究会被其周围的环境所吞没,起码会被那些“污水”染上些“杂色”。
相反,如果一个无德无才的多事者,他能将一个团结、高效的单位很快地变成一盘散沙。
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名利心理,工作中当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撞时,当自己的愿望未得到满足时;
当与别人相比较无论在仕途的提拔、职称的晋升、荣誉的表彰和福利的待遇等方面得失不当而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时,难免要发泄,要向领导讨个说法,要闹个天翻地覆、甚至鱼死网破。
二是我们的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我们的组织原则是建立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能进不能出,不能用也得用”的基础上的。
即使明知他是“害群之马”,也无法将之分离“马群”之外,即使明知“这条鱼腥了一锅汤”,也没办法捞出这条“鱼”去保持“汤鲜”。
处理解决这类现象的办法只能是相互理解、相互妥协和最终容忍。因此,原有的那种理性的凝聚力、团结、向上进取的工作作风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被腐蚀,最终被瓦解。
2、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案例:
越是教授、专家,得到的科研经费多,社会兼职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似乎就是为他们设立的。在科研领域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科研经费的使用基本被垄断,从立项、评选、经费分配基本由少数专家控制。
尽管某些项目从立题到完成与一些专家没任何关系,但是,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成果也必须将某些知名专家的大名冠于首位。这样一来,一般学者的劳动果实都成了专家的“成果”,使少数专家成了科研寡头。
3、木桶效应
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案例:
有一个华讯公司员工,由于与主管的关系不太好,工作时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从而忧心忡忡、兴致不高。刚巧,摩托罗拉公司需要从华讯借调一名技术人员去协助他们搞市场服务。
于是,华讯的总经理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派这位员工去。这位员工很高兴,觉得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拳脚的机会。
去之前,总经理只对那位员工简单交待了几句:“出去工作,既代表公司,也代表我们个人。怎样做,不用我教。如果觉得顶不住了,打个电话回来。”
一个月后,摩托罗拉公司打来电话:“你派出的兵还真棒!”“我还有更好的呢!”华讯的总经理在不忘推销公司的同时,着实松了一口气。
这位员工回来后,部门主管也对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增添了自信。后来,这位员工对华讯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4、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案例: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外出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去休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拾到了。聪明的猛可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猛可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猛可逐渐建立起威望,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猛可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出乎猛可的意料,得到了三块手表的猛可有了新的麻烦,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猛可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群猴也发现,每当有猴子来问时间时,猛可总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猛可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5、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 ,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
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
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
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学十大定律
『叁』 十大经济学原理有哪些
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肆』 请评述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谢谢大家!!!
(1)西方经济学有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第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又称经济人假设,或最大化原则,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第二个基本前提假设是信息完全假设。价格机制是传递供求信息的经济机制,信息完全假设具体体现在自由波动的价格上。最大化原则加上完全竞争假设才能推导出信息完全假设。第三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市场出清假设,它与前两个基本前提假设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是前两者的逻辑推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围绕着对这三个基本前提假设的反思而展开。西方经济学从以上三个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数学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关于“理性人”假设。这一假设条件认为: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行为均是利已的,他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时,总是深思熟虑地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各种可能的机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比较,都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理性人的假设,市场中的每一个人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都是如此。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买者和卖者(我们称之为微观主体)对自身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过程,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市场机制通过对微观主体的诱导进而引起对资源配置的过程。供求双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就会形成市场的动态均衡——我们称之为市场均衡。于是,以均衡过程为核心就形成了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基本分析思路(以教材的图2-1为例):
1、在既定的假设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相遇,双方都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产品市场局部均衡;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相遇,双方也都力图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要素市场局部均衡;
2、静态分析基础上所形成的局部均衡既然是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那么,第一,这种均衡就是一种最佳均衡,任何一种改变对于供求双方的利益格局都会带来再调整,这种状态经济学称之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此时的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置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佳配置,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也就实现了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第三,既然是最有效率的、最佳配置,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制度基础——以私人产权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最好的财产组织制度。
3、最好的制度不等于能够解决资源配置中所有的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为了保持市场经济效率,对于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政府的政策来修补。
(2)
以“理性人”的假设为例。“理性人”的假设是约翰·穆勒提炼、由帕累托最先引进经济学的,其实,理性人的假设一开始就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马氏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具有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由物质向精神深化的特点。而且,精神层次的需求是很难用理性来分析与衡量的,自然也做不到完全理性化;二是西蒙的有限理性说。西蒙认为:“理性是指一种行为方式,它第一,适合实现指定的目标;第二,而且在给定的条件下和约束的限度之内。”[1]通俗地说,人的自身理性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穷尽一切精力去寻求最佳决策,而只是寻求满意决策便罢了。例如围棋对弈,你不可能在对方出一招出穷尽所有的应招,也没有这个必要穷尽所有应招,只要能战胜对方,那怕是多一点成本也认了;三是威廉姆森的机会主义说。威廉姆森说:“理性的有限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因此就需要我们正视为此付出的各种成本,包括计划成本、适应成本,监督成本”。[2]他还说:“我说的投机…既包括主动去骗人,也包括不得己去骗人,还有事前及事后骗人。” 他认为:经济中的人都自利,只要能够利已,便不惜损人;正是由于人的理性有限,才使得有的交易者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环境或利用某种有利的讨价还价地位欺诈对方。四是莱宾斯坦的X低效率理论说。莱宾斯坦认为:人是有惰性的,往往不尽全力去工作,人们往往很难按照接近于完全的计算程序来做出决策;人在顺利的环境下不会激情努力,只有当变化的环境引起的外部压力变得充分巨大时,人们才会改变他的行为;许多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这就提供了免于竞争压力的庇护所。在得到庇护的环境中,企业没有必要使成本极小化。由加强庇护性引起的产品价格提高也许会伴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但投入成本增加的百分率与产出成本增加的百分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五是诺思的意识形态说。诺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和伦理体系,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每个人的个人行为受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协调,“如果每个人都相信私人家庭‘神圣不可侵犯’,那么,可以在室内无人而门不闭户的情况下不用担心房屋会被毁或被盗。如果一个美丽的乡村被认为是公共物品,个人就不会随便扔杂物。如果人们相信政治民主的价值,他们就会把投票当做一项公民的义务来履行。为了所有者的利益,劳动会勤勤恳恳,管理会兢兢业业,契约就会像法律上那样,同样在精神上受到尊重”。[3]
(3)
对于理性人假设条件局限性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地组织好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我们认识清楚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的层次性。我们认识清楚这些局限性并向同学讲清楚这些假设条件的局限性,正是要告诉同学们,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是有层级性的。在初级版的教学中我们只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用的是约束条件比较清楚的假设,这些来学习,有助于我们抓住主干、扔掉枝节,迅速掌握西方经济学主流框架结构;当我们掌握了这些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后再来延伸知识框架,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这丝毫不等于忽视西方经济学理性人假设条件的局限性;
其次,有助于帮助同学认清楚实证分析法的约束条件,从而形成辩证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是建立在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而任何假设条件都不可能穷尽一切变量并达到尽善尽美的,既然达不到如此地完善地步,作出的逻辑推导就只能是“参考资料”,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也不必对于基于实证分析方法而建立起来的模型分析盲目崇拜。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就极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其重要途径。
再次,西方经济学中的任何假设都是进行实证分析的平台,而实证分析方法只是其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分析方法;其实所有的假设都是静态分析的表现。作为静态分析,就有一个分析角度的选择问题,而分析角度的选择——进而所有的假设都带有分析立场的痕迹,因此,实证分析方法中的所说的没有主观色彩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真理。
『伍』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陆』 为什么口香糖或者糖果类的商品会放在收银台处,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
1、经济学上商品的分类有正常品和劣等品,其中正常品根据收入弹性又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奢侈品是收入弹性较高,超出人们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的消费品。一般来说,除非是对口香糖或者糖果有特殊爱好的人(比如有些人很喜欢吃这些,不吃不行等),人们一般不会特别关注这些商品。所以这些商品对一般人们而言是可有可无的。所以,顾客不可能为了一个口香糖之类的转遍整个超市吧,而且口香糖一类的商品本身占地不大,放在超市物架就需要花精力寻找,从而增大购买成本。而放在收银台处,顾客随眼就能看到,容易购买。
2、你可以从营销方面进行分析,除非顾客很少且结账本人购买的商品也很少,一般我们在收银台花费的时间是不短的。比如排队等待是很正常的,这时,只要了解口香糖或者糖果的人都知道它们的功能,无聊或者其它需要的时候就会吃这些。所以,这就会提醒我们顺手买这些了。 这就像下雨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伞一样。比如口香糖,我们在那排队等那么久,我们看到口香糖很难不会想起无聊时可以嚼嚼口香糖,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清心口气等等。
3、而糖果一类的,一般大超市正规的超市,很少将糖果放在收银台的。小超市放糖果,主要是,有时超市为了不找零,如果是几毛钱的话,收银员很可能会给些糖果作为零钱找给顾客。这算是一种捆绑销售,在经济学上。
4、收银台,凡是在超市购物的人都比经过的地方,是个宝贵的销售宣传地方。一般在收银台附近,超市会选一些促销产品或者宣传产品放在那里,这在经济学上的原理很明显,其中之一就是扩大销售量。
『柒』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捌』 经济学中蜜糖效应是什么
大概意思是 你在一个桌子上倒上蜜糖,起初蜜糖的形状像一个山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流成一个平面。用此比喻在经济突发事件中,会有山丘一样的超额利润出现,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利润与其他行业利润趋平。
『玖』 经济师:什么是“甜甜圈”经济学
饥饿营销的一种,通过控制人的心理来达到销售的目的。
倘若你能理解为什么吃货们肯为买羊角甜甜圈排两个小时的长龙,你就懂得了心理学对消费行为的强大影响。
自5月份在多米尼克安塞尔面包店(Dominique Ansel bakery)推出以来,这款奶油夹心、上面淋着诱人糖浆的“甜甜圈+羊角面包”风靡了整个曼哈顿。面包店每天只做200至250个羊角甜甜圈,每个售价5美元不过,就店前排的长龙看来,店家每天可卖出的远不止这个数。
在其网站上,面包店给出了购得众人垂涎羊角甜甜圈的“秘籍”。具体来说,就是建议顾客在面包店8点开门前两个小时排好队,同时还再次声明,每位顾客顶多只能买两个甜甜圈,而且千万别跟黄牛党打交道。是的,就是黄牛党:据闻因为羊角甜甜圈如此难得,有人专门排队后转手将甜甜圈卖出去,甚至卖到30美元一个!
听起来,羊角甜甜圈热潮似乎是另一个纽约市陷入疯狂的例子。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排长龙的痛苦,只为了买新出的小玩意儿,看最新的热门电影或等待人满为患的餐厅空出位子。不管如何,我们不断跟自己说,痛着脚站上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绝对是值得的。
乍一看去,就卖家的角度来说,排长龙似乎没多大意义。多米尼克安塞尔说他们正设法增加羊角甜甜圈每天的出产量,但问题是,为什么要排长龙呢?毕竟,有食谱就可以了呀。事实上,标准经济理论表明供必须应求,既然产品如何受欢迎,为何不让人们更容易购得?
几年前,时任迪士尼研究副总裁的乔马克思(Joe Marks)到东京迪士尼乐园参观时观察到一种特定行为,于是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在边域世界(Frontierland)主题区外一家店前面,游客们排了很长一队,有些甚至已排上几个小时。马克思发现大家是为了买一个廉价的皮手镯(价格不到10美元),手镯可以画上或刻上自己的名字。马克思就不懂,为何这个手镯这么受欢迎,更重要的是,为何园区都没有其他店在卖同样的手镯?当然,迪士尼可以通过减少排队时间来提高游客体验。在马克思看来,公司应该让流行产品更容易购得。
事实证明,马克思的想法真是错得离谱。他观察到的游客通常都是和情人或配偶一起排队。爱人们的耐心等候表示的是对彼此的强烈承诺因为,根据日本的传统,交换皮手镯是亲密关系的标志。正是排队等候买手镯的行为,才使得产品如此备受欢迎。爱人们排队是在向其他游客表示,他们对彼此间的承诺是多么地强烈。
同样地,痛苦排队买羊角甜甜圈也可能因此打响了产品的知名度。许多人都排着队,这传达出你也应该加入潮流的信息。
心理学家和行为决策科学家将此行为叫做“自我传递信号”,即做出向自己传递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决定。即使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能准确地了解自己,但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偏好。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观察起自己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可以自我传递信号的机会。设想你正走向一个跟你讨钱的流浪汉。你可以忽视他,可以给他一些零钱,也可以给他买杯咖啡。如果你给他买了咖啡他也欣然接受,那你的自我感觉如何?非常可能的是,你会为自己感到自豪。为流浪汉买咖啡的行为并不会彻底改变你这个人,但这向你证明你是个慷慨大方、充满爱心又无私的人这就是自我传递信号。同时,由于在我们大脑中,行为比话语要来得有力量,因此你很可能相信自己就是一个正直的人。
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家乔治奎特隆(George Quattrone)和阿摩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1980年早期做的一个试验,再次感受一下自我传递信号的力量。他们带着参与者来到实验室,做一个探究“体育运动心理和医学方面”的研究。实验者跟参与者说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运动后温度快速变化对心率的影响”。接着,参与者被要求做个简单任务:在冰水里抱住自己的胳膊,直至忍受不了为止(仅几秒时间,参与者就会感到痛苦)。任务之后,测试参与者的脉搏,再让他们踩一分钟的健身脚踏车。这就是实验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时,参与者做了另一个冰水任务,接着再测试脉搏。第一阶段确定了对温度变化做出反应的心率基线,第二阶段测试了运动之后,心率对温度变化做出的反应。这个任务主要是为了反映运动员在大热天运动后,畅快冲冷水浴的脉搏情况。
接着事情就变得有趣了。第一阶段之后,实验者跟一些参与者说耐痛是心脏健康的标志。意识到这一点的参与者在第二阶段中,都会坚持把手臂在冰水里泡上更长时间。与此同时,其他参与者被告知低耐痛力是健康的标志之一。了解到这个信息之后,第二阶段中,这些参与者手臂泡在冰水中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很明显,参与者将手臂泡在冰水的时间(不管是长或短)当作健康的迹象。这当然是毫无道理的,他们的心脏健康早就由命运和生活方式所决定。这是另一个自我传递信号的例子。
我们总是试图理解同事、老板、爱人或同行的行为,结果总是无功而返。但即便是看似荒谬的行为比如一大早排N久买个羊角甜甜圈,只要想想这是在向自己传递信号,你会开始觉得这也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