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西方经济学 请求解释公式符号意义汇编 如TR=PQ TR:总收益 P:价格 Q: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
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
收入法:
2.国民收入恒等式:
消去C,得到: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两部门经济中IS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为自变量:
⑴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⑵储蓄函数: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
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
∵ (I0为自主投资)
于是 ——(Ⅰ)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
∴
又∵
∴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0, T=T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d=Y=T0,于是有:
于是: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求导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
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求导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
⑶税收乘数:对T求导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
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
,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1。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或ΔT)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三、IS-LM模型:
1.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IS曲线
⑴投资函数:I=I(r) ——比较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⑵两部门的IS曲线:
由均衡条件 I=S即S(Y)=I(r) 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IS曲线
⑶包含政府部门的IS曲线:
2.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LM曲线
⑴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凯恩斯陷阱
① 公式表示:
② LM曲线的推导图示:
3.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
⑴均衡条件的公式表达:
⑵均衡条件的图示:
解释LM曲线的三个区域的含义:
四、总需求和总供给:
1.总需求函数(也即总支出函数):
——支出总量和价格P的关系
⑴公式:AD=C+I+G+(X-M)
⑵图示: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如右图所示:
2.总供给函数:
AS=C+S+T
图示如下:
㈡ 在西方经济学中MR表示什么 怎样求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
对总收益TR求导
㈢ 完全垄断情况下 垄断企业面临的AR和MR的关系 是什么样子的 谁大谁小
一、设垄断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为P=a-Bq,则总收益曲线TR=PQ=Aq-bQ²,平均收益曲线AR=PQ/Q=P=a-bQ,MR=dTR/Dq=a-2b;所以当垄回断厂商面临的需求答曲线是直线时,其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面,且斜率是后者的二倍。从几何上看,MR曲线平分平均收益曲线与纵轴垂直线段的中点。
二、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目前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的出版为标志,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上述问题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要研究的问题。
㈣ 微观经济学问题TR和MR是什么
TR:表示厂商的收入,价格变化对于厂商总收益的影响的公式为:dTR/dP=Q(1-Ed)
MR: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4)西方经济学mr与tr关系扩展阅读:
边际收益递减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这一法则,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且若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边际产品将会减少。
生产所需的基本要素有四大类: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财货和企业家才能。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就得消耗一定的要素,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这个要素比例是确定的,即当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个要素的投入量势必会影响产量。
从开始投入这个要素,边际产量比较平稳(也有可能因为其他要素的非最佳贡献导致边际产量递增),因为其他要素过剩,能保证这个要素按最佳比例充分利用;达到确定的要素比例之后边际产量则会下降,因为这个要素过剩,没有按最佳比例充分利用,因而会使边际产量递减,最终在其他要素耗尽的之后继续投入该要素出现产量不增。
㈤ 请问经济学中AVC AR MR MC P AC这些指的是什么之间什么关系
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
AR(回average revenue):平均收益
MR(marginal revenue):边答际收益
MC(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
P(price):价格
AC(average cost):平均成本
AC=AVC+AFC(平均固定成本)
TC=VC+FC
MC=dTC/dQ;
AC=TC/Q;
TR=P*Q
MR=dTR/dQ
AR=TR/Q
㈥ 经济学中“AVC,AR,MR,MC,P,AC”这些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
AR(average revenue):平均内收益容
MR(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
MC(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
P(price):价格
AC(average cost):平均成本
AC=AVC+AFC(平均固定成本)
TC=VC+FC
MC=dTC/dQ;
AC=TC/Q;
TR=P*Q
MR=dTR/dQ
AR=TR/Q
㈦ 在西方经济学中MR表示什么
MR是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
MRP是边际收益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
用公式表示为:MRP=MP*MR 其中,MP是边际产品
MR就是针对普通厂商
MRP这个概念是在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中提到的
卖方垄断厂商: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它所面临的产品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
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MRP=W 其中,W是要素价格
㈧ 西方经济学,MR是什么
MR是边际收益,是总收益TR对产出Q求导的函数
㈨ 西方经济学中的t,tr tx 都是啥意思
t
指的是tax
税的意思
TX则是总税收的意思
tr
是total revenue
总收益的意思
㈩ MR在西方经济学中代表什么
Marginal Revenue, 边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