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

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

发布时间:2021-02-02 19:23:52

『壹』 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其实西方经济学并不流行解决矛盾这种说法,这是马克思的分析法,因为马克思认为阶级社会要用矛盾分析、阶级分析。

『贰』 经济学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如果世界的资源是无限的,版就不存在经济学了。举个权例子来说,空气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是无限的,而像土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就需要解决土地配置问题。
PS:个人理解能力太差,其实我也不太明白LZ究竟想问的重点是什么

『叁』 经济学必须解决什么基本问题

经济学家曾经给出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1]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关于思维方式,可以找《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著者:(美)保罗??海恩、彼得??勃特克、大卫??普雷契特科)看一下,感觉对学习经济学很有帮助,关键是培养思维方式。本书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当今流行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绕开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息息相关。正如书名所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肆』 经济学需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

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面对着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能自发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市场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市场经济的自组织过程。
1.市场怎样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
如果市场上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稀缺,其价格会过高,传递出供不应求的信息,生产者就会产生多生产该产品的动机,而消费者就产生少用或不用该产品的动机,进而引起价格下落,直到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
如果某种产品相对于其用途过于丰裕,其价格又过低,传递出供过于求的信息,消费者就产生多使用该产品的动机,而生产者则产生少生产或不生产该种产品的动机,进而带来价格上涨,直至其稀缺程度符合其用途为止。
由此,市场自动解决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
2.市场怎样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者如何组合配置资源。是多用劳动力,还是多用机器设备;是用普通材料,还是用高档材料;是用一般技术,还是采用较高技术。关键是要看其要素组合成本价格是高还是低。如果使用资本比使用劳动力成本低,就采用相对资本密集的生产方式;如果采用一般技术比采用较高技术成本高,那就采用较高技术。企业会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进行产品生产。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生产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由此,市场自动解决了“如何生产”的问题。
3.市场怎样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为谁生产”是指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它取决于市场上的家庭、个人的收入状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格局,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以及生产要素的占有结构。收入格局将决定人们对各种产品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并使产品在社会成员(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由此,市场自动解决了“为谁生产”,即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问题。

『伍』 经济学究竟解决什么问题

所谓的规范经济学(NormativeEconomics)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专经济问题的标准,并属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 经济学涉及伦理信条和提出价值的判断。穷人必须工作才能得到政府帮助吗。应该提高 失业率以确保通货膨胀不会迅速上升吗。美国应否因为微软违反了 反托拉斯法而将其拆分。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到伦理、价值而非事实本身,因此其答案也就无所谓正确或错误。它们只能靠政治辩论和决策来解决,而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分析。

『陆』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经济规律。因为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

『柒』 经济学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学派是产生于15世纪,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和坚持国际贸易、保护国内市场的经济学派。
重商主义学派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大约从15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上半期为早期重商主义,从17世纪上半期到18世纪下半期为晚期重商主义。早期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对外贸易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的原则,代表人物为意大利的安东里奥·塞拉,英国的约翰·黑尔斯和法国的安·德·蒙克莱田。晚期则重视扶植工厂手工业的发展和扩大商品出口,并允许货币出口和发展殖民地转运贸易,主张降低物价和外国竞争,但要求对外贸易出超,获得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詹姆斯·斯图亚特和德国的菲利普·威廉·冯·霍尼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

边际效用
这是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在西欧几个国家的一个科学的经济学派,以倡导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为共同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或称奥地利学派,其主要代表为奥国的C.门格尔、F.von维塞尔和E.von柏姆-巴维克等,在当代尤以哈耶克思想闻名于世,是经济学的“异端”。一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或称洛桑学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L.瓦尔拉斯和V.帕累托。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是J.B.克拉克,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对各种收入的来源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当代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称为“边际革命”,即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这个学派运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后来成为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 新古典经济学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19世纪以来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综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J.S.密尔之后经济学的第二次大综合。他用渐进的观点分析经济现象;用力学的均衡概念和数学的增量概念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的决定;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在静态、局部均衡分析的框架内引进时间因素等。他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主张自由放任,指出经济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被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 制度学派
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历史学派变种。它的主要代表有T.凡勃伦、J.R.康蒙斯、W.C.米切尔等。他们把历史学派的方法具体化为制度演进的研究,对“科学”的经济理论的意义予以否定,是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者,提倡社会变革的改良主义政策。
· 瑞典学派
此外,在北欧出现了以K·维克塞尔(1851~1926)为代表的瑞典学派,提出与马歇尔不同的理论体系,强调投资与储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论,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 演化经济学
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范式不同,演化经济学主要研究竞争中变化发展的市场过程,对应于静态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它以历史的不可逆视角观察经济现象。它研究开放的系统,关注变革、学习、创造。竞争过程是非均衡的,具有路径的依赖性的,被视为一种甄别的机制。实际上,早在1898年,凡伯伦就向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进化的科学?”马歇尔也在《经济学原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家的麦加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非经济力学”。当前演化经济学的热门研究领域有演化金融学和演化证券学等。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以国家主义F.李斯特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以W.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以G.von施穆勒、A.瓦格纳(1835~1917)、L.布伦塔诺(1844~1931)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捌』 经济学是什么它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之外,还有政治、法律、军事、教育、道德、语言、艺术、民族、宗教、家庭等方面的活动和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在所有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因而,除了哲学之外,经济学,特别是作为理论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就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成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必先掌握的思想武器。
任何阶级或学派的经济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哲学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或指导思想。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的。当然,经济学各个学科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生动、具体的材料,对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也能丰富后者的内容,推动后者的发展。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政治、法律等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等,归根结柢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都是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法律等,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是以维护整个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财产和经济利益作为任务的。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法律等,则是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确定的。就是以维护人民的整体利益,维护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为任务的。这种经济基础与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制度、法律等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使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经济学和研究国家制度、法律等的政治学、法学等紧密联系起来。经济学要联系国家制度、法律等上层建筑来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政治学、法学等要联系所要维护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来研究各种国家制度、各种法律等。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经济学与以其他的社会上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学科之间。
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是决定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础;而经济活动又以相互间结成一定经济关系的个人作为生产的基本成员,以家庭为消费和生活的基本单位,由此结成错综复杂的社会活动网络。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动机,并受行为习惯的影响。但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也往往是以一定经济利益的考虑为基础的。

『玖』 经济学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一、经济学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资源是稀缺的;
2、时间是有限的;
3、选择是有代价的。
围绕着解决这三个问题,古往今来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但是由这三个问题延伸出来的新课题历久弥新。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就是要从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来对经济学有个框架上的认识。
首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资源是稀缺的,这也是从人的基本需求开始的。人的生存和发展,衣、食、住、行是需要消耗资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也是不断的提高。但是不是人类所需要的资源都稀缺,至少我们现在认为象空气和阳光,这是人类需要的,还不是那么稀缺。但是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绝大多数资源是稀缺的,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人类的发展史,也就是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人们解决这一矛盾愿望,同时也是经济学这一学科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于是,相对于稀缺的资源更好地满足于人的需求,或者说把有限的资源的效用最大化,用到最需要的人类的需求上去,这就涉及到资源的有效组织和配置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就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个问题,时间是有限的,这是从人的生命特性上来说的。在整个宇宙的变化过程中,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由于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获得资源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得人类用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时间的有限性和获取资源的必要性,同样是一对矛盾。在现代社会中,就是个人(经营者)、组织或者企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这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第三个问题,选择是有代价的。一个国家无法没有限制地拥有它想要的一切物品,因为这要受到资源和可供利用的技术的制约。这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问题。一个国家在利用资源时,必须作出选择,而选择了得到一部分必然丧失了对另一部分的获得,这就是选择的代价。同样,对于一个人或者团体一样,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从事一件事情或一个活动,必然就会丧失了另外的活动。产出的局限性和需求的全面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就是衡量选择的代价,产生商品,用来交换满足需要。国家之间产生了贸易,企业与企业产品的流通,个人与个人之间产生买卖,从而产生了贸易学研究的领域。
经济学无论什么版本,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我们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也就是主要是解决这三个方面的矛盾。

『拾』 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资源是有限的,欲望是无穷的。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