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计量经济学 要先学什么课程呢 要有经济学的基础吗
不用把经济学学完。但是你要是没有什么时间建议你学别的课程吧,计量经济学还是要课堂用心,下课再看看滴。嘿嘿俺当年学的时候全班30个挂了六七个,当然老师要求也比较严格。另外提醒下,这个学科更加注重计量二字,经济倒没有太什么的要求
② 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有什么数学方面的基础
为以后学计量经济学现在要做哪些准备:1、学好数学。数学是工具,也是基础2、学好经济学。3、学会几种统计软件的使用。
③ 零基础自学计量经济学都要看什么书
高数(最好是来数分),线代,概率源论。数理经济学肯定要看的,然后还有到中级的宏微观,宏观经济模型与方法,然后学会用SPSS和eviews,差不多就可以学计量了。速成的话差不多都要一年吧。反正我们是大三下学期才学这个课的
④ 自学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要些什么基础
我第二专业学得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老师原话: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宏观是计量的基础。所以说除了你的数学知识之外,简单翻一翻经济学的教科书是有很大帮助的。
⑤ 计量经济学入门哪本书好
入门(以使用求和符号为代专表):属
Wooldridge, Jeffrey. Introctory Econom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Cengage Learning, 2012.
Stock, James H., and Mark W. Watson. Introction to Econometrics. Addison-Wesley, 2011.
Hill, R. Carter, William E. Griffiths, and Guay C. Lim. Principles of Econometrics. Wiley, 2012.
Verbeek, Marno. A Guide to Modern Econometrics. John Wiley & Sons, 2008.
⑥ 零基础自学计量经济学都要看什么书
樊纲曾经说过要精学计量经济学至少要10年时间。。。
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三者综合,如果只想学学初级计量水平,首先必须把大学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必须学好,其次还要有过硬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起码初级宏微观的经济学知识要知道),有了这些前提,就选一本初级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来学习,目前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都用高教社的《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三版),当然国外教材也不错,有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平迪克的《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还有楼主现在看的古扎拉蒂的书,个人感觉学初级的话还是看国内编的教材,因为基础很重要,国内教材在这方面整理得很系统,国外的就比较零散了,还有与初级计量水平相对应的应用软件Eviews也是需要学习的。。。
中高级的计量经济学就相当有难度了,除了相关必备的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外,英语水平在这个时候也很重要,因为中高级的计量涉及很多前沿的东西,需要阅读和学习外国的原文著作和文献,应用软件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选择,如SAS,Stata,还有处理专门问题的R,高斯软件。。。
⑦ 计量经济学需要具有什么基础
学计量经济学有数学3的水平就足够,越高越好;书籍最好的是古扎拉蒂回的《计量经济学》属于目录答型的计量总纲,这本书基本上把所有的计量问题都讨论到了,某些比较专业性的东西也都提到了,也就是说如果这本书还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你就可以去查专门文献了。必备技能,你一定要会“微积分”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由于计量经济学是工具类学科,研究方向相当的广泛,只要你有数据和理论的课题,都可以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找到变量间的关系。
⑧ 计量经济学入门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应具备的预备知识:
1、《经济学》理论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如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正态分布、t 分布、F分布等概念和性质
3、《线性代数》基础
矩阵及运算、线性方程组等
4、《经济统计学》知识
经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应用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⑨ 零基础计量经济学怎么复习就剩三周了!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复习效果制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呜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⑩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有哪几步
计量经济学,是结合经济理论与数理统计,并以实际经济数据作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计量经济学(英文:Econometrics),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基础,对于经济问题试图对理论上的数量接近和经验(实证)上的数量接近这两者进行综合而产生的经济学分支。
该分支的产生,使得经济学对于经济现象从以往只能定性研究,扩展到同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新阶段。
“计量”的意思是“以统计方法做定量研究”,所以“量”字应读作“亮”,而不读作“良”。
计量经济学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 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 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人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大家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