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河北大学经济法导师

河北大学经济法导师

发布时间:2021-01-21 17:42:08

㈠ 河北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哪个好

西北政法大学不但是我国赫赫有名的“五院四系”,也是立格联盟成员,长安联盟成员,师资专力量水平一属流,另外西安名校云集,属于高等教育资源城市。而整个河北省连一个好的大学都没有,无论学习环境和以后的人脉均无从谈起。

㈡ 河北大学(法学)VS河北经贸大学(法学) 我该如何取舍

当然是河北经贸大学,这几年财经类院校发展的很快,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唯一的财版经类院校,管权理学一直全国一百强,实力绝对比河大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前几年经贸整体是二本,所以没有MBA点。经济学也在全国一百强之列,好像目前还是河北第二位,学科门类没有河大多,排名也就靠后了,但学科实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法学河大已经退到第二位了,经贸的法学已经坐位老大了,法学院的研究生专业有 法学理论、刑法学、 民商法学、经济法学、 国际法学。
并且有法硕招生资格(全国80所),导师都是在省乃至全国法律界有影响力的教授专家。
另外,毕竟河大在保定,而经贸大学位于省会石家庄,所在地区又是石家庄重点开发地区,学校里的老师们和省里的各个部门联系都比较紧密,经贸这几年发展势头强劲,正在一步步走出全国财经类院校共有的无奈--批次低。
经贸大学又要迎来新一次的评估,而且,一流的硬件设施,软件越来越好,经济学在最近几年必然超过河大,三大主干专业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都将稳坐河北老大。走出河北,迈向全国!

㈢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的优秀校友介绍

1961年12月生于北京,哲学硕士、历史学硕士。现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评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85年开始从事台湾问题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多次受政府机构委托从事台湾问题专题分析,参与中国政府对台文告起草。
刘俊海(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经济法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民商法博士学位。同年7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从事商法经济法研究。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赴挪威奥斯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课题为公司的社会责任。1998年9月,受欧盟资助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院从事访问研究,研究课题为欧盟公司法。2000年1月至2001年5月,受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堪萨斯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课题为美国公司法。
刘俊海教授在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之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商法经济法研究室副主任、所长助理兼所务办公室主任、社会法研究室主任等职。兼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导师、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三届上市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委员会委员、多所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乌克兰《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杂志编委等。 1973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入党,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12月任承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2002年8月至今任承德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从事检察工作十多年来,李永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有效地抓好分管的各项检察工作,出色完成了多项重大任务,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2009年,李永志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和“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李永志从检十多年来坚持执法为民,为百姓排忧解难,先后纠正多起错案;不断创新进取,积极摸索出“零缺陷办案”、“零距离接访”等工作机制,先后被高检院记一等功一次,被河北省检察院授予“河北省十佳检察官”称号和记二等功两次,连续五年被河北省检察院评为“优秀领导班子成员”。 唐家三少(1981年1月10日—),自称三少,原名张威,80后网络作家,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律本科毕业。唐家三少连写96个月未断更新,已申请吉尼斯纪录。笔名由来是因为小时候喝豆浆喜欢放三勺糖,糖加三勺,所以叫唐家三少。他曾获得“中国作家富豪榜·网络作家之王”的重要奖项,是收入最高的网络作家之一。

㈣ 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细胞院导师

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细胞院导师包括孟艳、刘朝良、张明、张欣、蔡永萍、袁艺、江版海洋、朱权苏文、范军和杨剑波等。河北大学研究生院隶属于河北大学,河北大学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21年始建于天津的天主教会学校——天津工商大学,先后易名为天津工商学院、津沽大学、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改建为综合大学,定名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0种;有23个二级学院共9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设置最齐全的高校之一。

㈤ 赵金龙的人物简介

赵金龙,1966年12月生,河北沧州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先版后于河北大学图书情报系、权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和武汉大学法学院学习图书馆学、经济法学和民商法学专业,分别获得文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河北大学公司法与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法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金融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法与公司治理、金融法、商法,教学研究领域为双语教学、法律英语。
通过CET4、CET6、BFT与PETS5,2002年获得河北省优秀专家出国培训资格,2003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公派出国留学资格,2004年8月到2005年8月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公司法和金融法。英语达到高级水平,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和合作。

㈥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你是说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办公地址吗?
那是在河北大学的本部,但是老师在新区的教学园区B2都有办公室。政法学院的研究生学习是在新区的.

如果你去本部,那做4路、22路、27路,到河北大学下就可以. 打车一般在10元左右. 注意,不要在火车站内打黑车.要出站打车.

如果你去新校区,则做27路. 这个打车就很远了,大概20-30元.建议做公交.

学校周围宾馆不少,很容易找到的~ 建议直接入住河北大学招待所,价格便宜,环境很好.很安静.而且安全~

㈦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目前共管院有硕士生导师37人 这个很难把所有导师的简介都发上来 望见谅

张之沧,(1948年--),男,江苏邳县人,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专业:科技哲学,现代西方哲学。 1973年入南京大学学习,1978年进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1979年考取南大哲学系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继续留系任教。1984年从师吉林大学哲学系舒炜光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毕业,成为全国第一位科技哲学博士,同年回南大哲学系任职。1987年起担任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0年2月—1991年2月赴美国加州,Pomona大学哲学系进修,研究方向:科技哲学。1993年5月—7月赴美国Hastings Center 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从事国际合作项目《人性与伦理》的研究工作。1993年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场有学会南京秘书处秘书长。1997年调厦门大学哲学系任职,1998年9月调南京师范大学任教,同时被聘为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专长:科学哲学,主要研究领域:西方科学哲学。出版的主要论著、译著有:《重建与优选》、《地球理论的随笔》、《科学:人的游戏》、《揭开科学的奥秘》、《人的深层本质》、《科学哲学原理》、《科学发展机制论》、《人性与伦理》、《艺术与真理》(1999)、《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开放的社会与思想》、《从马克思到德里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等12部,合作著作有:《现代西方哲学》、《科学认识论》、《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方法论》等10部,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有45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承担过国家“九五”规划项目“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国际合作项目“人性与伦理”,以及其他省部级社科项目共11项;获得优秀科研奖12项,其中《生物进化中的偶然性》、《人性与伦理》两项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生命实在论》获江苏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艺术与真理》获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二等奖,《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被评为东南大学科研优秀先进个人;199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学人一等奖。

王小锡,男,1951年11月生,江苏溧阳人。哲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先进文化和道德的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伦理学会执行会长,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政府“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博士点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南京师大学报》等杂志编委。《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主编。

王跃,1959年1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共党员。1982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北京师大“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现任南京师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江苏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主要讲授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等课程,讲课对象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先后承担了江苏省政府“九五”社科规划课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课题:“经济较发达地区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政关系完善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主要代表作是:《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个人专著)、《解放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改革》(个人专著)、《毛泽东研究全书——著作卷》(主编、合著)、《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意识变迁趋势》(论文)等。获得江苏省政府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江苏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

孙建社,1953年11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85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共运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共运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江苏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南京市工人运动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和国际共运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我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曾主持并完成江苏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21世纪高师思政专业教改项目》各1项。参与了国家社科项目“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和江苏省“八五”社科项目“列宁国际政治思想研究”的项目研究。目前主持承担江苏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1 世纪初中美关系与中国国际环境”。近年来撰写专著《世界格局与中国安全环境》1部,主编《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和《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多部教材,发表《亚太大国“伙伴关系”的互动性和不对称性》、《世纪之交对我国安全环境的思考》、《试析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联合国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与发展趋势》、《略论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影响中美关系四大因素》等20多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7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5篇。1999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奖”,2000年获江苏省教学优秀秀成果二等奖。

刘云林,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8月生,江苏省丹阳市人。 1973年1月——1977年8月在丹阳市豆庄铝制品厂工作;1977年9月——1980年7月在丹阳市竹林中学任教;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学习;1984年9月——1986年8月任南京师大政教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委员;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进修伦理学研究生课程;1987年9月——至今,在南京师大工作,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公共管理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委员、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伦理学课程组负责人、江苏省伦理学会理事。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专业课和公共课6门,已出版个人专著1部,两人合著3部,三人合著2部,主编、副主编8部,参著10部。在《江海学刊》、《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20余篇,10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作为第一参加者承担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史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当代中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和江苏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道德的框架体系研究》,另外,还主持江苏省教育厅课题5项,南京师大校级课题5项,获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师大奖励8项。

王永贵,笔名王勇桂,1964年生,山东莒县人,法学博士,中共党员。1990—2003年在黑龙江省社科院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2004年调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现为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均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等。

曹孟勤,(1957年--),男,河北保定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所所长。从事专业:伦理学,自然哲学。研究方向: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现任中国环境哲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伦理学学会理事。 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哲学系,1983年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调入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任教。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万俊人教授,2004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作为优秀高层次人才引进。自2001年起担任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出版主要论著与译著8部,主要代表作:《人性与自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学术界》全文转载;承担过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厅级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孙迎光,男,1959年生,江苏南京市人,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现代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三部:《传承与超越——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主体教育理论的哲学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形象的德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二十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四部

谢世诚,1951年3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1976年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毕业。1988年扬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5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并担任全国太平天国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共党史学会、瞿秋白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政治的教学和研究。其中关于晚清吏治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注意。主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论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晚清吏治问题之研究”,并参加其他多项项目。出版《金瓯悲缺》、《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晚清道光、咸丰、同治朝吏治研究》、《民国山东生活志》及教材共6部,发表论文60余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3次获国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真教授,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马克思主义博士点分析马克思主义方向学术带头人,外国哲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主持人,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伦理学和当代英美哲学。

王建华,1950年1月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1982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治教育专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先后承担教育部科研项目1项、江苏省科研项目3项、江苏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原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科研项目3项。目前主持江苏省“十五”规划项目《经济全球化态势下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先后出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个人专著)、《市场、文化、价值与思想教育》(副主编)、《思想行为、教育、管理》(主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二人合著)等著作4部;参编原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全国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等4部,其中1部为副主编。发表《略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周恩来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弘扬与培育人的主体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等论文30多篇。 近年来先后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1项,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俞良早,湖北武汉人,1951年7月生。1982年9月由浙江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分配至湖北大学工作。1992年6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选拔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人。1998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调南京师范大学工作,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省级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任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高兆明,男,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重点学科伦理学负责人,校重点研究机构“应用伦理学研究所”负责人。 曾进过工厂、插过队,做过医生。1980.1.南通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5.9.进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就读科学伦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4.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7.9.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就读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9.5.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并曾是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梯队培养对象。

㈧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法研究生好考吗就业怎么样

恩,我是经贸法学本科的学生,因为本科和研究生老师大体一样,所以可以内说两句。
个人觉得,经容济法专业在经贸是比较好的专业,师资还算不错。比较注重的是研究方面,所以如果想听那种滔滔不绝的讲授,也许民商和国际经济会比较好一些。但是,关于经济法知识的层次和深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至于好考不好考。。。恩,本校的非常好考,外校的话,英语和政治过关,在专业课上老师还是很少卡人的。

就业的问题,首先,要看你比较倾向于在哪里就业,在石家庄或者河北省的话,应该会有工作,但是法学确实是比较难就业的专业,需要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时候工作经验要比对法条的熟识程度重要得多。
当然,作为法学专业能否就业,过没过司考有时比又笨又研究生本子更重要吧。

㈨ 我想知道播音主持考研学校的排名。

广播电视艺术学
1 中国传媒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3 南京师范大学 A
4 复旦大学 A
5 华版东师范大学 A

B+等(8个): 南昌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B等(8个):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阅读全文

与河北大学经济法导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