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观经济学中会计利润,会计成本,经济利润,经济成本是什么
首先呢,微观经济学里的显成本也就是生产要素的支出这一块是我们说的会计回成本。
而微观经答济学里德经济成本指的就是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就是总成本。
经济利润是用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也就是经济成本)
会计利润是指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就是显成本)之间的差额
⑵ 微观经济学中会计利润,会计成本,经济利润,经济成本指什么
首先呢,微观经济学里的显成本也就是生产要素的支出这一块是我们说的会计成本。
而微观经济学里德经济成本指的就是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就是总成本。
经济利润是用总收益减去总成本(也就是经济成本)
会计利润是指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就是显成本)之间的差额
这样一看就清楚了吧~~~~~~~~~~~~~~~~~~~~~~~~
⑶ 简答题:说明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和联系。(微观经济学王文玉主编第二版第五章的习题)
企业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区别
经济利润是经济学家所持的利润概念。虽然经济学家的利润也是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差额,但是经济学家对利润有严格的定义。对会计师而言: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然而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一结果高估了利润。原因在于: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因此,经济利润就不同于会计利润。
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即:企业为将资源从其他生产机会中吸引过来而必须向资源提供者支付的报酬。这些报酬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我们把企业向那些为其提供资源的非企业所有者所做的货币支付称为显性成本,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源的成本称为隐性成本。
无论是外部资源(如:债务资本)还是自有资源(如:股东资本)都是有成本的,股东投入资本所要的回报不亚于债权人的利息和雇员的工资要求。对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是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用在其他最好用途上能获得的利润。会计师不确认隐性成本,不列入利润表的减项。理由是:没有客观的办法计算隐性成本,会计师不愿意做没有根据的估计。
举例:王某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年薪8万元,存入银行可得利息0.5万元。现决定开一百货超市,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店面房作为超市营业用房,原店面房租收入3万元,还需要雇用5名员工,经营1年后,账目如下:总收入:25万元;成本:6万元;雇员工资:3万元;水电杂费:1万元;总(显性)成本:10万元;会计利润:15万元。
但是这一会计利润不能准确显示企业的经济状况,因为它忽略了隐性成本:王某提供了金融资本、店面和劳动力,发生了隐性成本(放弃的收入),则经济利润:会计利润:15万元;放弃的薪金收入:8万元;放弃的利息收入:0.5万元;放弃的租金收入:3万元;总隐性成本:11.5万元;经济利润:3.5万元。
经济学家和会计师有的“利润”概念意义不同,会计利润=总收入-显性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性成本=总收入-所有投入的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的总收入超过了全部的经济成本,剩余部分归企业所有,这一剩余被称为经济利润即纯利。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差异还应考虑:会计计量基础的不一致,计算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计算经济利润则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法)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现代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经济利润法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理财思想,它的诱人之处在于:以经济利润为企业目标,它既可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企业上下,又与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成本更高的收益目标相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⑷ 财务会计与会计有什么区别
作用:
第一,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企业财务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
第二,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第三,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⑸ [微观经济学]行业长期均衡,超额利润为零,为什么指的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
没有超额利润表示型企业“不会”进入这个市场。当有超额利润的时候,可以想想常说的那种暴利,有暴利就会吸引新资金的进入。
当市场没有超额利润的时候,市场内的企业可以维持成本继续经营
⑹ 微观经济学
经济利润是经济学家所持的利润概念。虽然经济学家的利润也是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差额,但是经济学家对利润有严格的定义对会计师而言:利润=总收入一总成本,然而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一结果高估了利润原因在于: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因此,经济利润就不同于会计利润。
一 、经 济 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
经济 收 入 是指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一定期间的最大花费。这里的收入是按财产法训1的。即:本期收入=期末财产一期初财产。例 :某 企 业年初资产10万元,年末升值为12万元,本年营业收入5万元,则经济收入为7万元,而会计师认为总收入为5万元,2万元资产升值不算收入。理由是:它没有通过销售实现,缺乏客观的收入证据。所以很多企业利用会计的这一缺点,通过虚假交易可以改变收入的做法.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 经 济 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
经济 成 本 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机会成本,即:企业为将资源从其他生产机会中吸引过来而必须向资源提供者支付的报酬。这些报酬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我们把企业向那些为其提供资源的非企业所有者所作的货币支付称为显性成本,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源的成本称为隐性成本。无论是外部资源(如:债务资本)iI是自有资源(如:股东资本)都是有成本的,股东投入资本所要的回报不亚于债权人的利息和雇员的工资要求。对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是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用在其他最好用途上能获得的利润。会计吵币不确认隐性成本,不列入利润表的减项。理由是:没有客观的办法计算隐性成本,会计师不愿意做没有根据的估计。
举例 :
王某 是 某 公司销售部经理,年薪8万元,存入银行可得利息。.5万元。现决定开一百货超市,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店面房作为超市营业用房,原店面房房租收入3万元,还需要雇用5名员工,经营一年后,账目如下:
总收 入 : 25万元
成 本 : 6万元
雇 员工 资 : 3万元
水 电杂 费 : 1万元
总( 显 性 )成本:10万元
会计 利 润 : 15万元
但是 这 一 会计利润不能准确显示企业的经济状况,因为它忽略了隐性成本:王某提供金融资本、店面和劳动力,发生了隐性成本(放弃的收入),则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15万元
放弃的薪金收入:8万元
放弃的利息收入:。.5万元
放弃的租金收入:3万元
总隐性成本: 11.5万元
经济利润: 3.5万元
三 、经 济 利润不同于会计利润以上 分 析 ,很显然,经济学家和会计师有的“利润”概念意义不同,会计利润=总收入-显性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一隐性成本=总收入一所有投入的机会成本。如果 企 业 的总收入超过了全部的经济成本,剩余部分归企业所有,这一剩余被称为经济利润即纯利。笔者 认 为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差异还应考虑:会计计量基础的不一致,计算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计算经济利润则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法)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现代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经济利润法已成为越来越热门的理财思想,它的诱人之处在于:以经济利润为企业目标.它既可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企业上下,又与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成本更高的收益目标相一致,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
⑺ 微观经济学中在成本最小时是否达到利润最大 完全竞争时企业的最大利润是0利润时,那么它还有何存在意义
你是指边际成本最小吗?当价格一定时,边际成本最小的时候,边际利润最大。
完全竞争版市场中,每个生产权者的成本是经济成本。经济成本包括会计成本加上机会成本,而会计成本不包括机会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经济利润是零(经济成本=经济收益),但会计利润是正数(会计成本<会计收益)。
⑻ 问:微观经济学中,为什么竞争企业利润为0,还是要留在市场上书上的解释是经济利润为0,会计利润为正
会计利润指的是企来业家才能的回报,资自本资产的收益等等,经济利润为零时这部分利润是正常获得的。而经济利润指的是除这些会计利润之外的利润,画图的时候把会计利润归到成本里面去了。
经济学的利润包括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超额利润,或者说是超过正常水平的利润)。经济利润为0,不是说企业没有利润,而是说企业没有超额利润,也就是它的利润水平和其它行业一样。
(8)微观经济学中会计利润扩展阅读:
市场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的均衡点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如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卖者和买者众多,没有任何一方能够操纵市场价格。所以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由给定的价格水平P出发的水平线就是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企业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
⑼ 微观经济学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问题
会计制利润。
P=(pq-vq)-f-i
= 1000*100-20000-5000
= 75000
所以选择C
其中
P:利润
p:单位产品价格
q:销售数量
v:单位可变成本
f:不变成本
i:利息
本题没有t 税率。
经济利润
P=75000
OC = 40000+5000=45000
P1 = 75000-45000 = 30000
其中OC是机会成本,是她为了开公司而舍弃的另一个盈利项目。
P1 是经济利润。
所以选择A。
⑽ 会计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区别:
1、拿的学位不同。经济学拿的是经济学学位,大学毕业后是经济学学士;会计学拿的是管理学学位,大学毕业后是管理学学士。
2、所学课程不同。
经济学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以下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各专业培养方案2013年修订版)
学科基础课程:财政学 货币金融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 会计学 计量经济学
专业必修课程: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说发展史 法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转型经济学
会计学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以下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各专业培养方案2013年修订版)
学科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管理学 管理信息系统 统计学 中国税制 经济法
专业必修课程:会计学原理 中级会计学 高级会计学 成本会计学 审计学 财务管理学 现代会计学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学
3、就业方向不同。经济学就业方向是金融领域(银行、证券公司等)、贸易部门、经济学者、保险公司等;会计学就业方向是财务工作(会计、出纳等等)、审计工作、税务工作等。
4、市场需求量不同。每个公司基本上都需要会计学的人才,所以需求比较大,就业面比经济学广。
经济学专业是(包括经济学方向和投资经济方向)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计算机与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与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