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观经济学中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指的是什么 ~
二部门经济:
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还假定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或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这样简单的经济关系称为二部门经济。
三部门经济:
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相比二部门经济,增加了政府部门,但仍假设不存在国外部门,即没有与外国进行进出口贸易。
四部门经济:
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部门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四部门经济中,增加了国外部门,即增加了本国与国外部门的进出口贸易,本国居民通过进口与国外部门发生联系,本国厂商通过出口与国外部门发生联系。
经济公式: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Y=C+I。当假定消费函数C=α+βy ,则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将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此时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α+e-dr)(1-β).
2、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
3、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NX (NX为净出口,NX=X-M)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Y=C+I;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Y=C+S
→→→C+I=Y=C+S
→→→储蓄-投资恒等:I=S;[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GDP)]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Y=C+I+G;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Y=C+S+T(T表示政府净收入)
→→→C+I+G=Y=C+S+T
→→→储蓄-投资恒等:I+G=S+T,即I=S+(T-G);[(T-G)表示政府储蓄]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从支出的角度:Y=C+I+G+(X-M);从收入的角度:Y=C+S+T+K
C+I+G+(X-M)=Y=C+S+T+K
储蓄-投资恒等:I+G+(Ⅹ-M)=S+T+K,即I=S+(T-G)+(M-X+K);投资和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相等
㈡ 宏观经济学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计算时 什么时候用y=c+i+g 什么时候用i+g=s+t
对于三个部门的经济均衡,从支出角度讲,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付,即y=c+i+g
从收入角度讲,国民收入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
在符合经济均衡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收入恰好等于支付,即有:y=c+i+g=c+s+t,消去消费c,那么就得到 i+g=s+t
如果漏出W保持不变,而注入J增加,,则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注入J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量减少。根据注入的构成可以得出推论,投资、政府购买和(或)净出口的增加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投资、政府购买和(可)净出口的减少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下降。
(2)宏观经济学三部门经济扩展阅读: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Y=C+I。
当假定消费函数C=α+βy ,则均衡收入公式是 y=(α+i)(1-β) . 将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此时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α+e-dr)(1-β).
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
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G+NX (NX为净出口,NX=X-M)
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㈢ 宏观经济学!!! 在三部门组成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80+0.8Yd
第二题的答案:
C=80+0.8Yd=80+0.6Y
Y=C+I+G
(1)IS曲线方程:版0.4Y+5r=120
LM曲线方程:0.4Y-10r=45
联立两方程,可知Y=237.5,r=5.
(2)AD曲线方程:1.2Y=240+90/P
AS曲线方程:Y=235+40P
所以P=1,Y=275
(3)假设政府购权买增加G',
AD曲线变为:1.2Y=240+2G'+90/P
AS曲线仍然为:Y=235+40P
因此时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即Y=285
所以P=1.25,G'=15.
(4)假设货币供给增加M'
AD曲线变为:1.2Y=240+(90+M')/P
AS曲线仍然为:Y=235+40P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Y=285,所以P=1.25,M'=37.5
㈣ 宏观经济学12.某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80+0.8YD,投资函数为I=20-5r,货币需求函
IS=Y=C+I+G=80+0.8(Y-0.25Y)
IS=Y=C+I+G=80+0.8(Y-0.25Y)+20-5r+20
IM=M/P=LP=(0.4Y-10r)2
M=90 P=2
(4)宏观经济学三部门经济扩展阅读:
利用It− 1 =Kt− 1 + (1 − δ)Kt− 2,It− (1 − δ)It− 1 = αλYt+ (δ − λ)Kt− 1 − (1 − δ)αλYt− 1 − (1 − δ)(δ − λ)Kt− 2= αλYt− (1 − δ)αλYt− 1 + (δ − λ)It− 1,It= αλYt− (1 − δ)αλYt− 1 + (1 − λ)It− 1 + μ。
利用最新信息的加速模型,根据产出水平的最新信息来确定资本存量的期望值,而不是根据尚未可知的实际产出水平。
㈤ 在宏观经济学中,二部门经济均衡公式是i=s,三部门是i+g=s+t.那四部门是什么呢左边应该变成了
㈥ 宏观经济中的两部门和三部门有什么区别
1、研究宏观经济学时会抄分为两部门经济(家庭和企业)、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和政府)以及四部门经济(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其中前两者又称国内经济,后者又称国际经济。2、在研究国内经济时,投资和储蓄不受外国资金的影响;在研究国际经济时,必须要考虑外国资金对本国的影响,所以宏观经济学的IS曲线要分类研究,它们的均衡表达式会稍有不同。但是基本的逻辑思想是一致的,即投资等于储蓄。这三种IS曲线之间的区别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有非常清晰和细致的介绍和解释,我强烈建议你阅读一下。3、国际金融的IS曲线就是国际经济时的IS曲线,而宏观经济的IS曲线包含以上介绍的三种,所以是后者包括前者,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
㈦ 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方程的推导
书上的式子和抄图中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书上把自变量写了出来,就像数学上的函数y=**, 如果自变量是x 也可以写成y(x)=**, 消费函数c=a+by,由于这里包括政府部门所以收入y应该减去税收t得到实际可支配收入(y-t),于是消费函数变为c=a+b(y-t)。
也可写为:
C(y-t)=a+b(y-t) 又因为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 即i=e-dr 可写成i(r)=e-dr。
步骤如下: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p(M)的集合P={M|p(M)};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
(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5)验证(审查)所得到的曲线方程是否保证纯粹性和完备性。
㈧ 宏观经济学 三部门经济如何影响IS曲线
三部门经济分析比两部门经济增加了税收、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三版个政策变量。
1、税收增权加,如果是一次总付税,IS曲线平行左移;如果是比例税,则IS左移且更陡峭。减税反之。移动距离为税收变化量乘以税收乘数。
2、政府购买支出增加,IS曲线平行右移。减少则反之。移动距离为支出变化量乘以购买支出乘数。
3、政府转移支付增加,IS曲线平行右移。减少则反之。移动距离为支出变化量乘以转移支付乘数。
4、如果以上几个量同时变动,则视综合效果而定。
㈨ 西方经济学中的三部门指的是什么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
两部门经济:两部门指厂商和居民户(家庭),不考虑政府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三部门经济:三部门指厂商、居民户(家庭)和政府,加进了政府收支的作用。
四部门经济:四部门指:厂商、居民户(家庭)、政府和外国,即再加上国际收支的作用。
可以把厂商的本质理解为市场或企业,居民户(家庭)的本质是社会,政府偏指国家财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