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剖析越来越多的“剩女”问题
现在剩男剩女是越来越多了,虽然他们每天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避讳,或者是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他们不愿意走进婚姻殿堂,其实对于剩余得越多,从经济学上也是能够找到一些原因的。
很多媒体都在说剩男才是真正的问题,但是对于任何时代一部分男人结不了婚都是存在必然因素的,比如生育自然因素以及男人从事了一些比较高危的职业,或者是伤亡率比较高的职业等这些。但是如果把剩女的问题解决了,是否也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了男性的问题呢?毕竟男女搭配才是婚姻的关键,所以从经济学上来考虑剩余的问题好像会更加专业一些。
而对于女性如今接受的高等教育,本身就已经比较普遍了。对于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来说,从事工作年龄已经不小了,而没有任何思想方面准备的情况下,面临婚姻这种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即便是那些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女孩儿也会难免犯难,毕竟又要考虑到工作和自己的收入,甚至还要考虑到两个人的性格收入,爱好家庭等等多个方面。
❷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未来剩女会越来越多
因为原本靠男性创造的财富所带来的衣食住行,现在女性也可以自己创造,而有部分男性的观点还停留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上,觉得男人在外工作,女性在家就应该收拾家务、生养孩子、照顾老人;而现实却是女性也要工作,除工作外还需要承担生养孩子、整理家务、照顾老人的责任。也就是说现在的环境无形给女性增加了更多的要求,而男性的要求却从未改变。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现在部分女性的薪资水平比部分男性还高,而男性的心理还停留在以前的思想上,那女性就会觉得男性创造的东西,我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为什么还需要另一个人在旁边指手画脚。如果不能产生精神共鸣,那么女性为什么要放弃原本的生活品质,所以造成剩女越来越多
❸ 请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有剩男剩女问题
我觉得可抄以用微观失业理论来分析。把女男的任何一个当做选择者,剩余那个是被选择者。失业有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剩男剩女问题也一样。自愿形成的剩男剩女,原来以他们的条件,可以找不到,但因为对方的条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所以他们自愿成为剩男剩女。非自愿的正好相反,他们的条件愿意接受大多数的人,但是却没有那么多人愿意选择他们,所以成为了剩男剩女。
❹ 仕的碎碎念:用经济学解释“剩女”为什么越来越多
1/婚姻
是由需求和供给为先决条件的
从1953年到2010年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女出声性别比例从107.56上升到117.94,在最夸张的2004年,新出生男女性别比例甚至达到了121.20。
联合国曾经曰过,一个国家的男女性别比正常范围在102-107之间。我国极不正常的男女出生性别比意味着,从1980年至今的30余年将产生约3000万男性光棍。
但是,事实是,剩女的比例也在显著增加……
所以,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说,剩女越来越多,并不是因为男性的数量供给不足,而是女性的需求产生了变化。
这个需求是什么呢?从接下来的解释中可以一探究竟。
2/婚姻
是一个收入产出和收入再分配的过程
这要从婚姻的动机开始说起:婚姻的行为决定于婚姻的动机,婚姻的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于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还包括经济方面的考量。所以,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
在古代和近代,男女在婚姻中的分工有别,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主。即,男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比如从政、教书、做生意、卖苦力等收入。男人的收入拿回家供整个家庭支出。而女人呢,专职从事家务活动来让家庭正常运转,比如洗衣做饭、生儿育女。在有钱人的家庭,女主人还要指挥家丁们的各种工作。男女通过家庭中的这种分工合作,促进男人专心多赚钱,促进女人家务更卖力。
换句话说,男人被皇上、被老板雇佣,女人被丈夫“雇佣”。这个时候婚姻动机的经济的重要性要高于繁衍和爱情。
但是,在现代社会,女人赚钱能力越来越强,女总统、女CEO、女专家、女技师比比皆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已经成为现实。有研究数据显示,男性结婚率会随着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而明显上升,女性却呈轻微下降趋势。
现代社会中,女人赚钱越来越多,能够很好地支付“居住、养老、赡养父母等家庭开支”,女人对婚姻的经济需求就会显著降低,爱情和繁衍的需求重要性就会显著提升。所以,除非遇到让自己非常心仪的男人、让自己渴望与之生活在一起、渴望与他繁衍后代。否则,女人不会为了经济原因而随随便便把自己嫁掉。
△左为单身与非单身男性年收入核密度分布,右图为单身与非单身女性年收入核密度分布-----代表单身,——代表非单身
PS:该数据来自于壹读君(ID:yiiread)的文章《为什么明明男人多3000万,剩女还越来越多?》
3/婚姻
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高
在日益扩张的大城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男人女人从相识到相爱的交易成本也在显著增加。
第一个交易成本是金钱成本:两人约会吃一顿100多,看场电影100多,购物几百块……如此昂贵的约会成本,相亲和频繁约会其实是很费钱的投资。所以男女双方对前期的约会都是需要考虑的。为什么女人也要考量的?这个时代,女人也会主动在约会中花钱的,好吗!!!
第二个交易成本是时间成本:这么大的城市中遇到一个合适的男人、了解一个男人,都是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的。比如相亲路上一来一回至少2个小时时间,两人看对眼了,约会路上又要一来一回至少2个小时。最要命的是,在即将启程赴约的时候,老板来了个指令——加班!这个时候是选择违抗老板呢?还是选择放弃约会呢?虽然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但是终究还是有人会选择放弃约会的。如此这般的时间成本增加,也让一部分职场女性损失了一部分认识男人、了解男人的机会。
既然女性择婚的成本越来越高,那么剩下来的可能性增加也就是必然的了。
4/婚姻
的沉没成本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所以,当女性单身的时间越长,其沉没成本就会愈高,“我都等这么久了,还没有等到特别心仪的结婚对象,这个时候草草结婚了,那岂不是之前那么多年都白等了吗”?这样的心理会让我这样的齐天大剩越来越不想凑合着结婚了。
剩女现象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当女人不再为了经济原因而结婚,繁衍也不再是第一要务的时候,爱情成为婚姻的第一要因,这本质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所以,无论是越来越多的剩女,还是幸福生活的已婚女性,其实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都是女性自己选择的结果。既然是自己的选择,旁观者就应当理解、尊重。
这种理解和尊重,也必将体现在社会对待剩女们的方式上。而且也会因为社会对于剩女们的方式不同,社会经济效益也会随之产生。
❺ 用国际经济学理论解释剩女现象
金发女郎的困惑(金融学的经典理论)
金发女郎发现总是没有人来追求自己。而她发现身边的那些长得不如她的女朋友们倒是从不缺乏追求者。为此,金发女郎心里很困惑,也很痛苦。她认为自己的条件比别人好,却没有人追求;其他人的长相远不如她,却可以找到幸福的伴侣。金发女郎由此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
造成金发女郎的困惑的真正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那些对金发女郎向往已久的崇拜者们相互之间,以及和金发女郎之间都不能沟通信息。金发女郎的男同学们会这样想:这么漂亮的金发女郎,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有钱的阔佬,比如巴菲特,去追求她。于是长叹一声,转而追求其他女孩去了。而巴菲特在华尔街上巧遇来纽约观光的金发女郎之后,也颇为心仪,但是巴菲特转念一想:这么漂亮的金发女郎,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有年轻的阔佬,比如比尔盖茨,去追求她。于是巴菲特长叹一声,转而与结发老妇相伴去了。金发女郎去微软公司面试时,巧遇比尔盖茨。面对如此佳人,盖茨再也不能正襟危坐了,心中一阵激动,但盖茨转念一想:这么漂亮的金发女郎,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强壮的阔佬,比如乔丹,去追求她。于是盖茨长叹一声,埋头继续与司法部周旋。金发女郎去观看篮球比赛时,邂逅飞人乔丹。面对如此佳人,乔丹岂能坐怀不乱,脑海中翻起千层浪,但乔丹冷静下来一想:这么漂亮的金发女郎,怎么轮得到我来追?肯定有那些比我更英俊的小伙,比如她的什么同学,早就已经把她追到手了。于是乔丹长叹一声,转身继续与篮球叫板。这就是金发女郎的困惑。
使金发女郎产生困惑的真正原因是:那些想追求她的人相互之间都不能互通信息,也不了解金发女郎的尴尬处境和真实想法。结果是每个想追求她的男人都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决定是否要去追求金发女郎。由于大家都预期追求金发女郎一定是极高的门槛,最后造成大家都退缩不前。在这个困惑中,大家只观察到了金发女郎的美貌,只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而根本不知道其他任何信息。最后每个人都相信追求金发女郎的代价将是很高的,因而大家都不采取行动。
我记得去年某本书上面写了这个案例。(好像是《国际金融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营销》)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