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春运票价微观经济学

春运票价微观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1-19 08:38:06

Ⅰ 春运火车票涨与不涨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各有什么好处

涨价:
涨价会降低人们对火车的需求
能缓解火车的运输压力

降价:
人们需求提高
火车票会大卖
能提高营业利润

Ⅱ 2,经济学原理解释每年春运市场的价格波动状况,以及是否应该提价或限制价格.

以下,主要从供需角度来分析

1、服装、皮鞋的消费特点是1)每件衣服或者每双皮鞋一般一个客户只购买一份,不会重复购买,同样商品的边际需求几乎为0;2)消费者对不同款式、价位的服装或者皮鞋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工薪阶层的客户,平时只买大众潮流款式,遇上大幅打折让利会购买中档款式,但是即便高档豪华款怎么打折,他也会嫌贵,不会去购买,对于这样的客户,随着消费档次的上升,边际需求是递减的,而且需求相对于消费档次的弹性应该是偏高的。 而对于富人来说,奢侈品降不降价,他都会去买,甚至有可能降价越多,越不消费。而中低档产品是不论怎么便宜也不会去买的,这样的客户,其需求相对于消费的档次的弹性较小 ————所以消费服装或者皮鞋是不需要限购的

而鸡蛋粮食属于无差异商品,需求相对于价格的弹性是很高的。所以为了保证有效供应,需要限购。同事限购、排队还会造成“热卖”即需求旺盛的预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单纯看供需,春运期间,运力紧张,即供不应求。考虑到运力供给短期内无法大幅提升,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应当涨价。

但是春运属于民生问题,在国内客运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单靠市场的手无法有效提供民生福利,即会出现市场失效。所以需要政府干预,比如限价、补贴等措施,保证民生福利。

3、对于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同的经济学派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仅用比较常见的角度作为前提,即政府主要是市场的监管者,与市场其他主体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且政府是一个统一整体,没有内部竞争。

那么香烟有害人体,同时有吸烟成瘾的商品特质。所以政府有义务对此香烟市场提出限制。比如包装要求提示吸烟有害身体健康,比如限制香烟企业在公共渠道刊登香烟广告,比如提高烟企税率等以限制香烟需求。

香烟销售是暴利行业,会产生很多诸如偷税漏税、假烟等市场现象。所以政府执行特许经营的模式来控制税收渠道、打击假烟制售。

Ⅲ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火车票贩子屡禁不绝,而火车票

火车票抄“一票难求”和火车袭票票贩子屡禁不止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价格管制下,供需关系的极度不均衡,导致了火车票的“供不应求” ,造成寻租行为的大量出现,形成火车票倒卖的“黑市” ,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福利。因此政府的“不涨价”的票价政策,忽略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实际上并不成功。通过改变政府的票价政策,重视市场的作用,适当的采用价格歧视的手段,可能可以达到减少租值耗散,提高社会福利,保证政策有效率的目的。最后政府可以将通过价格歧视定价获取的利润,用于专项帮扶贫困人士或社会弱势群体上,以这种方式来弥补火车票“涨价”可能导致的社会公平性的损失。

Ⅳ 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会产生什么后果用微观经济学知识来解答。。急求

两个因素最重要:
①涨价幅度:如果涨了1元钱,显然没有什么作用。如果涨了1000元,估计车厢就空了。所以要用宏观的理念来指导微观的行动。即所谓宏观微观完全分离的现象不存在。
②适用人群:乘火车人群一般是中低收入者,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在30%就很敏感,100%的价格波动一般难以接受。
所以为了调流春运,使得更加有序,并且不能因调价过头导致流量大幅减少,到达在难以接受的程度就会出现群众事件。因此在微观的执行上,30%是个较好的幅度。既调整了价格敏感低收入人的行期,缓解集中度,又让低收入者让出时期行程,从而节省银子及成本。
具体到微观:成本在人们的敏感梯度上,起着调整人们的消费意识和行动的作用。

Ⅳ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春运难的问题

可以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交通的运载能力有限,在春运交通需求大幅上升,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求接近甚至大于供应,就会产生运载饱和或供不应求的困难局面。
希望帮助到你。

Ⅵ 哪位能给讲解一个微观经济学的问题:春运非高峰期间票价下降会使需求曲线左移

这里的价格引起的是需求的变化,票价下降,对应的卖出的数量就多了,所以需求线右移

Ⅶ 微观经济学问题:我国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结合我国实际做法分析,票价应不应该上涨为什么

这个是我写的论文,您可以参考一下,如果您是应付考试或者论文,请不要生搬硬套,并加以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对春运期间火车票价变动的经济学简单分析
摘要:春运现象由来已久,面对日益严重的买票难,黄牛猖獗等春运问题,铁道部在06年以前曾试图运用价格机制来调节,然而2007年宣布火车票不涨价,本文将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结合市场进行分析,阐明火车票价不能上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春节,是中国人最具传统的节日。每至春节,离家在外的学生、打工者,多会选择返家团圆的方式欢度春节。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骤然聚集,形成极为庞大的客流。这一切都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春运现象。
一.背景介绍
每年春运,几亿人选择乘坐火车回家过年,铁路部门要承担巨大的客运压力,火车票供需严重不平衡,造成每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爆发了买票难,寻租盛行,黄牛猖獗,管理失序等一系列问题。
因为火车票价相对于公路航空要便宜很多,火车的低价格,遍布全国的铁路网使得乘坐火车成为大量回家学生,农民工的最优选择。因而铁路部门就有很大的运输压力,每年铁道部门要增开7000列临时客车,这就使得货运类车的供给量减少,大大降低了铁路部门的收入。
为解决这些问题,铁道部曾在2006年之前要求春运火车票涨价,希望可以用价格杠杆合理分流,根据需求理论,提高价格可以使需求量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铁路部门的压力,起到分流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2007年铁道部宣布,火车票价不再上浮,这是针对中国春运市场的真实反映,本文运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分析春运火车票不具备涨价条件的原因。
二.问题分析
从2002到2006年,票价基本上是硬座上浮15%,其他席别上浮20%,学生票与伤残军人票也有小幅度的变动,但涨价后铁路的实际客流量有增无减,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收入人群基本不会选择乘坐火车,因而票价的变动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
2中等收入的人群不会因为票价上浮几个百分点而选择乘坐飞机,因为火车票仍比飞机票便宜的多;
3对低收入人群,春运的客流主体学生跟农民工,过年回家是文化传统跟感情的需要,对于中国的打工者来说,春运火车票是比牛奶更必需的消费品,票价上浮也不能不买是一种刚性需求。
可以看出,市场规律和价格杠杆在中国春运中已经失去了基本功能。总需求远远大于总供给。而且,铁路运能不像一般商品,其运能的提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春运火车票价只能增加农民工等低收入者的经济负担。而不会改变一票难求的现状。
三.对策建议
2007年铁路部门取消了春运提价的规定,因为对于像火车票这种几乎没有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运用价格杠杆并非是好的选择。那么,如何运用行政手段解决春运问题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1加强管理,加大打击黄牛党的力度,特别是打击铁路内部人员与黄牛党勾结的现象,才能减轻这一问题。
2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京津、武广和郑西高铁开通后,这些线路运输紧张的情况已经大大缓解,黄牛党也失去了市场。
3实现电子票务监管,一旦窗口无票可售,财政部门就全额收取该次火车票的销售收入,并严格执行50%的退票费制度,同时推行实名购票制,至少要在卧铺车厢实行。
2010年春节,铁道部在广州、四川两地部分车站试行火车票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旨在破解春运“一票难求”、打击囤票炒票,目前看效果是明显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实名制实行之后,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等问题马上凸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黄牛党”,似乎也逐渐找到了新制度下的突破口,提前手机旅客身份证,同样加收倒票费。如此,非但不能达到火车票实名制的目的,反而给铁路部门增加了投入,给一大部分旅客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说,春运问题不只是制度的问题,我们要同时在软硬件条件上下功夫,高铁的建设,制度的调整缺一不可。
四.结语
春运现象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铁路运输虽然是国家公共服务部门,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只靠那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也要发挥“看不见手”的作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对春运进行调解,实现双赢。
以上是我的观点,您可以根据您的实际需求进行删减或修改

阅读全文

与春运票价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