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复习
看了上面两个人的评论,想发表一下个人意见。我是今年参加的考研,政治考了75分。是九月中旬开始看的政治,考数学的。我看书比较慢,喜欢细嚼慢咽的通读内容,所以耗时比较多,如果你看书比较快或者记忆力比较好的话可以做适当调整。开始的时候应该将政治这几块部分的大致内容和框架进行通篇了解,头一遍可以不用那么详细,我开始的时候就是过于详细了,看了起航的辅导资料和跨考的辅导资料还有穿插看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题,差不多整个半天都是在看政治,这样看书有一个好处就是正确率会比较高。详细看的地方主要是哲学部分和史纲部分,这两块占的分值不低,而且在看毛中特之前建议先看史纲,这样对于历史过程会比较了解,再根据时间段去记毛中特会比较容易。对于第一遍复习,我建议要控制在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之内,可以根据个人进度做适当调整,我个人其实复习的比较失败,因为进度比较慢,最后毛中特和思修法基的内容都没怎么看就直接做练习题了,到了后来会很慌乱,丝路会不清晰。建议第一遍看的话看大纲解析,通篇看的话会轮廓很清晰,如果你看不进去的话也可以看任汝芬的序列二,那个框架很清晰,重点内容也有标记。看的时候一定要跟着练习题做,看一章做一章题,将错题涉及内容要摘记到教材上。其实考研政治就是不断的重复的过程,做得多了就会发现有很多重题。在十月份之前不要报政治辅导班,因为你内容还不了解就直接跟着辅导班做题会很有挫败感而且复习并不系统,不利于记忆。到了秋天的时候起航会有政治的辅导班,我复习的时候报了好几个班也听了好几个班,起航的,文灯的,跨考的,海文的,海天的,综合考虑觉得起航的真是不错,当然跨考的也可以,但是收费很高。起航的政治一直是强项,里面有个石磊老师,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对于以后做大题有很大帮助。刚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会兴趣很浓,因为和其他科目比较起来会觉得政治比较有意思,而且没有那么枯燥难懂,做几套题之后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差,题目好像也没那么难,所以推荐刚开始看政治的时候可以多加些时间。像和我一起复习的一个同学,连续看三天政治,就将大纲解析和配套题做完了。我觉得“集中力量大事”还是有道理的。至于什么时候看什么书,一天看多少个小时之类的我就不多做赘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主张看自己想看的科目,可以不限时,只要想看就一直看,一直看到升出了想看其他科的时候就马上换,注意,不限时但是要讲究效率,不能在一篇文章上耗几个小时,那就得不偿失了。等到了十一月份是最慌乱,压力最大的时候,很多人到了那个时候都会有一种压迫感,逐渐就缺乏信心,都抱着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了。因为那个时候所有的复习都要进入最终冲刺阶段,基本的复习内容都走了一两遍甚至,那个时候主要是要背政治的答题部分和专业课,但是数学英语呢又得不断的做题,所以时间要安排得衔接得当。这个时候我推荐不要再重复看大纲或者教材了,做题,多买几套题来做,这个时候各个辅导班也都开始出内部练习题做,所以题很多,最后还有两三套模拟题做,你会觉得每天都是做题做题做题,但是效果很好。我后期的时候就是一直跟着起航学习政治,他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会出一个二十天二十题的小册子,我主要就是背里面的知识点了,今年五道大题中了四道。到了后期的时候会发现遗忘速度很快,背了也记不住,所以要每天都重复,个人不推荐光口头在背,要默写,不出声的默写。那个时候你会看到楼道路上很多人在背书,但是效果真的没有在图书馆默写来得效果好,毕竟最后我们是需要写上去的。慢慢写的过程就是增加记忆的过程,光口头背的话,时间很快就可以背完一道题,但是很快也忘了。以上就是个人对政治复习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其实政治只要背了,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不用太担心。加油!
『贰』 政治经济学考研中的重点
对比于2010年大纲,2011年的大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合成一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的分值为22%。这样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序论及社会主义部分已经删掉,保留了资本主义部分。那么针对此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材料分析题的重点预测如下:
· 1.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关系和地位的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2.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3.在当代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开始向自动化生产发展,机械手、机器人、自动控制设备等可以部分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出现了“无人工厂”、“无人车间”,在此情况下,如何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
4.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这三大变化,又使劳动形态和商品形式、财富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与财富和价值创造的关系,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问题,均被尖锐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都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问题。
5.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并用以阐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6.在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基础上,说明商品市场的运行机制。
7.运用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说明08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走高情况下,如何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来保持物价稳定。
8.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及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9.在科学地区分劳动力和劳动的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工资本质。
10.试用马克思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虽然都属于经济发达国家,但工人阶级却依然贫困。
11.运用马克思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原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的不同。
12.论述资本周转制约因素的原理,并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重大意义。
13.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其周期性与经济危机下的宏观调控,在全球经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发挥政府职能。
『叁』 考研中政治经济学应该怎么复习
我感觉的话,复习计划要结合着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复习的话分三步走
1、熟悉基础知识
2、巩固知识(以记忆熟背为主)
3、强化阶段(以考题的形式练手)
4、冲刺阶段(最后的冲刺阶段)
『肆』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求专业课复习经验
专业课复习,想要考高分,这三样一定不能少。目标院校的参考书,大纲要知道是什么;专业课方面的真题模拟题要想办法搜集到;三就是要有一位好的学长学姐极其的重要。不过学长学姐一般不是很好找,我那时候是听别人推荐在天道考研盼盼老师那报的辅导班,给安排的学长学姐特别负责任。了解考研的都知道专业课现在大部分的学校都是自命题居多,教材大纲这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是根本,毋庸置疑,必须要找到,这才是你复习的根本。还有就是真题模拟题这些,这些资料往往比较难收集,可以通过学长学姐,学习官网,学校打印店等方式看看有没有。从真题和模拟题中才能知道学校考察的知识点是哪些,哪些是重难点等等。在这里想说,网上的所谓的学长学姐的资料,还是要多甄别下,免得买到假的错的,影响复习的思路。最后就是万 能的学长学姐,他自身的复习方法,经验,走过的弯路,复试考什么,导师什么性格,学校有没有什么内幕,只有真正考过,经历过的人才懂。
『伍』 考研 政治经济学 问题请教
首先,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要缴纳地租 即绝对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生产部门,其生产价格和商品价值是不一致的。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就意味着,等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支配更多的活劳动,在剥削率相同的情况下,就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农产品的价格高于生产价格,农产品按价值出售,就可以在扣除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后,有一个余额,而这个余额不会像在工业部门那样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过程。
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存在,这个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农产品不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的,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的。只有这样,由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留在农业部门,被土地私有者占有,才成为绝对地租。因而其产生原因也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在讲级差地租时,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的,偶也不懂,反正就是不一样,呵呵,通俗点儿,哪个价赚钱卖哪个价。偶看的书是人大的旧版,红宝书没那么详细,你看以去书店看看最新版的政经教材,会有很多更新和通俗解释。毕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要发展的。
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变化是极具特色的,需要从孙中山平均地权开始研究,这是个重点。考研客观题考的都是前瞻性很强类型。正好今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土地流转等农村土地发展的措施。记住两个原则,集体土地所有制不变和原农民承包权不变。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入,就必须解决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利润转移的问题。农民以土地入股或加入合作,将个人小家生产变成大规模农场或合作制,委托公司管理,就像奶农将自家奶牛送到公司管理,定期分红等等。即使公司破产,这些奶牛或土地还是农民的。这些措施和实践很早就有了,但是需要制度化,以免造成类似城市化问题中的城市土地国有案例中,造成潜在既得利益群体势力增长。
给你个链接
http://hi..com/%BD%FA%D4%B4%C8%AA/blog/item/84654ac60bce541d9d163dd6.html,
深入探讨我国城市与农村土地所有制问题的。
『陆』 考研,央财政治经济学怎么复习啊考试怎么考
政经相对比较简单,但工作量大。淘宝买真题,背诵即可。
『柒』 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复习
在初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准确理解、系统把握本学科中各章节所阐述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规律和观点。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考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有关的知识点。
对单个基本概念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里一定要非常强调“理解”两个字。例如《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五章第一部分我们讲到关于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个基本概念的要害在两点,一是“劳动产品”(这是它的基本性质,反过来说就是未经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属于商品),二是“用来交换”(这是它的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就是自用的产品不属于商品)。如果理解了这两个要点,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阳光”(未经人类劳动)、“农民自产的口粮”(用于自我消费)到底是不是商品。如果能举出现实的例子作为对概念的解释,理解和掌握自不待言。
事实上,在每年政治试卷“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直接考查基本概念、范畴和规律;甚至某些主观性试题的回答,也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基础,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概念、范畴、规律和观点后,才具备了运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可能。
2.深入、多角度理解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规律。学习要靠悟性,不是看谁的学习时间长,平常多思考,多角度揣摩需要深入掌握的重要概念,把握这些概念、规律本身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些概念、范畴、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样做是因为,在历年政治考研试卷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试题,往往并不是简单地考查某个概念、范畴和规律,而是把几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范畴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一点在多项选择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多项选择题往往又是难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个题型。例如在考查“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时,要求考生精确把握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细微点。
3.复习要循序渐进,不要着急。开始过第一遍知识点的时候要认真、深入,不留后患,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在平时学习中就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以至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本身具有一般性,因此,在试卷出题时,往往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比如运用资本积累理论分析失业问题等。
4.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近年来考研政治试卷命题的一个显要趋势,往往是给出一个或几个材料或观点,要求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别加以分析和说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说,经常会与当代经济与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合起来出题。比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会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及形式政策结合起来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