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观经济学问题.APC,APS,MPC,MPS分别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专公式表示则属是:APC=C/Y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S/Y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C/dY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
: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S/dY
消费函数
与
储蓄函数
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㈡ 宏观经济学问题.APC,APS,MPC,MPS分别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APC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APS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S/Y
MPC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C/dY
MPS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S/d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2)宏观经济学mps扩展阅读:
平均消费倾向,又称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例如,一个社会收入为2万亿元,消费支出为1.5万亿元,平均消费倾向就是0.75(1.5/2)。
它是与积累倾向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从长期看,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因而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服从于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关系。
APC和MPC的变化规律:
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是递减的,即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增长幅度要小于收入增长幅度(APC递减),并且越来越小(MPC递减)。APC和MPC递减是凯恩斯的重要观点,是凯恩斯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之一。
MPC是消费曲线C= C0+bY的斜率,消费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应相等,但是长期来看,消费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APC>MPC,这是因为即使收入为零,也会有基本消费C0。因此,0<MPC<1。
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可有三种情况:
C>Y,APC>1
C<Y,1>APC>0
C=Y,APC=1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者对于某一或某一类产品,消费额的变化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比值。边际消费倾向被用于描述由于收入变化,导致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额的变化幅度大小。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而小于1。
①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额与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增加或减少时,边际消费倾向为正。
②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额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方向相反时,边际消费倾向值为负。
③当消费者对某产品的消费额不发生变化时,无论收入改变多少,边际消费倾向都不改变。
㈢ 宏观经济学问题.APC,APS,MPC,MPS分别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S/Y
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C/dY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dS/dY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全部收入增量可以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即:APC+APS=1
MPC+MPS=1。
㈣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其中,第一问中新的均衡收入为什么是550+25
乘数效应。
当政府支出增加后,均衡收入会发生成倍的增加,KG即为政府支出乘数。
因此均衡收入会发生KG*△G=25的变化。
建议你去看下书中关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的介绍。一般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章
㈤ 求宏观经济学选择题解答 求解题知识点求解答过程
4、(0.2) 税收乘数
6、(减少600)转移支付乘数
10、C,税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8、A,可贷资金专理论属
19、B,可贷资金理论
20、D,自主支出乘数
23、A,风险态度,(这个题目有问题,似乎应当将无差异曲线换成效用曲线)
24、C,投资储蓄恒等式
25、D,自主支出乘数
㈥ 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小题,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多
更具已知可以假设为固定税
60x (1/0.3)=60x3.333=200亿
㈦ 宏观经济学: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均衡GDP的增加额是怎么算
增加额为200亿
边际储蓄倾向:MPS
边际消费倾向:MPC
乘数:k
MPC+MPS=1
k= 1/(1-MPC) 或 k=1/MPS
i=k*i'=60*(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