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读后感

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1-18 13:24:48

⑴ 下面的经济学家中,哪个不是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代表人物 A费里德曼B费雪C马歇尔D庇古

A 费里德曼

他是近代货币数量说

⑵ 比较费里德曼等西方经济学者的货币需求观点怎样理解这些观点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他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构造了新的货币需求函数。他的货币理论成为今天各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基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是这样评价:“弗里德曼的思想对现代货币经济理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无法估量。在经济学家中无人出其右。”
笔者认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有几个特点:
1、 引入了消费理论分析中的持久收入假说,将持久收入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2、 将货币也视为一种资产,与其他形式的资产报酬率统一衡量来考虑货币需求问题;
3、 引进了价格水平及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得到实际货币需求,以使其理论与剑桥方程式保持一致。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很大程度上其变化仅仅受持久收入变动的支配。如果想正确分析和预测人们的消费行为与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一定要严格区分两种收入:持久性收入与一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性收入,它其实是每个人家庭或者个人长期收入的一个平均值。
长期来看,平均收入水平比较稳定,消费支出习惯也就相对稳定,不会因为偶然的一时性收入的增加而改变消费习惯,从而货币需求量相对稳定。为维持经济稳定,就要实行货币增长率保持不变的稳定货币政策,认为货币当局根据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来规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的最好选择。
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是一种资产,是保持财富的一种形式。他指出,实际货币需求由总财富与各种不同形式财富的报酬来决定,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如下三种因素:一是持久收入(总财富),二是各种财富的比例与其报酬率,三是财富所有者兴趣与偏好。
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即人力资本;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指生产资料及其他物质财富。人力财富要转化为现实的非人力财富,会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在转化过程中,人们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交易等需要,这一货币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在就业困难时,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较大,所需持有的货币也较多。个人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决定于总财富和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弗里德曼的解释是:非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所以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比重越大,则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越大。

⑶ 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心得体会300字

费里德曼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在近年内世人才真正意识
到他的经济学地位,
承认对历史的贡献。
我最近开始关注并喜欢上了经济,
所以无意间拜读
了他的著作,这是一本畅销书,经济学家斯蒂夫
·
兰兹伯格在《序》中把它算作是一本经济
学的普及读物,
这足以证明此书的经典与内涵。
因为他指出
“弗里德曼在书中所讨论的每一
个问题都是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生动体现”
。的确是,初读此书的确是让人感到轻松
愉快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传递如何从容驾驭生活的经济学思想,
让我们拥有理性使我们不再迷失的观念。

我是一个站在经济学大门之外的人,
不过也曾在网络搜索栏中慎重其事地输入过经济学
的定义,
网上无不篇章大幅地向我们透彻地诠释着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
研究的
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
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
配。
经济学主要进行三点考虑: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
的对象;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

“经济学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
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
”这些看似
富有哲理的经济学定义让我这个想踏入经济学大门透透新鲜空气的初尝者望而生畏,
不过此
番搜索也受益良多,至少让我打破了经济学就是关乎于货币研究的学科这一狭隘的观念。

未曾多年,
一如许久后,
无意间读到的这本富有生活气息的读物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
学》
让我重拾了对经济学这门科目的兴趣,
也彻底地改变了我对经济学根深蒂固的看法。

多哲理性较强的经济学文字,
在起初就将大道理毫不掩饰地大写特写,
这些做法只能将我们
这些初尝者与经济学拉大距离。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让我体会到了一种亲近感,

源于生活又超乎于生活,
降低一下知识的门槛,
提高一些知识的趣味性,
这样会使我们这些
有心者不被众多普遍传播知识的工具所阻挠前进的步伐,
多一份的就是对知识的渴望,
在阅
读此书时我真正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想这也是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
能吸引广大读者
的原因,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氛围中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生活化。

是的,经济学无处不在,经济学很生活。弗里德曼,这位经济学知识渊博的博士,独具
匠心地把经济学原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巧妙结合起来,
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概念化成我
们身边信手拈来的生活琐事,
他在书中提出的不少怪谈及有关分析尤其令人兴味盎然:
在超
市里,
面对着收款台前的一条条长队,
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速度比较快;
在选举时,

们需要决定投票给哪一位候选人;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雇佣合同,我们需要与对方讨价还
价;
„„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
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而这本书很好地介
绍了一些基本经济学原理,
就算是经过一段时间经济学锤炼的人再回头看还是能够发现有所
启迪的。
因为道理虽然很简单,
但是当和生活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无穷的乐
趣,
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那些理论的罗列和背诵。
清晰的逻辑,
幽默的语言,
整本书充满了
智慧,
我们需要用多角度审视问题,
在书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内蕴,
细研此书相信你会很明白
怎么样去更好的购物,排队,赌博,婚姻,投资„„从感性的角度作出理性的决定。

因此,在多年后,有人戏说戴维
.
弗里曼是一个永远令人期待的讲故事高手,他早年就
引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话,

用数学算出结果,然后通俗地表述出来,如果第二步不可
行,那么就不要用数学

,弗里德曼出色地完成了这两步,连

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幸福、富




为什么宝宝会哭

这些生活常事,也被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他以

人是理性的

为前提,
将博弈论、价格理论、均衡等经济学理论,通过

终结日机器

、移民、婚姻等例子在他的笔
下娓娓道来,
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名为

生活经济学


但这里描述的绝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诗
酒花,
解决的不是简单的为了生计或享受生活的问题。
在弗里德曼看来,
经济学既是一种思
考问题的方法,也是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一种思路,而其核心思想就是价格理论
——
揭示价格如何与经济活动相协调。
弗里德曼认为,
没有弄懂价格理论是经济学错误最常
见的核心问题。
为了分析经济这一复杂的、
相互依赖的系统,
弗里德曼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
分析了消费者与消费者,公司的运作,垄断,策略行为、寡头,分配,效率与改善,政府行
为,
市场等话题,
并逐步教会我们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不确定的世界。
弗里德曼在书中处
处努力带给我们关于经济学的体察与感悟,并纠正着我们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他认为,
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于这样一种关于理性的假设:人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
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
弗里德曼提醒我们,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直觉
(特别是带有偏见的直觉)
是不能取代客观分析的,
即使是与很不完善的分析也无法比
拟。
此书让我们深知感性的东西,
用理性的角度分析,
总能让人洞悉常识背后隐藏的必然原
因,有恍然大悟之感,也就享受到了智力上的愉悦。

生活是混乱无序的个体行为的混合,
在纷繁的变化和现象前陷入麻木,
在琐碎的生活中
被惯性思维裹挟着往前走,曾经是我们许多平常人的命运。所幸的是,常识的普及和传播,
使得我们的这一命运不再成为绝对。
所谓常识,
正是人生阅历和积极思考对我们的馈赠,

是教育本身应该赋予年轻一辈的生存利器,它可以帮助人们应对许多似乎无解的人生方程
式。
如今,
费里德曼的
著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大千世界的窗户,
通过它,
我们了解到自
由市场的运作,
价格理论的高度以及有效市场的作用等。
由此,
我们看到他驾驭理论、
解释
复杂事物本质的能力,如同深陷迷宫依然能够逃脱一样。
《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将会成
为我们生活的指南针。
以上只是我读了
《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后的一些拙见,
还请老师
指正,谢谢。

⑷ 下面的经济学家中,哪个不是传统货币数量说的代表人物 A费里德曼B费雪C马歇尔D庇古

A 费里德曼
他是近代货币数量说

阅读全文

与费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读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