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份经济学论文要求1500字 要有摘要 关键词 内容 参考文献、不要太大众、避免重复、在线等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Ⅱ 经济学中需求与供给的摘要如何写
去看《采购师基础》,这个说不清的
Ⅲ 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
[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2011-02-20 00:25"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经济学是什么?它应当是什么?这当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经济学就被认作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用有限的"手段(means"去应付人们无限止的"欲望"。分工和专业化迫使经济学家不去过问那些"手段"和那些"欲望"是否正当或是否高尚。他们把这些问题留给了那些还没有从苏格拉底或柏拉图那儿放逐出去的,依旧很高尚的道德哲学家们。经济学家们也不再关心人的欲望是怎么产生出来的这类问题,那己经分工给了心理学家们(理论的和实验的)。于是现代经济学变成了主要研究如何有效运用现有"手段"的科学。至于经济学应当是什么,我想在文章的结尾处再提及。那些能够缓解人们焦虑与痛苦的东西,应当被叫做"手段"。所以在眼下的世界,"钱"是一种手段,因为用钱可以买到我们欲望着的东西;所以在那个点石成金的故事里,黄金绝对不是"手段",因为他用黄金买不到任何他真正欲望着的东西。"交换",亚当·斯密说交换是人类的天性。总量不变的手段,仅仅由于"交换",满足了更大多数人的更大的需求。这是一种改善,一种有利于一些人而不损害任何人的,经济学家称为"伯累托改善"的事件。"交换"是实现"伯累托改善"的合乎人类天性的方式。用手段生产手段,一直到那些最原初的手段,我们的"知识"找不到任何方式可以用任何手段去生产出他们。这些原初的手段叫做"要素"。时间就是一种要素,因为人类,除了幻想中的"时光机",尚且不知道怎样生产"时间"。从终极意义上说,世界上只有人类时间可以称做"要素",其他要素之有限性盖源于人类没有足够时间去发现更多的资源。理性的人们通过分工增加能够应付他们欲望的手段,即财富。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要实现这可能性,两个制度条件必不可少;(1)分工造成的规模经济的好处必须适当地"分配"到每个参与了分工的人。(2)由大范围交换关系产生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必须能够被规模经济的好处抵偿。其实经济学家把自己局限在"手段"的研究上是为了与心理学家、科学家和工程专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其他种种专家做个"分工"。在这个安排下,经济学研究生产、交换和分配。在生产交换分配中,现代的主流经济学分工研究"交换",从最近几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域看,经济学研究的方向或"研究纲领"正在改变到"制度"方面去,交换的制度,生产的制度,分配的制度;政治的制度,科学合作的制度,组成社会的制度,能促进和不能促进文明的制度等等。研究"制度"的学者们追究制度的根源,认识到一切制度的维持和变化都要以运行那个制度的人所积累的"知识"为基础。复杂的制度,例如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人们关于彼此"权利"的共识上。霍布斯说,人类缺乏这种共识就会陷入"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读后感《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古希腊斯多葛学者说,每个人都知道这种不尊重他人的后果,这件事本身是最重要的,它,做为知识,能使每个人推论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是斯多葛学派理解的"正义",也是现代的"契约主义者"如布坎南、罗尔斯、宾莫尔(Ken Binmore,Game Theoryand Social Contract,1994)所谓的"每个人都试从其他人的位置上看世界"。契约主义者从正义可以推出"道德"。因为"知"经过了上述的推理就是知道"止于至善",不知道这算不算"格物明德"。就这样,我写完了写给《读书》的经济学。对任何理论的把握都是通过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实现的。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在对话中表现为对关键词的解说。欲望,手段,要素,稀缺,信息,交换,分工,规模经济,分配,伯累托改善,知识,权利,正义,道德和宗教。这些就是这个为《读书》写的经济学解说的关键词。写给思考过经济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的读书人,并且故意"空"了许多该写但未写的话。读后感这篇文章并非是经济学入门之类的东西,所以,看了之后,如果我的认知水平还可以的话,我把握到了经济学的本质,却无从了解经济学的细节,比如经济学是如何研究"交换"的,经济学视野里的"手段"有多少,研究手段的话,能解决经济学理论的绝大多数问题吗?另外是关于制度的,"一切制度的维持和变化都要以运行那个制度的人所积累的"知识"为基础",在这句话里,积累是否包含"创新、创造"的意思,知识能否被"文化"所代替?作为传统的体现,文化在制度的维持和变化中有没有重要的作用?怎么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有了知识,却并不把知识进行应用以变化制度--被有关利益方所掣肘。总的说来,就是很有收获,可以此为总纲继续学习。"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摘要"成本",没有选择的自由,谈不上成本。古典经济学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寻常"财富"的来源。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威廉·配第,他说"劳动是财富的父亲,而土地是财富的母亲"。在亨利·乔治明确但仍不严格的理论体系中,财富的意思是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价值则是指一个事物,只要它可以减少人在获取同等幸福时所必须付出的努力,它就有了价值。主观价值论在贝克莱主角的"月亮"和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思想联系。那就是休谟的怀疑论,是理性的哲学基础问题(主义与科学,传统与乌托邦)主观价值论的一个更深层的看法是,没有选择就谈不上有价值,没有选择余地的机会不是机会,也谈不上机会成本。基于选择的成本,现代经济学研究选择的"效率"。这个概念是可以直接从选择的成本概念推导出来的。说一个选择是有效率的,是说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最小。效率是选择的结果。选择是在可供选择的多个行动方案中择一而行。一个行动方案包括三件事:1、行动的目的,2、可用的技术,3、现有的资源。其中,"技术"是指以各种形式储存起来的知识。用时兴的语言来区分技术和资源,前者是"软件",后者是"硬件"。知识(技术)一旦被人知道了,就不再有成本。选择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选择,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法再选择。所以在选择行动方案时,可以使用的技术都是没有成本的(还没有买到的技术不是"可用的")。选择是对资源和目的的选择。知识的所有权是分工的产物。分工的好处是节约劳动时间。分工能够节约劳动时间是由于专业化和知识积累。分工固然节约了时间,可是分工的代价是没有人知道所有人知道的事;而与此同时,是我们一定愿意知道所有人知道的事。〔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一)摘要及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Ⅳ 高级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的内容提要
本书即可供高等学校经济类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高级宠观济学使用,也可作为有关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
Ⅳ 经济学类 论文 【英文摘要】 求翻译~在线等~
Analysis of current branding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f China's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branding strategy of "Wanghe"
Summary: accompanied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oday's world economy, the focus of enterprise competition has shifted from quality and price competition in the past to competitions in company's image, service level, and other relevant considerations of which branding strategy can play a critical role. The reality show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s are severely lacking of understandings for branding strategy, however, what is comforting to notice is that there are also some enterprises who built bright futur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through branding strategy. "Beijing Wanghe Gourmet Food group limited company" is an excellent example. This article uses "Wangh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sis of other brands, summarizes lessons learned, and presents approaches in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branding strategy.
Keywords: Branding strategy, Wanghe,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s; approach
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的内容提要
本书出版以来,承蒙大家厚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且被教育部列为推荐教材,还获得过上海市教委优秀教材奖,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初版由各位编写者合作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后的修改,由作者个人完成,故成功处是合作者努力的结果,差错该由作者负责。
本书各章习题在作者主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中有参考答案。
许多读者在阅读本教材过程中给指出过许多差错,作者非常感激他们的帮助。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本书才能一次次修订再版。作者热忱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帮助我们。
最后还要说明,本书编写和修订中参考了国内外不少论著,限于篇幅,没有一一列出,请谅解。
Ⅶ 帮忙翻译一段摘要,经济学方向。谢谢啦
Use the framework of Hotelling model to create a behavior-based pricing discrimination model to look into the pricing strategy of opoly manufactures A and B with different market strength. Based on the consumers’ choice at their first purchase, both manufactures may exercise discriminatory pricing at the second purchase. However, comparing to the case in which both manufacturers are not able to exercise pricing discrimination, this kind of discriminatory pricing increases the benefits of each consumer while decreases the profit available to each manufacturer.
Ⅷ 求一篇 环境经济学论文 要有摘要 文献参考 3000字 不要太深奥 谢谢
以下这些绝对是原创!因为这是我上环境经济学课交的论文!
题目是《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当然,不少也是从一些经济学书上抄来的
建议你还是不要全抄了,做个参考,自己思考思考挺好的
~~~在这个时候要环境经济学的论文的话。。。楼主是在上交大卫老师的环境经济学吗?
~~~~~~~~~~~~~~~~~~~~~~~~~~~~~~~~~~~~~~~~~~~~~~~~~~~~~~~~~
摘要 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结合实例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经济学分析 治理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把屋子周围布置得像个花园。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幽雅。但实际的得益者并不只限于这户人家.因为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进.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反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建筑工程形成的噪音与尘土飞扬等都污染或破坏了环境,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1 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情况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即具有负的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即社会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2 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性)
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却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补偿。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就会产生广泛的“搭便车”的行为.即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愿为环保行动付费而会乐意坐享其成。这必然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他获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会所得到的社会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么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但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若有外部经济存在的话,则行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处,自然不愿意生产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的产量。结果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2 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2.1 实行征税或补贴的政策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征税,其数额应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它成员造成的损失.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担污染成本从而消除外部影响。对造成外部经济的居民(或企业)。政府则可以采取补贴的办法,使居民(或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利益相等。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政府采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等。则资源配置便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
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2 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
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其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外部性问题。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并补充政府的干预,促进环境管理优化。作为政府,主要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相连。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达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3 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 ,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DP的2.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GDP的1.5%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环境“透支”已相当严重。因此,要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就必须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4 加大审计部门对环保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同时又对环境污染单位执行排污收费制度.环保资金的一收一支构成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建立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反馈报告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做出审计。通过审计,既能监督此类资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益。
2.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宣传,强化全民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人口日、世界动物日等纪念日对青少年开展环保教育.加深巩固下一代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6 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环境资源公共物品与行为外部性两个特点。市场价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体性成本,这样,导致经济行为失去制约,产生市场失灵。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能动性的参与特点。加强对环境污染单位个人和群体的监督,利用公民社会的自主力量.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弥补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不足。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为京城一名身在环保社团中的大学生,最后我想就我参加一些青年环保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来谈谈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邻的燕山,是北京的后花园,它是北京市民带来周末休闲的好地方。北京的东南接入华北平原,是一片开阔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这也就是为什么北京的东南部常常会起雾的原因。但说到北京城里远眺时的雾呢,实际上天气预报从某个时候已经改变了说法——叫“霾”,霾和雾直观的区别就是颜色,自然的雾气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雾气却是灰色的,因为北京尤其是市区的大气污染,已经从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废气为主转变成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了,这也就意味着为北京的空气污染“贡献”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耸的烟囱,而是我们身边川流不息的车流了。这也是北京最大的环境问题——至少对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是这样。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来越多的市民拥有私家车,他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整体上给环境造成了污染,但这种破坏又不能明确让他们来负责和修复,所以北京市现在采取尾号限行的手段,既缓解了交通压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时间经常可以看到蓝天——当然我个人以为这种限制市民行车的强制性措施并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来说大概是比较有效的。如同造纸等关系民生的污染工业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将其一棒子打死,只能尽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于北京春天的沙尘,那的确是外来因素,内蒙浑善达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极低的植被覆盖率也为西伯利亚寒流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尘暴,还要从三北防护林说起。根据一些资料,某些地方所谓的防护林,实际上仅有的几棵小树都细如铁丝,这样的林子怎么能用来固沙呢。三北防护林,虽然一些地方初见成效,譬如多伦等等,但是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商都、化德、正镶白旗一线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严重,那里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黄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也有点点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气问题,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这不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毕竟北京作为北方远海的城市,可以说什么也没有。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样,因为不用负责,如果上游地区的政府只顾自己辖区的经济发展而不顾对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个人建议是之前没有明确提出来的,针对北京来说,就是发挥北京高校环保社团和周边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上看,一个理性的个体确实都在追求获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确实对环保拥有不计收益的热情,虽然他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并不专业,但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励和支持,是会有不小成效的。而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空有热情投入,换来的却多是鼓励而少有实际意义上的支持,这也如同经济学一样,个体的收益或亏空都不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所以我觉得国家在采取宏观手段的同时,也应尽可能对这些志愿者们加以引导,让环保从一个“大人物们的任务”转变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参考文献
纪小卫 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中华环保联合会 2008中国环境保护年度报告
鲁传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郭远凯、李传裕 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经济分析
Ⅸ 经济学论文的摘要 求英文翻译 不要翻译器的· 谢谢谢~~
In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Help th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has become the mainsta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becom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relieve important channel. But in recent years sme financing channel is narrow, financing quantity, less financing structure unreasonable, financing costs is high, cau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ng wa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ummarized the sme financing difficulty of financing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在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In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力军,成为就业压力缓解的重要渠道。
Help th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has become the mainsta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becom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relieve important channel.
但是近些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量少、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But in recent years sme financing channel is narrow, financing quantity, less financing structure unreasonable, financing costs is high, cau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现状及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ng wa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ummarized the sme financing difficulty of financing environm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希望能够帮到楼主、20分给我就好了
Ⅹ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理、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等内容。
本书按结构分5篇18章:
第一篇包括1——4章,侧重于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一般原理的阐释。第1章讨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第2、3、4章分别讨论了公共部门经济领域的三个重要理论范畴: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第二篇包括5——7章,侧重于公共支出理论以及相关制度的阐释。第5章讨论的是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第6章重点考察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以描述有关公共支出增长模型为线索,阐释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种种因素。第7章是对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率的分析,主要介绍了进行公共部门预算决策效益分析的两种方法:机会成本分和成本一效益分析。
第三篇包括8——13章,侧重于阐释公共收入理论及其制度结构。第8章概括讨论了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先后进入考察视野的有税收、公债、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对政府的捐赠、使用费和规费。9——13章则着力于对税收理论及其制度结构的阐释。
第四篇包括14——16章,侧重于阐释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第14章以公债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作为标题,介绍关于公债的一般理论观点。第15、16章则转入对财政政策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财政乘数的讨论。
第五篇包括17、18章,侧重于阐释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第17章研究的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第18章考察的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主要介绍了政府转移支付的基本理论、世界各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