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牛奶与可乐经济学

牛奶与可乐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1-18 03:13:28

Ⅰ 牛奶可乐经济学的牛奶可乐经济学教材版

图书信息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原书第7版
原作名:Microeconomics and Behavior
译者:闾佳出版年:2013-9页数:521
定价:89.9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300175201 第一部分 绪 论第1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你应该先参加工作,还是先去上大学?● 为什么航空公司提供的机上餐那么难吃?1.1 成本–收益决策法1.2 经济理论的角色1.3 常见的决策陷阱1.4 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曲线的运用1.5 看不见的手1.6 父母们希望自家孩子跟“经济人”结婚吗?1.7 博物经济学家1.8 实证性问题与规范性问题1.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章小结第2章 供给与需求● 为什么航空公司机票发售采取先到先得的政策?● 为什么苹果在消费旺季价格下降,海边别墅却在消费旺季价格上升?2.1 本章概述2.2 供求曲线2.3 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2.4 通过调整达到均衡2.5 均衡状态的部分优点2.6 自由市场与低收入人群2.7 价格补贴2.8 价格的分配和配置功能2.9 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2.10 预测并解释价格与数量的波动2.11 供求代数本章概述附 录 税收怎样影响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第二部分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3章 理性消费者选择● 燃油税和退税政策有什么玄机?● 给穷人发现金还是发食品券更好?3.1 本章概述3.2 机会集合或预算线3.3 消费者偏好3.4 最优可行组合3.5 理性选择模型的应用本章小结附 录 消费者预算问题的效用函数解法第4章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为什么野餐器具的本质出现戏剧性变化?● 为什么收入增加以后,购买的某种商品反而更少了呢?4.1 本章概述4.2 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4.3 收入变化带来的影响4.4 价格变动带来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4.5 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4.6 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曲线的总和4.7 需求价格弹性4.8 市场需求对收入的依赖关系4.9 应用:预测经济趋势4.10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本章小结附 录 需求理论的其余主题第5章 理性选择和需求理论的应用● 为什么收取会员费的网球俱乐部还要收取场地费?●为什么游乐园收取固定门票,而不按游乐项目受欢迎的程度单项收费?5.1 本章概述5.2 用理性选择模型来解释政策问题5.3 消费者剩余5.4 整体福利比较5.5 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5.6 跨期选择模型本章小结第6章 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为什么含蓄是一种迷人的品质?●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在职业装上的花销比大城市的人少?6.1 本章概述6.2 信息经济学6.3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6.4 为糟糕结果上保险本章小结附 录 搜索理论与赢家诅咒第7章 偏好探源:利他及其他非利己行为的重要性● 为什么人们有利他的行为?● 为什么人们要去给总统选举投票?7.1 本章概述7.2 利他选择7.3 偏好的战略作用7.4 承诺问题7.5 欺骗行为7.6 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7.7 喜好必须有差异7.8 喜好的重要性本章小结第8章 认知局限和消费者行为● 为什么在棒球界,年度新秀选手的次年表现一般都不好?● 为什么房产经纪经常会带客户看两栋基本一样的房子,其中之一价格便宜、条件又好?8.1 本章概述8.2 有限的理性8.3 非对称价值函数8.4 沉没成本8.5 付现成本与机会成本8.6 幸福感预测偏差8.7 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8.8 判断标准与偏见8.9 认知的心理物理学8.10 实际决策的难度8.11 自我控制陷阱本章小结第三部分 企业及市场结构理论第9章 生产● 为什么一个花盆里出产的粮食总量,养不活全世界的人口?● 为什么建筑工人现场制作墙体,而在屋顶上使用预制结构?9.1 本章概述9.2 投入–产出关系以及生产函数9.3 短期生产9.4 长期生产9.5 规模收益本章小结附 录 生产理论的数学外延第10章 成本● 为什么尼泊尔用人工生产砂砾,而美国用机器制造?● 为什么工会强烈支持最低工资法?10.1 本章概述10.2 短期成本10.3 生产分配10.4 MP、AP、MC和AVC之间的关系10.5 长期成本10.6 长期成本与产业结构10.7 长期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本章小结附 录 成本理论的数学外延第11章 完全竞争● 为什么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成本低?●为什么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18轮大货车突然开始采用机翼型设计?11.1 本章概述11.2 利润最大化目标11.3 完全竞争的四大条件11.4 最高利润点的短期生产条件11.5 竞争性行业的短期供应11.6 短期竞争平衡11.7 短期竞争性均衡的有效系数11.8 生产者剩余11.9 长期生产调整11.10 看不见的手11.11 应用11.12 竞争性行业的长期供应曲线11.13 供应弹性11.14 竞争模型的应用本章小结第12章 垄断● 为什么有些医生和律师会对低收入顾客收取折扣价?● 为什么电影院经营者对学生提供折扣电影票,但爆米花却不打折?12.1 本章概述12.2 垄断的定义12.3 垄断的五种来源12.4 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12.5 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12.6 长期生产调整12.7 价格歧视12.8 垄断效率损失12.9 对自然垄断的公共政策本章小结第13章 不完全竞争● 为什么公司有时会做一笔明知永远也用不着的投资?● 为什么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杂货店比20世纪30年代时少得多?13.1 本章概述13.2 博弈论简介13.3 一些特定的市场控制模型13.4 规模收益递增下的竞争13.5 垄断性竞争13.6 垄断竞争的空间解释13.7 霍特林模型13.8 消费者偏好与广告本章小结第四部分 要素市场第14章 劳动力要素● 为什么雨天难打车?● 为什么闲暇不是吉芬物品?14.1 本章概述14.2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14.3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14.4 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曲线14.5 非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力需求14.6 劳动力的供给14.7 闲暇是吉芬物品吗14.8 非经济学家对劳动力供给模型的反应14.9 市场供给曲线14.10 买方垄断14.11 最低工资法案14.12 工会14.13 劳动力市场歧视14.14 统计学歧视14.15 内部工资结构14.16 赢家通吃的市场本章小结附 录 工作场所安全经济因素第15章 资本要素● 为什么垄断企业的股票,并不比完全竞争企业的股票好?● 为什么投资信息不可靠?15.1 本章概述15.2 金融资本与现实资本15.3 现实资本需求15.4 租金与利率之间的关系15.5 购买资本商品的标准15.6 确定利息率15.7 实际利息率与名义利息率15.8 股票与债券市场15.9 怪异的投资信息15.10 税收政策与资本市场15.11 经济租金15.12 最大负荷定价15.13 生产中的有限资源输入本章小结附 录 详细论述可耗竭资源分配第五部分 外部效应、公共货物品以及福利第16章 外部效应、产权以及科斯理论● 为什么法律允许航空公司擅自驾驶班机超过私人领土?● 为什么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建筑高度限制不同?16.1 本章概述16.2 外部效应的相互性16.3 应用:核电站的外部效应16.4 产权16.5 外部效应、有效性以及言论自由16.6 吸烟规则:公开场合与私人空间16.7 积极外部效应16.8 位置外部效应16.9 税收外部效应本章小结第17章 政府● 电视广播公司根据什么来制定节目?● 政府安排就业,好还是不好?17.1 本章概述17.2 公共物品17.3 公共选择17.4 收入分配本章小结第18章 一般均衡与市场效率● 开放经济进行国际贸易,好还是不好?● 如果取消税收,全世界就会获得更多的好处吗?18.1 本章概述18.2 简单的交换经济18.3 生产有效性18.4 产品结构有效性18.5 国际贸易增益18.6 一般均衡税收18.7 低效行为的其他来源本章小结

Ⅱ 牛奶可乐经济学和魔鬼经济学哪个好

粉丝经济,水浒传里的经济学,魔鬼经济学,社交网络学到的十堂经济学课,大忙人的趣味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等等,财金阅读网站上面有书单,可以根据内容来选择书籍阅读,此外,网站还有有趣有料的原创文章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

Ⅲ 《牛奶可乐经济学》为哪些日常生活中问题提供了经济学的解答

举例:

1.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

在笔记本的生产初期,其购买者大多是需要带着它们国内外到处出差的商务人士。对这些人来说,在国际航班上带着沉重的变压器,实在是一种无法接受的负担。所以,笔记本电脑生产商从一开始就在电脑里内置了变压器。

2.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可乐类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趁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在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收益。

3.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

简单的说,尽管画家大多偏爱正面肖像,可金属雕版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人们难以在硬币上画出辨识度高的正面肖像。硬币上可供作画空间一般不过4厘米见方,由于精细度不够,很难画出一张能叫人轻易辨识的正面肖像。反之,如果只画侧面像,要认出主体来就容易多了。要在硬币上画出足够精细的正面肖像,技术上办得到,但费用极为可观。同时,随着硬币的流通,精致的细节很快就会磨损掉,且正面肖像的精细和复杂,能防止制造伪钞。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 Frank,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作者便从中提取了100多个事例编辑成本书,教会读者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体验到作为“经济学家”美妙之处。

Ⅳ 牛奶可乐经济学:为什么牛奶用盒装,而可乐用罐装

牛奶 VS.可乐: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牛奶总是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却要装在圆瓶里?
在现在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软性饮料的瓶子,不管是玻璃瓶还是铝罐子,都是圆柱形的,可牛奶盒子却似乎者是方的。其实方形容器能比起圆柱形容器能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可为什么软性饮料生产商坚持使用圆柱形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就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并且,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显示,它们仍然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不错,方形容器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一例中来得更划算。因为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也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要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收益。
虽然现在“利乐枕”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牛奶储存成本的问题,“为什么牛奶用方盒而可乐用圆罐”这个问题的解释看起来似乎有点落伍,但是其中关于“产品设计应该考虑成本收益”的经济原理,在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很受用。比如书中提出了另外一个例子:“为什么美元硬币上的人像是侧面的,而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的?”这里再次运用到了这个经济学原理:因为在金属雕版的技术中,把辨识度高的正面人像绘在面积小的硬币上是很有难度的,若是硬要画,要做到精细,费用极为可观;而纸币则不同,它的面积比硬币大,虽然也存在精细制作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但是技术难度所形成的成本差额使得在纸币上画正面人像更为划算。

Ⅳ 牛奶可乐经济学

这不是故弄玄虚,这是美国教授罗伯特?弗兰克在康奈尔大学教经济学课程的时候,收集学生课堂问题和作业而编辑的一本书―――《牛奶可乐经济学》上面的问题,在看到解释后的,才恍然大悟,事情原来是这样子的。也正是这样源于生活、妙趣横生的问题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凭着兴趣,竟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完,现在回想起来,有点遗憾。遗憾的是,没有在阅读中进行仔细思考,没有先对问题进行求解,而直接阅读了后面的答案。这本书的内容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看完后,给我的启示,就是为什么不多问“为什么”? 经济学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人能够根据自身利益的得失来权衡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周边的事物,没有对发生在身边事物的存在性进行思考,更没有对其合理性进行考量,没有对事物的表象进行深入地探究。其实,日常生活中每种事物的背后都蕴含着经济学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习惯了,认为是理所当然,这种思维方式在我阅读这本书时,还在发挥着作用。直到看了此书后,才发现以前的认识水平有多浅,理论与实际脱离的有多大。当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换个角度,会有不同地见解。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生活太累,象个经济学家。看这本书,你千万不要这样的想法,它只是让你觉得经济学就是这样简单又实际。此书收录了多个有趣的例子,根据具体事例理解这些原理,谁都能毫不费力地掌握它。他提取日常生活经验中100多个事例,教会您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在这种愉悦而轻松的阅读中掌握了经济学看似深奥的原理,认识世界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在决策时也就更加富于理性。 试用这两个准则来解释征管中一些现象。为何部分财务人员在纳税申报时,不备齐涉税资料?为何税收管理员在通知纳税人补涉税资料时,财务人员不反对?其实,上述问题的答案在于机会成本上。日常,我们所接触地纳税人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换句话说,就是机会成本较小。如果财务人员业务水平高,如取得中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他们的机会成本较高,在决策时,不考虑周全,损失就会大于收益,在准备纳税申报时,自然会充分准备各类资料,正确填写申报表,准确计算税款,否则,重复意味着损失。那为何税收管理员不将平时工作消化在平时,而热衷于集中整理资料?试用成本效益原则来解释,税收管理员是国家公务人员,虽有各类绩效考核,但其收益变化并不明显,假设这项工作收益恒定,对税收管理员的吸引自然会降低,工作的热情也就不会很高,而我们税收管理员每天付出机会成本,可以根据能力大小来衡量,在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机会成本可能大于收益。 理论来自于生活,现在回答开头的问题:一是因为消费的习惯,可乐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圆柱形拿在手里更方便,而牛奶却不是这样,虽然有的配了吸管。二是产品的不同特性,牛奶需要专门装在冰柜里,运营成本高,用方盒子装无非就是能节省点贮存空间,我们在超市看到可乐大多放在开放式货架上,运营成本低。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装牛奶的收益。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Ⅵ 牛奶可乐经济学1和完整版有什么不同

好像现在市面上一共有三册,分别是《牛奶可乐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2:行为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3:国计民生版》。第一册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但内容也比较浅。后面两册就是有针对的了。

Ⅶ 什么叫牛奶可乐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是今年备受关注的一本书,原名叫做《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著有最畅销的中级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和行为》,他教的微观经济学入门课程每年都会吸引6000多名学生,他布置过这样的书面作业:“利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你亲身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模式中的有趣问题。”而且不要长篇大论,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文章里面不要掺杂复杂的技术,要假设你是在给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讲故事。”
《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一本这样的故事合集。问题千奇百怪,分析工具却相当简单——成本效益原则。当一个行动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这是绝大多数举动的根源。
比如,为什么最畅销的书常常打折销售,而最热门的电影却不打折?
因为对电影院来说,最稀缺的资源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座位。大受欢迎的电影即使不打折也会满座,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电影院有理由不给票价打折。但是书不一样,如果预见到哪些产品更热门,卖家往往可以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库存。卖家给书打折以促进销量,是更有利的做法。
为什么机票现卖价格更高,而演出门票现买却更便宜?
因为航空业主管们发现,出公差的商务人士更倾向于临时决定出行安排,而他们往往是高收入者,要么很富裕,要么可报销,对价格并不敏感。而演出不一样,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到最后一刻才买票,临时买票毕竟要面对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座位等不确定因素。事到临头才在售票口买票的,大多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人。
为什么“维多利亚的秘密”要提供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镶钻胸罩,虽说从来没人买过?
因为镶钻胸罩显然是个很能够吸引眼球的新闻噱头,而且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它的主要价值在于镶钻,而钻石很容易回收,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却非常明显。它改变了人们对送礼物该花多少钱的参照系,把“别人花了几百万美元”的想法悄悄灌输到人们的意识里,于是,花几百美元买上一款高级胸罩就显得没那么荒谬了。
为什么男性立法者也赞成废除一夫多妻制呢?
很多人觉得一夫多妻制对女人不利、对男人来说倒是件好事。其实,对于一部分男士来说,一夫多妻制的确是有利的,但是,多妻制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供应量持续短缺,不少男人完全结不上婚,男人面临的压力更大,所以,禁止多妻制的法律实际上充当了一种限制恶性竞争的协议,以免男人过得太辛苦。
为什么某企业奖励员工一辆豪华轿车,而不是等值的现金?
经济学家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最好的礼物,往往是我们想要但是又不舍得买的东西。被奖励,等与别人帮着自己做出了选择,自己可以开开心心享受奖品,又无需为自己的奢侈行为感到愧疚。
为什么很多酒吧喝一杯清水卖四块钱,但咸花生却可随意索要?
理解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花生的生产成本虽然比水高,但花生和酒是互补的。客人花生吃得越多,要点的酒或者饮料也就越多。水虽然几乎没有成本,但是客人水喝得越多,点的酒自然也就越少了。所以,即便水成本更低,酒吧还是要给它定个高价,打消顾客的消费积极性。
书中提出了100多个这样的问题,全部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涉及产品设计、供求关系分析、公用品、人际关系、心理学、职场风云等等各个方面,作者说“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这也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人人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生活现象,我思故我在,人生因此充满乐趣。作为一个“从没上过经济学课的亲戚”,这种书让人读得真是高兴。别出手眼,独特的观察角度,如同一场美妙的智力探险,情趣盎然。不枝不蔓,一个圈子也不绕,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没有高深的数学模型,成本效益原则,边际效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都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如同高手,无招胜有招,手中不需藏利器,拈花飞叶,皆可伤人,何必非要倚天剑、屠龙刀?
洒家依葫芦画瓢,也举出两个故事来试试看。
第一,限塑令一出,为什么大超市积极响应,农贸市场的商贩却我行我素?是他们缺乏环保意识吗?
这不是素质问题,是成本收益对比问题。通过限塑令的实施,大超市不但可以节省下每年几十万元的的免费塑料袋,而且还可以从几毛钱一个的环保塑料袋、几元一个的无纺布袋中获取利润,同时还营造了环保的正面形象,当然积极得多。而农贸市场的多家商贩们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不能提供免费塑料袋的,可能就把顾客赶到隔壁那家菜摊去了。
第二,为什么买盗版书会有内疚感,而从网上在线收看、下载视频,大多数人完全不内疚?
首先,是书籍往往是个人作品。我们买盗版书侵害到了这个人的利益,一个具体的受害者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内疚感。而电影背后往往是一个团队、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我们就不太容易惭愧。而且,很多小众电影,在院线市场和碟片市场根本无法看到,因为这种电影的市场太小,商家无法从上映和出版碟片中获利。这种即使想花钱买正版也无处可买的无奈也冲淡了负疚感。
这样观察、分析身边的现象,着实很有趣。德谟克利特说,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也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我们没有德谟克利特那么伟大,能一生以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必然性为至大乐趣,但起码,了解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总是有意义的吧?积极地思考,总胜过浑浑噩噩,不是吗?
当然,如果你拒绝动这类脑筋,坚信只要存在的事物必定有它的道理,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然后见怪不怪,当然也是一种活法,也未为不可。

Ⅷ 牛奶可乐经济学总共几本

共有三本,

第一本为:
牛奶可乐经济学;
第二本为:
《牛奶可乐经济学2(行为经济学版)》是《牛奶可乐经济学》的续篇。作者以更加专业的角度来阐释生活中的博物经济学案例。
第三本:
牛奶可乐经济学3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网络的内容:
http://ke..com/view/2150169.htm
http://ke..com/view/1615620.htm

Ⅸ 《牛奶可乐经济学》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价值

阅读价值:

《牛奶可乐经济学》将枯燥无味的经济学理论原理变得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深入浅出地引入知识,引发读者对经济学的兴趣并教会读者尝试着以书中所讲的方法深入地观察和思考身边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能教给我们知识的书有很多,但是教会我们思考方式的书并不对,《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为数不多的书籍,书中内容并不会仅仅展示给我们几个简单的案例,作者会进而从成本效益原则、法律法规定律、市场竞争机制等各个方面入手,再进一步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


Ⅹ 牛奶可乐经济学写作背景是什么呀

牛奶可乐经济学写作背景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

阅读全文

与牛奶与可乐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