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古典经济学内部见解

古典经济学内部见解

发布时间:2021-01-17 20:01:04

㈠ 什么是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是什么

古典经抄济学:是凯恩斯袭理论出现以来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制办法。 主要观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为当时最普遍的经济现象,由价值、地租、利润、工资及货币理论构成。各个当时的经济学家的理论都包括以上几点。各个经济学家的不同也只是关于这几方面的观点不同,其经济理论涉及范围相同。不过斯密特别关注了分工,李嘉图特别关注了分配及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配第只关注产品价值决定问题。到后来斯密关注的范围的扩大到如何增加财富,再到后来李嘉图在经济学中又增加了分配财富的问题,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围经历了一个扩大的过程

㈡ 古典经济学宏观结构的要点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
亚当·斯密的继承者之一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他以一部被后人称为人口论的著作而闻名。而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同于斯密的体系,甚至有人将此称为“李嘉图革命”。李嘉图的成功曾吸引了一批跟随者,其中有著名的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这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斯密在讲到这一点时,总是谆谆地开导人们,国家大事相比个人更重要。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古典经济学似乎是想告诉人们,顺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保持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会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但他们又看到劳动分工是受条件约束的,资本的积累会使现有的劳动分工以更大的规模出现,并表现出工资的随之上涨,而劳动分工的发展却不易实现,这将使资本积累受到劳动分工发展跟不上的影响。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产生了自身的矛盾。李嘉图特别强调过这种矛盾,不过他的解释也不能消除这种核心思想中的矛盾。
关于废除《谷物法》的争论是古典经济学争取自由贸易主张的一部分。一些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其中著名的有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指出,一个国家能够从进口甚至那些它以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中获益,只要它在生产其他商品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按照这一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将其生产能力更多地集中在比较起来优势更大的产业上。休谟研究的国际收支问题的成果为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将通过黄金的流出来减少货币供给,从而也降低物价水平,使得出口具有竞争力而进口的吸引力减少,这一均衡机制将持续地发生作用,直到黄金外流暂停,收支进入平衡为止。而李嘉图等人的看法是,当黄金外流时,作为货币供应的一部分纸币发行必须收缩,因为黄金外流是物价水平太高的一种征兆。这些思想至今不无启发意义。
后来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卡尔·马克思曾这样概括地评价:“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马克思,1975,P.16)但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理论的批判关系,古典经济学也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引自《政治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2 P638--639)

㈢ 什么叫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定义如下: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回级政治经济学。
古典答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中经亚当·斯密的发展,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14—15世纪,随着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重商主义的研究视野集中在流通领域,研究商业和对外贸易,论证商品货币关系,对当时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的作用。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国和法国。在英国,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到大卫.李嘉图(1772—1823)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开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结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1694—1774)。

㈣ 古典经济学为什么主张经济生活自由放任

首先,古典经济学家都是“市场崇拜者”。他们承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可能出现失业和经济波动,但是他们相信,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偏离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因为在他们看来,市场经济是一架能够自发运行、自我调整并且运行良好的机器,经济一旦失衡,市场机制会做出迅速反应和调整,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简单地说,古典经济学家假定或相信充分就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信念是,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是一种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其他可以可以替代的最优配置方式。
由于对市场机制的崇拜,古典经济学倡导“自由放任”。他们认为经济生活应当自由放任,让经济当事人自由交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其次,从理论上给予解释:古典经济学中的”萨伊定律“与”古典二分法“
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封闭的市场经济模型,即没有对外经济部门,古典经济学把这种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实际部门和货币部门。
古典经济学的主流思想都奉行“萨伊定律”,即“供给会创造自身的需求”。萨伊认为,人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人们将自己生产的商品送到市场上,只是为了交换其他商品,因而“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萨伊还认为,在商品经济或货币经济中,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克服交易困难,方便交易的一种手段,”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易过程的实质是”商品——商品“。他写道:”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当交易最后结束时,我们将发觉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因此,一种商品的买主也就是另一种商品的卖主,一种商品被生产出来也就为另一种商品开辟了销路,即供给创造了它自身的需求,更多的供给表示有更多的需求,需求量始终与供给量作同比例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因而不存在需求不足,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大量的失业。萨伊承认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实业,他把这种生产过剩和实业归因于其他产品的生产不足,战胜这种局部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办法是扩大生产,增加供给,而不是增加需求或者削减供给。
除了马尔萨斯等少数几个人以外,古典经济学家几乎都认为,由于利息率的完全弹性保证了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即消费者从消费中节省下来的资源必定会以对投资品需求的形式回到对资源需求的总流量中区,因此萨伊定律是成立的,经济社会不会出现总供给过剩或消费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
萨伊和此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实际上是相信自由的市场制度可以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只要这种市场制度能够无障碍的运转。
从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来看,货币数量论安中假定经济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总供给弹性等于零,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只是影响价格水平和名义国民收入,不会影响实际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所以货币数量论任务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是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宏观经济中的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这种观点又称作”货币面纱论“。
此外,从古典经济学的二分法中,我们看到,在古典经济学宏观体系中,货币部门(货币数量论M=kY=kPy)和实际部门(生产函数、劳动市场均衡的函数、资本市场均衡的函数)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货币部门的行为不会影响实际部门的活动水平或规模。
综合萨伊定律和古典二分法,货币部门不会影响实际部门,而在实际部门中又是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是恒等的,经济社会不会出现总供给过剩或消费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市场是自由放任的。

以上内容均摘自方福前教授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该问题也是这本书的一道课后题,网络答案时没有找到,自己就把书上的相关内容敲键盘来给予回答,答案不知准确与否,读者仅供参考。

㈤ 古典经济学中心思想

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为当时最普遍的经济现象,由价值、地租、利润、工资及货币理论构成。

㈥ 古典经济学派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古典经济学派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看法是(BCD)。
B、充分肯定个人
C、市场、个人能基本解决资源的配置问
题,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干预
D、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但必须作严格限

供参考。

㈦ 古典经济学如何解释长期失业

在最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中
是没有长期失业的
他们将失业划分成两种 一种是自愿版性权失业 一种是非自愿性失业
由于经济在长期的角度来看是处于稳态均衡的
故长期并没有非自愿性失业
而自愿性失业则因为经济长期的结构性调整和一部分人自愿选择不工作带来的失业
故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 古典经济学被广泛质疑
随之出现凯恩斯主义
但是古典经济学把这种十年左右周期的失业周期称为生产力(proctivity)长期低迷的结果或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导致的
后来一些新古典主义学家对失业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包括分工网络理论、整数理论和分工结构理论
他们在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下从更微观的角度对失业进行的探讨 不过也突破了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假设

㈧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回想,即资本积累答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一般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他所著的《国富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观点,斯密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
同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认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㈨ 古典经济学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中级宏观的书中第二章讲的是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他们在研专究中的侧属重点是总量经济。在研究经济学问题时,古典经济学通常都会作为课题的引入部分,之后再加以外生变量或者扩大限制范围。所以说古典经济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理论中水乳交融的一部分,相当于研究我国经济的一个基础的架构。

阅读全文

与古典经济学内部见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