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用微观经济学解释雾霾现象

用微观经济学解释雾霾现象

发布时间:2021-01-17 16:27:51

① 如何把防雾霾口罩的市场情况与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如果可以的话,请举个例子。感激不尽

建议所有在粉尘环境工作从业人员,为了你的健康,一定做好呼吸防护工作。科学选择防尘口罩,选择一款防护效果好,呼吸顺畅,使用经济的好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清尘之道:现在防尘口罩必须执行GB2626-2006标准。防尘口罩分为KN100、KN95、KN90三个等级。其中KN100可以对超微粉尘达到近100%(99.97%以上)的防护效果。颗粒度大的,可以选用KN95等级。防护效果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滤棉的过滤效率。二是面罩与面部配合后的漏气率。
因此口罩必须分大小号,不分大小号的口罩与面部的漏气率因人而异。
清尘之道:科学选用经过GB2626-2006标准认证的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1、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于漏气率高,不适合长期或职业防护用。
2、选择 KN100等级。高粉尘环境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面罩,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柔软舒适。长时间佩戴,不易引发过敏反应。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建议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和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相对较为舒适。
6、建议选择呼吸顺畅型口罩。有的口罩采用双滤棉+双过滤面设计,相对呼吸顺畅,且使用寿命长。
职业防护建议从以上质量、等级、舒适性、经济性去评估,选择一款有效预防尘肺的好口罩。

② 对于雾霾和噪声问题,请结合微观经济学外部性原理谈谈政府应如何治理

一句话问出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清楚的:
燃煤、生物质燃料燃烧时,产生颗粒物,简称雾霾颗粒,其中pm10,pm2.5为可吸入颗粒,后者直接入肺泡。
霾指的是颗粒物,固体;雾指的是液滴,液体,两种在大气中都能起到阻挡光线作用,造成混沌的空气,在冬季北方干燥地区,多数情况下雾霾其实专指霾。研究清楚霾有重要意义,有了它形成的机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从根本上来防止霾产生。
现在一般认为霾的一个基本来源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这个来源和中国国情有直接关系,在
我国有5.9亿居民在室内直接使用固体燃料做饭;4.7亿居民在室内直接使用固体燃料取暖。集中供暖也有为数极大的小锅炉,发电厂也拥有巨量的燃煤锅炉。锅炉和普通民居在燃烧产生霾的原因上有一个重要区别,低温燃烧和高温燃烧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霾。
霾的原始来源之一 用火
以木材为例,燃点300度左右(200-290),起燃后分解为气体和液体,再被氧气氧化,火焰温度升高一倍,水分在干木材中占15%,在燃烧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可疑:一方面水分使的稀释作用燃烧温度受到限制;在高温时,水分参与反应:H2O+C----H2+CO----C+H2O,反复发生,其中的碳单质极易被氧化,但在低温缺氧时也容易聚集,燃料中的杂质都会加速这个过程,如碳继续凝聚,可以产生多层微晶结构。在低温下收集这种凝聚颗粒,就是俗称的碳黑。空气中的气体不燃气体如氮气,起到稀释降温作用,这就是普通燃烧温度受限的原因。
纯的炭黑具有中空多孔结构,表面具有局部氧化的标记:形成内部吸附力强,表面活性高的双重特点,炭黑颗粒继续与其他杂质或者吸附或者发生化学反应,直径不断增大形成霾颗粒的核心。再由于多孔炭的吸附保护作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类,如孢子,衣壳类病毒,重金属气体都有可能获得吸附保护。再有,颗粒物可以形成胶体结构,稳定存在于空气中,威胁人的呼吸系统。
之二 工业用火
再以热电厂锅炉为例。与普通燃烧不同的是,工业锅炉经过优化,燃烧温度可以达到千度以上,在大大提高燃煤热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氮氧化物,是一种污染气体。氮氧化物进而与水分、其他杂质可以产生硝酸盐,亚硝酸盐,都可以作为硝酸盐为主一类霾的核心。燃煤中固有的硫分也被氧化,产生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互相促进产生酸性氧化性气体,形成硫酸盐为主一类霾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和汽车发动机燃油的燃烧反应产生的结果类似,都有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导致的霾产生。与普通民居所涉及燃烧不同的是,工业锅炉和汽车发动机,都有尾气处理工艺来保证回收大部分的颗粒物,热电厂的除尘设施可以回收超过99%的颗粒物。但值得痛心的是,个别不负责任的热电厂其实并不使用除尘设施,造成颗粒物严重超排。
对人的影响
霾一旦产生,就很难清除,除非气象条件许可,否则雾霾天气会在大气中形成逆温效应。比如在北方地面因为雾霾而保持低温,大气高层则受阳光作用温度升高,形成底层大密度高层低密度的稳定结构。正常晴天时,地面吸收热量多,表层空气上升可以带动地面污染物向上扩散,这种扩散被逆温效应打断,造成连续不断的雾霾天。
雾霾天,影响人的心理、身体健康,严重降低幸福指数。在病理方面,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孕妇的生理、生殖系统,都已经有了被证实的恶劣影响。钟南山院士关于雾霾的阐述就十分清楚的表达了雾霾对人体具有显著和慢性影响的特点。从统计意义上来说,严重雾霾会增加相当大的早死现象。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在雾霾环境中,外出有效防护pm2.5的口罩, PuraVation JD/USA 对居室、教室环境来说,空气净化器可以起到过滤pm2.5的作用,其中起作用的就是一层滤网。DIY自制空气净化器和商用净化器都采用同样的滤网,起到同样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预期空气净化器会有一个低价化的趋势。家用的吸尘器中也采用过滤装置,可以防止PM0.2-pm1的颗粒物泄露,原理其实是一样的通过过滤网这样的耗材来实现。
对个人来说尽可能避免暴露在雾霾中、暴露后及时洗净皮肤、冲洗鼻腔都是有用的。
最终解决雾霾问题,需要大力压减燃煤消耗,提高车辆用油的品质,尽可能利用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另一方面在压减的同时,对已有的设备进行严格控制颗粒物排放,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雾霾的产生。

③ 用微观经济学雾霾污染和治理机制

王见定教授治霾系列

一、撕开防护林,救活全北京,救活全中国(2016-01-23 13:26:53)

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提名者、统计学家、数学家王见定教授,
最近就“ 雾霾问题”向国家献策

撕开防护林,救活全北京,救活全中国

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起步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至今已走过35个年头。此绿化防沙工程被称为:“中国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之最”,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路经13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全长近4500公里,死死把境内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一片黄土高原包围或挡在其以外。虽然工程尚未全部完成,但已初见成效,由西北刮向内地的大风沙基本被挡住,甚至多区域出现了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基本达到了原来防风治沙的目的。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由于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的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没有跟上,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危及到人的生存空间。其中雾霾问题是当前重中之重。全民都在谈论雾霾怎么解决。国家在谈,环保学者在谈,老百姓在谈,就是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其中环保、气候专家(院士、研究员、博士...)一致指出欧美、日本用了20-50年时间,才理顺了本国的大气,中国即使在欧美、日本之后有成功经验可借用,依照目前的经济、科技实力用10年时间治理好那只能是人间奇迹。在他们看来中国在一、二十年内治理好雾霾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中国百姓只能在长期雾霾中煎熬?
本人倒有一个良方,不同以上专家、学者的说法,可供政府使用。那就是我们在严格执行减排情况下,同时要借老天之力,不借老天之力是万万不行的。
北京的雾霾几乎与刮风高度相关。今天刮大风,雾霾很快消散;大风一停,雾霾接踵而来。如果不靠风,只有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停车...雾霾才会消散,这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可是长期停工、停产、停车...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住什么...怎么生存?
下面就只能在风上下功夫。王见定教授是一个具有复杂阅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贯通的学者和实践者,他对我们的国家具有深厚的情感,对于这种现状他不能不闻不问不管。他在仔细考查了相关的资料以后,确认我国现仍属季风国家(尽管大气专家说全球大气变暖)。冬季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夏季是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哪为什么西伯利亚的寒风,冬天很少见了?仔细考查以后发现,问题只能出现在这又长又宽的防护林上。三北防护林工程,窄的地方有几十公里宽,宽的地方有几百公里。防护林乔灌混杂种植,灌草混杂种植,其中高大的乔木均在二、三十米以上,对地表风有一定的减速作用(成语“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经过这样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乔木的减速,再强劲的西伯利亚风也成了微风,所以近些年来,北京的大风沙天很少见了,华北地区也是这样。
现在的方法有了,王见定教授指出:我们只需要把防护林的乔木改种矮小的灌木,强劲的西伯利亚的地表风的减速会变得缓慢,经过防护林的西北风还能达到3-4级的水平。有了常态下的3-4级风,在我们严格遵守减排政策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北京、华北地区的空气保持在优良或轻度污染的水平。再有夏季的东南风,由于处在西北、华北、东北部的防护林的改造,也能顺利通过防护林,使北京、华北、东北的雾霾得到相当的扩散。
也就是说通过防护林的整改,使得长年的西北风、东南风运行通畅,北京、华北、以至全国严重的雾霾必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样就为生活在北京、华北、以至全国的老百姓争取到可以持久的生活空间,并在不超过二十年的时间最后彻底战胜雾霾。

实施方法及说明:

(1)马上开始1000公里的“乔改灌”工作,增加10万工人(工人以当地农民为主)每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
( 2 )此项工作建议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林业局具体操办。
( 3)在“乔改灌”的过程中,适当扩大灌草混种的面积,使得原有的防沙作用还有所加强。
(4)在1000公里的“乔改灌”的工作基础上,逐渐将此工作推广到4500公里。
(5)大部分乔木已到了过、成熟期(枯死期),现改种为灌木真是天赐良机,改种灌木比乔木成本低的多。改种的灌木、草木以选用当地灌草木为好,它们具有天然的适应性,且成本低。
(6)改造的资金由国家财政支出。(鼓励有财力的公司参与捐赠)

参考文献:

(1)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 2)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 3)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2期、北京,2008.
二、“大气变暖”的真实含义 (2016-04-22 21:09:27)

王见定教授对大气变暖的解释: 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形成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赤道周长40076公里,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地球上的一切现象(比如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都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变迁所形成的结果。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暂短生物种类,它的一切行为对地球来说,都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所谓大气变暖也在其中。它根本不可能改变地球几十亿年来形成的基本事实(人定胜天只是某些人的狂想),人类只能适应自然而生存和发展。“大气变暖”只是温室气体长期积累引起全球大气温度的细微升高的现象。为什么说它只是引起了全球大气温度细微升高呢?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目前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摘要进一步确定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从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0.85摄氏度。先前的研究还表明,1981-1990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摄氏度,在20世纪平均温度上升了0.6摄氏度。可见,现在有人到处高谈“全球变暖,并引起了许多巨大灾难”,实有夸大其词之嫌。

三、三北防护林挡住了西北风的佐证(2016-04-24 20:13:53)

表4-17气象情况(1978-2013年)是1978年-2013年北京气象的真实记录,它下载于北京市气象局监制的“北京市2014年统计年鉴表4-17气象情况(1978-2013年)”。1978-2013年,这36年正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尚未启动的1978年到工程已初见成效的2013年的36年。
其中表中“每年刮大风(8级)天气的天数”的数据记录,可以作为三北防护林挡住了强劲的西伯利亚风的佐证。
1979年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随着工程的进展和不断的扩大、完善,大风天数由1978年的35逐年振荡下滑到2011年、2012年、2013年的3、3、3。这与老北京人的感觉“近些年来,冬天的西北大风沙很少见了”是完全一致的。这个大风天数应包括每年都有的一、二次的大气突发事件。如果把这个突发因素考虑进去,可以说这几年的大风(8级)天数几乎是零。这充分说明三北防护林挡住了8级大风,至于3-7级的风就更不在话下,而被挡住的3-8级大风正是可以驱散北京雾霾的杀手锏。
事实上,防护林若挡不住风,治沙从何谈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科学常识。王见定教授再次论证,只是提醒少数科技工作者不要随便忽悠广大老百姓。想当初,建立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风治沙”,不知什么时候,谁把“防风”二字删去了?

4-17气象情况(1978-2013年)

年份

降水量

平均气温(℃)

日照时数(时)

平均风速(米/秒)

平均气压(百帕)

大风日数(日)

雨日数(日)

最高

最低

1978

664.8

11.6

37.5

-14.4

2865.4

2.6

1012.8

35

64

1979

718.4

11.1

35.9

-15.4

2667.4

2.5

1012.2

33

63

1980

380.7

11.0

35.1

-15.4

2920.8

2.5

1012.7

29

83

1981

393.2

12.3

38.1

-14.0

2803.9

2.5

1010.8

15

92

1982

544.4

12.8

37.3

-14.3

2825.1

2.6

1010.5

26

92

1983

489.9

13.0

37.2

-15.0

2844.3

2.4

1010.3

29

100

1984

488.8

11.9

36.1

-14.9

2767.6

2.4

1010.6

18

90

1985

721.0

11.5

35.1

-15.2

2511.9

2.2

1010.4

12

104

1986

665.3

12.1

38.5

-15.4

2804.1

2.3

1010.7

21

96

1987

683.9

12.3

36.1

-15.5

2631.9

2.4

1010.3

23

102

1988

673.3

12.7

38.1

-13.2

2558.1

2.4

1010.8

17

96

1989

442.2

13.2

35.8

-11.0

2626.2

1.9

1011.1

3

78

1990

697.3

12.7

37.5

-14.8

2325.0

1.9

1010.6

12

113

1991

747.9

12.5

35.7

-12.6

2536.6

2.1

1010.8

8

98

1992

541.5

12.8

37.5

-8.7

2712.5

2.2

1011.0

6

100

1993

506.7

13.0

35.8

-13.0

2669.8

2.6

1010.8

12

91

1994

813.2

13.7

37.2

-11.5

2470.5

2.5

1010.1

9

92

1995

572.5

13.3

35.0

-9.2

2519.1

2.6

1010.3

16

89

1996

700.9

12.7

36.0

-10.0

2418.7

2.6

1011.0

16

103

1997

430.9

13.1

38.2

-14.0

2596.5

2.5

1012.9

11

76

1998

731.7

13.1

37.2

-14.2

2420.7

2.3

1012.5

10

93

1999

266.9

13.1

41.9

-12.2

2594.0

2.4

1012.5

7

86

2000

371.1

12.8

39.4

-15.0

2667.2

2.5

1012.7

10

83

2001

338.9

12.9

39.6

-17.0

2611.7

2.4

1012.9

10

78

2002

370.4

13.2

41.1

-12.8

2588.4

2.3

1012.7

15

84

2003

444.9

12.9

37.6

-15.0

2260.2

2.5

1013.3

6

93

2004

483.5

13.5

38.9

-12.9

2515.4

2.4

1012.6

12

94

2005

410.7

13.2

38.9

-11.5

2576.1

2.4

1012.8

5

79

2006

318.0

13.4

37.3

-14.7

2192.7

2.2

1012.5

5

86

2007

483.9

14.0

37.3

-11.7

2351.1

2.2

1012.6

5

78

2008

626.3

13.4

36.3

-13.5

2391.4

2.2

1012.6

8

100

2009

480.6

13.3

39.6

-12.2

2511.8

2.2

1011.9

15

86

2010

522.5

12.6

40.6

-16.7

2382.9

2.3

1012.2

14

88

2011

720.6

13.4

35.9

-11.6

2485.7

2.2

1013.2

3

82

2012

733.2

12.9

38.0

-13.7

2450.2

2.2

1012.2

3

85

2013

578.9

12.8

38.2

-14.1

2371.1

2.1

1012.2

3

71

资料来源:北京市气象局

四、根治雾霾、全国联合启动才有效(2016-05-01 21:28:13)

王见定教授指出:京津冀已联合治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有这个趋势,这是由它们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决定的,这固然有它好的一面,但从全国治霾层面上来说,这个方法还有不科学的一面。由于空气是流动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没有联合治理,会造成治霾相互打架,不仅得不到好的结果,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王见定教授的方法是尽快地把三北防护林的“乔改灌”工程完成,越快越好,基本恢复到我国原有的季风气候的状态。即长年有西北风和东南风贯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如果这时候再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安排“减排”,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因各自为政治霾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既有效地治了霾,又可大幅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赶快行动起来,那些不解决问题的没完没了的论证该终止了(实际上王见定教授早已完成了必要的论证),因为老百姓的生命不允许这种状态继续下去。
注:“乔改灌”工程进行过程中,各地的“减排”不能停止,但不能追求极致,因为最合理的“减排”应在“乔改灌”工程完成以后进行。
(1)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2)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3)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4)王见定:《撕开防护林,救活全北京、救活全中国》,新浪博客,2016-01-23.
(5)王见定:《大气变暖的真实含义》,新浪博客,2016-04-22.
(6)王见定:《三北防护林挡住了西北风的佐证》,新浪博客,2016-04-24.

五、王见定教授紧急呼吁: 补种枯死的乔木,预防冬季的风沙
( 2016-06-20 10:34:15)

现正值夏季之初,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季风)登上我国大陆,由于三北防护林乔木的大批枯死,防护林挡住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的作用减弱,北京时常有了3、4级的微风,甚至偶尔有6级阵风的出现,使得与冬季相比,雾霾的天数和程度都有了明显的减少和减弱,老百性可算松了一口气。
但是,王见定教授指出,如果在今年初冬到来之前,不把枯死的乔木补种上,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季风)将把塞外的风沙再次吹进关内(或东北),所以补种已成为当务之急。但如果补种原先的乔木(比如杨树),且不说成本高、难成活,即便活了,2、3年之内也起不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怎么办?补种灌木、草木呀!其—,成本比乔木低得多,其二,很易成活,当年见效,其三,固沙能力很强。这样的好事为何不赶快进行,时间不等人哪!
基本事实:离北京仅200多公里的张北县坝上地区,是北京的上风上水,是守住首都北京的最后一道绿色防线。现在的情况怎样呢?据记者实地考查报道:在该地区的160万亩的防风林中,杨树面积达到50万亩老化死亡,记者还进一步报道,据了解,由于种植成本低,生长速度快,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中,杨树成为了主要的种植树种,而像张北地区这样杨树大面积老化死亡的情况,在整个三北防护林地区都普遍存在。可见补种是个普遍问题,是个当务之急,且需化大力气去做。
参考文献:
(1)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2)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3)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4)王见定:《撕开防护林,救活全北京、救活全中国》,新浪博客,2016-01-23.
(5)王见定:《大气变暖的真实含义》,新浪博客,2016-04-22.
(6)王见定:《三北防护林挡住了西北风的佐证》,新浪博客,2016-04-24
(7)王见定:《根治雾霾、全国联合启动才有效》新浪博客,2016-05-01

此方案与其它方案相比:
1.在治霾的过程中,老百姓的生活是安全的(保证全过程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及少量的轻度雾霾水平)。
2.可大大降低治霾的费用。
否则仅靠减排:
1.在减排的过程中,老百姓的生活是不安全的(肺癌与雾霾相关的其它疾病发生的比例将会维持在一定水平)。
2.要想安全,必须长时期的大幅度的减排,显然我国的经济实力是远远达不到的。
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的方案势在必行,不要再没完没了的讨论了。

分享:

阅读全文

与用微观经济学解释雾霾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