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金融经济学投资组合名词解释

金融经济学投资组合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1-01-17 15:51:48

『壹』 金融经济学 资产组合问题

1) 0.2*(200/800)+0.1*(600/800)=12.5%

2) 相关系数=1/2=Cov(A,B)/(0.15*0.1)
Cov(A,B)=0.75% Beta(A)=(0.15*0.15)/0.75%=3

3) 不大确定,全部投资于B??内

供参考容

『贰』 关于金融经济学

金融数学的核心是金融衍生物的定价理论,无论从经济学还是数学都涉及较深的内容;期权定价模型:BlackSeholesMerton理论---这是所有金融数学理论的核心

金融数学,又称数理金融学等,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现象,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活动中潜在的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金融数学是现代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结合应用。目前,金融数学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言学科之一。金融数学的发展曾两次引发了“华尔街革命”。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马克维茨提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第一次明确地用数学工具给出了在一定风险水平下按不同比例投资多种证券,收益可能最大的投资方法,引发了第一次“华尔街革命”。 马克维茨也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

追问:
模型的形式,这些东西我是知道的,具体的模型是什么样的!
回答:
金融经济学中的数学模型包括:证券投资组合模型 、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模型 、资产组合的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望方差模型、线性规划模型等..

反映经济数量关系复杂变化的经济数学模型,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一)、按经济数量关系,一般分为三种: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最优规划模型
1、经济计量模型反映经济结构关系,用来分析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规律,是一种社会再生产模型。
2、投入产出模型反映部门、地区或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用来研究生产技术联系,以协调经济活动。
3、最优规划模型反映经济活动中的条件极值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均衡模型,用来选取最优方案。
(二)按经济范围的大小,模型可分为:企业的、部门的、地区的、国家的和世界的五种。
1、企业模型一般称为微观模型,它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对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大意义。
2、部门模型与地区模型是连结企业模型和国家模型的中间环节。
3、国家模型一般称为宏观模型,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中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4、世界模型反映国际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三)按数学形式的不同,模型一般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
1、线性模型是指模型中包含的方程都是一次方程。
2、非线性模型是指模型中有两次以上的高次方程。
3、有时非线性模型可化为线性模型来求解,如把指数模型转换为对数模型来处理。
(四)按时间状态分,模型有静态与动态两种:
1、静态模型反映某一时点的经济数量关系;
2、动态模型反映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含有时间延滞因素。
(五)按应用的目的,有理论模型与应用模型之分,是否利用具体的统计资料,是这两种模型的差别所在。
(六)按模型的用途,还可分为结构分析模型、预测模型、政策模型、计划模型。
此外,还有随机模型(含有随机误差的项目)与确定性模型(不考虑随机因素)等等分类。这些分类互有联系,有时还可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如动态非线性模型、随机动态模型等等

『叁』 金融经济学概念“前沿边界投资组合”是什么意思可以讲讲吗谢谢

有效前沿指收益相同风险最小或风险相同收益最大的组合。有效边界是用来描述一项投资组合的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在以风险为横轴,预期回报率为纵轴的坐标上显示为一条曲线,所有咯,在这条曲线上的风险,回报组合都是在一定风险和最低风险下,可以获得最大回报。这个概念,主要追求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或者风险相同,收益最大。要留有一定的边界,也就是说实际价值和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只有当股票合理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为正。安全边际不能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肆』 金融经济学的分类

传统金融理论
传统金融理论对经济主体的偏好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状况都有着严格约束的假设。这些严格的约束导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框架,即经济主体对金融资产的选择主要依据资产收益的平均值和方差程度。由这个理论框架所直接推导出来的理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资产组合选择的平均值一方差理论(themean—variance analysis)。1955年,现代“共同基金定理”的思想之父——马克维茨(M·Markowitz)最先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进行了探索。按照该理论,由于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故通常用概率函数来刻画投资收益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用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对预期收益率的背离程度来测度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即风险。基于这种收益与风险的理念,投资者运用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准则,在所有可能的投资方案中集中求出投资决策的最优解。
套利定价理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出了在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时资产收益(资产定价)的决定机制。但是,该模型基于众多的假定,其中一些假设与现实不甚吻合,并且一些经验结果与模型相悖。这就促使人们去建立新的金融经济学理论。
斯蒂芬·偌斯(Stephen·A·Ross)于197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资产均衡理论。这就是金融经济学的第二种研究方式,被称为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APt)。该理论认为风险可由几个因子产生,而不像CAPM那样基于一个风险因子,这与许多经验结果相吻合。并且,CAPM是APT的一个特例,后者的假定又大大少于前者的假定。因此,普遍认为,APT是CAPM的一个较好的替代理论。
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金融经济学第三个方面的文献集中于讨论公司的融资结构问题(TheFinancialStructure)。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1956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理论”(MM定理),标志着现代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的形成。它所揭示出来的无关性结果与我们的常规性思维相矛盾。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在公司融资结构理论方面将不再会有其他类似的与常规思维相差程度如此之大的理论结论。因此,MM定理居然认为,公司的融资结构及其股息政策对公司的价值毫无影响。毕竟,我们通常都认为,融资结构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来说很关键,并且股票市场对一个公司的股息政策相当敏感。
MM定理发现的重要性曾经被广泛地误解了。MM定理固然指出了公司融资结构的无关性,然而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含蓄地引导了人们开始去认识所有建立在完全金融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模型的不足。它不仅驱使人们不去接受公司融资人员的有关建议,而且指出了这些建议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的不足之处。
金融市场不完全性理论
金融经济学第四个方面的发展就是关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incompleteness)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正式被引入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研究,标志着现代金融经济学进入了——个最新的发展阶段,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这方面的文献都试图放弃完全市场难题中的某——条件,比如条件之一——存在可供单个的金融索偿权交易的一系列市场。而关于市场不完善的假设与完全市场难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分歧在于关于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由于允许经济主体拥有不同的信息,他们相关的行为改变了,由此市场交易难题的基本方面也随之改变了。当经济主体不能够观察到贸易的标的物或者不能观察到市场上所有其他人的行为时,市场交易就变得相当困难了。有关不对称信息的文献已经研究出了在有借款意愿的人和有贷款意愿的人之间所存在的最优制度安排。在这里,有借款意愿的人和有贷款意愿的人所接受到的信息并不是一样的。
不对称信息的介绍为激励问题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一旦契约双方不能以相同的成本独立地观察到金融市场上的信息,那么,其中的一方就会有假装的倾向。他通过假装,从而诱导另外一方去作出与其自身利益相反的决策。这种类型的激励问题破坏了金融市场上契约的原本内在运行机理,进而使得建立在对相互利益的期待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无法成立。简言之,激励问题可能导致市场的关闭。同时,激励问题又会刺激其他类型的制度安排的发展,这些制度安排主要功能将是充分吸收和控制信息问题。

『伍』 金融经济学前七章知识点

金融经济学前七章:
第1章一般经济均衡
第2章无套利定价理论
第3章期望效用理论
第4章风险回厌恶分析答
第5章随机占优
第6章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第7章两基金分离定理

所谓金融经济学,它就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虽然,金融资源(也称金融工具)的形态有多种多样,有货币、债券、股票,也有它们的衍生产品,它们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人们拥有它们不再是像经济学原理所描述的那样是为了想从使用这些“商品”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而是希望通过它们能在未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在这种能够直接提高自身物质购买力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陆』 金融经济学问题

我又来了==
再次申明,由于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美国学习,所以部分名词解释定义可能理解与中国教材的有偏差。
该题的意思是不是:apply the law of one price to the bonds market, all bonds investors have the sa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rm strucutre of interest rates?
如果是这样,那我个人感觉这个说法。。有点模棱两可。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根据市场上不同期限的债券,我们的的确确能得到这根曲线。
但是利率期限结构不仅仅关于时间t,还和流动性偏好假说有关。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这意味着一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确实可以影响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但是不同期限的债券并非是完全可替代的,因为投资者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偏好。远期利率除了包括预期信息之外,还包括了风险因素,它可能是对流动性的补偿。影响短期债券被扣除补偿的因素包括:不同期限债券的可获得程度及投资者对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在债券定价中,流动性偏好导致了价格的差别。
这个对于不同的投资者来说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很难说这个说法完全错,个人感觉不太完整。

『柒』 金融经济学风险名词解释

金融学上的风险表示收益的不确定性。(注意:风险与损失的意义不同)。由回统计学上知道,所答谓不确定就是偏离正常值(均值)的程度,那么,方差(标准差)是最好的工具。;例:假定投资于某股票,初始价格1 0 0美元,持有期1年,现金红利为4美元,预期股票价格由如下三种可能,求其期望收益和方差。;注意:在统计学中,我们常用历史数据的方差作为未来的方差的估计。对于t时刻到n时刻的样本,样本数为n的方差为;(4)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超过无风险证券收益的预期收益,其溢价为投资的风险提供的补偿。
无风险(Risk-free)证券:其收益确定,故方差为0。一般以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短期国债作为其替代品。
例:上例中我们得到股票的预期回报率为14%,若无风险收益率为8%。初始投资100元于股票,其风险溢价为6元,作为其承担风险(标准差为21.2元)的补偿。;(5) 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均值方差标准(Mean-variance criterion)

『捌』 金融经济学干什么的

金融学有很多基础课程,金融类专业都会学。金融经济学侧重的金融市场方面的知识,比如一些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等。所以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以及资产定价理论等都是金融经济学的主打课程。

阅读全文

与金融经济学投资组合名词解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