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2014电大经济学与生活第一次作业

2014电大经济学与生活第一次作业

发布时间:2021-01-17 10:03:57

『壹』 经济学与生活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二

这个回去找一些资料,好好看看

『贰』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形成性考核册》3.什么是gdp,如何去理解

GDP即英文来(gross domestic proct)的缩写,是源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不同国家间的GDP比较需要转换各国货币,转换方式主要有两种:(1)使用各国货币的国际汇率转换,或(2)根据各国货币与一选定标准(一般为美元)的购买力平价(PPP)。

『叁』 《经济学与生活》作业四

答案一;“智猪博弈” 是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
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原版的“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比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这相当于“智猪博弈”
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不劳动的“小猪”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就象“智猪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答案二:74岁的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今年6月1号,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老人住院67天,住院费用总计139.7万元。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万元。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暴露医疗监管惊人漏洞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这一事件集中反映了当前医疗卫生体制的弊端,凸显了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对医疗机构疏于监管的问题,亟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患者翁文辉家属披露的天价收费单里,人们看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造的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医学奇迹”,变相收费、重复收费、过度治疗等违规行为在这家医院可谓登峰造极。

天价医药费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它只不过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医院乱收费的一个极端事例。

近年来,一些医院在改革进程中,逐渐背离了公益性质,把商品市场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奉为圭臬,利用现行以药养医体制,盲目追求高收入。一些医院将创收指标分解到科室,科室再分解到医生。一些医生为了私利,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对患者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物、强制服务,大大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严重侵害了患者的利益。

这些违规行为为什么频频发生?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对医疗机构重扶持、轻监管,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卫生行政和价格主管部门对医院的违规收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群众举报或自身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力,使一些医院有恃无恐、胆大妄为。而监管不力,早已滋生了一系列弊病,如药品回扣、医生收受红包等等。

实行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绝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政府应该根据法律程序,更多、更好地监管市场。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卫生事业固然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但是,不论医疗体制怎么改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不能变。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切实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权益,是各级政府不容回避的职责。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证社会公平,必须切实加大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这种监管是全方位的,包括改进价格管理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整顿医疗价格秩序;推行价格和收费公开,提高收费透明度,保障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政府、行业、群众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监督医院提高服务质量。

重典才能治乱。对日益放肆的医院乱收费行为,政府主管部门绝不能搞温情主义,心慈手软就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对那些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应该公开曝光,严肃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行政、法律责任,其“三级甲等”之类的招牌也应该给它摘掉,让医院名声扫地。

我们希望,通过天价医药费事件,有关部门能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建立健全医疗监管体制,为老百姓看病求医撑起一把“保护伞”。

『肆』 电大《经济学与生活》课程平时作业

在线帮你。

『伍』 《经济学与生活》模拟试题二

材料:凯恩斯的理论创建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它仍用来作为西方国家制定宏版观经济政权策的主要理论指导。当然,由于实践经验的丰富,加上几代人的继续钻研,使得大家对这个理论的细枝末节以及相关的条件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推广和应用凯恩斯理论,相反,倒是防止他的理论被滥用。如果一种经济原来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做,机器设备都在满开工作态,或者说,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上是均衡的。此时政府想使经济进一步繁荣,再采用借债或发钞票的办法增加开支,造成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此时生产已无潜力可挖。更多的购买力寻求供应有限的商品,结果必然导致物价水平全面上升,引起混乱。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

阅读全文

与2014电大经济学与生活第一次作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