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了解经济学的入门基础知识
首先我要告诉你经济学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学科,并不能通过一两本书就能掌握的,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字方面的天赋,对很多方面都要掌握的很透彻,但是要是刚刚入门你可以看一下西方宏微观经济学,学习一下基础知识! 那我给你推荐两本入门书籍吧《牛奶可乐经济学》和 曼昆 的《经济学原理》。尤其是后者,绝对是经济学书籍中的网络全书。全书的知识和语言并不深奥,很易懂,但却涵盖了经济学领域几乎全部的知识。而前者则能提高你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其中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的高鸿业一书属最具权威.尤其适合参加国内各类经济学考试参考书目.推荐阅读!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贰』 学习经济学应该具备什么基础知识
经济吗导数微积分当然要学好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学经济数都没学好怎么能学好经济呢是吧你老师说的是对的想学好经济这两门就应该学好这应该算是大学经济学的两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了不知道我说的可能帮到你
『叁』 经济学入门基本知识
微观部分: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
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
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
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
重复博弈 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
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 宏观部分:1、宏观经济指标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与总需求、
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
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
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
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这些都是重点,要是一个一个给你解释、、、不太实际
『肆』 学习经济知识的途径
我本人认为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去硬肯经济学著作是很难,而且一时间起不到拓展视野的作用回,而且那答些经济学著作大多言辞专业而生硬,要想完全把一本书消化需要较长周期.也会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对于已经脱离校园的社会人来说,最结合实际的了解经济现实的方法是多看报纸和相关杂志,多利用网络了解当前诸多经济现象,如当前中国股票市场,通货膨胀,副食品和乳肉产品物价上涨,贫富差距,等等.这些现象贴近现实,了解了现象后,关注专家学者的相关解释和国家相关政策,如近期控制房价和副食品价格上涨,印花税上调,银行加息,利息税等等.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参考相关书籍,或者朋友间或在Bai上大家相互探讨.不要一提到学习就联想到书啊什么的,生活既是学习.
哥们相信我.
补充:经济学著作大多需要微积分等数学基础,没有这方面基础的人理解起来会非常吃力,或者说根本就不会理解到其中精髓.这也是我不推荐你去看教科书的原因.高宏业的《宏观经济学》等等书籍本人都看过,不适合去看.
『伍』 学习经济学先要读什么基本知识
要想学好复经济学,必先深入人们的经制济生活.任何学问都是这样,缺乏生活体验和理性总结就学不好.
比如说,经济学中的货币是怎样产生的问题.
我是这样想象的,回到几千年前,人们以打猎为生.有个人野鸡打得很多,看到别人有吃不了的野猪就要同他交换.可是一只野鸡换一只野猪人家不同意,那么,我就用10只,终于成交.可是我只有8只野鸡,还欠他2只怎么办?就用两个贝壳代替吧!表示我欠他两只,以后有了再还他.贝壳这种实物货币就这样产生了,这显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切经济学中的研究课题,都是从生活中来,是前人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发现,总结和分析.我们后人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看到不同的解读,看到更多的课题,这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的研究更深入一层.
再比如我们研究通货膨胀的问题.可以先看经济学上面是怎样解释的,然后看生活中曾经发生的情况是不是这样,有没有新的变化.最后再回到经济学中与大师们探讨.
我想,这样的方法对于学习经济学来说就比较有趣味了.
『陆』 经济学入门基本知识有哪些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 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间常常存在矛盾。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可以分为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和 对外管理几种类型。
2.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防止通货膨胀,减轻经济技动,实现稳定增 长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选择, 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所作出的决策。 国家财政由政府 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其中,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 支付。
3. 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 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 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 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 定政策以调节经济。 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政府的所得税、 转移支付、 农产 品的支持价格等。
4.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财政政策的特点, 相机抉择、 主动采取的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加政府收入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
『柒』 经济学专业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看题主最后一句问到了学经济学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现在学了经济学两年吧,讲一讲我的观点。
经济学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一些经济方面的理论基础,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宏观和微观部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等等。有同学看到我的志愿以后跟我说,经济学不好,学的东西太宽泛了,这种学科一般在就业的时候都不吃香。
但是我在学习以后觉得这句话是错的,虽然经济学本科确实学得很广泛,但是研究生就开始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并且比起那些从大一就开始专攻某个方向的学科,学得多就意味着以后就业时其实可以提供更多的方向(虽然说你不一定擅长,但最起码学过)。也会教一些比较实用的课程,比如初级会计学、博弈论、统计学等等。
你能把这些功课都学好,找工作的时候是有加分的,在工作过程中,也会获得知识的必要的帮助。对你提高工作能力,获得升职和加薪都是有益的。
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帮助。
『捌』 经济学基础课程章节重要知识点
网络文库:期末复习重要知识要点归内纳-经济学基础容http://wenku..com/link?url=-86ZwTZHehQie00Gy6Y_
『玖』 经济学是主要是讲述哪方面的知识...
包括经济学抄产生的过程袭,学派分类,基本经济学原理.原理主要是以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让其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学的产生和存在.因为,人类生活的过程之中,始终是在资源稀缺的状态中.资源的稀缺性质导致了交换的发展.有了交换活动,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就推动了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学主要围绕着,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意义;需求和供给的各种关系,价格与价值,商品生产和成本,经济贸易,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重要原理有需求价格(收入)弹性,来判断各种商品的弹性大小以识别在市场中交易状况,边际成本,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