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看<<百万英镑>>这部电影能得到什么启示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了他一百万英镑。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从两兄弟那儿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儿,我很羡慕这位如此“幸运”的主人公,但同时我又想:人们之所以讨好他,不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更不应该!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Ⅱ 马克吐温故事两则马克吐温对夫人和州长应对的方式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从中可看出要巧妙应对关键的是什么
夫人:这是作为学者该说的话吗?
马克吐温:可是我同时是一个幽默大师。
夫人:可惜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笑!
马克吐温:没事,你本生就让人觉得很可笑。
Ⅲ 马克吐温的经历给你了怎样的启示
首先要知道马克吐温的经历:
旅行家庭
密苏里州是一个奴隶州,并被大部分人视为是属于南方的一部分,但密苏里州并没有加入联邦。当战争开始时,吐温和他的朋友加入了一队联邦的民兵部队(这在一部1885年的短故事“The Private History of a Campaign That Failed”中有相关描述),并加入了一场战争,在那场战争中有一个人被杀。吐温发现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杀任何人,因此他离开了。他的朋友加入了南军;吐温则到他的哥哥奥利安那里去,那时奥利安被任命成为内华达的州长的秘书并管理西部。
吐温与他哥哥乘公共马车花了2星期多横越了大平原区和洛矶山脉。他们到了盐湖城摩门教的社会。这些经验成为了《艰苦岁月》一书中的主要部分,并给《卡城名蛙》提供了资料。吐温的旅程结束在内华达维吉尼亚城的银矿那里。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矿工。
在放弃矿工一职后,吐温在维吉尼亚城的一家报纸《企业报》工作。
吐温次后到加州旧金山旅行,在那里他继续当一名记者,并开始做演讲。他见了其他作家如布瑞特·哈得等。一次他被分配到夏威夷州,而这成为他的第一次演讲。1867年,一家当地的报纸提供了一次往地中海地区的轮船旅游。
在他往欧洲和中东的旅程期间,他写了1869年收集成的著名旅行信件系列《傻子旅行》。他亦见了查尔斯·兰登(Charles Langdon)并看到兰登姐姐欧丽维亚(Olivia Langdon)的相片。吐温对她立即一见钟情。他们在1868年见面,并在一年后订婚,1870年于纽约市艾玛拉结婚。欧丽维亚生了儿子兰登,但兰登在19个月时死于白喉。
1871年,吐温一家迁往康乃迪克州哈特福特。在那里欧丽维亚生了3个女儿:苏西、克拉拉和让。吐温亦成为了作家威廉·迪安·豪威尔士的好朋友。
吐温之后再度到欧洲旅游,这在1880年一部书《浪迹海外》有作描述。1900年他回到美国,给他的旧公司偿清欠款。吐温的婚姻维持了34年,直到欧丽维亚于1904年去世。
1906年,吐温开始给《北美评论月刊》写他自己的自传。一年之后,牛津大学把一个文学博士学位颁给他。
吐温比让和苏西都活得久。他经过了一段忧郁的时期,这是从他的爱女苏西在1896年死于脑膜炎时开始的。欧丽维亚在1904年的逝世及让在1909年12月24日的死令吐温更忧郁。
马克吐温的经历给我的启示:
1.信心是成功的第一步。
据说,当年有一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想到美国西部当一名新闻记者,无奈人生地不熟。于是,他想到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并写信求教。马克·吐温回信说:“你要能按我的办法做,一定能得到你的一席之地。”。
其实,马克·吐温不过是向该年轻人提出了求职设计的“三步骤”。一是向报社提出,我不需要薪水,我只想找到一份工作;二是努力去干,默默地做出业绩,然后提出:如果报社能给相应的薪水,我愿意留在这里;三是一旦成为有经验的业内人士,自然会有更好职位等着你。
2.这个启发就是出门在外,学会随机应变该是多么重要啊。
3.还有就是言多必失。
4.任何的成功都离不开生活的磨难。就像马克吐温一样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获得成功。
Ⅳ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 )和海伦凯勒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他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
他失败了....;海伦
:“(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他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
Ⅳ 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则轶闻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 在一次讨论会上,马克·吐
1、一直成功的人,会很累,因为一直追求,不懂得停歇脚步。 偶尔遇点挫折,不见内得容是坏事,在长期的跋涉中,暂时地休息一下,观赏风景也,回顾以往也好,都是件好事来的。 成功的人不会怕挫折,遭受过挫折的人也总会成功的。
2、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撞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眼中,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整齐或不整齐,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Ⅵ 为什么马克吐温 <百万英镑》是圆满的结局不是讽刺拜金主义吗
通过这样的描写,圆满的结局才能体现钱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从反面讽刺拜金主义
Ⅶ 马克吐温的贡献
他的功绩是不受欧洲传统的束缚,以新大陆人的眼光看待事物,用自己的语言写作,并创造了使用口语的独特文体,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Ⅷ 马克·吐温和富翁的故事“ 马克·吐温真正意思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富翁的真眼里没有半点仁慈,这等于拐着弯骂对方是为富不仁的冷血动物。这里,马克·吐温不便直接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人,于是采用这种引而不发、藏而不露的骂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Ⅸ 马克吐温的事迹和成就他是干了些什么而来的
你妈边善待对方
Ⅹ 马克·吐温不同时期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马克·来吐温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源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与华纳合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19世纪80年代发表了历史题材的小说《王子与贫儿》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以及揭露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19世纪末发表的作品如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神秘的陌生人》等,绝望神秘情绪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