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观经济学分析为什么中国游客喜欢到外国购买奢侈品
1、国内的物品品质难以得到保证
2、中国游客喜欢旅游,顺便买些东西
3、拿钱到国外炫富,更能得到满足感
奢侈品的特点:
(1)原料独特和产量稀少: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可以说是奢侈品的铁率。钻石因为稀少,才能成为万众艳羡和追逐的奢侈品;豪宅因为地理位置独特和数量稀少,才能能身价数千万。更有顶级的奢侈品,往往全世界只有一个。很多奢侈品之所以成为万人追捧的产品,原因只有大多都是他采用的原料或者是产量都是很稀少的。这种现象也符合供求关系的经济学原则,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就会激烈,产品价格自然就走低,沦为价格只比成本高一点点的大众消费品;而供少于求,才能是产品价格高于成本和本身价值,成为高端产品;供远少于求,就能成为竞相购买的奢侈品了。因此,要成为奢侈品,稀少是第一要务。要么就采用很独特和稀少的高级原料,如果原来并不稀少,那就把产量做得很稀少,在质量和包装上下功夫,才能成为实至名归的奢侈品。
(2)富贵的象征
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Luxury)源于拉丁文的“光”(Lux)。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
(3)看上去就好
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夏奈尔”时装也如此。
(4)个性化
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卡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5)专一性
奢侈品牌是十分专一的,它绝不可以随意扩张使用。所谓品牌的专一性,指的是品牌只服务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类产品。我们很难看到一个奢侈品牌分跨两个行业使用,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品牌多元化经营本身就是品牌管理的大忌,更何况是一个奢侈品牌呢?“皮尔·卡丹”(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奢侈品牌)曾经延伸到酒业上,生产了一个“皮尔·卡丹”葡萄酒,结果失败了。如果“耐克”敢这样做,也一定好运不长。“人头马”要是成功地推出一个洗发水来,“宝洁”一定是七窍生烟了。
(6)距离感
作为奢侈品牌必须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是奢侈品牌营销的使命。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牌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就当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奢侈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要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这正是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可以这么说,奢侈品牌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7)情感附加值高
“你卖的不是钻子,而是一个洞”。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重视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能够带给他的利益。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如果是用来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的话,没有必要挥金洒银,因为任何一种奢侈品,产品成本的价格仅仅占到整个奢侈品的价格的比例都相当之小。他们购买奢侈品完全是为了满足他们社交或者精神层面的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某种意义上说,奢侈品卖的不是他那产品本身,而是卖产品所富含的,能够带给消费者的各种各样的情感。百达菲利手表,卖的不是手表本身,卖的是尊贵和世代的精神传承;万宝龙钢笔,卖的不仅仅是钢笔本身,卖的是高雅的品味和上流社会的气质;哈雷摩托卖的不是摩托车本身,卖的是一种挑战精神。林林总总,奢侈品的产品,在产品物质核心之外,必然有一个很重要的情感属性,支撑着它的高价值。
❷ 微观经济学谁支付奢侈品税案例分析,求高手
奢侈品属于需求弹性无限大的商品,税收完全由生产者承担。 可以画图分析,需求函数曲线为水平的,供给函数曲线向右上倾斜,从两曲线交点处可以看出,税收全部由生产者承担。
❸ 微观经济学 必需品、奢侈品的判断
看价格弹性,这商品价格弹性才-0.02,这么小,当然是必需品了!
❹ 用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艺术品的价格持续走高
别听上面瞎说,吉芬品说的是低档商品中的一个特殊种类。低档商品是说你收入降低后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反而增加(比如公共汽车),而吉芬品的定义是:随着该商品价格(不是收入哦)的降低,对它的需求反而减少。吉芬品的本质是人的需求是有限的并且偏向于多样化的,比如你原先收入是10元,可以买10个土豆刚好吃饱。现在土豆从1元/个降低到0.8元一个,你发现你可以买10个土豆加一块肉(2元),但是你吃不下啊。所以你会选择买7.5个土豆+2块肉。土豆价格降低反而使得你消费减少,这和一般商品相反,所以是吉芬品!!!上面那个扯淡呢。艺术品可不是低档商品的一种,论文要这么写就坏事了。
中国艺术品(奢侈品的一种)价格走高跟社会经济结构有关系。比如美国10个人,每人收入一万美元,人均一万。生活必需品1000元,奢侈品9000元(成本5000),那么每个人消费一个必需品和一个奢侈品。奢侈品市场赚多少呢?赚40000
而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假设人均和美国一样都是人均一万,但是一个人的收入是90000,另外9个人的收入是1111.那么剩下的9个人只买得起必需品和超便宜的消遣品(肯定不是奢侈品)。
而只有收入90000的那个人买得起奢侈品。他的必需品花费同样是1000,剩下的89000怎么花?买奢侈品。而且奢侈品价格可能是45000(奢侈品公司赚40000)甚至更高,因为只有他一个人买那么一件,奢侈品公司必须高价卖给他才能维持运营,才能保持跟在美国的同样的盈利水平。
❺ 洁净的空气是作为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洁净的空气当然是必需品了。但是,在公知眼中,既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又不能有任何环境污染,只有西方国家才有。因此,是奢侈品。
❻ 谁可以运用经济学原理帮我解释一下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原因啊、、、、
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一会。不好从专业角度去解释。
奢侈品的高价格包含专了品牌的价值。属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原因很简单,整体经济发展了,买的起奢侈品的人也多了。人们通过消费奢侈品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品味或财富。
一种商品市场的增长,可能由于价格下降,购买的人增多;要么不是价格原因,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奢侈品也就在我国卖的好,由于金融危机等,奢侈品在欧美的市场是不景气的。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家。根据高盛12月24日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这是全球奢侈品牌的福音,却不是中国提振内需的福音。
---《超前消费奢侈品是中国经济之害》,感兴趣可以关注下。
❼ 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问题,麻烦大家了
不会。
1.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递增而递减。收入增一倍,总的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到一专倍。假设消费增加了属0.8倍。
2.奢侈品是富有价格弹性的。如果奢侈品和必需品同时涨价一倍,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减少对奢侈品和必需品的消费。对奢侈品的需求减少会更多。
综上,如果收入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加倍,奢侈品需求增量不会多于一倍。极端的情况下(收入水平极低,奢侈品价格极高;奢侈品价格弹性极大;奢侈品价格在预算线之上)需求可能不增或是下降。
❽ 用微观经济学来解释,什么是奢侈品
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
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尼曼-马库斯是美国一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以经营奢侈品为主的高端连锁百货。2012年3月,尼曼-马库斯以注资国内电商魅力惠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9个月之后尼曼-马库斯的电子商务平台在中国正式上线,并将运营中心和仓库均设立在了上海。
❾ 征收奢侈品税经济学原理
主要是引导消费,有些消费品要耗费相当多的紧缺资源,消费一点就会少一点,有些对人休有害,但又有消费群,所以用税收调节一下,还有其他理由.
❿ 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商场里通常一楼卖奢侈品。。。
首先要认清楚 1楼 2楼 3楼都有着不同的广告效益 都当是三种程度的intense
然后对比他们的商品弹性 是按版luxry(奢侈)>clothes>日用品权
所以说 奢侈品商家往往愿意花更多的钱来扩大他们的宣传效益(因为他们弹性较大)
其次来说 奢侈品的商家通常都有着更大的财力 包下一个商场的一楼对于他们在长期的成本微乎其微。而服装和日用品通常都是由小商家组合成的
再补充一下 市场通常为了提高其广告效益 通常会把光鲜的奢侈品放在一楼 以此来提高其消费者剩余(针对于中国许多只看不买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