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观经济学的思维特点有哪些
思维八个要点:(1)用稀缺资源生产物品是有代价的(2)个人的选择是有目的回的(3)激励至关重要(4)经济学思答维是边际思维(5)获取信息是有代价的(6)经济行为除了直接效应,通常还产生次要效应(7)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是主观的(效用价值论)(8)检验的理论标准是理论的预测能力。
『贰』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主要特点
http://jmxy.hbue.e.cn/upload/htmleditor/2.ppt
看一下这个PPT
『叁』 培养经济学思维还要提升哪些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是统计学,经济是通过统计学进行计量和分析的;要想整体上提高经济学的分析水平就要对计量部分进行彻底的改造。
1,西方有标量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变量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的。它的优点的通过标量,我们看到经济的内部空间结构,规摸、大小;它的缺点呢?就是没有方向性。
中国学者有: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王见定 李颖伯
2、西方有:国民经济指数、它的缺点呢?就的对经济行业排列划分的方法太单一。
中国学者有:自然资源指数、
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
王见定
【摘要】 首次引进“自然资源指数”概念,以此指数为依据,将国民经济各行业有序地排列起来,排列的结果揭示了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为政府的各种预测、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可行工具。(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注释:
关于自然资源指数计算的说明
自然资源的投入
计算公式:N(A)=——————(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总投入
3、西方有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 ,缺点是没有统一,两大科学体系混战不休,不能整体上提高经济学的分析水平;不能准确界定两大体系各自的研究范围。
中国学者有: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理论,
我们知道变量与随机变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当变量取值的概率不是1时,变量就变成了随机变量;当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为1时,随机变量就变成了变量。
变量与随机变量的联系与区别搞清楚了,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就搞清楚了。以后,在描述变量时,大胆地使用社会统计学;在描述随机变量时,就用数理统计学。如果在描述变量时非用数理统计学,那就是杀鸡用了宰牛刀。
近70年,由于数理统计学的飞速发展,大有“吃掉”社会统计学的势头,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几乎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王见定教授的研究已经说明了数理统计学永远“吃不掉”社会统计学,今后的日子,将是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共存与互补。
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争论可以结束了。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1998,墨西哥.
{9}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肆』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什么
这是什么东西?都要考虑一下经济效果看看有什么其他的劣势
『伍』 经济学中的思维定势有哪些
所谓“1+1”思维定式,指的是经济学人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只看到交换中的一种商品和一个交换者,而将另一个交换者和另一种商品完全置之度外的思维方式。然而,交换现象是2+2模式的,即由两个交换者交换两种不同的商品,而经济就是由这一个个2+2组成的群体现象,换句话说,2+2是经济的细胞。由此,所有的经济学理论,如果不是从2+2出发而是由1+1入手,则势必无法把握经济现象的本质,难以导出经济学的正确理论。
回顾传统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几乎都是从1+1出发的,比如价格、需求量、供给量等等。假如价格是描述交换现象的,则它不可能只和一个人、一种物有关系,除非它不是描述交换的。对于描述交换的价格来说,现实中和理论上都应该从“交换比例”来界定这个概念。这就是说,经济学理论上不应该存在“商品的价格”这种措辞,因为单一商品无所谓价格,只能说“A商品兑换B商品的价格”,就像汇市上常说的“美元兑日元”、“欧元兑美元”一样。
当然,我们也知道,大众俗语中“某商品的价格”其实质是该种商品和货币商品的交换比例。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尽管现在的货币体系中,这种功能已经荡然无存),这种说法之中,包含着对商品价值的计量。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式的价格概念都是对商品的价值计量的概念,因此马克思才会说“价格=价值量”。但是,仅仅看到一般商品和货币商品这种特殊交换形式中的价值计量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它无法解释易货贸易、准货币和货币的交换(股市、券市)、货币和货币的交换(汇市)等等更一般的交换形式。马克思在价格究竟是对单一商品的价值计量还是对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两者之间摇摆,最终倒向了前者。(参阅链接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787)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概念通常是以“代价”的思路出发的。但是,这个“代价”不过是对价格另起一个名字。从其进一步的解释可以看出,它依然是1+1式的思维模式,即只考虑一个人取得一种商品的代价,而且解释不清楚究竟是生产这个商品所耗费的代价还是从他人那里通过交换获取商品支付的代价。
西方经济学的“需求量”概念,通常是在不对“价格”做任何解释的前提下定义的,大概是认为“价格”人人皆知无须赘述,但现实是这个似乎人人皆知的概念几乎是人人迷茫的。“需求量”概念中强调“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但是,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单一商品来说,没有“价格”可言,除非能够否认“价格是交换比例”这种认识。
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量”讲的是交换中单一交换方对本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商品的需求,至于为何要视拥有不属于自己的商品的另一方对自己要让渡出去的商品的需求于不顾,西方经济学从来都是懒于解释和不屑一顾的。这种做法,实质上和西经倡导的“公平交换”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将交换中一方的需求和需求量莫名其妙地忽略掉,何谈“公平”、“平等”?进一步而又相联系地,这种无理由的忽略使得被忽略的一方交换者变成了无需求、无思想的机械人,而非西方经济学视为基本假定的“理性人”。(阅读链接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318)。
有许多人陷于1+1思维定式无法自拔,对2+2的模式提出反诘:如此简单的“需求量”概念你怎么就理解不了?不是理解不了!而是其中深刻的内部逻辑矛盾不可协调所致。大家对此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完全是出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体系的思维结果,而现实是,我们无法将交换的2+2模式简化为1+1;无法否认价格即交换比例的“2+2”式的概念。
如果认识到1+1思维方式的错误,我们就应该回到2+2的正确道路上来。这个道路即是,不要再用一个交换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来定义“需求量”;不要再用一个交换者对一种商品的供给来定义“供给量”,也没有属于一种商品的所谓“商品的价格”存在。如此一来,建立在错误的供求均衡概念之上的西方经济学除了《终结》之外还有什么出路?
『陆』 经济学思维的特点
经济学思维八个特点:(1)用稀缺资源生产物品是有代价的(2)个人的选择是有目的的(3)激励至关重要(4)经济学思维是边际思维(5)获取信息是有代价的(6)经济行为除了直接效应,通常还产生次要效应(7)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是主观的(效用价值论)(8)检验的理论标准是理论的预测能力.
希望能够帮到你,还望采纳,谢谢!!
『柒』 经济学思维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理论就是边际分析,因为理论假设了人们的决策是通过比较预期的额外收益和预期的额外成本做出的,收益和成本都是站在决策者所处的边界上来衡量的。在经济决策中,除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其他的都不重要。
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所有事物都依赖、受限于其他事物。而经济学中的理论不能用“ 非此即彼”的常识性的思维方法来思考,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系统、全面、整体来理解;
总之,从个人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从主流的观点到 非主流的看法、从历史到现实,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
……
『捌』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有什么用吗
好的经济学思维,能够帮助一个理性的成年人更加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更加理智版地对待这个世界。
我认权为,经济学思维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有的是常识,有的是颠覆常识的常识,但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专业训练,也不是非要专业人士才能掌握:
1、竞争的概念
:竞争不消失,只转化形态。
2、交易的概念
:交易提高净幸福。
3、机会成本的概念: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号称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4、理解价格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利息的概念。
5、边际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公理。
6、理解产权的概念。
7、理解货币数量论。
8、理解制度和组织的巨大作用。
『玖』 什么是经济学思维方式
易学思维的方式很多,不知道你说的这个经济学指的到底是哪方面的。
『拾』 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哪四个方面
没有这个说法,不是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