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经实

经济学经实

发布时间:2021-01-16 13:22:05

㈠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从定义入手。
、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
2、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具体有如下四点:
A、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这里的“价值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对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认定。如果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则为规范经济学;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坏,仅仅是就事论事,那么就是实证经济学。“实证”,就是实例证明。
B、解决问题不同。如果解决的是“是什么”问题,则是实证经济学,反之,如果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则为规范经济学。
C、是否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学中的意见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不同行为的成本收益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上。正因为如此,其分析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而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所以分析结果是客观的。
D、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并不是绝对排斥的。在现实经济分析中,两种方法是经常混合使用的。比如,对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热点,就常常两种分析都会使用。分析通货膨胀的后果,一般属于规范分析;讨论采用何种措施反通货膨胀,亦是规范经济学的范围;一旦方法选定,具体的政策设计则属于实证经济学。

㈡ 经济学实证表述

1.positive实证表述
2.normative规范表述
Positive economics is a study of how the economy works. 简单来说就是描述一个“是什么”的状态,这个statement可以是专错误的,但是也是positive statement.
Normative economics is the practice of recommending policies to solve economic problems. 主要的特点是表达了一属个“应该怎样做”的judgement.
Tip:normative statement一般会有‘should’、‘would’之类表达‘应该’意义的词汇,不过也要看题目的意义,不能单靠有没有这些词来决定

㈢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区别

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建议。

实证经济学:现在是什么?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描述。

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在的状态,规范经济学建议未来的政策。

举例:
对于房价的实证经济学,上海房地产均价为6689元/平米。

规范经济学,开发商说房价还要上涨,消费者说房价应该下跌。

㈣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区别有哪些

实证经济学:着重考虑经济效果; 规范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社会规范、道德等方面。 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 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其次,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 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 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 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是以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因此它要回答的是“ 第四,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 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

㈤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实证经济学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没有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内,并根据容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不带主观情绪。
规范经济学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研究经济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并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㈥ 在经济学中,如何很好区分是实证经济学还是规范经济学

规范分析来就是有价自值判断,无法找到最终的本源,比如我认为房价低比较好
实证经济学主要做实证分析,比如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对比分析,描述是什么,为什么
现在往往认为做数据计量,才叫实证,但这只是一部分,数理导数推导也是实证,因为没有价值判断

㈦ 简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表现

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问题的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或“应该如何”问题的经济学。前者不涉及价值判断,它的结论正确与否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检验;后者则是对经济状况、经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评价经济运行、经济状态的好坏优劣,并探讨怎样才能符合那些好的标准。它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对于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关注是经济学的全部内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其实就是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如何使经济运行的更有效率。这是个有关最优化的科学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做出假设,建立理论来加以解决。我们希望能够探讨出关于经济最有效率运行的机制或者说是规律。比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围绕如何让我们有“更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的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回答的都是关于经济更有效率地运行的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经济后果的评价问题,尤其是对社会成员的福利影响的问题。在我的那本《宏观经济学散文札记》里,很大篇幅都是对实证经济学的论述。用一个比较通俗的比喻来说,实证经济学关心:如何把经济蛋糕做大。
经济学关心的另一件事是我们对于经济后果的评价。也就是我们那些探讨出来的使得经济最有效率运行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实现的结果“好不好”的问题。当然这个“好不好”的判断应该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是大家争论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价值的判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经济后果“应该怎么样”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规范经济学的范围了。用一个和实证经济学相似的比喻来说就是:做大经济蛋糕是否对社会来说是件好事。很多人认为,收入的净增加实际上可能并不等于社会成员的福利的增加。因为这涉及到经济后果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问题。“富人越富,穷人越穷”也许不好。假如资源的效用遵循边际递减的规律,那么把资源从富人向穷人转移就会提升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这就好像提高了木桶的最短的一块板子。
在我看来,对于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同时思考,是一个经济学者责任心的体现。尤其是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既不欣赏那些“铁石心肠”的人,也不欣赏那些对现实永远心存不满的厌世者。但是我们也必须尖锐地指出,即使是对两类问题同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经济学者们在对经济事件的看法上,也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这种分歧主要根源于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不仅是因为关于如何使经济更有效率的运行上,也就是在对经济事件的科学判断上,经济学者们会存在分歧;而且在价值判断上也会有分歧。我们在宏观经济学中已经看到,这些分歧的产生,比如消费理论的不同看法等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把经济学研究的这二个方面明晰化:实证经济学涉及的是效率的问题,规范经济学涉及的是公平的问题。这二者正是经济学研究的全部问题。对于经济学人来说,责任心要求必须对这两个问题同时加以研究。 当权利的持有人用其获得收益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就是经济政策争论的本质。而事实上也是没有一种政策能够使得受益者为全体社会成员。因此,经济学者在提供经济政策建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率的问题,也就是要尽量使得这项政策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且必须进一步探讨用这项政策去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是否值得,即使做到这些很困难。经济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分配,也就是资源权利的配置。这个问题我会在另文详细分析。做了学者就意味着要过艰辛的生活和进行痛苦的考察和思考。在任何时候,少数人的利益侵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可能不好

㈧ 实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是不是就是:实证经济学

不一来样。
实验经济学自往往是研究人行为的。比如说用一种特殊的类似于游戏的形式,刻画一种社会中的经济行为,请来几个志愿者,来看一看他们行为体现的数据是否能够证明理论或者驳倒理论。所以实验经济学重要在于模拟。
实证经济学是从社会的确实运行中,获取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作分析(多数为计量分析),证明或者得出理论中所示意的结论,描述这些数据反映的切实经济情况,甚至对未来经济形势给予预测。所以实证经济学重要在于实地。

㈨ 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对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对照的精确度、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
介绍人们在研究经济学时,会有两种态度和方法,若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何会如此,其发展趋势如何,至于经济现象好与否,该不该如此,则不作出评价,这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称为实证经济学。 弗里德曼
实证经济学撇开或回避一切价值判断(即判断某一经济事物是好是坏,对社会有无价值),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后,研究现实经济事物运行的规律,并分析和预测这些规律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它力求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或回答如果作出某种选择,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问题,而不回答是否应该做出某种选择的问题。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实在性。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内维尔·凯恩斯(凯恩斯的父亲老凯恩斯(John Neville Keynes, 1852--1949, 英国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于1891年最早以“是否以价值判断”为标志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真正使用。经济学实证化的突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伊和英国的西尼耳。主要著作有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论文集》(1953)等。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经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