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经济学中,APL和MPL,MC和AVC,LMC和LAC的交点分别表示什么经济意义
答:
APL,在生产要素资本不变劳动可变情况下的平均产量。
MPL,在生产要素资本不变劳动可变情况下的边际产量。
LMC,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
LAC,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
以上内容见任意一本初级微观经济学的生产论和成本论两部分内容都有具体论述。
❷ 经济学里面tpl,apl,mpl是什么意思啊
经济学中MPL,APL,MPK的意思分别是: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抄的产量。
MPK,资本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2)经济学中apl扩展阅读: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关系: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a>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❸ 西方经济学中什么时候mpl=apl
在L=L3处,MPL=APL
此时MPL处于递减中
APL达到最大值。
L3处也是第二阶段的起点。
❹ 在经济学里APL是什么意思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平均产量(内Average proct):
总产量或容总产出除以一种投入品的数量所得的值,即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由此,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其他投入品的平均产量以此类推。
用公式表示即为:
AP=TP/L
AP为平均产量
TP为总产量
L为可变要素投入数量
如图AP曲线,表示L投入1单位Q的增加
❺ 经济学长期中的apl怎么求
APL
即劳动的平均产量
计算公式为:APl=TPL/L
平均产量是指表示平均每一个单位可回变生产要素投入所答产生的产量。或者指总产量或总产出除以一种投入品的数量所得的值。由此,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其他投人品的平均产量以此类推。
❻ 微观经济学apl函数
y/x=4/20=1/5 ------ Px/Py=MRSxy=MUx/MUy
I=4x+20y=200
解前两个方程得到y=5 x=25
U=xy=5*25=125
价格上专升.y/x=16/20=4/5 ----x=5y/4代入属U=125=xy 得到y=10 x=12.5
I`=16x+20y
U=xy=125
得.I`=16*12.5+20*10=400
❼ 经济学MPL和APL怎么求
第2问直接代值;第3问当MPL=0时Q最大,求出L
❽ 经济学里AP和APL有什么区别啊
AP指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将其细化可分为资本的平均产量APK和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你给的AP公式可能是书在用劳动作为例子阐述平均产量的概念,要是用资本作例子可能就变成Q/K了
❾ 经济学中APL和MPL分别是指什么
西方经济学中mpl,apl,mpk的意思分别是: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mpk,资本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册返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慨念。改革开放以来流闷凯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蚂姿唤属于西方经济学。[1-3]
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目前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4]
的出版为标志,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❿ 西方经济学中MPL,APL,MPK分别是什么意思
西方经济学中MPL,APL,MPK的意思分别是: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MPK,资本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0)经济学中apl扩展阅读
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其他投入品的平均产量以此类推。
用公式表示即为:
AP=TP/L
AP为平均产量
TP为总产量
L为可变要素投入数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关系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a>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