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方经济学中MPL,APL,MPK分别是什么意思
西方经济学中MPL,APL,MPK的意思分别是:
MPL,劳动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APL,劳动的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
MPK,资本的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宏观经济学mpl扩展阅读
劳动的平均产量定义为总产量除以劳动的投入量。其他投入品的平均产量以此类推。
用公式表示即为:
AP=TP/L
AP为平均产量
TP为总产量
L为可变要素投入数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关系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a>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⑵ MPL在宏观经济学中表示什么 还有 MPK
应该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吧
⑶ 宏观经济学
1)利用边际产出价值等于w
即MPL*P=w(w是劳动的工资)
代入,易得:P为1,工资分别为4,3,2,1时,劳动力需求分别为
125,137.5,150,162.5。
2)利用上式
N=(14- w/P)/0.08
注:可能你就是不明白边际产出价值等于w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还是一个利润最大化的问题,利用数学是能够严格证明的。这里,你至少可以这样想,增加一单位劳动,边际成本是w,而这一单位劳动能得到产出MPL,边际收益为MPL*P,而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的生产条件(这个应该知道吧)
⑷ 为什么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MPL=w,而不是P*MPL=w而且为什么△K/K-△N/
你要理解这些字母代表的概念,不要死记公式
w明明是单位劳动力价格,当然等于边际劳动力价格,乘劳动力产量干嘛?
资本-劳动比率中间的那个-,就是减的意思,怎么可能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