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问题求解
网页链接
这是一道垄断竞争的问题,我刚回答过
是双寡头古诺模型(纳什均衡),
虽然边际成本MC=0,
但是售价并不是0,两家厂商都有利润,
你可以参考。
---------------------------------
盗个图过来,可能有助理解。
Ⅱ 急!!!微观经济学中垄断和完全竞争两种条件下的利润问题
【1】利来润π(q)=TR(q)-TC(q)
π自(Q)=PQ-TC(Q)=(18-Q/20)Q-6Q-0.05Q²=-0.1Q²+12Q
dπ/dQ=-0.2Q+12=0,Q=60
P=18-0.05Q=18-3=15
π(60)=360
【2】完全竞争产量的决定条件是P=MC
MC=6+0.1Q,则:18-0.05Q=6+0.1Q,Q=80,
此时价格:P=MC=14
利润π(80)=320
【3】若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即超额利润为零,超额利润是P>AC的部分,只获得正常利润即满足P=AC
AC=TC/Q=6+0.05Q,6+0.05Q=18-0.05Q,Q=120;
此时价格P=12
Ⅲ 微观经济学,在三种市场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垄断)平均收益曲线总是和需求曲线重合吗详细点~~
不是的,平均收益其实就是价格*数量(也就是总收益)/数量=价格。证明平均收益是永远等于价格的,但不是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所有点厂商都能够或者意愿生产,也就是说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不重合。(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指市场价格与某家特定厂商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1.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中存在成千上万的供给者,所以市场价格是给定的,任何厂商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如果厂商在给定价格p以上要价,它的产品会卖不出去,所以数量是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与Y轴重合。当厂商以给定价格p要价,那可以一直生产直到达到市场在这个价格下的需求数量,这时他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水平的,所以平均收益也是固定等于给定价格p的。那如果厂商在给定价格p以下要价的话,那它的价格就低于所有其他厂商,它就是唯一的生产者,它面临的需求曲线也就与市场的需求曲线重合,也就是他的平均收益与需求曲线重合。
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他的平均收益曲线是先垂直与Y轴重合,然后再水平,最后再和需求曲线重合
2.垄断:在垄断的情况下,市场内只有一家厂商,所以它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因此它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3.垄断竞争(寡头):在这个情况下,市场上有多家厂商,在每个价格水平下每个厂商生产的数量只是行业总量的一部分,因此平均曲线和需求曲线肯定是不重合的。
Ⅳ 微观经济学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已经不太记得了,垄断市场的话是整个市场只有他一家在销售这个东西,所以他可以把价格定专的很高很高,而且属这个行业进入难度比较大,占据垄断的地位就可以自己定价,如果有别的企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他还可以把价格降得特别低,这样的话其他企业进入难度大他就能一直占有垄断的地位。比如我国的天然气,自来水
完全竞争市场就是这个行业有许多人在卖东西,如果一家价格比其他家价格高了,产品就会卖不出去所以大家就只能努力减少自己的生产成本,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才能卖的更好。比如矿泉水,铅笔,橡皮
总的来说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的市场,各个企业之间保持良性竞争推动产品进步。
垄断市场是另一种理想的市场能够挣大钱,但是会造成剥削。
Ⅳ 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怎样判断产量损失
因为,在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的区别包括(如果某一行业中有不止一家厂商,并且它们都生产相同的产品,都有相同的价格,则这个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供参考。
Ⅵ 微观经济学:请比较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这四种市场类型
1、股票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明显地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属于理论抽象。现实中的市场都不具备这些特点,因而都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充其量接近完全竞争(比如可以认为股票市场是接近完全竞争的)。
2、完全垄断可分为两种类型:
政府完全垄断。通常在公共事业中居多,如国有铁路、邮电等部门。
私人完全垄断。如根据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或根据专利生产的独家经营以及由于资本雄厚、技术先进而建立的排他性的私人垄断经营。
3、垄断竞争市场
例如,牛肉面、鸡丝面、盒饭、理发行业、修理、糖果零售业等。
4、寡头垄断市场,如美国的钢铁、汽车,日本的家用电器等规模庞大的行业。
供参考。
Ⅶ 为什么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微观经济学论述。
垄断会导致资源利用低效率,生产者占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而且回会形成哈答伯格三角,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举个技术创新的例子:如果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先发明了一项可以提高效率的技术,即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其他公司都没有新技术,生产成本不变。这时拥有新技术的公司就可以降低单位产品价格,产量上升,市场份额扩大,收益增加。其他公司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就会竞相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整个市场的效率就会提高。而在垄断市场上,由于某个行业的市场由一个或几个垄断厂商控制,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壁垒很高。于是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垄断厂商就没必要担心自己的市场份额及收益会受到外来厂商的影响,就不会进行技术创新,那么整个市场的效率就不会提高,还有可能会下降。而且垄断厂商可能会联合定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Ⅷ 完全竞争市场的优缺点
优点:
1.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微观经济运行保持高效率。完全竞争市场全面排除了任何垄断性质和任何限制,完全依据市场的调节进行运行,因而可以促使微观经济运行保持高教率。
2.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完全竞争市场可以促使生产者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类型条件下,每个生产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他们要想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就必须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
3.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增进社会利益。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竞争,在引导生产者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也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竞争引导每个生产者都不断地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他们所考虑的并不是社会利益,但是,由于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4.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资源能不断地自由流向最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生产部门,在资源的不断流动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在不同用途间、不同效益间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组合间的有效选择,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用,从而也就会太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效益。
5.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消费者及消费需求满足的最大化。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趋向等于生产成本。。
缺点:
1.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很难成立,因而,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也必须在具备了严格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而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难以全面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的所有前提条件,因此,实际上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实践中很难出现。
2.完全竞争市场所必须的有大量小企业存在这个条件既不可能也不适用。在现实经济实践中,即使进入市场非常自由,由于其他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影响,进入市场中的企业也不可能无限多。
3.完全竞争市场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自由进入使效率更高、产品更能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企业不断涌进市场,而那些效率低、产品已不能适应消费者需要的企业则不断地被淘汰退出市场。
4.完全竞争市场中完整知识的假设是不现实的。生产者对其在现实市场中的地位、将来发展的动向及影响市场的各种因素的信息等等知识,都不可能完整地掌握。消费者,不可能全面掌握特定市场上全部产品的价格、品质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市场参与者都不可能具有完整、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市场知识,完整的市场知识只能是不现实的理论假设。
竞争最极端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又叫作纯粹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市场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对市场不作任何干预,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承担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个类型,它们分别是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垄断竞争市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市场上厂商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第二,各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同垄断竞争市场一样,都是中间形态的市场,而侧重偏向于完全垄断。同完全垄断市场比,二者都有垄断的因素,但垄断程度小于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市场 网络
Ⅸ 《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1)市场上有众多的参与者
(2)大量企业生产有差别的产品
(3)厂商进出市场不受限制
(4)厂商对价格具有某种影响力
一般认为,垄断竞争市场存在与零售业、日用品企业、食品业等行业
Ⅹ 为什么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微观经济学论述。
如果是考高鸿业的书的话,最好从帕累托最优的角度来理解。结合帕累专托最优的3个条件、消费者行为属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来进行论述竞争,从P=MC,从这个角度去论述垄断的坏处。
大体的就是这样了,当然还有很多细枝末节可以用来做论点,不懂的自己再看书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