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中国式潜规则经济学

中国式潜规则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1-13 21:04:17

『壹』 请问潜规则是什么意思

举个例子给你看就知道了

今天下午,老婆突然问我,能不能给沐容介绍一份靠谱的工作。

我这才回忆起来,沐容这个小姑娘是我老婆的客户,去年拜访她们公司是由慕容负责接待,期间聊的很愉快双方合作也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就这样沐容和我老婆一直保持着联系。

沐容是90后,标准的南方姑娘,娇小漂亮,紧身小衬衫搭配黑色包臀小短裙,身材凹凸有致,十分性感。

她本身对工作的要求并不高,再加上又是重点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一般企业的白领完全能够胜任才对,为什么毕业两三年了还在找工作,这一点让我十分费解。

|| 遭遇矮撮老板潜规则

沐容的第一份工作是总经理秘书,老板是个山西人,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普通话,人长的矮矮胖胖给人一种土财主的印象。平时倒是对沐容照顾有加,经常对沐容说的一句话就是:"容啊,工作行不辛苦啊,要是不会做也不要紧,以后跟在讹(我)身边就行了。"

由于刚毕业没什么社会阅历的沐容单纯的认为这是老板对她的器重,并没听出话外之音。久而久之老板也认为沐容没什么反对意见。所以每次看沐容的眼神都充满了邪淫,总是盯着某些部位仔细打量。

有一次沐容陪老板去见客户,饭局上,老板喝多了,回去的途中频繁的摸着沐容的大腿,这把沐容吓的可不清,要知道沐容还是黄花大闺女,男朋友都还没谈过哪受得了这样的刺激。所幸在她闺蜜的帮助下顺利逃脱了魔爪。第一份工作也因此而告一段落。

|| 表面翩翩君子,暗地里包藏色心

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在私企做出纳,老板40出头,带一副金丝眼镜,看着文质彬彬。与她老板的接触中发现为人还不错挺正直的,渐渐打消了顾虑。

就在去年7月份,她老板亲自要求沐容和他一起出差,说是去谈一个重要项目,沐容也没有多想,收拾好一切就随同她老板出发了,路途上一直和沐容聊家庭隐私,说自己的家庭不幸福,妻子不体贴、不解风情之类的话题。

当天酒店入住的时候暗示沐容和他一个房间,并表示以后一定不会亏待她,这可把沐容吓的不轻,当即拒绝了他。从那天后工作中不断被挑毛病,穿小鞋,无奈之下结束了她第二份工作。

|| 如何看待潜规则

我相信很多女性在生活或是工作中都遭遇过类似沐容这种潜规则,很多时候女性在面对潜规则往往会选择了沉默,所以才让这些人肆无忌惮,造就了更多的潜规则。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要搜集好充足的证据关键时刻勇敢的站出来曝光他们,杀一儆猴,以儆效尤,扼杀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让这群心怀不轨之人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

『贰』 详谈 中国的潜规则

潜规则
隐藏的,潜在的,规则

什么叫“潜规则”?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 、“明规则”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潜规则”,既不公开,也不透明,也决不会将它的“规则”内容?知于他人,但是,其“规则”的内容谁都明白,它比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厉害,还要严厉,人们都在默默恪守、心照不宣地维护它,而且,谁不遵循这种“规则”,谁就会受到这种“规则”的排斥、惩罚,“潜规则”很具有“杀伤力”,所以,一般人都很是“惧怕”这种“潜规则”,相互牵制,然而,你必须要学会它、“尊重”它、实施它,不然你就根本进入不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圈”中,即便是进入进去也会发现自己无法生存,无法为这个圈子所认同,很快就会被这个“圈”所抛弃。

一般来说,在“潜规则”盛行地区,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元规则” 、“明规则”)空际上就是制度上的一种装饰品。

如今社会流行“潜规则”

如今社会流行“潜规则”,甚至可以说是渗透进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都有,到处可见。

譬如,在演艺圈,想红你就脱,想成名你就在导演家床上脱. 多年来一直忽明忽暗地流行在这个圈里的女演员“先上床、后上戏”的“潜规则”。年轻的女演员想要早日成名,往往要付出其“演技” 以外的代价,娱乐圈内的投资方老板、导演,掌握着有姿色演员成不成名的大权,为所欲为就无所顾忌了,文艺界的丑闻往往由此而起。

在足球圈,中国人民对足球圈的黑幕、黑哨愤怒了多少年,然而却最终只是曝出了龚建平在甲B吹一场球拿几万元钱的案子来。“黑哨”难道就只是龚建平一人?它的“主战场”究竟在哪儿?有的足协领导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俱乐部主人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足球队的教练们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大牌球员知道,但他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这是这一圈?必须遵循的一种“潜规则”。

教育界。黑龙江省一大学300名大学生为使考试成绩“及格”,由学生王某出面,每人收取50元,送给“自然辩证法”的授课老师于某,于某收钱之后,利用职务之便,要求评卷教师为学生提高分数,使所有送钱的学生成绩均获得通过。300名学生如此大规模地向自己的授课教师行贿,在中国教育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似乎已达成了某种默契。送者不觉不当,受者不觉可耻,学生的送与教师的收配合默契。都是在按照这个“规则” 行事。行贿本来是一件极为可?之事,但在这里,它却成了很多学生普遍认可的一种“规则”。

政府机关领域:

1、办事得花钱。2、办不了的不退钱。3、报喜不报忧。4、出了问题内部消化。5、捂不住了丢车保帅。6、领导的意见不能提。7、领导的看法是最大的看法。8、领导身边的人相当于领导。9、个人风头出不得。10、好处不能独吞。11、棘手的事就拖。12、前任的事不管。13、少作主多请示。14、多开会造声势。15、违规的事集体拍板。16、不要站错队。17、宁可用庸才。18、吃喝不犯法。19、车子是身价。20、运动来了要重视,运动过了就没事。
由于长期以来制度规范缺乏、制度意识的淡薄,提高收入怎么办?就只能靠本部门的所谓“创收”,靠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去设置相应的 “政策”,去靠“小金厍”,尽管大家都感有点过分,不太合法,甚至有点违法,但是大家都认可,都默认,甚至积极去实施。“红包”,同时也停止向上级供奉 “陋规”和“常例”。但这是当时官场雷打不动的不正之风,“陋规”与“常例”也早已成为权力运作的润滑剂,

以上仅仅是一些部门的个别例子,一个领域、一个圈子?的“潜规则”多得“海”了。如今的“潜规则”的确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为什么“潜规则”中的“规则”是“潜”的?

为什么“潜规则”中的“规则”要用“潜”来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潜规则”,其原因就是这种“规则”藏于桌子底下的,匿在铁幕背后,很黑,很暗,很不光明,很不道德,也很丑陋,虽然它上不了台面,见不得公开,恰能左右“游戏”发展的方向和最终结果,所以,“游戏”的最后“胜利者”,并不是遵循“元规则”办事的人,而是那些对“潜规则”的得心应手者。譬如,在娱乐圈,“肉体红包”??“性交易”??便是一种“潜规则”,漂亮女人想成为明星吗?那就必须要献上自己的贞操,为什么?因为你能不能成为明星的权力掌握在具有“点石成‘星’”的导演和制片人手中。所以,老艺人白韵琴就说得很白:“在娱乐圈要想红,就要肯‘身体力行’,最要的就是肯献出肉体,肯陪人睡觉,跟人上床。”想一想,这样的“规则”能将它公开出来吗?兵和将它“潜”起来,这就是“潜规则”的奥妙!

“潜规则”中的“规则”是谁制定的?

从本质上说,这些“潜规则”一般都是不清不楚的、不可告人的。“潜规则”中的“规则”是谁制定的?根据什么规则来制定这些“规则”的?谁都说不清楚,谁也没法说得清楚的。但是,有一点是绝对清楚的,即它的制定、实施都是围绕着“利益”两字,都是围绕着“金钱”两字,它的利益趋向是非常明显的,谁按照它的规则办事,谁就会获利,就会获得好处,而且,“潜规则”最后的利益获得者都是一些圈?的“龙头老大式的人物”,是一些有权势的人物,而且“潜规则” 的收益者不是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帮人、一层人(当然是根据人的能耐大小来“分配”利益的)。所以,这群人、这帮人、这层人既是“潜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亦是“潜规则”的“既得利益获得者”,正因为如此,它就会形成一股势力,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是属于不可公开的“秘密”。

“潜规则”中的“合法伤害权”

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书中提出了“合法伤害权”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提的很好、很妙、很高。

在这个“合法伤害权”中有两个问题必须搞清:一是谁去执行这个“合法伤害”?二是谁是这个“合法伤害”的承受者?前者是“潜规则”中的“既得利益获得者”,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龙头老大式的人物”,另一部分是“分食‘潜规则’利益的一群人,两自会自动形成一股若明若暗的、自觉的去维护这种“潜规则”的恶势力,这股势力很厉害,看不见但让你感觉得到;后者则是试图破坏“潜规则”的“破坏者”(即一般所说的“改革者”、“革新者”),他们无法容许 “潜规则”的存在,认为只要它存在一天,社会就无法进步,无法发展,所以,只要有可能,就要想方设法去破坏、去改造这个“潜规则”。所以,“龙头老大式的人物”和“分食‘潜规则’利益的一群人”一旦发现有谁不遵循或是发现试图破坏“潜规则”的“破坏者”的存在,就会采取各种措施让“他们”感觉到难受,让他们无法在这个圈子中生存下去。若是这个“他们”还“不识相”,还要敢于与“潜规则”抗衡或者破坏这个“潜规则”,那么,就会制造某一“事件”让你“难堪”,甚至让你身败名裂。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吕日周式的人物很难在他工作的地区继续生存、发展下去?会感到特别“难受”?这就是吴思先生告诉人们的、在“潜规则”中流行的、由一群人制造的“合法伤害权”的“伤害”之结果。这就是“潜规则”中的“合法伤害权”之厉害。

那么,说了那么多,“潜规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则”呢?

“潜规则”是一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规则,是一种败坏社会风气的规则,是一种让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产生投机取巧心理的规则,是一种让人们对社会产生不信任的规则,是一种变相腐败的规则

潜规则有哪些特点
1、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

2、这种行为约束,依据当事各方的造福或损害能力,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生成,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交易成本降低;

3、所谓约束,就是行为越界必将招致报复,对这种利害后果的共识,强化了互动各方对彼此行为的预期的稳定性;

4、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

5、通过这种隐蔽,当事人将正式规则的代表屏蔽于局部互动之外,或者,将代表拉入私下交易之中,凭借这种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潜规则”这个词最初来自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在书中,吴先生并没有给出确切定义。在《潜规则》之后的第二本《血酬定律》中,吴先生试着下了上述定义。

对待“潜规则”四种合理的态度

对于“潜规则”,有四种合理的态度应对。

其一,对“潜规则”言,不排除其有合理的地方,那么,就让合理的地方“露出表面”,大家共同遵守就是了,不要让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都“潜”下去;

其二,对决策者言,那些“不露在表面”的,就要让它总也露不出来,灭其于初始状态,等这些个“潜规则”大行其道,那就晚了;

其三,对官员言,要独善其身,不按“潜规则”做事;

其四,对社会言,要大张旗鼓地提倡规则意识,坚决反对“潜规则”意识。

『叁』 为什么中国的潜规则那么多

传统文化造成抄的,或者说是儒家思想毒害的,中国人一直以礼仪之邦自居,殊不知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都是双刃剑,正是因为这个礼仪之邦,形成了国人之间的人情,而这种人情又偏离了正确的航向,逐渐演变成了裙带,如此,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了今天,加上制度的缺失,就形成了所谓的潜规则,表面上看是制度,骨子里却是文化在作怪。

『肆』 为什么在中国靠关系的潜规则这么多

不公温和潜规矩可不是中国特色啊亲!不然小布什那智商怎么可以或许依附gentlemanC毕业呢?希拉里和她老公以及奥尔布莱特是写在脸上的“干系户”你又当怎样?朴槿惠没有她老爹这一层干系她能领导韩国政界?


举个大略的栗子,很多性事变者,固然我并不以为她们应该为本身是性事变者而感触低人一等,但是她们却在实际生存中很难过到正常的两性干系。由于这种事变的确会让人孕育产生较低的自我评价。而这种低自我评价就会在两性干系中成为一根拔不失的刺,吵架不再是恋人之间一种交换,而更容易变成“嫌弃”和“凌辱”。

我也渴望告成,但我更盼望我的告成值得分享和报告,我搏斗的进程,我所见过的风景和波涛,而不是除了告成本身之外,统统都要闪烁其词。

和我一起读书、观影、思索,欢迎存眷“欧阳霈官的作业”

『伍』 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套路潜规则那么多

因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陆』 为什么中国社会这么靠关系潜规则,外国有吗

国外也是一样,只不过就和厕所一样,越高级看着越漂亮。
国外的关系已经发内展到公共关系学,怎么开容拓人脉,怎么送礼都有理论依据。比尔盖茨要不是他妈妈能联系到IBM总裁,温逗死轮不到他做。老布什当完总统小布什当,克林顿当完总统希拉里去竞选,你以为都是为了革命事业赤胆忠心?

『柒』 中国式的职场潜规则有哪些

中国式职场的潜规则,有许多比如比较常见的歧视女性还有,巴结领导等等。

第三点就是在传统家长的思想,你觉得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工作,是他们的义务,所以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工作是家长安排好的,所以在职场中有很多就是家长托关系,或者是自己的亲戚孩来进行任职,所以在福利方面,他们往往就会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福利,其他人更好的岗位,也就不需要他们这些很多的努力,这也是职场中比较常见的潜规则。

『捌』 为什么中国潜规则盛行

因为有一只猫,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必将毒害几代中国人。
一百年都纠正不回来。
大魔王转世,其威力真的很可怕。
罪过罪过!

『玖』 求揭露中国社会潜规则的书

杜绝能干的不给干,而这辈子学不会的挑大梁!
前者没岗位,后者却独霸资源和权力,就是在危害国家安全!

最大的障碍是能干的不准干,不能干的干大事,权利,仪器,资源都到了庸才手中。不是待遇问题,而是根本没有岗位,不能进实验室,不能使用空闲的普通仪器。

人都有两面性。
侨 @#¥ 办 %……&直 * 属 单位 可以有国家出资配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权给许多合同工,丰富其业余生活,也可以配办公室给合同工。
同时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科学论文的人几十年都没有工作场地、被禁止使用计算机和仪器。
这要看对谁,对象不同嘛。因人而异,看具体情况。
是吗?

http://..com/question/67157212.html
你知道哪些黑话、暗语?
一个高级职称的打手奉领导的命令,开高级小轿车作案,对受害者说“你可以打110报警!”,“你信不信我可以当场打死你?”。他是电子专业的,却根本不能设计单级电路,买不足100元的万用表也要商家开大金额要回扣,提升职称的论文是从教材上抄袭的,而且是要其他教师为他输入计算机和打印。

『拾』 为什么中国社会有那么多的潜规则

因为社会复杂,思想复杂,法制道德发展不完善

阅读全文

与中国式潜规则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