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 经济学出来能干什么 还有我应该看些什么书
学经济学出来能做什么
在任何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高端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是收入最高的。当然,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可能立即从事的职业,如企业高管,不能列入“收入最高的职业”范畴。那么,对于一个中国重点高校本科或研究生来说,毕业之后可能取得的最高收入的职业有哪些呢?前景最广的职业又有哪些呢?试列举如下,以薪酬为第一考虑因素,发展前景为第二考虑因素,社会地位、名望为补充考虑因素,大致是这样:
1、外资投资银行
特指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全球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瑞银华宝等海外第一流投资银行,它们都在中国设有代表处或分支机构,一般每家每年在中国大陆招聘5-10人,少的时候只有1-2人。投资银行在中国招聘的毕业生,有东京、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等不同的工作地点,其中以东京工资最高,中国大陆工资较低。在任何一流投资银行工作满3年,申请美国顶级商学院,几乎一定能成功,MBA毕业后前途不可限量。
投资银行参考工资(研究生第一年,本科生可能略低):高盛东京90万RMB/年,德意志亚太区75万RMB/年,摩根士丹利北京25万RMB/年(年终分红另算)。
2、外资咨询公司
特指麦肯锡、贝恩、波士顿咨询集团、摩立特集团、美世、艾森哲等海外一流咨询公司,其中可分为管理咨询、投资咨询、人力资源咨询、市场咨询、技术咨询等多个板块。咨询公司招聘人数比投资银行稍多,一般每家每年10人-30人,麦肯锡等公司略少,美世等公司略多,去年因为外资咨询业务扩张,招聘人数普遍有提高。咨询公司工资差距比较大,但工作3-5年都能有很大幅度的涨薪,资深咨询师工资不下于投资银行家。在咨询公司申请美国顶级商学院基本都能成功,而且MBA毕业后前途更宽广。
咨询公司参考工资(同上):麦肯锡、贝恩15万-20万RMB/年,罗兰贝格10万RMB/年,其余介于两者之间。第二年工资涨100%,第三年涨50%-100%,三到四年后年薪一般可超过50万RMB。
3、合资或中资投资银行
包括中金公司、高华证券,中银国际勉强可算一个。事实上中金相当于摩根士丹利的中国分支机构,工资极高,但近年来有所衰落。高华相当于高盛的中国分支机构,刚组建一年多,前途尚未可知。工资可参考外资投资银行,一般略低一些。
4、某些员工待遇很高的大型外企
这些职位比较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市场营销、战略策划、财务管理等部门。公认待遇很高、前途很光明的外企有:宝洁,玛氏,马士基,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的金融部门等。其工资不如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那样高,但对个人的培养和前途多样性远超投资银行,实践性超过咨询公司,对将来从事业务工作非常有利。以上外企的工作强度一般比投资银行低很多,而且附带许多培训机会,“性能价格比”很高。
某些大型外企参考工资(不同部门差别往往很大,以第一年工资较高的为准):宝洁营销或财务部门7万-10万RMB/年,马士基10万-20万,玛氏12万左右。强生、联合利华略低于宝洁。
5、外资商业银行或全能银行
如荷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巴克雷银行等,它们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隔膜不是很大,但各个部门工资也有一定差别。公司财务(相当于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工资较高的职位,往往比一般的消费者银行、保险职位高许多。无论如何,这些外资全能银行给人的锻炼比投资银行更全面,各个部门间转换的概率也更大,因此前途未必不如投资银行或咨询公司。
外资全能银行参考工资:投资银行类职位可达40万-80万RMB/年,商业银行类职位7万-12万RMB/年,比较好的可能达到20万RMB/年。
经济学推荐书籍如下
《经济学》 保罗 萨缪尔森等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 曼昆
《经济学的世界》 高希均等
《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卢锋
《现代经济学入门》 干学平等
《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等
《微观经济学》 曼斯费尔德
《微观经济学》 周惠中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平新乔
《价格理论》 斯蒂格勒
《价格理论》 米尔顿 弗里德曼
《经济解释》(一)(二)(三) 张五常
《资本主义与自由》 米尔顿 弗里德曼
《自由选择》 米尔顿 弗里德曼等
《卖橘者言》 张五常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道格拉斯 C 诺斯等
1.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2.William Baumol和Alan 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3.Paul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baus合著的《经济学》(Economics),2001年第17版。
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大师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
4.《经济学210个关键词》钟伟序业宏、鹰飞文正子绘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将210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做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小词条,配上有意思的漫画,展现在人们眼前。一般经济学书籍中要用十几页甚至几十页叙述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210个关键词》一书中被缩成了只有两百字的词条,还能让普通老百姓读懂,经济学家钟伟称这本书为“简洁而准确、形象而生动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入门书”。
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http://www.3322.net/~psychspace.com/e/index.htm
❷ 鲁宾斯坦 微观经济学讲义 怎么样
学经济学出来能做什么在任何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高端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是收入最高的。当然,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可能立即从事的职业,如企业高管,不能列入“收入最高的职业”范畴。那么,对于一个中国重点高校本科或研究生来说,毕业之后可能取得的最高收入的职业有哪些呢?前景最广的职业又有哪些呢?试列举如下,以薪酬为第一考虑因素,发展前景为第二考虑因素,社会地位、名望为补充考虑因素,大致是这样:1、外资投资银行特指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全球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瑞银华宝等海外第一流投资银行,它们都在中国设有代表处或分支机构,一般每家每年在中国大陆招聘5-10人,少的时候只有1-2人。投资银行在中国招聘的毕业生,有东京、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等不同的工作地点,其中以东京工资最高,中国大陆工资较低。在任何一流投资银行工作满3年,申请美国顶级商学院,几乎一定能成功,MBA毕业后前途不可限量。投资银行参考工资(研究生第一年,本科生可能略低):高盛东京90万RMB/年,德意志亚太区75万RMB/年,摩根士丹利北京25万RMB/年(年终分红另算)。2、外资咨询公司特指麦肯锡、贝恩、波士顿咨询集团、摩立特集团、美世、艾森哲等海外一流咨询公司,其中可分为管理咨询、投资咨询、人力资源咨询、市场咨询、技术咨询等多个板块。咨询公司招聘人数比投资银行稍多,一般每家每年10人-30人,麦肯锡等公司略少,美世等公司略多,去年因为外资咨询业务扩张,招聘人数普遍有提高。咨询公司工资差距比较大,但工作3-5年都能有很大幅度的涨薪,资深咨询师工资不下于投资银行家。在咨询公司申请美国顶级商学院基本都能成功,而且MBA毕业后前途更宽广。咨询公司参考工资(同上):麦肯锡、贝恩15万-20万RMB/年,罗兰贝格10万RMB/年,其余介于两者之间。第二年工资涨100%,第三年涨50%-100%,三到四年后年薪一般可超过50万RMB。3、合资或中资投资银行包括中金公司、高华证券,中银国际勉强可算一个。事实上中金相当于摩根士丹利的中国分支机构,工资极高,但近年来有所衰落。高华相当于高盛的中国分支机构,刚组建一年多,前途尚未可知。工资可参考外资投资银行,一般略低一些。4、某些员工待遇很高的大型外企这些职位比较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市场营销、战略策划、财务管理等部门。公认待遇很高、前途很光明的外企有:宝洁,玛氏,马士基,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的金融部门等。其工资不如投资银行、咨询公司那样高,但对个人的培养和前途多样性远超投资银行,实践性超过咨询公司,对将来从事业务工作非常有利。以上外企的工作强度一般比投资银行低很多,而且附带许多培训机会,“性能价格比”很高。某些大型外企参考工资(不同部门差别往往很大,以第一年工资较高的为准):宝洁营销或财务部门7万-10万RMB/年,马士基10万-20万,玛氏12万左右。强生、联合利华略低于宝洁。5、外资商业银行或全能银行如荷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巴克雷银行等,它们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隔膜不是很大,但各个部门工资也有一定差别。公司财务(相当于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等工资较高的职位,往往比一般的消费者银行、保险职位高许多。无论如何,这些外资全能银行给人的锻炼比投资银行更全面,各个部门间转换的概率也更大,因此前途未必不如投资银行或咨询公司。外资全能银行参考工资:投资银行类职位可达40万-80万RMB/年,商业银行类职位7万-12万RMB/年,比较好的可能达到20万RMB/年。经济学推荐书籍如下《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等《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的世界》高希均等《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卢锋《现代经济学入门》干学平等《微观经济学》平狄克等《微观经济学》曼斯费尔德《微观经济学》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价格理论》斯蒂格勒《价格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解释》(一)(二)(三)张五常《资本主义与自由》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选择》米尔顿弗里德曼等《卖橘者言》张五常《我们身边的经济学》道格拉斯C诺斯等1.曼昆(N.GregoryMankiw)著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Economics)。2.WilliamBaumol和Alan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rinciplesandPolicy)。3.PaulSamuelson和WilliamNordbaus合著的《经济学》(Economics),2001年第17版。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大师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4.《经济学210个关键词》钟伟序业宏、鹰飞文正子绘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将210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做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小词条,配上有意思的漫画,展现在人们眼前。一般经济学书籍中要用十几页甚至几十页叙述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210个关键词》一书中被缩成了只有两百字的词条,还能让普通老百姓读懂,经济学家钟伟称这本书为“简洁而准确、形象而生动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入门书”。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e/index.htm
❸ 想看经济学的书籍,哪位贵人能推荐下给俺
1.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的《经济学原理》( of Economics)。
2.William Baumol和Alan 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3.Paul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baus合著的《经济学》(Economics),2001年第17版。
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大师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
4.《经济学210个关键词》钟伟序业宏、鹰飞文正子绘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将210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做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小词条,配上有意思的漫画,展现在人们眼前。一般经济学书籍中要用十几页甚至几十页叙述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210个关键词》一书中被缩成了只有两百字的词条,还能让普通老百姓读懂,经济学家钟伟称这本书为“简洁而准确、形象而生动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入门书”。
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http://www.3322.net/~psychspace.com/e/index.htm
❹ 恳求经济学一些常用名词及其解释
1.什么叫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2.什么叫边际效率:
设一资本资产之寿命为n年,在此n年中,该资产可以生产产物,由此产物之价值中减去为取得此产物所付出之开支,则得一组年金,以Q1,Q2,……Qn。表示之。我们可称此组年金为投资之未来收益(prospective yields)。当一人购买一投资品或资本财产时,实即购买取得此组未来收益之权利。
与投资之未来收益相对立者,则为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suppllyprice)。所谓供给价格,并不是实际在市场上购买该资产所付之市场价格,而是适足引诱厂家增产该资产一新单位所需之价格,故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有时被称为该资产之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从一种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关系,可得该类资本之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ofcapi-tal)。说得更精确些,我之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用同样方法,可得各类资本资产之边际效率,其中最大者,可视为一般资本(capital in general)之边际效率。
读者应注意,此处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就资本资产之预期收益及其当前供给价格来下定义的,故资本之边际效率,乃以钱投资于新产资产,所可预期取得之酬报率(rateof return),而与历史陈迹——即在该资产寿命告终以后,回顾既往,原投资成本所得之酬报率——无关。
在任何一时期中,设对某类资本之投资增加,则该类资本之边际效率,因投资之增加而减少。其故,一部分是因为当该类资本之供给增加时,其未来收益下降;一部分则因为当该类资本之产量增大时,其生产设备所受之压力加大,故其供给价格提高。短时期内之所以能达到均衡,主要是靠第二类因素,但时间愈长,则第一类因素之重要性愈大。故可为每类资本建立一表,表中列示:若欲使其边际效率降至某特定数,则在一时期中,对该类资本之投资须增加若干。以此类表格总加起来,则得一总表,总表指示二者之关系:其一为总投资量,其二为与该总投资量相应并由其建立的一般资本之边际效率。我人称此总表为投资需求表(investmentde-mand-schel ),或资本之边际效率表()。
当前之实际投资量,一定会达到一点,使得各类资本之边际效率,皆不超过现行利率。这个道理应当很明显。换言之,投资量一定会达到投资需求表上之一点,在该点上,一般资本之边际效率适等于市场利率。
同一事实,可以换一种说法。设Qr为一资产在r时之未来收益,又设dr为r时之一镑,按当前利率折现后之值,则∑Qrdr为投资之需求价格。投资量一定会达到一点,使得∑Qrdr等于该投资之供给价格(定义见上)。设∑Qrdr而小于供给价格,则当前对该资产无投资。
故投资引诱(incement to invest),一部分定于投资需求表,一部分定于利率。至于决定投资量之因素,实际上如何复杂,则须至本编终了时方能得窥全貌。但我要求读者立刻注意一点,即仅知一资产之未来收益以及该资产之边际效率,尚无从得知利率为何,或该资产之现值为何。我们必须从其他方面决定利率,然后以该资产之未来收益按该利率还原(capitalising),而求得该资产之现值。
经济学名词解释:
Okun’s law 奥肯法则 由奥肯发现的周期波动中的GDP和失业之间的经验关系。这一法则指出,当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较早估计的比率是 3:1)。
Oligopoly 寡头 不完全竞争的一种。在这种情形中,一个行业为少数几个供给者所支配。
Open economy 开放经济 一种经济体系,它与其他国家进行商品和资本的国际贸易活动(即进日和出口人而一个封闭经济(closed economy)则是没有进出口的经济。
Open-economy multiplier 开放经济乘数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漏出的收人既流向储蓄也流向进口。因此,投资或政府支出的开放经济乘数由下式可求:开放经济乘数式中MPS—边际储蓄倾向,MPm—边际进口倾向。
Open-market operations 公开市场业务 为影响银行准备金、货币供给和利率,中央银行所进行的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买入证券时,中央银行所支付出去的货币,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导致货币供给扩大。而卖出证券时,货币供给就被减缩。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 经济品的次优(next-best)使用(或机会)价值,或曰所牺牲掉的可供选择的其他用途的价值。比如说,用来开采一吨煤的投入,其可供选择的最佳使用是生产10蒲式耳的小麦。那么一吨煤的机会成本就是10蒲式耳的小麦。这些小麦能被生产出来但实际上却没有生产。机会成本对于评价非市场性商品诸如环境卫生和安全等十分有用。
Ordinal utility 序数效用 需求理论所用的一种无标度(dimensionless)的效用衡量方法。序数效用可以表明个人在A与B中更偏好A,但不能表明他究竟偏好多少。也即,任何两组商品都可以相对排序,但绝对差异无法衡量。这与基数效用(有标度的效用)概念不同,基数效用有时用于风险行为分析。基数效用的一个例子是:我们说某物质在100克时比它在50克时热两倍。
Other things constant 其他因素不变 一个短语,有时写为“ceteris paribus。表示:被观察的那个因素发生变化,而其他因素依旧或固定不变。例如,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如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会下降。
Outputs 产出 用于消费或进一步加工生产的各种有用的商品和服务。
P
Paradox of thrift 节约体论 一个最早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原则。即一个社会增加其储蓄的企图,可能导致其实际储蓄数量的减少。
Paradox of value 价值悖论 这样一种悖论:许多生活必需品(如水)的“市场”价值很低,而许多奢侈品(如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但市场价格很高。这一悖论由以下事实解释: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Pareto efficiency(or Pareto optimality) 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见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ciency)。
Partial-equilibrium analysis 局部均衡分析 一种分析方法。在某些因素不变(如忽略收入变化)的前提条件下,分析各种变量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Partnership 合伙制 两人或多人共同经营的非公司形式的企业,不像公司那样只承担有限的责任。
Patent 专利 一种赋予发明者的排他性权利,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如美国为20年)控制其发明的使用权。专利造成暂时垄断,作为对发明活动的酬报。像其他知识产权一样,专利是促进个人或小企业进行发明的一种手段。
Payoff table 支付矩阵 博弈论中,用来描述两个人或多个参与人的策略和支付的矩阵。不同参与人的利润或效用就是支付。
Payoffs 支付 见支付矩阵(payoff table)。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竞争 参见完全竞争(competition, perfect)。
Personal income 个人收入 衡量税收抵扣前收入的一个指标,确切地说,等于可支配个人收入加上净税收。
Personal saving 个人储蓄 收人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换言之,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
Personal savings rate 个人储蓄率 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个人储蓄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率。
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曲线 由A·W·菲利普斯首先提出的一种几何图形,显示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在现代主流宏观经济学中,向下倾斜的“替代性”的菲利普斯曲线一般只在短期中成立。在长期中,通常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而且对应于最低可持续失业水平。
Policy ineffectiveness theorem 政策无效性定理 一个定理,认为在理性预期、价格工资灵活的情况下,被预期到的政府货币或财政政策实际上不能影响实际产出或失业。
Portfolio theory 投资组合理论 一种经济投资理论,讨论理性投资者如何将自己的资本分配在不同的金融资产中——也就是说,他们怎样将其资本“组合”成一种最佳搭配状态。
Positive economics 实证经济学 参见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Post hoc fallacy 后此谬误 来自拉丁语“post hoe,ergo propter hoc”,意为在这个之后发生,所以是因为这个”。如果这样推理:“因为A先于B,所以A引起B”,那么,就会发生这种谬误。
Potential GDP 潜在GDP 高就业的GDP,或更精确地说,在既定的技术状况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可以达到的且不致加速通货膨胀的最高水平的GDP。现今一般认为:它是那个与最低可持续失业率相应的产出水平的等价物。
Potential output 潜在产出 与潜在GDP(potential GDP)同义。
Poverty 贫困 今天,美国政府将“贫困线”定义为可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收入水平。
PPF 见生产可能性边界(pro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
Present value(of an asset) (资产的)现值 在一段时间内能带来一系列收入的资产的当前价值。估价这一系列的收人需要将每一部分收入折现。折现是用折现率(也即一种利率)对未来的收入加以折算。
Price-elastic demand 有价格弹性的需求(或有弹性的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超过1的情况。这时,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另外,有弹性的需求意味着:当价格下降时,由于需求量增加得非常之大,以至于总收益(价格*数量)会上升(参见非价格弹性的需求)。
Price-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弹性系数(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p)等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具体计算百分比时,分子取新老需求量的平均数,分母取新老价格的平均数,不计负号。参见有价格弹性的需求、非价格弹性的需求和单位弹性的需求。
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 供给的价格弹性 在概念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相似,只不过它衡量的是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更精确地说,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供给弹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最为有用。
Price flexibility 价格灵活性 “拍卖”市场上(如许多原料商品和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在这些场合,价格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立即作出反应。(对照管理价格)
Price index 价格指数 表示在给定的时段里,一组商品的平均价格如何变化的一种指数。在计算平均数时,不同商品的价格一般要根据其经济重要性作加权处理。(例如在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加权的依据就是每种商品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份额)。
Price-inelastic demand 无价格弹性的需求(或无弹性的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下降;当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上升。无价格弹性的需求的一个极端是完全无价格弹性的需求,这意味着当价格上升或下降时,需求量完全没有变化。(参见有价格弹性的需求和单位弹性的需求)。
Private goods 私人品 见公共品(public goods)。
Procer price index 生产者价格指数 大量批发销售的商品(如钢、小麦以及石油)的价格指数。
Proct, average 平均产品 见平均产品(average proct)。
Proct differentiation 产品差别 类似商品之间存在着的使它们不至于成为完全替代品的因素。如,因位置差别使得在不同地点出售的同型号的汽油成为不完全的替代品。具有产品差别的企业面对的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不是完全竞争情况下的那种水平的需求曲线。
Proct,marginal 边际产品 见边际产品(Marginal proct)。
Proction function 生产函数 在技术水平既定条件下确定某一组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最大产出的关系式(或数学函数)。它用于某个企业,或作为总生产函数用于整体经济。
Pro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 一种几何图形,显示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商品的各种组合。通常简化地选择两种商品:大炮和黄油。PPF外部的点(其右上部)的产品组合不可能得到,而PPF内部的点则缺乏效率,因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或者是因为资源使用不当,或者是所用的生产技术已经过时。
Proctivity 生产率 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总产出除以劳动投入是劳动生产率)。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了更多的产出,则生产率就增长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技能的改善和资本深化。
Proctivity growth 生产率增长 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生产率增长的速率。例如,如果劳动生产率指数1990年为100,而1991年为101.7,则1990年到1991年生产率增长为每年1.7%。
Proctivity of capital, net 净资本生产率 参见收益率(rate of return)。
Proctivity slowdown 生产率减速 大约在1973年左右,美国发生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急剧滑坡。
Profit 利润 (l)在会计学中,是指所售商品的总收人减去合理确定的成本(参见收益表)。(2)在经济理论中,是指总收入与生产这些商品所用资源的全部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Profit-and-loss statement 损益表报告书 参见收益表。
Progressive, proportional, and regressive taxes 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 累进税对富人征税较重,累退税正好相反。更精确地说,一种税,如果对高收入者的平均税率(即税收除以收人)较高,它就是累进税。如果收入越高的人平均税率越低,就是累退税。如果对各种收入水平的平均税率都相同,就是比例税。
Property rights 产权 产权定义为个人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买卖、使用资本品和其他财产的能力。
Proportional tax 比例税 参见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
Proprietorship indivial 个人业主制企业 由私人所有并经营的企业。
Protectionism 保护主义 一国所采用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内产业,防止进口品竞争的各种政策(最普通的是对进口征收关税和实行配额管理)。
Public choice 公共选择 也称为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 theory)。研究政府作出选择和指导经济的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结合部。这一理论有不同于市场理论之处,它强调政治家的“选票最大化”行为这个因素,而这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形成对比。
Public debt 公共债务 见政府债务(government debt)。
Public good 公共品 指这样一种商品,其效用不可分割地影响整个公众,而不管其中任何个人是否愿意消费。例如,一项根除天花的保健措施对所有人都起了保护作用,而决不只是那些付钱接种疫苗的人。而私人品,如面包,如果被一个人消费,就不可能被另外的人消费。
http://time.fe.e.cn/ym210/article.php?articleid=291
❺ 经济学联想题,例如给出四至五个关键的几个词,根据这几个关键词,得出一个经济学专业词
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内素的总价格。
显成容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于购买或者租用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机会成本或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是厂商利用同样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其它产品的最大价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在实践中,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弹性系数的大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的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供给弹性系数可以由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价格歧视:也称价格差别,指垄断企业为了榨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就同一成本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就不同成本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索取同一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❻ 偶对经济学感兴趣,想找本书看看,(对经济能够全面概括,不要太深)
帮你推荐以下几来本经自济学入门书籍,都比较浅显易懂,能很快掌握基础的经济学知识
1.曼昆(N. Gregory Mankiw)著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
2.William Baumol和Alan Blinder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与政策》(Economics:Principles and Policy)。
3.Paul Samuelson和William Nordbaus合著的《经济学》(Economics),2001年第17版。
这三本书都是享誉全球的经济学大师撰写的最新版的经济学入门书,是西方大学里最流行的教科书。
4.《经济学210个关键词》钟伟序业宏、鹰飞文正子绘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将210个常用的经济学术语做成一个个容易理解的小词条,配上有意思的漫画,展现在人们眼前。一般经济学书籍中要用十几页甚至几十页叙述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210个关键词》一书中被缩成了只有两百字的词条,还能让普通老百姓读懂,经济学家钟伟称这本书为“简洁而准确、形象而生动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入门书”。
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
❼ 一个经济学问题
假定售价应该定为a,则在定位为a时,获得的利润最多,则定价为a时的利润回比定价为a-0.01元和a+0.01元时的利润答都大,故
a-1000>(a-0.01-1000)×(1+0.03/a),算出a<1500.015
同时a-1000>(a+0.01-1000)×(1-0.03/a),算出a>1499.985
所以a=1500,利润才可以实现最大化。
❽ 经济学联想题,给出四至五个关键词,然后联想出经济学名词,帮帮忙呗,大神们
隐成本:复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制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于购买或者租用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机会成本或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是厂商利用同样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其它产品的最大价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在实践中,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弹性系数的大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供给弹性的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供给弹性系数可以由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加以衡量。
价格歧视:也称价格差别,指垄断企业为了榨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就同一成本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就不同成本的产品对不同的消费者索取同一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❾ 经济学专业又细分为哪几类经济学
教育部将高等院校里的学科分类目录里面,经济学学科门类的硕士专业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 6 个二级学科,有部分学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应用经济学包括 10 个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顾名思义比较侧重于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其中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值得推荐,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实际上属于冷门,报考人数很少。如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这些专业中,除世界经济外,大多属于冷门专业,报考人数少,一些院校基本只招收个别研究生,有时还需通过调剂完成招生名额。由于录取名额太少,一些重点学校会由于报考 人数较多 而录取线异常高。
应用经济学,是比较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学科,其中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是极其热门的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也广受关注。2011 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比 2010 年有所增加,共 151 万人。 跨考教育结合最新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分析,近三年,北京地区报考应用经济学类专业增幅 连续三年超过 12.8%。
❿ 请问《经济学210个关键词》TXT格式哪里有下载
给你发出来,自己复制到记事本文件里吧
经济学210个关键词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
“看不见的手”(An Invisible Hand)
经济自由(Economic liberty)
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
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
合约(Contract,Agreement)
需求(Demand)
供给(Supply)
价格(Price)
均衡(Equilibrium)
市场出清(Market Cleaning)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
弹性(Elasticity)
边际(Margin)
消费者主权(Consumer Sovereignty)
生产者主权(Procer Sovereignty)
机会集合(Opportunity Set)
预算约束与时间约束(Budget Constraint and Time Constraint)
偏好(Preference)
效用(Utility)
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s)
价值悖论(Value Paradox)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替代品(Substitution Goods)
互补品(Complementary Goods)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Normal Goods and Inferior Goods)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闲暇(Leisure)
企业(Firm)
企业家(Entrepreneur)
新经济(New Economy)
小业主制(Single Proprietorship, Sole Proprietorship)
合伙制(Partnership)
股份公司(Corporation, Limited Company)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投入(Input)
产出(Output)
成本(Cost)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沉没成本(Deposited Cost)
固定成本(Fixed Costs)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
销售成本(Selling Costs)
要素成本(Factor Cost)
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
超额利润(SuperNormal Profit)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市场权力(Market Power)
竞争(Competition)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垄断(Monopoly)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寡头(Oligopoly)
买方寡头(Oligopsony)
勾结(Collusion)
卡特尔(Cartel)
托拉斯(Trust)
兼并(Merger)
产品差别(Proct Differentiation)
劫掠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
公用事业定价(Public Utility Pricing)
引致需求(Derived Demand)
要素替代(Factor Substitution)
工资(Wage)
非竞争集团(NonCompeting Groups)
货币的时间价值(The Time Value of Money)
利息(Interest)
租金(Rent)
时间的价值(The Value of Time)
迂回生产方式(Round About Methods of Proction)
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
资本(Capital)
固定资本(Fixed Capital)
流动资本(Circulating Capital)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
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
资本利用程度(Capital Utilization)
排队配给(Rationing by Queues)
歧视(Discrimination)
制度(Institution)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激励(Incentive)
产权(Property Rights)
公地的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
博弈论(Game Theory)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风险(Risk)
保险(Insurance)
预期(Expectations)
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s)
搜寻(Search)
信息不对称(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委托人与代理人(Principal and Agent)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道德陷阱(Moral Hazard)
信号显示(Signaling)
欺骗(Cheat)
外部性(Externalities)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搭便车(FreeRiding)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政府失灵(Public Failure)
管制(Regulation)
寻租(Rent Seeking)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Final Goods and Intermediate Goods)
收入循环流量(Circular Flow of Income)
财富(Wealth)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 GN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 GDP)
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生活费用(Cost of Living)
生活标准(Standard of Living)
恩格尔系数(Engel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
领先与滞后(Leads and Lags)
总需求与总供给(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劳动力(Labor)
外包(Outsourcing)
失业(Unemployment)
自愿失业(Voluntary Unemployment)
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 Unemployment)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
季节性失业(Seasonal 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
就业不足(Underemployment)
通货膨胀(Inflation)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
通货紧缩(Deflation)
投资(Investment)
人力资本投资(Investment to Human Capital)
本能冲动(Animal Spirits)
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
被迫储蓄(Forced Saving)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
凯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
菜单成本(Menu Cost)
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
预算平衡(Balanced Budget)
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 Measures)
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
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
免费午餐(Free Lunch)
赋税归宿(Incidence of Taxation)
财产税(Property Tax)
个人所得税(Taxation of Income)
增值税(Valueadded tax)
货币(Money)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货币需求(Demand for Money)
货币幻觉(Money Illusion)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债券(Bond)
股票(Stock)
套利(Arbitrage)
期权(Option)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复本位制(Bimetallism)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增长的极限(Limits to Growth)
零经济增长(Zero Economic Growth)
工业化(Instrialization)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多边贸易(Multilateral Trade)
国际贸易差额(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中国价格(The China Price)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Free Trade and Protectionism)
关税(Tariffs)
关税的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 of Tariff)
限额(Quotas)
贸易补贴(Trade Subsidies)
自给自足(Autarky)
商品倾销(Dumping)
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
经济一体化(Economic Integration)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汇率(Exchange Rates)
世界银行(World Bank)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欧洲美元市场(EuroDollar Markets)
热钱(Hot Money)
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 Risk Capital)
泡沫(Bub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