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辐射有这么几个特点:(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2)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5)两个物体的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辐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原理:
(1)辐射源和被辐射地区间是双向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扩散,前者对后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而后者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辐射的媒介和辐射方式。 (2)辐射从辐射源向周边城市或地区逐步推开,范围大小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越高,辐射范围越大,带动能力越强。如在辐射中实现优势互补的话,辐射源也能够得到增强。
(3)辐射媒介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等,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当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市场分割现象不显著时,地区间的经济交易和其他交流就会高效率的进行,辐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4)辐射的内容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形式:
(1)点辐射: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2)线辐射: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这里,这些铁路、公路干线和河湖航道及陆地带称为辐射干线,处于辐射干线上的城市和地区是辐射源。线辐射不同于点辐射的重要特点是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横向线辐射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都比点辐射宽广。
(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地区形成的辐射源,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称为面辐射。面辐射又分为摊饼式辐射和跳跃式辐射两类。摊饼式辐射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周遍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这种辐射导致的发展时间是渐进的,空间是连续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没有出现盲点。跳跃式辐射是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相互辐射,使后者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辐射从空间上来看是跳跃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出现盲区。
『贰』 区域经济学有哪些分析方法啊帮帮忙~~
区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分。空间计量分析专就是一种定量分析方属法。
不同的问题所有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例如分析区域收敛问题时,主要有:截面数据分析法、面板数据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以及分布式收敛分析法。
不知道你研究的论文是哪方面的,所以不好推荐。
波特的五力模型主要用来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特征的一种工具,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时经常用到的战略分析工具。 不适用于区域经济研究。
『叁』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肆』 【区域经济学】举例说明,我国区域发展实际应用
东部复对外贸易、轻工业制,中部和东北的重工业、农业,西部的畜牧业,这都是因地制宜的结果。这里应该也能用到比较优势理论(我不是学区经的,不知道有哪些理论)。比如说用相同的资源(人力、物力),在深圳能生产10台电脑或50只羊,而在内蒙能生产5台电脑或100只羊,当然在深圳生产电脑,在内蒙养羊是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此处忽略物流成本)。
『伍』 请帮忙翻译几个区域经济学词汇,有高分追加!急!!!
1. Regional Instrial Development
2. Leading enterprises
3. Valley cheap agricultural injury
4. The shrinking of the market
5. Regional Economy
6.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7. Instry associations
8. Market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陆』 区域经济学是学什么的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起步不早,所以目前发展速度很快,有的学校纷纷增加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但是硕士的就业情况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答案。从国家政策来看,区域经济学的作用在加强,比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等等,还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等等,都是十一五规划重点。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
『柒』 区域经济学考哪个方向比较好
1、区域经济学无所谓考哪个方向比较好。研究方向是招生单位预先告知考生有这方面的指导老师,即导师可以指导这些方向的研究。即使选定某个研究方向,入学后也可以根据兴趣或变化进行调整。
2、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主要是看专业,每个专业都有专业代码;研究方向是提供的选择项而已,一般来说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研究方向即可。现在不少专业都是入学后才选择研究方向。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入学后的课程学习是一样的,不同方向只是导师不同而已。研究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指导方面。
『捌』 区域经济学怎么复习啊,划了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回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答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
学习计划的制定:
(1)搜集资料阶段
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
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
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
『玖』 如何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的一个三级学科。
『拾』 区域经济学 郝寿义 简答论述题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
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的一个三级学科。
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
(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
(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
(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
(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