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pdf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pdf

发布时间:2021-01-12 21:25:48

1. 什么是奥地利经济学

奥地利经济学派是近代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庞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英语:Austrian School)是一种坚持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的经济学派,源自19世纪末的奥地利,延续至20世纪的美国等地,代表人物包括了卡尔·门格尔、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欧根·冯·庞巴维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穆瑞·牛顿·罗斯巴德和汉斯-赫尔曼·霍普等人。

一般认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形成始于1871年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经济学原理》的发表。当时还是个公务员的门格尔也因此书而成为维也纳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经担任数年鲁道夫(Rudolph)王储的私人教师和旅伴后,他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的教授。两位更年轻的经济学家,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ǒhm-Bawerk)和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虽非门格尔的学生,却成为门格尔这本成名之作新观点的热情支持者。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这两位追随者和门格尔一些学生不遗余力写作,特别是由于门格尔本人发表了一本有关方法论的著作,门格尔及其追随者的观点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至此,奥地利学派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实体。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一些著作被译成了英语;1890年《美国政治及社会科学学会年刊》的编辑们一再要求庞巴维克撰文阐述这一新学派的思想。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贡献包括:

2. 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派 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是近代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内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容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庞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3. 奥地利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异同

()定义:老制度学派指以凡勃伦、康芒斯、米歇尔等为代表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OIE)。新制度学派一般指以科斯、威廉姆森、诺思、张五常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NIE),主要包括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经济史以及契约经济学等分支,更广义的新制度经济学还包括奥地利学派和演化制度学派。
(2)相同点:都以制度为主要分析对象,都认为“制度是重要的”,都对新古典经济学忽略制度的非中性以及过分的形式化表示不满。
(3)不同点:OIE和NIE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i)OIE几乎完全忽略形式化,反对使用数学建模,并且没有系统的理论,更多的是对制度的历史性和材料性描述;NIE吸取了新古典的一些分析方法,比如理性人、最大化和边际替代等,并且有自己系统的理论和假设检验。(ii)OIE更强调方法论的整体主义,强调社会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点在凡勃伦和米歇尔的著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NIE更强调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这点与新古典经济学是一致的。(iii)对待理性主义的态度不同。OIE始终把批评理性最大化行为假设作为其主要任务,更强调规范、习俗、文化的作用;NIE一方面部分接受新古典的技术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又对其有所排斥,比如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就拒绝完全理性的假设。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4. 求奥地利经济学派经典书籍

国民经济学原理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

哈耶克传

食利者政治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的价值和利润理论

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的历史演进_从门格尔到拉赫曼

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

官僚体制和反资本主义心理

美国大萧条

价格与生产第二部分

资本与利息

权力和市场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自由宪章

货币的非国家化

反对知识产权

5. 奥地利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异同

•相同点
1.两大阵营都主张私有权不可侵犯,都认为私有产权是交易,正义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2.二者都保卫自由资本主义,坚信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定律,认为个人幸福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来自于个人激励行为,相信自由与秩序最终是和谐的。
3.二者都支持自由贸易,自由移民政策和全球化
4.二者都赞同开放资本市场,消费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
5.二者都反对对汇率,价格,租金,工资的控制,包括反对最低工资法。
6.二者一般都相信有限政府的意义,主张把政府职能限定于保卫国家,私人财产,有选择的公共事务。
7.二者都赞成私有化,非国有化和放松管制
8.二者都反对企业福利主义和特权。
9.二者都反对中央计划经济和集权主义
10.二者都相信贫困可以消除,并认为自然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都保卫所有个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的权利,即保卫所以个人拥有财产,使用财产和交换自己财产的权利(假定这些财产都是通过公正手段获得的)
11.二者都反对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干预思想。
12.二者都反对赤字财政,累进制税收和国家福利,主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市场化取向。
13.二者都主张通过市场和产权方法解决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通常认为环保主义者过度夸大了环境危机。
不同点
•第一,方法论上的区别。奥地利学派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著作为圭臬,在经济分析中主张演绎的,主观的,定性的和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分析方法。芝加哥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作为圭臬,主张历史的,定量的和均衡的分析方法。弗里德曼和他的追随者主张理论需要得到经验的检验,如果经验的结果于理论相矛盾,那么就要抛弃理论或修改理论。米塞斯反对这种历史方法,主张极端的演绎之推论。按照米塞斯和他的继承者穆瑞。罗斯伯德以及伊斯雷尔。柯兹纳的观点,经济学应当建立在“不言而喻的公理”的基础上,历史(经验数据)不可能对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尽管对理论怀有某种疑问,但经验数据充其量只能用来说明这种疑问。•第二,关于市场经济中政府恰当作用观点的区别。如何界定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问题,垄断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和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政府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控制“市场失效”的必要性? 奥地利学派一贯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而芝加哥学派从长期来看发生了相应的调整与变化(有人说,两大学派都是“反 ZF主义的”,但是,奥地利学派更加显现了它的“反 ZF主义的”)借助强大的竞争参与者的力量,亚当。斯密的自然自由秩序足以打破垄断,还是针对垄断问题,政府必须实施反垄断法呢?奥地利学派一直主张自然主义和不干涉主义。相反,以亨利,西蒙斯为代表的第一代芝加哥学派明显持干预主义观点,他们主张通过干预,打破大公司垄断和其他形式的垄断。以乔治。斯蒂格勒为代表的第二代芝加哥学派最初支持西蒙斯的干预主义,但是,最终改弦更张,赞成斯密的信仰,主张依靠竞争的力量和不干预主义。

6.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为什么重要

二者的立场不同。
思想敌人
1903年,门格尔从维也纳大学的教授职位上退了下来,由维塞尔继承。人们公正地称:“(维塞尔是)奥地利学派的中间人物:时间上处于中间,他所阐发的观点处于中间,他的才力也处于中间。换句话说,他既不是最杰出的天才,也不是要提到才能想起的人。……他有着最长的教学经历……”(见施特赖斯勒,1986年)。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庞巴维克已是奥地利学派的杰出代表,而且主要是因为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者把奥地利学派看成典型的资产阶级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敌人(N·布哈林(N.Bukharin),1914年)。庞巴维克不仅提出自己的理论来解释“利息剩余”,使资本家的这一收入失去了任何剥削性,而且还有力地和无情地驳斥了马克思主义的剩余理论。在1884年著作中,他系统地应用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基础的劳动学说进行了致命的批判。10年后,他耐心地但又无情地和毫不妥协地详细阐述了这一批判,剖析了那个断言,即马克思逝世后出版的《资本论》第3卷与构成第1卷基础的简单劳动学说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和奥地利学派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一直持续到1920—1940年的大战间年代,当时,奥地利学派的第三、四代传人米塞斯和哈耶克(Hayek)还与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就中央计划经济中的经济计算问题进行争论。

7.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现状

对于经济学界的许多人来说,“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自1970年前后起,指的是对卡尔·门格尔以及早期奥地利学派思想,尤其是经米塞斯和哈耶克发展的那些思想再度出现的兴趣。这种兴趣主要出现在美国,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论著,主要包括默里·N·罗斯巴德(1962年)、伊斯雷尔·何兹纳(Israel
Kirzner,1973年)、杰拉尔德·P·奥德里斯科尔(Gerald
P.O'Driscoll,1977年、1985年)、马里奥·J·里佐(Mario
J.Rizzo,1985年)以及罗杰·W·加里森(Roger
W.Garrison,1978年、1982年、1985年)的著作。这一派的目标是突出奥地利学派关于市场是一种过程的解释与主导现代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的不同之处。其结果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一词常常被理解为只有部分是准确的(见怀特(White),1979年,第9页),拒不采用现代数学和经济计量技术。而规范经济学则主要因均衡为方向而广泛采用这些技术。现代奥地利学派中的这批经济学家(有时被称为新奥地利学派),确自认为早期传统的继承者。他们和主流新古典经济学一样赞赏市场有秩序的结果,但在理解这种结果实际是怎样取得时,又与新古典主义有分歧。正是由于这批学者的努力,早期奥地利学派的许多著作的原文和译文得到再版,在经济学界内外吸引了大批读者。 另外,还有一种与上述看法稍有关系的含义也被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联系起来了。这一观点强调经济决策的环境是极不确定的,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拒绝了许多已被接受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路德维格·拉赫曼,(1976年)指出,G·L·沙克尔(G.L.S.Shackle)的论著在这方面是奥地利学派(尤其是米塞斯的)主观主义最为忠实的发展。拉赫曼本人的论著(1973年、1977年、1986年)也顺着这条思想强调了个人选择和市场结果的不确定性。
这种思路意味着,对系统理论研究结论所可能具有的重要普遍意义持严重的怀疑。因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这一涵义便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和赞同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研究方法的立场联系了起来。鉴于早期奥地利学派以反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而闻名,可以想象,这种联系被许多观察家(尤其是主张继承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传统的学者)认为是一种讽刺,甚或是荒谬的。

8. 经济学中,奥地利学派 的主张是什么

奥地利学派是由伟大的经济学家、“边际革命”三杰之一的卡尔·门格专尔(Carl Menger,1840-1921)创始的经济属学学派,名称的由来,乃因身为奥地利人的门格尔当年与德国历史学派的古斯塔夫·施莫勒就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的著名论战中,施莫勒对门格尔经济学的蔑称而起,至于门格尔本人,则自视为古典经济学的革新者。


主要论点:

  1.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

  2. 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

  3. 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

  4. 价值产生于消费领域,不是生产资料将其价值转移予其产品,相反是产品价值赋予其生产资料以价值;

  5. 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

9. 请推荐几本奥地利经济学的书,谢谢

普及图书抄:
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派研究
《朋友还是对手——奥地利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之争》
经典著作:
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维塞尔的《自然价值》(1889)
柏姆-巴维克《资本与资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第二卷《资本实证论》(1889)
柏姆-巴维克的《马克思体系的终结》(1896)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人类行为》
国民经济学原理
瓦尔拉(Walras)1874年发表的《纯政治经济学要义》

10. 奥地利经济学派为什么被边缘化

当时还是个公务员的门格尔也因此书而成为维也纳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代表人物包括了卡尔·门格尔,研究时间是不可靠的。至此,奥地利学派已成为一个公认的实体。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一些著作被译成了英语;1890年《美国政治及社会科学学会年刊》的编辑们一再要求庞巴维克撰文阐述这一新学派的思想,欧根·冯·庞巴维克(Eugen von Bǒhm-Bawerk)和弗里德里克·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虽非门格尔的学生,却成为门格尔这本成名之作新观点的热情支持者。在19世纪80年代,由于这两位追随者和门格尔一些学生不遗余力写作,完美的知识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意味着所有的经济行动都存在着风险。
阅读全文

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