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华研究生可以去北大修经济二学位么
可以。清华研究抄生(本袭科毕业5年以内)在通过考试后,可以去北大修经济二学位,北大经双是对其他学校的在读生开放的。
招生对象必须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方可报考:在京学习的本科在读生或毕业五年(含)以内的本科毕业生。主修专业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非经济学专业。未同时参加其他双学位和辅修项目。大学本科期间主修专业成绩优异。
(1)北大经济学辅修扩展阅读:
辅修专业学位,属于我国高等院校为学生颁发的学位。教育部并未对辅修专业学位进行明确规定,仅在《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提出:”高校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规定。
向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的各类普通、成人和高等函授教育本专科(高职)生,预科生,专升本学生;第二学位、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学位学生。
“辅修专业学位相应规范往往由高校提出,如《北京大学本科生选修辅修/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大学决定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和双学士学位制,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位专业。”
B. 北大经济学双学位含金量如何呀求大神指点,在线等
还行吧 北工大的双学位有的是双学位,有的属于辅修。。两者不一样的,双学回位的含金量比较高点~~辅修的含答金量相对来说就次点喽~而且双学位和辅修的种类有好多,看你的爱好,大都是大二下学期开始报名吧~
关于经济学的双学位其实还蛮不错的,但是你要确定你报的是双学位还是辅修,两者的差别相信你能搞的清楚。。
C. 如果到北大学习经济双学位,都需要考什么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双学位入学考试:
语文是命题作文
数学C类难度,建议用考研相关资料复习
英语4级水平,但题量很大,多注意训练速度,没有听力
文理试卷相同
你可以到网站上看一下
http://www.ccer.e.cn/cn/
D. 北大经济学双学位,也就是第2学位是经济学的问题。
只有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中的经济学”,而是不再细分。
另外,你说所的不准内确,北大经容济学双学位不是第二学位是经济学。双学位是大学颁发的选修了其他专业的证明,“第二学位”则是一种学历的名字,学历有五种,依次为大专、本科、第二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第二学位是一个单独的学历,一般学制为两年。
E. 北大有哪些专业是可以修双学位的啊
北大的双学位专业:经济、国关、信科(电子商务)、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哲学、中文、艺术学、历史、文产、法学、计算机软件、微电子专业、电子学专业、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心理学。
2。北大辅修专业:经济学、国关、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政管、哲学、历史、艺术学、中文、文产、计算机软件、微电子专业、电子学专业、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心理学。
全校学校都可以报名修双或辅修,但是有名额限制与绩点要求。双学位和辅修只能任选其一。文科生也是可以修理科专业的。辅修与选修不同。选修只是选课,北大有大量的选修课。而辅修则是要颁发证书的。双学位有文凭,辅修没有,但是会颁发辅修凭证。双学位要求学分在40左右,而辅修只要求30学分左右
学费介绍
双学位即可修本校的,方便。又可修外校的双学位,可以在同城高校联合体内修,相互承认。最好修个文科专业,省力。还能拓宽就业渠道。也可把第二学位作为考研方向和到某些地区就业的方向(如天津)。就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双学位对工作相互帮助,对个人发展很有好处。
缺点是大学期间很累,尤其是到大四以后,实习、论文、考研、考公务员、双学位考试等,做好整个周末和部分假期学习的准备。时间是大二至大四上半年,学费约5000元。
双学位结束后,发2个学位证,一个毕业证,毕业证上专业还填写第一专业的。
F. 北京大学什么专业可以让外校生修双学位我想修经济学的双学位,但是是外校生,能吗
经济学可以的。请关注ccer.pku.e.cn,这个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网站,每年大概3、4月份左右会公布校外经济学双学位的招生信息,会有具体的要求,一般会有考试。在北大只有这一个院招收经济学的本科双学位,老师都很牛的,值得去念。我们那一届赶上了林毅夫最后一次教科,其他老师也都很好。希望能帮到你,加油!
G. 急求!请问..本科如果被北大传媒学院录取,可以选修经济学之类的辅修或双学位么.
可以。但是除了你大复一修制读的所有课程都要及格之外,你的绩点也要在本专业所报经双的人之中排名靠前一些。经双把名额分配给个个院系的,而且有预录取和最终录取一般来说,每个院系的预录取率都在60%~80%(每年和每个院系情况不同),如果你在你们院系所报经双的同学中的排名在那个范围中,你就会被预录取成功。之后要审核,如果你大一下所修的课中有不及格的,那么你就会被刷下来。而且北大经双不是北大经济学院办的,而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办的。网址是http://www.nsd.e.cn/,你可以作为参考。
H. 想理解一下关于外校人到北大辅修经济的问题
这里介绍的很详细,可以看看。
http://www.ccer.e.cn/cn/
经济中心2008年暑期课程表(5/29)[3404]
2008年博、硕士毕业生论文答辩手续须知(5/7)[1431]
2008年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始报名(5/27)[9257]
经济中心2008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复试通知(4/8)[4584]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录名单(3/27)[8888]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通知(3/17)[8187]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8年博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评审答辩管理办法(3/3)[2629]
关于研究生课程《发展经济学研讨》开课的通知(2/22)[2409]
中国经济研究Ⅱ——2008年春季研究生课程大纲(2/21)[2611]
发展经济学研讨——2008年春季研究生课程大纲(2/21)[2436]
2008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大纲(2/19)[3499]
2008年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表(2/18)[4375
I. 北大经济学双学位
很难很难,而且如果平时做模拟卷子的时候如果不能保证140+的得分那么你将无缘复试.希望你内能努力。容一般考南开的经济学院的都是145+北大的难度我就不详细说了。建议你平时做题的时候在2个半小时之内完成卷子,不然考试的时候你答不完得
J. 关于北大的经济管理类的第二学位的信息
北京大学经济学双学位项目简介
一、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
为了适应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1996年开始为北大在校非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设立经济学双学位和经济学辅修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以其科学的课程体系,一流的师资队伍,标准规范的教学内容享誉校内外,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宽厚知识背景的经济学人才。截止到2003年,已毕业六届学生,共1846人,他们来自除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外的各院系。目前在读双学位学生达1850余人。该项目不仅为学生增添了新的专业选择,也为其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经北京大学教务部批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自2003年秋季开始招收校外在读本科生及本科毕业生与北京大学校内学生一起修读北大经济学双学位。经过严格的考试与审查,第一批录取了校外双学位学生50人。
二、教学计划与学术活动
课程设置:
a)必修课: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专题
b)选修课: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共财政、货币银行、产业组织、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博弈论、会计学、公司金融、金融市场与机构等
学术交流:双学位学生可以参加由中心或双学位项目单独举行的各种研讨会和讲座,包括世界级大师(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演讲,使得双学位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到世界最前沿的学术思想。
l夏令营:中心每年会举行中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双学位及全国优秀的经济类大学生均可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中心从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免试继续攻读经济中心的研究生。
l奖学金:中心设立多个奖学金项目(蒙代尔国际经济学论文奖、中国经济研究奖学金、钟国光社会服务奖学金、《财经》杂志奖学金),以鼓励北京大学经济学的学生刻苦学习,增强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兴趣与能力。
三、“学贯中西”的师资队伍
(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柏兰芝 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1989),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1992),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200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地理,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
陈 平 经济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196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物理学博士(1987)。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
海 闻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胡大源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1988),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
李 玲 经济学教授,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终生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1982), 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老年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林毅夫 经济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78),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卢 锋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8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英国利兹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中国经济史。
平新乔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学士(1973),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98)。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学。
沈明高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士(198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1988),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政策硕士(1995),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博士(200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金融,发展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转型经济。
沈 艳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1997),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板块资料分析。
施建淮 经济学副教授。南京大学数学学士(198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987),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宋国青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1982),1991-1995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汪丁丁 经济学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汪 浩 南开大学数学学士(199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系经济学硕士(1995),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2002)。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产业组织,企业战略,反垄断。
姚 洋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1986),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199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易 纲 经济学教授。美国哈姆林大学管理学学士(1982),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硕士(1984)和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
曾 毅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6),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口学博士(1986),1986-198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人口经济学,老龄健康与经济发展,家庭人口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规划中的应用,人口政策分析。
赵耀辉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5)和硕士(1987),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赵 忠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9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硕士(1998)和博士(200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社会项目和公共政策评价。
周其仁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硕士(1993)和博士(2000)。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中国经济。
客座教授
聘请海内外知名教授、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四、遍布全球的校友
经济学双学位项目从1994年至今已毕业学生1846人,毕业生遍布美国、英国、瑞典、荷兰、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世界各地。除继续读书深造外,大部分就业的学生在金融、证券、保险、高科技企业和政府机关工作,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自信、敬业、乐观向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充分体现了一名“北大人”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们普遍认为在中心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职业选择、思维方式乃至性格塑造等方面受益匪浅。毕业生们为回馈母校,一直与双学位项目保持着长期、稳定的联系,中心也提供各种机会和途径促进校友间的沟通与合作。
开课时间在学期中,课程多安排在晚上和周末
考试情况和一般课程相同,分为论文、开卷、闭卷等不同样式,由开课老师选择。期中考试一般在学期中,8到第十周进行,期末考试在全校考试周前一到两个星期中进行
收费情况校内学生一学分100元,结业需44学分,可以多选相应追交学费
校外为一学分400元,结业需4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