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screening经济学

screening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1-12 18:20:30

㈠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方法论上有什么意义

最近几年证明,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反对战前科学哲学家的倾向的潮流。战前的科学
哲学家们把方法论基本上当作一门能区分好的实践和普通的实践(average-practice)
科学的学科,并因而褒扬好的实践科学,贬斥普通的实践科学。当然,也有少数持有这
种观点的方法论学家是能够抵挡住兼得鱼与熊掌的诱惑的。因此,波普再次重申,证伪
主义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发生论的传统基础上的,这种传统已被公开当作为“知识的增长”
作出贡献的各种标准。不过,要弄清人们怎么知道这种标准的传统在不参考“成功的”
科学家在过去所作的证伪主义的实践范例情况下能对未来知识的增长作出贡献,总是困
难的;而且,波普自己也承认,证伪性观念的灵感,发自他视为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精
髓的东西,这种精髓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方法本质上是相对立的。
从波拉尼和汉森的著作开始,随后是库恩、图尔明、弗叶拉本德、劳顿斯和许多其
它人的著作,把方法论看作是科学追踪的一系列规定这种比较旧的观点,逐渐被把方法
论视为对过去的科学实践作出一般化描述的观念所替代。这种新的科学方法论观点“看
来”很有希望在科学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方面取得一些有效的一般结论。当然,一
方面由于库恩的“标准”科学被科学革命打断,另一方面由于费叶拉本德的“任何事物
都以向前发展”,对这些一般结论还有大量意见分歧。
在前述名单中,我有意识地省略了拉卡多斯的名字,这是因为他对规定与描述、规
范方法与实证历史之间不可避免的紧张状态所作的重新解答,与上述任何作者都有所不
同。他追随波普赞成方法论的规范观点,但然后又提出检验那些规范原理,反对科学史
即便在规定的基础上其可证伪性也能成立的观点。正因为这样,他提出了一个终生未竟
的历史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框架。所以,拉卡多斯的框架是否适合物理科学史就仍然是一
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可参见豪森),更不用说对于社会科学史的适用性了。
这一切最终把我们转向了经济学。比较早的波普主义者的观点可由哈奇森的《经济
理论的意义和前提》(1938年)和利普西的《实证经济学导论》(1963年)、尤其是经
常再印的该书第一版完全代表。虽然卡德韦尔的《超越实证主义:20世纪的经济学方法
论》(1982年)主要从哲学观点出发,也很好地表明了最近一些经济学方法论作者对吹
毛求疵的科学家的老观念的轻视,但较新观点的最好代表还是麦克罗斯基的《经济学的
修辞学》(1985年)。
麦克罗斯基和卡德韦尔的著作都用我的《经济学方法论》来证明:证伪主义的方法
论即使是可取的,也不可能运用于经济学。我在我的著作中提出,现代经济学确实贴上
了证伪主义的标签,但它们经常在它们自以为是的实践中碰壁——它们所用的科学哲学
以“无关痛痒的证伪主义”为特征。
然而,麦克罗斯基和卡尔德韦尔认为:波普主义对经济学是一剂太强的药;它们的
结构要求是如此之严,以致于一旦把它严格地应用,经济学就很少有生存余地;因此,
无需惊诧,现代经济学极少实践证伪主义;事实上,他们拥护证伪主义只是证明他们的
天真纯朴,实难赞赏。
许多问题取决于我们对“证伪主义”的解释,这一点在我的著作中一直很明显。我
采纳了拉卡多斯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观点。现在,拉卡多斯改变了波普的方法论评价单
位和波普的评价标准。在拉卡多斯看来,评价单位是单个理论的“科学研究框架”或相
互联系的网络,而评价标准则是相互竞争的框架中的“超经验内容”。一方面,拉卡多
斯的标准要比波普的宽容些,因为它允许研究框架在遇到较小的不一致性时随时发展,
特别是修正,以便涵括经验的不规则情形。另一方面,它又比波普的标准更严厉,因为
它要求研究框架在解释它的对手能够解释的每件事件过程中比它的对手提供更好的预测,

作者: holistic 2006-6-22 01:06 回复此发言

--------------------------------------------------------------------------------

2 【学术经典】经济学方法论(马克·布劳格)
对于它的对手不能解释的某些新奇事实它能作出预测。表明波普和拉卡多斯之间的区别
的最佳方法是说拉卡多斯从摈弃角度区分了证伪:某个研究框架如果其不如竞争对手,
那它可能没经证伪便被摈弃;同样,某个研究框架即便已经被证明为不正确,但只因为
没有更好的有效的研究框架而仍然会得到留用。当我在我的著作中说主流经济学家贴上
了证伪主义的标签时,我只是相当简单地说它相信经济理论在最终分析中应该用他们设
定要解释的现象的本质内容来评判,甚至更为简单地说它相信用经验检验理论的意义。
这是不严格的语言。近几年来我逐步认识到有必要更为精确地定义术语。
例如,卡德韦尔对“相符主义”(con eirmationism)与“证伪主义”作了区分。
他用四个原理规定了相符主义:“各种理论应该是可检验的;一种检验的有用手段是把
理论的预言与现实进行比较;预测的准确性常常是一种理论站住脚的最重要的特性;各
种理论的相对地位应该由那些比较的相符或证实强度决定”(卡德韦尔,1982年,第12
4页)。他发现,大多数现代经济学家实际上都赞同所有这四个原理,简而言之,他们都
是相符主义者。卡德韦尔证明,证伪主义是一种比较苛刻的学说,它要求“科学家不应
该只是对他们的假说进行经验主义的检验,他们应该建立能作出大胆预言的假说,他们
应该在他们的检验中努力反证假说。同等重要的是,科学家应该暂时只接受已证实的假
说,抛弃那些已被否定的假说。此外,通过检验应该对这两种假说作出一定的区分”
(卡德韦尔,1982年,第125页)。他怀疑在这种意义上有什么现代经济学能贴上证伪主
义的标签。
卡德韦尔对相符主义与证伪主义所作的这种区分,与我自己对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
所作的区分基本相似:虽然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都相信经验检验,但对证实主义者来说,
经验检验只起确定理论适用范围的作用,当一种理论由于其假定前提真实而被视为正确
理论时,检验能够表明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但它们从来不能表明该理论是错误的;另一
方面,证伪主义则把检验看作一种理论正确性或错误性的显示。与此相似,卡德韦尔的
相符主义者断言,他们的理论很少冒风险,当它被经验驳倒时,他们就修正理论或改变
其范围;他们从不把它作为谬误而摈弃。然而,卡德韦尔的证伪主义则对风险极为慎重,
他们把精确预言的反复失误视为必须考虑改变理论的信号。因此,我把现代经济学家的
特性概括为相信证伪主义,但只实行“无关痛痒的证伪主义”——这与证实主义的差异
在于接受的观念,在于基本原理(如果说不在于实践的话),即非常完善、十分有道理
的理论实际上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卡德韦尔坚持,不管怎么说,现代经济学家实践的
是相符主义,他们进行精彩的检验,但从不让检验对他们的理论选择产生一定距离。
不难看出,卡德韦尔对现代经济学特性的论述与我所作的论述只有微乎其微的差别。
确实,我把证伪主义当作经济学家应该立志实现的一种思想——大胆而有区别的预言;
反驳预言的认真努力;以及根据抛弃假说的可能原因进行严格的反证——而卡德韦尔
(1982年,第292页)则怀疑这种思想值得立志实现。但是,我们之间的真正实质性问题
是如何概括现代经济学家的实际方法论实践。在我的书中,我用一半篇幅考察现代经济
学中十个重大理论争论里经验证据的作用,但是,由于我的不严格的术语,我没能成功
地阐明证伪主义的解释精确地描述了现代经济学家实际上所做的东西。
然而,我仍然确信,对于象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人力
资本理论与审查(screening)假说之类的著名争论的个例研究表明,尽管经济学的检验
存在着所有这一切问题,尽管任何检验结果的意义都不很明确,但经验证据仍然是现代
经济学发展的推动力量;不管怎么说,任何现代经济学理论,除非其能对它力图解释的
现象作出一系列预言,并且这种预言至少是潜在地可用经验资料确证的,否则,它便没
有立足之地,便不可能是第一流的和合理的。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主流经济学家是证伪主
义者的意思。
如此说来,波普主义是现代经济学家难以吞咽的烈药啰?
不,他们已经在吞咽这种药了。当然,如果对波普主义作出真正严格的定义,这种
说法就可能显示出其荒谬。故此,让我们把这争论不休的问题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你
曾经见到过现代经济学家由于经验的反驳而摈弃一种经济理论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
我们还经常发现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
业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这种理论在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几乎为人们全盘接受,
而在60年代后期则被整个儿抛弃。我们还可以回想一下紧接着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67
年提出了通货膨胀的预期放大观点,但当通货膨胀的估算模型加上适应性预期机制无法
得出价格预期变量等于1的系数时,人们马上对自然失业率概念产生了怀疑(布劳格,1
985年,第685页)。这些以经验为背景的怀疑,为理性预期革命铺平了道路,而“新”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不仅是因为其早期在进行重要的大胆预测方面的成功——财政
和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是无效的,而且也是因为其有充分说服力的启发式呼吁——
坚持在一般均衡框架内优化个体行为。反过来,最近在检验包含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模
型时经验记录的贫乏,引起了甚至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最积极的支持者的反思。无
疑,现在不存在绝对一致的新经验证据,而我也不再坚持经济学家因为他们的读物而仅
仅变成凯恩斯主义者或仅仅变成货币主义者,但我确实坚信叙述战后宏观经济学的故事
而不考虑与相反观点的重复的经验比较,是绝对可行的。
马克·布劳格
英国·伦敦
1987年12月

㈡ 做考研英语真题后,翻译近30多篇真题阅读,这样做对其它题型帮助大吗

有用,非常有用!!!
每天一篇,逐句翻译,你能发现自己到底是长难句有问题还是单纯的词汇问题。把翻译不出来或者翻译的很糟糕的句子拿出来,最后一个星期反复写,进步很快。

㈢ 急需一份经济学个人陈述,请高人帮助

Personal Statement

Since China transformed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oriented economy, the status of modern economics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No longer being regarded as an ideological weapon and a symbol of capitalism, economics theories from western world has been graally considered by both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as dominated and standard analytical tools. Meanwhile,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studying the reform and transition that China is undergoing has become somewhat of a fashion and attracted attention of many economists, both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Out of great interest and strong passion to it, I was always immersed in looking up the relevant materials Three years ago when I read the book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written by Gregory Mankiw in the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by accident, immediately I was fascinated by its succinctness, vivid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From that book I learned the fundamental but profound principle of economics: “In a world where everything is relatively scarce, every man is rational and a constrained self-maximizer.” From then on I read extensively many classic textbooks in economics and got enrolled with remarkably high entrance scores in the Master program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here I received rigorous academic training and was lucky enough to attend lectures of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such as Joseph Stiglitz as well as Robert Barro,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m face to face.

During my graate study, I intensively studied many fields of economics at a more advanced level as well as essential mathematical courses for economic research, such as, Optimum Control Theory, Dynamic Programming, Real Analysis and Stochastic Process.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economics, proficiently grasping mathematical tools, combined with good economics intuition as well as great enthusiasm for China’ economy, I outperformed most of my classmates and participated as a research assistant of my advisor in projects from the second semester.

Thanks to the precious research experience, my academic interest and creativity have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spired by my advisor’s instructions, I wrote some papers on China’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m, An Analysis of Convergence on China's Economy----a panel data approach, I attempted to examine the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of China’s economy at the province level from 1980 to 2004. Existing domestic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 of China’s economy (Liu 2001) and “club convergence” among some coastal provinces (Shen 2002). While it was well-acknowledged that there existed no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 in China’s economy, few attention was paid to conditional convergence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re was no consensus on that. In my paper, 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 following the seminal work of Mankiw, Romer and Weil(1992), I augmented the Solow model by including accumulation of human as well as physical capital, using the attainment of higher ecation as the proxy of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Unlike the OLS approach in MRW(1992), I constructed a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to better demonstr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rgence of China’s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endency toward convergence in China’s economy from 1980 to 2004. The estimated value of , rate of convergence, is 1.2%, comparable with the results in MRW(1992).

In addition, to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growth, as part of my advisor’s project which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I also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 of ec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bor market and China’s growth. Traditionally, ecation was supposed to perform two functions: increasing proctive capabilities (Becker 1964) and generating a signal of ability (Spence 1973) .On one hand, since 1974, the Mincer earnings equation ha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for economic studies of ecation. In China,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studies on the returns to ecation. However, in my opinion, the rate of returns to ecation estimated by Mincer equation could not reflect accurately the returns to ecation because it neglected major determinants of actual returns (Heckman 2003). On the other hand, ecation, as a signaling and screening mechanism, reced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employees and employers and improve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which has been the classic conclus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In my study, collaborating with one of my classmates, we constructed a model, trying to find out th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signaling of ecation influenced economic growth and improved efficiency.

Pocketing this hot interest and enthusiasm,I am very delighted to find that I have truly plunged myself into the formal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have developed an unswerving interest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growth theory, labor economics and transition economics. Home to the most prestigious professors of economics in the world, the United States can offer me the most rigorous training in the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 am so much longing for the wider and deeper knowledge abroad. And your esteemed university owns a very high prestige for the ecation. I believe the highly interactive and competitive ecational model will be very appropriate for me after a thorough study of your program introction. Developing a good command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gaining much practical experience will deepen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major. On my journey of life, I am bound to encounter a lot mo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㈣ 英语专业八级是什么水平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8),全称为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自版1991年起由中国大陆教育部实行权,考察全国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学生。
考试及格者由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成绩单。成绩分三级:60-69分是合格;70-79分是良好;80分及以上是优秀。考试合格后颁发的证书终身有效。
专业四级的难度已经基本在CET-6之上了,专八的难度更是和GRE有一比,而且比GRE多了英译汉和汉译英题目,考察记忆的先听然后再填空的题目。
在证明英语能力证书方面,国内考试范围之内,最高的级别证书当属专业八级。如果,你手中能够拥有这样一张证书,那么,你在今后求职、加薪、跳槽、职称评定等各个方面的优先权可想而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㈤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礼品店的困境)

1支付能力原则(ability-to-pay principle)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

2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3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

4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从无信息买者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混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

5代理人(agent)一个为另一个人(称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一个数学结论,它表明在某些假设条件之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确的社会偏好。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9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

10平均总成本(average total cost)总成本除以产量。

11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2受益原则(benefits principle)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13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14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15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16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17资本(capital)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

18卡特尔(cartel)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

19循环流量图(circular-flow diagram)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间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20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说明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21勾结(collusion)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

22公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2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24补偿性工资差别(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为抵消不同工资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25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6互补品(complement)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27康多塞悖论(Condorcet paradox)多数原则没有产生可传递的社会偏好。

28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特性。

29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30矫正税(corrective taxes)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31成本(cost)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

32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常单败竿汁放...展开全部>伴虱宝僵sis)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

3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34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6需求表(demand schel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7边际产量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proct)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38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

39歧视(discrimination)对仅仅由于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

40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41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42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43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44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45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6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

47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48有效规模(efficient scale)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49弹性(elasticity)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映程度的指标。

50均衡(equilibrium)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51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52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53平等(equ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4排他性(excludability)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55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56出口(exports)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57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58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ction)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s)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60搭便车者(free rider)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61博弈论(game theory)研究人们在不同策略情况下如何行事。

62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63横向平等(horizontal equity)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

64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对人的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投资的积累。

65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66进口(imports)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67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68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69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映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70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71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72通货膨胀(inflation)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73实物转移支付(in-kind transfers)以物品和劳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

74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75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76供给定理(law of supply)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77供求定理(law of supply and demand)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78自由主义(liberalism)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必要的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评论者来评价。

79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

80生命周期(life cycle)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

81定额税(lump-sum tax)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

8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83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的微笑增量调整。

84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85边际产量(marginal proct)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86劳动的边际产量(marginal proct of labor)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87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88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89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增加一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

90市场(market)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91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92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3市场力量(market power)单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94最大化标准(maximin criterion)一种主张,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95中值选民定理(median voter theorem)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如果要选民沿着一条线选一个点,而且,每个选民都想选离他最偏好的点最近的点,那么,多数原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

96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97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98垄断企业(monopoly)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99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忠诚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

100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战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战略的状态。

101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102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103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转移支付的税制。

104正常物品(normal good)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105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企图表述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观点。

106寡头(oligopoly)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

107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

108完全互补品(perfect complements)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109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110持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一个人的正常收入。

111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企图表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112贫困线(poverty line)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

113贫困率(poverty rate)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114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115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物品的经营做法。

116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117供给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118价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119委托人(principal)让另一个人(称为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120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121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122生产者剩余(procer surplus)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23生产函数(proction function)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12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25生产率(proctivity)一个工人一个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26利润(profit)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127累进税(progressive tax)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128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29比例税(proportional tax)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130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131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132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133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做可以达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

134累退税(progressive tax)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135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136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137筛选(screening)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消息的行动。

138短缺(shortage)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139发信号(signaling)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

140社会保障(social insurance)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

141罢工(strike)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142替代品(substitute)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143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44沉没成本(sunk cost)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45供给曲线(supply curv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146供给表(supply schel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147过剩(surplus)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148关税(tariff)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149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150总成本(total cost)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的市场价值。

151(企业)总收益〔total revenue (for a firm)〕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

152(市场)总收益〔total revenue (in a market)〕一种物品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153公有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有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154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各方在达成协议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155工会(union)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

156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

157效用(utility)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

158边际产量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ct)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

159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60纵向平等(vertical equity)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

161福利(welfare)补贴需要者收入的政府计划。

162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163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164世界价格(world price)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同行的价格。<收起

㈥ 哪位高手有西方经济学(微观)的术语对照表啊

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教材后面都有吧,我的几本都有,但没法帮你抄上来…

㈦ 什么是Screening_Hypothesis_Theory

筛选假设理论(Screening Hypothesis) 教育经济学 的新学说中影响较大的主要理论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和 社会化理论 ,它们并称为第二代 人力资本理论 。

㈧ 曼昆经济学circular flow diagram

18卡特尔(cartel)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
19循环流量图(circular-flow diagram)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间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它表明在某些假设条件之下,没有一种方案能把个人偏好加总为一组正确的社会偏好。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s)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60搭便车者(free rider)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人。
61博弈论(game theory)研究人们在不同策略情况下如何行事。
62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63横向平等(horizontal equity)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
64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对人的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投资的积累。
65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66进口(imports)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67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68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69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映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70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71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72通货膨胀(inflation)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73实物转移支付(in-kind transfers)以物品和劳务而不是以现金形式给予穷人的转移支付。
74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75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76供给定理(law of supply) 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77供求定理(law of supply and demand)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78自由主义(liberalism)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必要的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评论者来评价。
79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但不应该进行收入再分配。
80生命周期(life cycle)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
81定额税(lump-sum tax)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
8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83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的微笑增量调整。
84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85边际产量(marginal proct)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86劳动的边际产量(marginal proct of labor)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87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88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89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增加一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
90市场(market)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91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92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3市场力量(market power)单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94最大化标准(maximin criterion)一种主张,认为政府的目标应该是使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95中值选民定理(median voter theorem)一个数学结论,表明如果要选民沿着一条线选一个点,而且,每个选民都想选离他最偏好的点最近的点,那么,多数原则将选出中值选民最偏好的点。
96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97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98垄断企业(monopoly)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99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忠诚或不合意行为的倾向。
100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战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战略的状态。
101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102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103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转移支付的税制。
104正常物品(normal good)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105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企图表述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观点。
106寡头(oligopoly)只有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
107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的东西。
108完全互补品(perfect complements)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109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110持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一个人的正常收入。
111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企图表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112贫困线(poverty line)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家庭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
113贫困率(poverty rate)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114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115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物品的经营做法。
116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117供给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118价格下限(price floor)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119委托人(principal)让另一个人(称为代理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120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121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122生产者剩余(procer surplus)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23生产函数(proction function)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12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25生产率(proctivity)一个工人一个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26利润(profit)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127累进税(progressive tax)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128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129比例税(proportional tax)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130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131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132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133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做可以达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
134累退税(progressive tax)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135消费中的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136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137筛选(screening)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消息的行动。
138短缺(shortage)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139发信号(signaling)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取的行动。
140社会保障(social insurance)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风险的政府政策。
141罢工(strike)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142替代品(substitute)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143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44沉没成本(sunk cost)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45供给曲线(supply curv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146供给表(supply schel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147过剩(surplus)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148关税(tariff)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149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150总成本(total cost)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的市场价值。
151(企业)总收益〔total revenue (for a firm)〕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
152(市场)总收益〔total revenue (in a market)〕一种物品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153公有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有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154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各方在达成协议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155工会(union)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
156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一种政治哲学,根据这种政治哲学,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
157效用(utility)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
158边际产量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ct)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价格。
159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s)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160纵向平等(vertical equity)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
161福利(welfare)补贴需要者收入的政府计划。
162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163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164世界价格(world price)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同行的价格。。
16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26互补品(complement)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27康多塞悖论(Condorcet paradox)多数原则没有产生可传递的社会偏好。
10平均总成本(average total cost)总成本除以产量。
11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2受益原则(benefits principle)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13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1支付能力原则(ability-to-pay principle)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
2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3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
4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从无信息买者的角度看。
8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9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
40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41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
14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15预算盈余(budget surplus)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6需求表(demand schele)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17资本(capital)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和建筑物。
55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39歧视(discrimination)对仅仅由于种族。
56出口(exports)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8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保持不变的特性。
20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说明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45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46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
47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2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51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52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53平等(equ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4排他性(excludability)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21勾结(collusion)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
22公有资源(common resources)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24补偿性工资差别(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为抵消不同工资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25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9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42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43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44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30矫正税(corrective taxes)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31成本(cost)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
32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研究。
3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宗教、性别。
48有效规模(efficient scale)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49弹性(elasticity)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映程度的指标。
50均衡(equilibrium)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34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37边际产量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proct)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38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
57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58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ction)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无法观察到的特征混合变为不合意的倾向。
5代理人(agent)一个为另一个人(称为委托人)完成某种行为的人。
6阿罗不可能性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一个数学结论

㈨ 求微观经济学中专业词汇及解释

以下列出部分微观经济学专业词汇:

㈩ 英语专业八级跟英语六级比难度怎样

很难,虽然我没有考过,但是光是词汇量就要求掌握13000个单词呢!

阅读全文

与screening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