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 -- 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
宏观经济学 - 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编辑本段]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在其所著《经济学——入门与创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8月)中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并根据其个人研究成果,作了相当的补充和完善,构成了一个有一定独创特色的比较完整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在观察和实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调查统计技术,如全面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由于经济信息常常涉及到人的切身利益,当事人常常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隐瞒甚至假造数据和事实,因而为了获得确切的事实材料,还需要掌握必要的访谈技巧,一般的原则是拉近感情、隐蔽企图、旁敲侧击、催人入眠、多方印证。此外,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所谓问题,主要是一些与众不同或违反常理的奇异现象。如一个村经济发展很快,或很慢,与周边村庄形成显著的对照,就值得研究一下,这个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或这么慢?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其中,最主要的是保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轻信他人,不迷信权威。
2.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
]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问题之后,下一步就是分析和探讨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机制。从根本上来说,这只能靠个人探索,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是,强调个人探索,并不等于将自己封闭起来单干独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这使得后人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有效率地开展研究。因此,在开始分析某一个现象或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下工夫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这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3.理论模型
科学研究从形式来看,就是对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到的经验数据材料,加以概括和抽象,建立相应理论模型(Theoretical model)的过程,也就是要抓住现实对象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忽略其它非本质的细枝末节,将现实对象予以简单化、理想化。例如,“市场经济”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模型,它包括一系列假设:如假设厂商和居民都是有理性的,都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设市场上具有众多的厂商和居民户,从而每一个厂商和个人都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都不能操纵市场价格;假设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假设厂商和个人能够及时、方便、轻易地获得所有各种市场信息等等。
在研究中建立理论模型,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提高研究效率。但同时也会导致理论常常与现实脱节。因此,经济学研究结论一般不能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直接套用。如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就与现实不完全相符。
理论模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学公式(Mathematics formula)表达。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倾向于应用数学公式,其基本做法是:将所有研究对象都称为“变量”(Variables),然后先做出一定的假设(Hypothesis),通常假定除所要研究的少数几个主要变量外,其它所有变量和外部条件都不变(Other things constant,或Ceteris paribus),在此假设前提下,再以有关数据材料为基础,通过逻辑分析和统计检验,建立主要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
建立理论模型时要注意“合理假设”。原则上只有无关紧要的因素,才可以忽略不计,或假设为不变。但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哪些因素不能忽略?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研究一块石头的下落运动,可以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但如果研究羽毛的下落,就不能将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了。
4.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nonomics),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如以经济增长问题为例,若用规范经济学来分析,就是:首先确立一些理想的经济增长标准,如经济增长应该“稳定”、“可持续”、“促进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等,然后再看现实经济增长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如果不符合,再考虑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等。
所谓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如仍以经济增长为例,按实证经济学方法,就是首先搜集一些历史统计资料,然后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经济增长是怎样实现的?哪些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等等,至于这种经济增长是好还是坏,则置之不理。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Ⅱ 我有几道经济学答案不明白 请高手帮忙!
1,不对,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等于无穷是指其中一种回产品对另一种是答完全替代的,并不是表示边际产量为零。
2,pcc就是价格消费曲线,是推导需求曲线的。
3,脊线指在劳动位于一个轴而资本位于另一个轴的图中,脊线是指在此之间包括了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能够选择的全部投入品组合的线。
脊线的集合区间就是厂商生产可能区间。
建议你看下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实在不懂里面有详细解释。也可参考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上)》。
不知这样的回答你满意不?
Ⅲ 中国目前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是厉以宁,这个没
是。
厉以宁是和吴敬琏老先生齐名的经济学家,他们俩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名的。当内时中国正在容进行如火如荼的经济改革,厉以宁和吴敬琏当属经济改革的先锋,吴敬琏因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被称为“吴市场”,厉以宁因主张实行股份制改革而被称为“厉股份”。在当时他们的主张是非常前卫和大胆的,因为市场经济和股份制都是西方经济学所倡导的经济制度,而中国当时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
PS:吴敬琏和厉以宁是老一辈的西方经济学代表了,其实现在很多年轻学者已经超越他们成为中国西方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了,比如林毅夫、许小年、邹恒甫、钱颖一、田国强、樊纲、张维迎、陈志武、李稻葵、胡鞍钢等等。
个人感觉现在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出身的,而且他们所谓的政策措施几乎都出自西方经济学,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除了被国家奉为正统外没什么影响力了。
Ⅳ 厉以宁是中国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代表吗
是。
厉以宁是和吴敬琏老先生齐名的经济学家,他们俩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名的。当时中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经济改革,厉以宁和吴敬琏当属经济改革的先锋,吴敬琏因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被称为“吴市场”,厉以宁因主张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而被称为“厉股份”。在当时他们的主张是非常前卫和大胆的,因为市场经济和股份制都是西方经济学所倡导的经济制度,而中国当时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一统天下。
PS:吴敬琏和厉以宁是老一辈的西方经济学代表了,其实现在很多年轻学者已经超越他们成为中国西方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了,比如林毅夫、许小年、邹恒甫、钱颖一、田国强、樊纲、张维迎、陈志武、李稻葵、胡鞍钢等等。
个人感觉现在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出身的,而且他们所谓的政策措施几乎都出自西方经济学,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除了被国家奉为正统外没什么影响力了。
Ⅳ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高鸿业和厉以宁哪个版本好
我是没看过,不过我们学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用范里安的,他分别写了中级微观和高级微观,一般我们学校都很少用国内的书咯~
Ⅵ 厉以宁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对考研文科生来说自学难吗
我感觉厉以宁的刚好用一点,他讲的更细。我们的教材是高鸿业的,学完后再找厉以宁的加深理解。反正我觉得经济学还是不难学的
Ⅶ 文科生自学西方经济学
很简单!
1先看曼昆的 这样可以培养经济学素养
2再看高鸿业的 这是高校推荐教材,考研究生必用
3结合其他学校的教材辅助
4中级宏观看曼昆 中级微观看范里安
5高级的不晓得谁的好
Ⅷ 西方经济学 历以宁
你看他干嘛?
这位先生,牛的不行。
统计出来中国的贫富差距大,他不想着怎么缩小专,他要改基尼系数,说中属国存在二元经济,应该农村和农村比,城市和城市比,然后加权平均。
照这样说,我说越南和中国差不多大。
越南和马来比较,差不多。中国和美国比较,差不多。然后加权平均,哇塞,果然差不多大耶。
诺贝尔奖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太牛了,岂是小小诺贝尔奖敢评头论足的?
Ⅸ 中国的经济大师 厉以宁阅读答案
郎咸平是一大来学教授,文人风气十足自,其中还带点不喂强权,很能代表民间心意 因在FT中文网撰文发表《与其“仇富” 不如“仇腐”》,郎咸平教授关于“中国这一轮房价和粮价上涨缘由腐败”的观点,目前在中国引起广泛的争议,一边是主流经济学家的“一边倒...
Ⅹ 《西方经济学》徐纯帧和厉以宁版本的书有什么不同
在人民大学,基本有一部分学我们人大教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框架清楚,条理分明,逻辑严谨,我也是学高教授的。也有一部分老师选择曼昆的书,曼昆的比较简单,生动活泼,有趣味性。
基本没人学厉以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