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

发布时间:2021-01-11 13:54:46

㈠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考研如何复习

那就去把那些概念都涨过一遍,然后他们再多刷一点相关的题目。

㈡ 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建议

楼上说得对,还有哦,经济学在于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各个理论之间巧妙的联系,一环扣一环。

所以知识树很重要,画出一章的知识树,看看你到底那些知道哪些不知道,而知识树的主枝干就是大纲,多好啊呵呵

㈢ 曼昆经济学原理的复习题答案.

哪一个版本的,都不说清楚~~~

㈣ 《经济学原理》的考点是什么

不知你参加的是什么级别和类型的考试?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考试侧重点:比如同等学力考试注重对西方经济学中原理的公式考察,博士考试侧重对完整的经济学原理的分析和应用。具体地说,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个体的行为,但所谓经济个体是相对于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的,不是狭义上的经济个体。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从微观经济主体来讲,主要分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研究微观经济的时候有二个概念不可缺少:边际成本(效用)以及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效用)是指你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所消耗的成本(或所得到的满足感)。机会成本是指你为了得到某样商品所放弃的另一样商品的成本。
用来解释消费者的行为的最主要理论是效用论。所谓效用就是指你每获得一样物品时,你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时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极为重要。简单来说就是,一样东西获得的越多你所从中得到的满足感越少。用来表示效用论的图形是在一种物品为X轴另一种物品为Y轴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凸向原点的一条曲线。用来表示随着一个物品获得的增多,另一种物品消耗的随之减少。除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外,研究消费者行为的还需要用到成本约束线。看一下图片那条直线就是成本约束线,而那些不相交的曲线就是效用线。成本约束线和效用线的切点是最佳点。
从生产者角度来讲,边际成本递减体现在边际技术替代率上。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效用替代率相似我就不多解释了。
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构成了供给和需求曲线,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
微观经济学的福利经济学里有一个帕累托最优的概念,帕累托最优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下面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收入、通货膨胀与失业以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问题的。
宏观经济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IS-LM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的假设以及价格刚性的假设):主要讲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表示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产品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货币市场上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余额。
放松价格刚性的假设后就会产生AS-AD的模型,AS-AD模型讲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需求是由IS-LM模型导出,是加入价格因素后总需求(包括货币需求和产品需求)的变化。总供给(AS)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来推出的但是就其本身来讲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以上主要研究的就是国民收入变化的问题。
在AD-AS曲线中,引入了劳动力和价格的问题。劳动力和价格构成了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先从通货膨胀来讲。通货膨胀的类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以及输入型。按照程度分主要分为温和的、奔腾的。再从失业角度来看。关于失业问题有一个很重的定律就是奥肯定律: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失业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自然失业率这个概念很重要,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是菲利普斯曲线:简单来讲就是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成反比关系。菲利普斯曲线除了传统的以外还有长期的以及附加预期的。作为了解即可。
最后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有几个概念:
索罗剩余、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索罗剩余是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是讲经济增长中除了人口和资本的增长以外剩下的那部分的贡献。用公式表示就是:
ΔA/A=ΔY/Y-Δk/k-ΔN/N.
而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差别在于是否将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的问题。
关于经济周期问题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讲的不多,主要是将一个螺旋上升的态势。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经济周期的研究。

㈤ 《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消费思想
一、关于消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观点, 储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消费和储蓄, 从而和生产又是一对矛盾, 要想经济高速增长, 就不得不压低现期消费,增加储蓄。许多人在讲到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往往以日本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日本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许多人认为, 日本的高增长是因为它的高储蓄带来的,因此,“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就要像日本那样实行高储蓄的政策”,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一节中, 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二、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消费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主要已不是依靠物质资本,而是依靠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关于社会公平和扩大消费需求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 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品, 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保健。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 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四、关于消费环境和经济福利

阅读全文

与曼昆经济学原理考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