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济学原理》全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为“导言”,主要阐述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等基本思想。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是研究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经济学在研究社会财富和经济现象的同时,也对人本身进行研究。马歇尔还强调从人的心理因素和动机两个方面来研究经济,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动力和阻力这两个方面。马歇尔认为经济规律就是对经济倾向的叙述,它较自然科学来说是不精确的。他还指出研究经济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获取经济知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主要是对一系列的经济学概念进行定义和解释。在这一篇中,马歇尔介绍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主要有财富、市场、消费、生产、劳动、收入、资本、利息和利润等。他将人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称为财货,但并不是所有的财货都是财富,所谓财富是指一切直接有助于人们获得产业效率的精力、才能和习惯。他还认为并非所有的劳动都具有生产的性质。
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主要研究消费及需求理论,具体理论有用货币间接衡量货物的边际效应、需求规律、需求弹性、消费者的选择原则和消费者剩余等。马歇尔的需求理论是以人的欲望为出发点的,他的需求规律是:需求量随价格的下跌而增大,或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马歇尔认为.消费者购买某物所得的满足通常会超过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及所放弃的满足,从而在购买中得到多余的满足。如果对它进行经济衡量,则是消费者为购买此物而愿付出的价格减去购买此物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剩余额,这个剩余部分就称为消费剩余。
第四篇“生产要素”,着重阐述了生产与供给学说。马歇尔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四大类,其中组织指企业经营和工业组织。
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主要论述了均衡价格理论。马歇尔用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论证他的均衡价格论,这种理论是经济学中价值决定问题上供求论的另一种表述。马歇尔将均衡价格按时间长短分为三类:极短时间内暂时的市场价格,短时期内正常市场价格,长时期的正常价格。除此之外,马歇尔还讨论了垄断与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对垄断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充满信心。
第六篇“国民所得分配”,共分为13章,主要研究分配问题。这部分介绍了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四种分配形式。在工资理论中,马歇尔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供求均衡,其大小由劳动要素的需求与供给来决定。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分为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资本的价格指的是纯利息。利润是资本家经营管理企业的组织生产以及承担风险的报酬,它包括三个方面:资本供给、经营能力供给、组织管理能力供给。
B.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而言,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也有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
第一层次: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由市场来界定的,即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界入;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领域,即市场失灵的领域,就是政府行使其职能和发挥其作用的领域。据此确定的政府经济职能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还必须解决好外部效应问题及公共选择问题等。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政府收支。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须借助于政府支出来提供财力支持,政府支出又要依靠政府各项收入来保障。政府根据法律征收的税金,根据政治程序决定的预算支出各项费用是政府经济行为的核心。既然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主体,政府的收支也应该讲求经济效益。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政府收支原先只是维持政府人员生存和政府机构运作的非生产开支。但随着政府的扩大和职能的扩展,不仅为自身存续所必需的收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扩大,而且由于受现代经济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主张的影响,政府收支的作用不仅限于维持政府自身的存续,而且已经成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
第四个层次:是研究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二战之后各国政府出于调节经济和扩大社会福利的需要,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不断增加,连同政府收支一起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庞大的部门,因此,人们不得不对如此庞大的公共经济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认真研究,弄清楚为什么要维持如此之大的公共经济,如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引出了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共定价与政府收费等诸多问题的讨论。
第五个层次:是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会对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和手段,妥善处理政府与非政府主体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协调好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对经济运行的某些方面实施必要的政府管制,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在此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以上几个层次的研究内容,基本上界定和涵盖了本书的结构体系。
C.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资源配置。
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D. 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制度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问题
稀缺性是指经济物品和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或需要而言所表现出来的有限性。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选择的原则
最小投入得到最大产出,即选择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资源配置的方式——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混合经济体制-----市场调节与行政手段相结合
四、西方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1、广义地说,西方经济学是行为科学,是研究 人们在稀缺条件下的行为选择
2、狭义地说,西方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如何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分配社会产品。
3、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制度条件下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问题。
E. 经济学的具体主要内容是什么
原学:体事理之究竟,探万物之本原! 创立者:江涛,字英滔,1969年6月出生于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硕士,工学学士。
F.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来的经济作用。主要研源究信息的经济属性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
2、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主要研究信息价值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的价值和成本的关系;信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信息的经济效果。主要研究信息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消耗量的比例;信息的经济效益计算和考核。
(6)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扩展阅读:
信息经济学把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不了解这些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因此,一般不对称信息问题都可归结为“委托一代理”模型。
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中。“委托一代理”关系的成立条件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支付不低于后者参与这个契约的机会成本。
非对称信息环境是微观信息经济学重要的既定条件之一。微观经济学的完全竞争模型在现实中很难真正存在。
G. 用通俗易懂的话回答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
)
用白话说就是研究钱去哪里,钱怎么来的,钱该怎么用,钱应该怎么用的理论。供参考。
H. 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网络经济学专业是近几年的一门新兴的研究网络环境下经济活动的交叉学科,其原意是把网络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用网络来反映经济问题,通过网络来构架经济模型。它的研究内容跨越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
作为一个经济学与网络计算技术兼容的交叉学科,网络经济学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很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其中,网络经济学、网络金融学、信息经济学、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都是既渗透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又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由于该专业是立足于经济学基础理论,同时兼顾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又具有文理结合的交叉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和对象如下:
1、掌握宽广的经济、贸易与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网络经济理论、方法和技术;
3、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电子商务的策划、开发、运营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
5、能从事宏观网络经济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及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
7、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收集的能力;
8、整理以及模拟与预测能力;
9、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