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物价经济学

物价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1-01-10 23:45:16

A. 经济学中物价涨幅怎么计算

危机之来前:待售商品数量自*价格=货币发行量*流通速度
即200亿*15元=货币发行量*3次
可知危机前的货币发行量为1000亿
危机后:政府多发了250亿货币,此时货币供给为1000亿+250亿=1250亿
根据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发行量*流通速度
在货币流通次数不变的情况下:200亿*价格=1250亿*3次
可知平均商品售价为18.75元。
物价上涨幅度为:18.75元/15元*100%=125%
货币贬值幅度为:1/125%=0.893
即原来的1元钱现在只有0.893元的购买力了

B.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物价上涨的原因

1.首先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2.价格受市场供求专的影响,供不应求属,处于卖方市场,导致物价上涨
3.货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动需求,也就是通货膨胀,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
4.也可能是商家主动运用价值规律,上调价格以调节供求.

C. 经济学问题,物价和货币供应量

你的表述有些来问题,应该没有理论认为自可以同时用货币政策来同时达成“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只有一些理论认为央行可以在这两个目标中有所取舍。
这个问题和其他宏观问题一样,要分时期探讨。
就长期而言,绝大多数(据我所知是所有)流派对长期经济中货币中性是有共识的,古典二分法在长期的有效性基本上可以说是可以信赖的。
经验的证据可以用罗伯特巴罗教材中的这样一句话来佐证:没有哪个国家是靠印钞致富的。更为具体的经验性证据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就是回归之后的系数不显著),就是通货膨胀和产出在长期不存在取舍问题。
短期,新凯恩斯和货币主义都认同货币非中性(尽管这两个流派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货币政策建议),证据在于引入适应性预期或者理性预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回归结果,当然还有弗里德曼的名著《美国货币史》。新古典坚持短期的货币中性,证据在于利率的轻微顺周期(这个顺周期证据我记忆有些模糊了,不太确定,而且抱歉的很,现在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查证了,所以只能请你存疑了。。)
另外说句题外话,基本上所有的央行都已经不再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手段了,因为现代货币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暧昧了。

D.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物价上涨的原因

1.首先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2.价格受市场内供求的影响容,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导致物价上涨
3.货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动需求,也就是通货膨胀,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全面持续大幅度上涨.
4.也可能是商家主动运用价值规律,上调价格以调节供求.

E. 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物价上涨原因

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5%,也就是增值了5%,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
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
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
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
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
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
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000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
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假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2.5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2.5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2.5倍的利润啊。而且这2.5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2.5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

再来看看价值规律,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了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
商品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内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的调节生产和流通;
2.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
3.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转化形态.

F. 宏观经济学 物价水平和价格水平是一回事吗宏观经济学中AD-AS模型用到的P(价格水平)具体是什么

物价水平和价格水平应该是一回事。AD–AS模型中的P就是经济中的一个总体价格水平,即一篮子商品的价格水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经济报道或统计中出现的物价水平,即用来计算通货膨胀的价格水平。

G. 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物价上涨

物价上涨即是通货膨胀的现象。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宏版观调控。
在严重的权通货膨胀时期,国家应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2)间接信用指导
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货币供给量减少时,降低总需求,用于购买证券的资金相应减少,价格自然趋降。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宏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
支付制度等。
从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例如增加税收会抑制投资过热的现象

H. 物价下跌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说、这能说明个什么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物价下跌是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一个过程,专(一)商品价格主要受属制于通货膨胀,降低利率,通胀加剧且易演化为危机,此时物价飞涨;
(二)然而各国为降低通胀,而提高利率,同时要防止经济衰退,物价开始回落;
(三)等通胀缓和时,危机还未过去,国家又开始降低利率,物价此时还会序跌,知道危机有所缓和。

目前处于第三阶段;物价大幅下挫,主要原因是通胀减弱,危机来临,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减少,出现了挤兑实物换取现金的状况,压低物价。

I. 物价趋于稳定的经济学道理是什么急急急

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就是价值规律
西方经济学中 萨伊定律提出 只要有供给就会有需求从而价格在均衡点达到稳定 这个后来成为古典古典经济理论的思想从而为微观经济奠定基础

J. 经济学中“物价上行”什么意思

上行是对总体物价水平上涨的描述,注意是总体的,普遍的,不是个别市场。

阅读全文

与物价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