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公式有哪些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满意请采纳~
❷ 微观经济学中哪些函数图形比较重要,哪些公式及其求法比较重要
首先,必须记住供求模型,这在经济学中可以融会贯通,然后记得生产回函数和边际产量的答关系图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等一系列相关的同一条件下的函数,还有记得每个变量的变化都使函数曲线往哪个方向移动,这些大致就是微经的图形重点了,最主要的是只要把一个变量的所有图形都弄懂,别的其实就差不多那样分析了。
❸ 求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中的所有的公式和字母分别表示的意思
TFC:固定总成本
TVC:可变总成本
TC:总成本
AC:平均成本
AFC:平均固定成本
AVC:平均可变成本
MC:边际成本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MR:边际收益
AR:平均收益
TR:总收益
MC:边际成本
AC:平均成本
TC:总成本
❹ 微观经济学mc公式
在短期内,边际成本等于变化的投入要素的价格,即w,除以其边际产品.投入要素内可以指固定的工资率容
可变成本VC=w·L,在这个等式中,如果w指代固定的工资率,那么L就是指劳动量,可以是劳动者的人数,或者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FYI.
❺ 求微观经济学考试用到的公式,说得越清楚越好
❻ 微观经济学里面关于计算的方面,很多都看不懂啊。。。公式什么的都不清楚,怎么计算啊
如果微积分学不好的话,西方经济学很难学透彻,尤其是到了中级微观部分,推导过程十分繁琐。我就是学经济学的,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有时间的话看看高数,对理解西方经济学很有裨益。
❼ 求微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我是学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最难的不是公式和算式,其实只要你知道了一些规律,其实记住几个重要公式就什么都可以解决了.最点是它的一些理论的解释和分析,还有它所包含的图形的分析,包括它的变化趋势等等,要想学好这门,不看书是不可能的,还有你要每个字的看,理解是关键,有的时候要是你理解了,甚至都不需要再背了.对于文科生也不是难的,加油~
西方经济学:就是从外国引进的的,主要是西方经济思想
微观经济学:讨论的主要是微观层面经济学,立场一般是企业或者叫厂商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宏观层面问题,一般是针对国家层面
目前的书通常都是这样的公式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事实上也并不完全是这样,比如社会主经济学也是既有宏观也有微观
够不够清楚呀?如果不懂你再问吧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巧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公式:课本第284页的一大堆公式有规律可寻,凡是有三角符号的都是指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大于号)是指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例:2004年7月《马政》的其中一题多项选择题:
3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
A.Ⅰ(v+m)=Ⅱc
B.Ⅰ(v+△v+ )=Ⅱ(c+△c)
C.Ⅰ(c+v+m)= Ⅰc+Ⅱc
D.Ⅰ(c+v+m)= Ⅰ(c+△c)+Ⅱ(c+△c)
E. Ⅱ(c+v+m)= Ⅰ(v+△v+ )+Ⅱ(v+△v+ )
经济学上的公式
e^n =1+n/1!+n^2/2!+,,,,,,+n^i/i!+,,,,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代表变化量,这个符号只出现在求弧弹性运算里.算法是后项减前项,比如从a点到b点的△Q=Qb-Qa。
在点弹性运算中,△Q趋进于无穷小(例b点无限趋进于a点),此时用dQ,dP表示,即对于需求函数,Ed=-(dQ/dP)*(P/Q)。其中dQ/dP是指Q对P求导或偏导。
例题讲解:
先求均衡点:Qd=Qs,此时Q=48,P=6
再求需求点弹性:Ed=-(dQ/dP)*(P/Q)=2*(6/48)=0.25
最后求供给点弹性:Es=(dQ/dP)*(P/Q)=3*(6/48)=0.375
补充:对于正常品,求需求点弹性时公式里有负号,弧弹性也有。而供给弹性公式中没有。这是为了保证弹性为正。但对于劣质品与吉芬物品就不一样了,反正求完之后发现是负的就在公式里加个负号以求正就行了……衡量弹性以1为界而不是0。
“例如已知Q的数值,那么△Q怎么计算?”如上所说,求△Q,必须先知道两点(如a点和b点),然后Qa-Qb=△Q。如果求点弹性,就先说明这个Q是对于需求曲线而言还是对于供给曲线而言,然后针对不同曲线求出相应的P,利用上面给出的公式求弹性即可。
对于楼上的解,应该改成这样:(加括号是为了看着方便……)
d(Qd)=-2d(P)
d(Qs)=3d(P)
但这个是在图上需求、供给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与弹性不一样。斜率不等于弹性,看公式就看得出来。
❽ 微观经济学中哪些函数图形比较重要,哪些公式及其求法
理解它。
2.记牢它的用途形态,均衡。看好横纵轴表示的是什么。
3.试着画画,不用画的很好,意思对就行。
很多图你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独立的,同一章节基本都有联系,可以穿起来记忆。
图形所表示的对象之间有很多联系,因果,时间顺序,并列,决定被决定,等等,试着用图说明每一章的内容和章节之间的联系。
说自己记不住,是没用心。态度认真,很关键。
❾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公式有哪些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衡量资本剥削劳动的程度 揭示资本家的剥削
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利润率与c/v(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成正比
年剩余价值率:衡量一年中预付可变资本的增值程度
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衡量一年中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 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 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公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4)地租
级差地租 = 劣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 优等土地农产品的社会价格
绝对地租 = 农产品价值 - 社会生产价格
(5)资本理论
资本周转次数n = 1年 / 周转一次花费时间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 使用年限 折旧率 =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原值
预付资本总周转(平均周转)= (1年中固定资本周转的总价值+1年中流动资本周转的总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6)社会资本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m) = II c
具体实现条件: I(c + v + m) = I c + II c
II(c + v + m) = II(v + m) + I(v + m)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追加生产资料 I(v + m)>II c I(c + v + m)>I c + II c
追加消费资料 II(c + m – m / x)>I(v + m / x)
II(c + v + m)>II(v + m / x) + I(v + m / x)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I(v + v + m / x) = II(c + c)
具体实现条件:I(c + v + m) = I(c + c) + II(c + c)
基本原则:
a.总量不变,II(c + v + m) = I(v + v + m / x) + I(v + v + m / x)
b. m m / x
c. 遇到c加 c; 遇到v加 v。
总结:
实现条件都是“=”,前提条件都是“〉”。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