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经济学 微观中关于需求弹性的问题
书上说的没错!你要弄清你的例子的x,y分别代表什么。当x>5时,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此时x越大,价格y越低。此时总收益也是降低的。即书上说的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化
B.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于弹性的一个实例,求解释啊~就是例如后面的例子~
您好:
以下是关于弹性的资料:
定义:在经济学中,弹性是对供求相内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容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理:常见的价格弹性衡量的是: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该物品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的大小。
当一种物品的价格弹性很高时,我们称这种物品是“富有弹性”的,意味着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强烈;价格弹性很低时,我们称 “缺乏弹性”,意味着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微弱。
必需品一般都缺乏弹性,奢侈品大多富有弹性。拥有替代品的物品比没有替代品物品的弹性要大。
人们对价格反应时间的长短也影响物品的需求弹性。消费模式调整余地较大,通常都意味着所消费物品的长期需求弹性要大于短期需求弹性。(例如石油、电力)。
像上题中的“电力消耗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弹性关系”就比较小。
想要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必然要更多的消耗电力,所以要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望采纳!
C. 西方经济学价格弹性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需求弹性以及价格需求弹性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它在经济学中主要衡量价格对于需求量的敏感程度,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经济现象。
在市场经济中有供就有需,供需平衡才是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但倒是先有需,还是先有供,这就好像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众说纷纭。
而关于供给曲线的弹性,由于CFA并不要求,所以这里不做具体阐述,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了解以下,与需求曲线的对比。
极端现象会出现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可区别。
D. 西方经济学中弹性的意义
弹性就复是一种变量制的变化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影响,比如说价格需求弹性,就是价格的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具体举个例子,大米现在的价格是1元/500克,社会的总需求是100KG,但如果现在大米的价格变成1.5元/500克了,总的需求变为50KG 那么它的弹性就是(需求量的变化量/原来的需求量)/(价格的变化量/原来的价格) 也即:
(50-100)/(0.5/1)=100
通常来讲,我们讲的弹性都是取其正值
我所举的例子是弧弹性,还有点弹性,它是根据导数来计算的.
具体的情况可以去参考西方经济学教材,基本所有的教材都会有这个的内容!
E. 讨论弹性有何意义(西方经济学
对于需求函数D=f(P)或供给函数S=g(P),仅仅了解f'(P)<0或g'(P)>0还不足以精确地分析价格与需求量、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不同商品需求量或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用f'(P)或g'(P)进行比较,因为不同商品的量纲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选择弹性方法进行比较。我们知道,不同性质的商品其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即使同一商品在不同的价格下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弹性概念是基于比较商品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性而提出的。
在经济学上的弹性概念是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作自变量,受其作用发生改变的量称作因变量。例如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关系y = f(x),则y的x弹性:Ey/Ex=(△y/y)/(△x/x)=f'(x)·x/y
在西方经济学中,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变动比例
2经济学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2、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时候也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价格变动1%引起供给量变动的程度。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同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也是由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确定。
根据经济学中的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越大,企业的生产就会随之变化。
3、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4、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替代品、互补品这两个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了相应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
F. 举例说明弹性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我刚好也在学到这个问题。就把自己的看法和你分享一下吧。
首先这里的考点主要是专需求弧弹性的分类。一般属考缺乏弹性和富有弹性这两类。
例如“薄利多销”就是富有弹性类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商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销售者获利“。
谷贱伤农”就是因为谷物是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价格的涨落对需求量的影响不会很大,在谷物丰收的时候,由于粮食供给量大,农民们通过降价来获得市场占有率,可是需求量却不会大幅度的增加,因而有了“谷贱伤农”
G. 西方经济学弹性的定义是什么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H.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需求弹性的问题
你这样算的话是不对的,应该用需求弧弹性的中点公式来算,
P1=2,Q1=250,P2=4,Q2=125,
需求弹性内系数=-(Q1-Q2)/(P1-P2)*[(P1+P2)/2]/[(Q1+Q2)/2]=(125/2)*(187.5/3)=1
P*Q=500不变
要用中容点公式来算
I. 西方经济学需求弹性的问题
点弹性的来公式为(P/Q)·(ΔQ/ΔP),两直源线相交处P和Q都是相等的,但因为斜率不同,ΔQ/ΔP肯定不同,所以交点处弹性一定不相等。同样,如果需求曲线非直线而是曲线,点弹性依然不相等,因为相交处斜率依然不相等,除非两曲线相切而且在切线的同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