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需求侧改革,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这一政策
简单来说,经济增长源泉可以分为供给拉动(如我们常用的索洛模型就是经典供给分析)和需求拉动(比如IS-LM模型就是经典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面临的情况是供给过剩(表现在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可以简单理解为净出口一直为正数),所以需要拉动需求来平衡供需关系。
拉动需求就要考虑GDP支出法核算,GDP = C+I+G+NX,从我国实际国情来看,消费(C)偏低,投资(I)偏高,NX持续为正数是积久常态。所以就需要通过刺激居民消费来扩大内需。
『贰』 西方经济学经济现象分析题: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加总需求
出口
『叁』 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 商品本身的价格(P)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加。需求量的多少与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2) 相关商品的价格(PX)
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与其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在经济学中,相关商品分为两种:一种是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是指可以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同样需要的商品,比如大米和白面,羊肉和牛肉,棉布和丝绸,咖啡和可可,等等。消费者在购买两种具有替代关系的相关商品时,如果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就会减少。比如羊肉和牛肉,当羊肉的价格不变而牛肉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增加对羊肉的购买而减少对牛肉的购买,从而使得对羊肉的需求量增加。
另一种是互补品(Complementary goods),是指互相配合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 比如影碟机和碟片,乒乓球和球拍,钢笔和墨水,汽车和汽油,等等。消费者在购买两种具有互补关系的相关商品时,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就会增加。比如影碟机和碟片。如果影碟机的价格不变, 碟片的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影碟机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3)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PE)
如果消费者预期将来商品价格上升,则会增加现在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未来商品价格下降,则会减少现在的需求。例如,消费者预期电脑价格还会持续下跌,则会推迟购买,从而减少了当前电脑的市场需求;反之,消费者预期电脑价格还会持续上升,则会抓紧购买,从而增加了当前电脑的市场需求。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有时会带来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的反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有“买涨不买落”的心理。
(4) 家庭收入(I)
一般来说,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收入增加,会引起需求量减少。
(5) 消费者偏好(T)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需求量就会增加,反之,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量就会减少。消费的过程,也是满足心理与社会需要的过程,因此,社会消费风尚的变化对消费者的偏好影响很大。广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消费风尚从而达到影响消费者偏好,促进商品购买量的目的。这也就是许多厂商大做广告的原因。
(6)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N)
一般来说,人口数量的增加会使需求量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会使需求量减少。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影响需求的构成,从而影响某些商品的需求。
(7) 政府的消费政策(G)
政府的许多政策都会鼓励或抑制消费,从而增加或减少人们对商品或劳务的需求。例如,政府提高所得税税率、加征消费税等都会抑制消费,反之,则会刺激消费,增加需求。
除上述七个因素外,还有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经济开放程度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需求。
『肆』 经济学基础,需求与供给 请你作图分析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画一个叉叉 叉叉中间的焦点为开始的均衡价格和数量,需求变化以后导致其中一条线向内下移动或向上移容动 那么交点就变化了 新的交点的数量和均衡价格 与过去的相比 稍微分析下就好了 这是最最最基础的啊. ----Elliott
『伍』 经济学中16种有关需求与供给的分析
奢侈品价格弹性大,当人们收入下降或者受未来预期收入会减少时,人们就会减少奢侈品的购买,所以需求会减少,此时厂商会减少供给。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加对奢侈品的购买,需求会增加,厂商会增加供给。 所谓价格弹性,即是需求量对价格的弹性,指某一产品价格变动时,该种产品需求量相应变动的灵敏度。而价格弹性分析,就是应用弹性原理,就产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进行分析、计算、预测、决策
『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需求增加价格如何变化
需求抄供给变动分两类:一类是需求供给袭线本身变动,另一类是量的变动.第一类的变动是由于非本产品因素变化引起,也就是需求供给线左右滑动.第二类量的变动,是因为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
一种商品当它的供给不变,而需求增加时候它的价格将随之提高.这可以解释为物以稀为贵.
『柒』 请高手赐教:经济学中的需求分析具体应分析什么
这题目太大了,经济学领域分布广,如果是泛泛,那么你可以从经济学的研究回的对象、答方法、分类,范围等很大的定义中去找和你认知不同的地方做为你的突破口,最后形成按照你的需要,达到你的要求,就是需求。
如果你能具体指经济学某个活动或研究对象,那么你可以根据你想得到的结果,和目前状态下的经济学造成的结果来做分析,最后形成需求。
『捌』 如何理解经济学上的"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上,弹性概念是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提出的,是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所有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作为原因的变量通常称作因变量,受其作用发生改变的量称作从变量。
常见的经济学弹性有:
1、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在经济学中一般用来衡量需求的数量随商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情况。
2、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有时候也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价格变动1%引起供给量变动的程度。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同需求的价格弹性一样,也是由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确定。
根据经济学中的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越大,企业的生产就会随之变化。
3、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变动1%的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
4、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某种其他物品的价格每变化1%,会使该物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由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替代品、互补品这两个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了相应于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另外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