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曼昆经济学原理关键概念

曼昆经济学原理关键概念

发布时间:2021-01-09 01:20:08

⑴ 曼昆 经济学原理 需要的课时数

一般大学里面的课时不是三十六 五十四 就是七十二个课时
曼昆的书随便看看 几天的样子咯

看书还是觉得多看几遍比较容易有体会 特别是奉为经典的基本经济学著作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前两遍记住大致框架结果 不必过细 再两遍弄懂一些不会的东西 难懂的东西
最后三遍背下来一些定义 和推导

然后ok啦 你可以丢书 自己对着镜子复述一遍啦……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内容是比较深的 不要太刻意去了解 毕竟大学期间 只要掌握些纲的 和些概念就可以哦

要想进一步了解的话 就可以换本书看看了

记住书要多翻 理论要多用 多结合实际

最后祝 学业有成

⑵ 关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是比较原版,国内大多数大学都会采用高鸿业的经济学书,简洁而富有实用性,建议先看看它,其次再深究曼昆的

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和第六版的主要区别

这个确实是很适合入门的书,版本不重要,每个版本变化不大,核心内容基本相同,一般就是扩展了一些阅读范围、变更了一些习题什么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区别。同时还可以看国内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入门级的书籍。国外国内的书各有优点,如果看到某个知识点理解不了,不妨换一本看看。当然,总体来说,还是曼昆的书比较好。

⑷ 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三章

发现了问题,说明你用心去看书了,但遗憾的是你没用心去理解概念。我找到书籍,重新看了一下,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确实,你说得很对,为什么一个直线一个曲线?
我刚查看了一下书,重新阅读了那两个知识点:
关键就是资源有效配置和效率。
先看到第二章的图2-2,A点和D点在一条垂直线上,文中对D点做出这样的解释:经济没有支撑这种产量水平的资源。重点“这种产量”这四个字。看到下面图下边的文字:在经济的资源既定时,边界线以外的各点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其实图2-2是假设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的情况。资源的稀缺性这个时候表现出来了。
再看到图3-1,农民和牧牛人的生产得到合理的组合,也就是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下,拿(a)图来说,在A点的情况,也就是农民在A点的时候资源可以达到生产4盎司牛肉和16盎司土豆。文中这样说到: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而农民的生产是这样的:以不变的比率在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之间的转换。要知道,我们是要假设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的转换,生产两种产品的组合就会形成一条直线。你再看到图3-2,就会理解到假设这个概念。
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很有意思:假设、稀缺性、效率、权衡取舍。
当然要理解这个两个差别,还是要认真地阅读文中的文字分析。要真正地理解他们对每个图的文字解释。
还要注意这个词:可能性。
非常感谢你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我再次回到那个时间,然后打开了尘封以久的书籍,谢谢!希望我的读解可以帮到理解到那个“为什么”。
当然,我还是主要进入了“假设”这个概念中,还有就是“稀缺性”,希望你再次认真地阅读书籍。
祝愿你学习愉快!

⑸ 《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介绍

本书特色这本书的特色首先在于简明性。曼昆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专是:“写作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属,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这也就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经济”二字。第二个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故事经历、政策分析、新闻摘录这些素材来介绍经济学,这就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了解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的趣味化是许多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曼昆是成功者,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原因。书目结构全书总共34章,前23章是微观部分,后11章是宏观部分,该书第一章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以此作为全书的中心。在全书中,曼昆尽可能地经常回到应用与政策方面的问题上,大多数的章节也包括了如何应用经济学原理的案例研究。

⑹ 如何学好曼昆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入门的必备书..讲的很好..开始部分就通过一些实例专来讲述经济学十大原理属...通过实例和相关概念的解释你能够很容易的看懂,十大理论可是基础哈...对后面很有用,经济学问题都是以十大原理为基础组合起来的...有一本<<爱情经济学>>也比较有意思...还有就是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有点难懂,建议还是看曼昆的

⑺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权衡取舍的定义

具体有以下几点: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内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容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⑻ 《经济学原理》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中的消费思想
一、关于消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按照传统的观点, 储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消费和储蓄, 从而和生产又是一对矛盾, 要想经济高速增长, 就不得不压低现期消费,增加储蓄。许多人在讲到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往往以日本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日本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许多人认为, 日本的高增长是因为它的高储蓄带来的,因此,“一个落后国家要想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就要像日本那样实行高储蓄的政策”,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一节中, 对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二、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消费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主要已不是依靠物质资本,而是依靠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十分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 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关于社会公平和扩大消费需求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 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食品, 体面的衣服和充分的医疗保健。许多公共政策(例如所得税和福利制度) 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四、关于消费环境和经济福利

阅读全文

与曼昆经济学原理关键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