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如何在最后几十天提升
一、备考经济法需要的学习时间
要想顺利通过CPA经济法这一科,整个备考期间要保证200-220小时,每天至少要花4小时。
二、哪些章节是重点
要想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就必须牢牢把握重点,要想短时间内完成经济法这一科一定要明确经济法的重难点章节。从近几年考试情况分析看,3、4、6、7、8、9这几章占据的分值很高,出主观题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考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其他几章主要出的是客观题,可以少花一些学习时间和精力。
三、理解之后再去记忆
要先掌握知识点是要先理解,理解到位,加深影响,掌握知识点就变得容易很多。还有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提醒大家哪些考点非常重要,听听老师的习题班也会了解答题规范,熟悉答题思路、话术,抓取采分点,这对于之后的正式考试有很大帮助。
四、区分易混淆的知识点
经济法这一科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的记忆和背诵,有些考点是存在着相似之处的,比如无权处分和表见代理就相似也容易弄混,对比着进行学习,你会发现学习效率真的很高并且好区分。
对学习过的内容产生遗忘是很正常的,为了尽可能记住多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总结复习。临考试前一个月再针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达到加深影响强化复习的效果。
记住,备考注会最忌讳的就是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
❷ 2019年CPA注册会计考试科目有哪些
您好,CPA注册会计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
其中,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网页链接
❸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哪些科目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六科目的难易程度大致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每年考试难易程度稍有改变同,大致难易程度如此)在进行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之前,首先要确定考试计划,打算在几年内考完,职业规划是什么,并了解六门课的难度情况,建议考生们在两到三年内将专业阶段的六门课考完,若考虑就业规划,目标是事务所的会计和审计是重点科目,目标是企业的会计与税法是基础。
一、两门的报考方案
(1)会计和审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2)会计和税法: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会计的分录处理。所以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考察中涉税会计处理也一直是个重点,不仅仅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
(3)经济法和税法: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与其他科目都很简单。
(4)财管和风险管理: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新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目前阶段,风险管理的难度不会太高。
二、三门的报考方案
注会考试因为有六门,所以建议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超过三年了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习综合测试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之前的科目。
(1)会计、审计和税法: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大。
(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这个主要是考虑了会计和审计以及审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上会减轻重复内容的压力。
(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
考生也可以选择报考四科、五科或者全科。保证学习时间、效率通过考试也很轻松,注册会计考核的是坚持。
❹ 2019注会考试内容是什么考试时间是什么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现将 2019 年注册会计师
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注会报名时间为2019年4月1-4日、综合阶段报名时间:8-30日。
交费截止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30 日 20:00。
考试科目和考试范围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
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 6 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
部分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考试范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2019 年)》和《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
(2019 年)》确定的考试范围。
四、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
五、考试时间和地点
(一)考试时间
综合阶段考试:
2019 年 8 月 24 日
08:30—12:0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专业阶段考试: 2019 年 10 月 19 日
08:30—11:00 审计
13:00—15:30 财务成本管理
17:30—19:30 经济法
2019 年 10 月 20 日
08:30—11:30 会计
13:30—15:3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7:30—19:30 税法
(二)考试地点
综合阶段考试地点安排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专业阶段考试地点安排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考区。
❺ 2019年注会考试难吗
注会考试难不难都是相对的,不过我认为是这样,只要你把书多看上几遍,内容理解了,然后记在脑子里,那么考试的时候,题基本上都会做,就不感觉难了;如果不看书即使很简单的题没有理论,也会感觉很难的,所以只要用心看书,复习,做题,注会考试不难。
❻ 如何计划2019年CPA备考攻略呢
经常听到很多备考CPA的小哥哥小姐姐吐槽:也有非常认真的备考,但总被身边那些常挂嘴边说”随便复习下”的朋友们给甩了十万八千里(随便复习的他们居然都过了),这无疑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最为悲伤的故事。
这些“随便复习下”、“随便考考”一族,其实就是大家眼中的备考达人。一起来吸收点他们“表面上佛里佛气,背地里暗自努力”的经验吧。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滴备考经验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即便站不到巨人的肩膀上,也可以与“巨人”同行,激发自己潜在学习的能力。
临近年底,不少考生已经正式进入了第一轮基础阶段的复习。一般来讲,很多考生刚开始备考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时间如何安排、备考方式如何变化、心态如何调整等等。
尤其是首次备考CPA的考生,起始阶段就尤为重要,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有个好的开始,并且一直坚持下去,才会有个好的结局。
一、CPA备考时间梳理
在确认备考任务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概念,因为从现在到考试还有不到9个月的时间,看上去非常充裕,实则较为紧张,尤其对备考科目较多的考生来讲,更要有时间规划意识。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从现在到10月份的CPA考试的时间,被切割成了五个部分,而且真正算起来,能集中精力提高复习效率的,只有4月份开始到9月份打印准考证期间的这5个月的时间。顿时觉得时间确实是不够用。
简单来看,在备考的时间规划上,要做到下面这五点。
阶段一:春节前保证复习的稳步进行
以CPA的难度来看,三天不看能忘50%,五天不看能忘80%,一个礼拜不看就相当于之前的知识白复习了,所以如果尚处在打基础的阶段的话,切不可在春节前放松复习的劲头,保证每天能把之前看过的复习到就好。
阶段二:报名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备考工作
一般到年后,很多考生才能真正进入第一轮备考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严格按照自己的备考计划来进行了,到报名前,先完成第一遍基础阶段的复习。因为在报名结束后,领到课本还需要重新进行考纲的学习,所以严格来讲,报名后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基础阶段的备考工作。
阶段三:综合考试前完成二轮复习
到8月底,所有参加专业阶段备考的考生,要确保自己完成了巩固阶段的复习工作,即在看书的基础上,利用对应的题目进行了知识点填充,同时对每个章节有了相对完善的总结概要,确保能做对80%的基础知识的题目。
阶段四:打印准考证前,进入强化阶段
从8月末开始,就要进入强化阶段,这段时期最大的特征就是做题,而且是做真题,每个科目保证做至少3—5套真题或者是以上,考生对出题的形式和感觉就会有更多的把握。
阶段五:最后冲刺阶段
进入10月份,最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备考状态,俗话说能坚持到最后的都是王者,而能把高效的状态坚持到考场上的,一定是最后成功的那个考生。
二、CPA备考关键词梳理
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规划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整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些信息作出标注,这样在备考过程中能时刻兼顾到各个方面的问题,从而保证自己的备考过程不出错。
上图是整个CPA备考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五个点,每个点都可能关系到考生最后能不能顺利通过,所以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里,建议考生多思考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从而避免备考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接下来,我们分点论述一下每个关键词都要考虑哪些问题。
关键词一:科目
科目的意思,就是自己确定2019年要报考的CPA科目,因为这关系到后期具体每个科目的时间安排,同时每个科目的备考方式上都会有所不同,考生也要在短期内做出区分。
建议没有经验的考生,或者是时间不充足的考生,考虑一年备考1—3科,同时把会计、审计、财管这三科分开来考,因为这三科的难度都比较大,且2019年很可能是“大年规律”,同时备考的话,压力会很大。
关键词二:教材
之前有不少考生问,如果不买新教材,2018年的教材能不能当做2019年的来用,答案其实是不建议的。(每年教材都会有新内容,比如“新的会计准则”已经出现)
虽然说CPA每年的新增内容不是很多,但只要是新增内容,都有很大的可能作为重点考点来推进,所以在报名结束后,最好根据中注协的考纲和教材,来确定自己的复习重点在哪里。
关键词三:报班
每年,关于要不要报班,报网课班还是面授班,也是很多考生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其实在纠结之前,考生可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期望通过多长时间考过CPA;第二自己的理解能力有多强;第三自己的学习毅力有多高。
清楚了这几个问题,基本就清楚了自己心里对报班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答案,因为报班说到底,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快、更安全的通过这场考试。
关键词四:真题
CPA的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除了看书,就是做真题,但是做真题也是讲究方法的。首先,真题的第一个作用就是模拟考试,用套题的形式来培养最后进入考场的状态,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其次,真题的题目都很典型,用来总结相关知识点最实用,举个例子,之前高顿6科学霸张日富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自己在A4纸上总结完关键词和知识点以后,每个知识点旁边都会附一道典型例题帮助理解,比重新看书做题的效率要高很多。
关键词五:时间
这里的时间,就具体到每个科目需要花费的备考时长了。一般来讲,我们说在职考生要保证每天有至少3小时的完整的复习时间,而这个时间持续两个月还是三个月很多人并不清楚。
按照历年考生的总结经验来看,每个科目的备考时间在300—500小时之间,方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通过率,所以考生根据自己的备考科目后,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复习。
三、CPA备考心态梳理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CPA备考前期必须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因为不少考生往往是坚持了一两个月以后,觉得自己无法通过考试,于是放弃了备考,失去了一次拿证的机会。
一般来讲,放弃考试的过程都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拖延,然后对自我否定,最后直接放弃考试。如果你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这种心理的话,在备考CPA之前要做好心态梳理的工作。
一、拖延的本质是备考过程太枯燥
很多人说自己拖延是因为没时间备考,其实不然,否则每天手机的电量也不可能耗费的那么快。大多数人拖延的原因都是因为备考过程太过枯燥,且CPA难度较大,理解起来有困难,自然没有什么大的兴趣去看书。
这个时候就需要提前想一些应对措施,例如找朋友一起备考,或许报班备考,或者辞职备考,总之人在绝境中爆发的潜力是超乎想象的,但首先要做到克服自己的懒惰心理。
二、否定的不是证书,是自己的前途
大多数人考CPA,都是因为CPA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在学历优势不明显的时候,CPA就是高薪岗位最好的敲门砖。所以当心态已经走到否定自我的这一步的时候,大可以想想自己的前途,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是轻轻松松的,鸡汤虽腻,但关键时刻可以保命。
三、放弃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我们经常说,大多数CPA考生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肯定中,跌跌撞撞的坚持到最后一天的,无论如何,能坚持到最后固然好,怕的就是中途选择放弃。近几年来,CPA的弃考率越来越高,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60%。
如果放弃能达到内心的平衡的话,那也算是一种救赎,但现实中,放弃了第二年重来,但又继续放弃的大有人在。
所以,新年伊始,在你还没有萌生出否定和放弃的想法之前,把自己的拖延扼杀在摇篮里,这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迈向成功的最后一步。
这是每一位决心备考者必将做到的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是否扎实,也将证实着你离今年注册会计师“通关”还差几分!
❼ 我想考CPA19年的CPA,该选择什么培训机构啊啊啊要有实力靠谱的
今年终于结束了专业阶段的考试,部分自学+网课,市面上各种的CPA培训机构均有尝试(因为喜欢的老师在不同网校),三年来摸爬滚打,当中选到过不适合自己的课程而碰壁,因此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我说说我报过的培训机构的优劣,尽量能给到大家参考。
中华、东奥
适合有财会基础,适合自控力好、有时间、可以坚持上课的考生。
这两家都是比较老牌的培训机构了,网校各方面配套答疑都做得比较完善,老师团队确实比较有资格了,毕竟都是大学教授类型的老师!会计听的是东奥张敬富的课~我是属于比较笨的学生(非985财会专业),基础知识讲解面面俱到,但是缺点就是太费时间了~一门会计,5个月才学完(╥╯^╰╥)!太磨人了。
关于教材,会计我用的是轻松过关,这应该是最全、最权威的教材之一了,当时用的轻一+考前最后6道题,搭配东奥网课一起用~这两年貌似涨价了。
BT学院
适合零基础、在职、“学渣型”的考生。
我挺认同BT教学理念,过关型考试的就是训练应试能力,方向是正确的。关于李彬,相见恨晚,他说的那句“不要用身体的勤奋弥补思维的懒惰”让我茅塞顿开。
今年报了冲刺班,用框架法建立知识点联系,15天吧,过了战略。不过他爱发鸡汤,确实有点烦,但学累想放弃时看看,还是会热泪盈眶。如果早一点能遇到彬哥,高考估计能多考几分吧。如果不喜欢他的普通话,大家也可以试试他们的教材,大白话,通俗易懂!
会计岛
适合自制力差的考生。
前年报的,当时是直播课的形式,给我这种自觉性差的人很大约束。但是老师讲课没有东奥的生动有趣。后面和助教有些争执,就没再报了。听说这两年通过率一般,道听途说的~
总而言之,选什么机构,选什么老师,选什么教材。都是见仁见智。无论是网课还是老师都各有特点,主要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
❽ 2019年注会综合都考了什么呀
注会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当在掌握专业阶段各学科知识、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相关专业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对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以书面形式清晰、有效地表达看法或提出方案。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一共分为上下卷: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二,分别为50分,主要测试考生是否能坚守职业道德、端正职业态度、用专业知识在CPA执业中有效的解决实务问题。
注会综合阶段是只有主观题,没有客观题。职业能力测试一的考核以鉴证业务为主,涉及内容有会计、审计、税法,三科内容融合、交叉程度较高,学习时应该特别注意它们的结合点。一个上午,3.5个小时。职业能力测试二的考核内容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主,考核以分析判断说明为主,各科知识相对独立又各有侧重。涉及内容是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信息一般在七个资料以内,需要融汇贯通六门知识。
从这就能看出一点点问题了,不错,就是融合,多科目间的融合,实务化方向的考察,所以,学习备考综合阶段,可不能像专业阶段那样的去备考。
注会综合考试的分值分布及历年考试案例背景资料字数统计
(1)分值大体分布情况:
会计:审计:税法≈(9-10):(8-9):(6-7.5)
(2)历年考试案例背景资料字数统计:
基本保持在5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