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原理考题

经济学原理考题

发布时间:2021-01-08 01:02:17

⑴ 求经济学原理考试试题 答案

问题一:看教材货币政策那一节就有,如果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就可以用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给,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减少对政府证券的购买.如果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使用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小.
经济萧条时,要多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最典型的情况就是LM曲线为水平状的凯恩斯情况,此时,用积极的货币政策不能改变LM曲线的位置,只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使IS曲线右移,从而是产出增加.
问题二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那一章当中,凯恩斯主张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古典学派主张它是一条垂直线,前者研究的是萧条经济下货币工资和价格均为刚性的情况,所以AS曲线为水平状,而后者则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能够迅速或立即调整,所以AS曲线为垂直状

⑵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的答案

政治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总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
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势。

3.变革生产力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两个原因:
① 它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特别是人与物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的形式,从而把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生产力中的积极因素,使其发挥作用。
② 它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使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有了余地。
( 2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阻碍作用分为两种情况:
① 当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 当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阻碍作用。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联系。一方面,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制度也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通过经济体制的运作和改革使经济制度得以巩固、发展和完善。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经济制度反映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而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和具体形态。由于经济体制不反映该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实行类似的经济体制,相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且,一定的经济制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

5.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6. 价格与价值: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是正比关系, 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求关系只影响价格
价值与使用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是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且能够用于交换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例如空气有使用价值,但它是自然存在的,不能用于交换,因此没有价值。
(价值,供求,货币价值,政策)影响价格。

7。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有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8。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定义: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资本积聚和集中,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而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
联系: 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个别资本总额越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累。资本积聚和集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9。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10.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即I(V+M)=IIC.由此基本实现条件可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I(C+V+M)=IC+IIC,II(C+V+M)=I ,(V+M)+II(V+M)。

11.确定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有三个:
(1)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要有所增长,即积累和消费必须同时兼顾,二者不能偏废。(2)积累和消费的增长要和其物资形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 (3)必须安排好积累和消费的内部比例关系,如生产性基本建设的积累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的积累,各种消费品结构的合理安排等。

12.如何解决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具体有以下几点:
(1)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2)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两者关系。(3)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

13.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14.资本主义的新特点:(1)资本社会化 (2)国家参与全面化 (3)资本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整个经济发达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继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的这些做法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晚上和经济发展提供某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但是,同时也应看到,不管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其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特征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它的具体体现形式。但是发达不可能永远消除危机,繁荣只能暂时掩盖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15.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缺答案)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动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6.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1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18.平均利润的形成:一.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各个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从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只是表明一种趋势,不能认为是利润的绝对平均化(答案不准)

19.当代新高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那些变化?及其影响?
变化:(1)企业结构扁平化 (2)企业组织小型化 (3)虚拟企业出现
影响:(1)资本和劳动力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而创新和知识,创造新年感劳动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企业的最重要生产要素。
(2)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企业是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网络经济企业将主要利用技术有时,通过创新快速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平来加强自己的地位,创新利润市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3)网络经济企业改变了过去的官僚化的等级分明的组织结构和“企业家权威”,企业的网络化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协调方式。
(4)网络经济企业改变了雇佣工人的劳动性质和工作环境,在新的企业组织中,将人的创造潜力充分的饿发挥出来是企业的管理重点,在这些企业,创造性的自己有劳动和合作劳动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使企业家不得不确立对待故园的新观念。

20.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其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2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我国社经的特点:(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左右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饿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22.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

23.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企业。

24.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2)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 (3)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 (4)银行储蓄存款的利息率 (5)货币幻觉。

25.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必要性:
手段: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必要性:(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2)实行宏观调控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的需要 (3)实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需要。

26.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不良影响?

⑶ 简述乘数加速原理的内容

乘数-加速数原理

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专,因属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这种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举个例说,假定经济起初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发支出(投资,或政府购买,或出口)增加10亿美元,如果乘数是2,则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产量或销售额增加了,厂商会增加设备或建造新厂房,即要增加投资。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需增加1单位资本品,则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这一比率就称为加速数,现在加速数就是1。于是,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就会使投资增加20亿美元。投资增加20亿美元,又会使产出或收入增加40亿美元。产出的增加又会使投资再增加,并进一步使收入或产量再增加。当然,经济并不会无限扩张下去,因为终究会遇到约束因素。例如,一些生产要素的短缺就会使经济的扩张受到限制。一旦经济停止扩张,或增长速度放慢,投资就会下降,经济开始走向衰退,从而出现周期性波动。

⑷ 明天下午考试题之一: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为我省扶贫车间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明天下午考试基金如何运用微观经济收粮点为什为我省服务爬杆康发的变成水应该是这样最好

⑸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有什么区别考研初试的考题都一样嘛麻烦告诉我

理论经济学主要学习的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重在经济学原理的掌握,内而应用经济容学本科一般没有开设,指的是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一般来说,应用经济学主要是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大多数学校的经济学类初试试题是一样的,视不同学校而定。但是一般来说,复试题目肯定不一样。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原理考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